专题5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s1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 例 简 析
  
  例1 (2005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B.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C.“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D.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解析】 答案D。A“是他的体型?……”选择问句,第二、三个问号改为逗号;B“《团结……发展》”是主题,不用书名号;C“梦忆……总关情。”引文不能独立成句,是“真可谓”的宾语,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例2 (2005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张依朋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
  B.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
  C.“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呢,还是留下一面啊?”
  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 真让人忍无可忍!
  【解析】 答案B。A“烦恼,苦闷”是词间停顿,逗号改为顿号;C“先凿哪面墙呀,”是独立问句,逗号改为问号;D“等等……”有等等就不用省略号。
  
  例3 (2006年高考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B.《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C.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利,他就以权利相诱。
  D.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解析】 答案A。B引号中的《教师口语》指的是课程,应把书名号去掉;C“他就以鬼神为饵”后应用分号,表示两句并列;D“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中的“制冷、解冻”已是一个层次,第二第三个顿号就应改为逗号以区别层次。
  
  强 化 训 练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项中,引号及前后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诗人晏殊诗云:“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这诗味,简直跟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半斤八两!
  B.“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诗太妙!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C.中国有句俗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要做成某样事情,须得有大无畏的精神。
  D.他让我告诉你,“因为走得匆忙,他借你的书等他从昆明回来才能还你了。”
  2.下列各项中,冒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暑期培训班火暴,不少孩子在一天中要连续上几个培训班,接受舞蹈、绘画、英语等等培训,大多数的孩子觉得疲累不堪,有的甚至宁愿不放假。
  B.她不爱数理化,喜欢唱歌跳舞,性格开朗,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C.李老师说了一句:“年幼时的承诺就像风,有时风会把承诺吹破,破了,就让它落在任意一个曾经有风的地方吧……”
  D.“这一仗,”李云龙掷地有声地说:“我们独立团打定了!”
  3.下列各项中,分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是的,每个人都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你自己;最简单最有效的出牌方式,就是用“我”造句。
  B.冰心老人,晚年卧病在床时,她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详;她的言谈,还是那么的从容。
  C.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D.这次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会欲速不达;知己知彼才能获得成功。
  4.下列各项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情况什么气候什么条件从什么地方可以登上珠峰?这位向导了如指掌。
  B.“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说,“哪里会完得这样快呢?”
  C.我们应该好好的思考一下,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
  D.是要一个考试成绩一流但是鸡蛋壳还要父母来剥的孩子?还是要一个功课不是最优秀但却会给父母打一盆热水的孩子?
  5.下列各项中,书名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空中楼阁》为什么是作者李乐薇“快乐的起点,幸福的终点”?
  B.中央电视台开办的《健康之路》、《为你服务》、《生命科学》等栏目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生活服务。
  C.我托他帮我买《自考丛书》中的两本《英语自学指南》和《计算机考级指导》。
  D.《读者》创刊十周年纪念词让喜爱《读者》的读者们读来倍觉温馨感人。
  6.下列各项中,破折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精简机构后,交通管理局改变了“四多一少”——手续多、条款多、临时机构多、管理人员多、收费人员少的状况。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即是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的条约。
  D.小强推门而入,叫道:“爸爸——妈妈——”妈妈应声开门,把小强搂入怀里。
  7.下列各项中,括号及前后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先看那小说的结局(我读小说,一向喜欢先读结尾。),结局悲惨我就不太愿意看这本小说,我喜欢花好月圆的结局。
  B.“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史铁生《病隙碎笔》)
  C.原子弹由高浓度(>93%)的裂变物质(主要是铀—235或铀—239)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组成。
  D.某个问题让你苦思冥想不得其解,遇到这样的情形(这样的情形人经常会遇到的),先把问题抛开,干点别的轻松的事,往往会在不经意中茅塞顿开。
  8.引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我们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感受平凡中的美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②须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大地上的许多祠庙,香火还是那么旺盛,还有很多红男绿女相信有所谓的“超人”存在。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种多么动人的执著啊!
  ④也许在一些人的眼里,白礼芳老人的做法很傻,有清福不享,一把年纪了还去蹬三轮,但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傻子”!
  ⑤《读者》编辑部发起的“保护母亲河”活动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反响,仅一年时间,就收到了三百万的捐款。
  A.讽刺 引用 强调 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B.强调 引用 引用 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C.强调 强调 引用 特殊含义 特定称谓
  D.强调 讽刺 引用 特殊含义 特定称谓
  
  二、提高训练
  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想像,不能完全脱离开现实;现实,要依靠想像去提升:想像和现实,在文学创作中的关系密不可分。
  B.文丽心头一震,随即含笑地说:“大队长,你不信?才广播的啊!”
  C.传说李白的诗通俗易懂,是因为他写好诗后,先念给老人家听,看老人能听懂不?如果不懂,他就修改到能听懂为止。
  D.鲁迅的杂文,经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2.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班那位号称“跳高王子”的种子选手为什么没上场?是身体不舒服,是临阵怯场?
  B.细看这女子,不过三十四、五岁年纪,臂弯的孩子正在熟睡。
  C.明晚,一场“怎样引用诗文给作文增色?”的专题讲座将在多媒体教室举行。
  D.这两年很流行做人生设计,什么叫人生设计?说穿了,就是给一个人制定一个时间表,什么时候该达到哪一个目标,完成哪一项人生大事。
  3.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学部分)》。(英国汉默顿编著,何宁翻译,199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B.每一幅精美的图画,每一次壮丽的日落,每一张灿烂的笑脸——无论是在任何地方见到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美——都在无形中使得我们的个性更加高贵、文雅、纯洁。
  C.我们怎样做到既保持自我又不偏执固执?这是一个值得青年人深思的问题。
  D.历史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就会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一变化。
  4.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峭壁万仞,石峰林立的张家界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强烈的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B.向宁同志病重时,对看望他的人镇静地说:“请不要安慰我……我只想知道,还有多长时间,可以让我再干些事情?”
  C.高尚住宅区多采取“单门独院”的设计,这一设计有许多的益处:宁静、舒适,对于家庭的休息、娱乐和学习相当有利;此外,也可避免邻里的纠纷和干扰。
  D.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古人常说:‘天道酬勤’,学习一定要勤奋刻苦,轻轻松松上哈佛是说心态,不是说不用功也能考上。”
  5.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但是科学家们至今未能解释为何只有地球上有生命,而火星上却是一片荒凉?
  B.李清照有两句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从中感受到了这个女子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刚强。
  C.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D.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是有人偷了它们罢,哪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三、挑战训练
  1.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信访办的同志介绍说,信访办有规定,两个工作日之内,必须把收到的来信转交到有关部门,这种高效率的作风值得提倡。
  B.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的力量,先秦诸子的散文,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部《资本论》,开辟了人类社会学的新纪元。
  C.《意林》出版社在06年新书征订公告中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楚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购买的书名、册数)。
  D.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闲”是哪位古人所创。不过,这个“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有一个“月”字,这个构思实属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
  2.下列各项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这幅天下“行书第一”的名作其实是草稿,据说后来重抄数次皆不及之:气氛、环境、心情发生了变化。
  B.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轰动全国的“千手观音”舞蹈中,担任主跳的邰丽华带着她的新节目《新芽》应邀来到我校参观并演出。
  C.伊拉克最近发生的武装袭击联军的事件,是萨达姆的支持者所为,还是“基地分子”的残余势力所为,抑或是伊拉克的部落势力所为,人们无从知道。
  D.在语文教学上,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3.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调整结构,淘汰已过产蛋高峰期的种禽;改育种雏,保持适度规模;停止人工授精作业;减少劳力,压缩开支:面对突如其来的“禽流感”危机,专家如是建议。
  B.当时,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空间和时间是无限可分的;二是空间和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小段组成的。
  C.“绝对壮观,难以用语言形容……”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直播的“神舟六号”发射过程后,李明同学激动地说。
  D.陈水扁大玩公投花样,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再到“和平公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4.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观规律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所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譬如:03年发生的“萨斯”,它的病原是什么,也有客观依据,并不决定于宣布者地位的高低。
  B.矿藏,水源,国有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C.茅盾读书常用“三式”。第一式,鸟瞰式(求得整体印象);第二式,精读式(品味妙处);第三式,消化式(只吸收精华)。
  D.升学率这根指挥棒指挥着教育行为的一切环节:音、体、美——所谓“小三门”成了次要课程。
  
  【强化训练答案】
  
  一、1.A。B“人人……所无”引号中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C引号中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D不是直接引用原话,不用引号。 2.D。话没说完,插在中间的某某说后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3.D。复句充当句子的宾语,前头又有冒号,须复句内部使用了逗号才可用分号,改为逗号。 4.B。A“什么情况……登上珠峰?”此句不是问句而是陈述句,改为逗号;C“今后我们——父母?”是句子的宾语,把问号改为句号;D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即可。 5.B。电视栏目也可用书名号。A《空中楼阁》应指小屋而不是文章,改为引号;C《自考丛书》应是一套书的总名称,不是书名,改为引号;D“《读者》……纪念词”应为文章,加上书名号,第一个《读者》改用单书名号。 6.C。后一个破折号改为逗号,“即”已经表示解释。 7.B。A(我读……结尾。)此句为句内括号,句号去掉。 8.D。
  二、1.A。B“你不信?”问句没完,改为逗号,感叹号改为问号;C“看老人能听懂不?”不是问句,改为逗号或句号;D“攻子之盾,”中的逗号放到引号外。 2.D。A“是身体……怯场?”不是选择问句,逗号改为问号;B“三十四、五岁”约数之间不用顿号;C“怎样……增色?”问号去掉。 3.B。A括号部分应紧跟《西方》一书,为句内括号,句号放在句末;C问号去掉,是陈述句;D冒号只能管到“发生变化”,此处的逗号改为句号。 4.C。A感叹号应用在句末,“啊”后用逗号;B问号应为句号,不是独立问句,是“知道”的宾语;D说里又引用说,只用一个冒号,改其中任一个为逗号即可。 5.B。A句末问号应为句号;C“起来!”感叹号应放在“人们”后;D“逃走了罢?”问号改为逗号。
  三、1.D。A“交到有关部门,”此处的逗号应改为句号,否则句意不明确;B“力量,”此处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或冒号;C括号内容为补充说明,不是解释“详细地址”,放在句号外。 2.C 。A“行书第一”完整称谓应包括“天下”;B“舞蹈中,”此处的逗号不能要,否则句意就成了在这个舞蹈中邰丽华来参观演出,就不合逻辑。可将逗号放在邰丽华后;D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3.B。分号应为逗号。 4.A。B“森林,”逗号应改为顿号;C三处括号中的内容都不是对前文的直接解释,括号应去掉,改为破折号或逗号均可;D冒号改为逗号。
其他文献
作文训练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作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ù)恶臭,如好(hào)好色。此之谓自谦①。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诚意》  注:①谦,同“慊”(qiè),满足。自谦,指“自我满足”,不是为了别人才讲求诚意。  作文要求:从原文中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命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慎独”
期刊
[重点点拨]    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拔官吏制度,少数民族政权制度的政治制度
期刊
十一、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
期刊
2007年高考语文专刊(中)    例1 (2006年全国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 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
期刊
[重点点拨]    本专题在世界近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考中复现率较高。200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就考了美国选举权的变化,广东、上海、天津卷也分别涉及了法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联系、拿破仑法典、法国1791年宪法等主干知识。  本专题的重点有: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规律;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状况等内容。    [考点分析]    一
期刊
范例简析    例1 (2006年高考全国卷第一套)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
期刊
范例简析    例1 (200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
期刊
范 例 简 析    例1 (2000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C.巴金,原名李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
期刊
范 例 简 析    例1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忌讳 砥砺 蜚然成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刍议 安详 自鸣得意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烦燥 闲暇 焚膏继晷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徇私 编纂 坚如磐石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解析】 答案B。A项中的“蜚”应为“斐”。“蜚”有二义,一指蝗虫一类的昆虫,二相当于“飞”,都不能用来修饰
期刊
范例简析  例1 (2006年全国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解析】 答案: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像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