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成了课堂的立足点。教师应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教学中,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善用信息技术,挖掘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挖掘生动鲜活的资源,善用信息技术,引入品德课堂,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红绿灯在站岗》这一课时,我一开课就让大家欣赏一段自己拍摄制作的录像。(录像的内容是:因我们学校地处市中心,附近的津淮街的十字路口每天车水马龙,尤其是上下学时段,为了抢时间,许多同学擅闯红灯的危险画面)录像一开始,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看完录像后,我问学生: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这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车子撞倒的。”有的说:“宁停三分为安全,礼让三先保平安。”有的说:“我想对这些擅闯红灯的同学说,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过马路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遵守规则,虽然这次你没事,难保哪一天你会出事故的,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一生活资源的出现,学生能自觉地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此时此刻,教学的效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善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体验,提升学习实效
品德课标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是提高学习实效的方法之一。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教学《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让学生观看残疾学校独立学习、生活的录像片段,初步感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下,残疾孩子也能克服一切困难,在学校里接受学习。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两个生活情境,进行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穿衣服等体验肢体残疾给肢残人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盲罩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独立行走、寻捡掉落在地上的钥匙等,体验盲人行走及生活的种种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 真切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一些残接任身残志坚的真是事例,感受到残疾人更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这种精心设计的回归生活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如何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残疾人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强烈愿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善用信息技术,解放生活时空,体验学习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創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现实情境,了解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根据教材,开发社会生活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亲身体验等都给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之后,组织学生到校外收集在公共场所看见的安全标志,并画下来,制作成电子板报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教师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生活连成一体,使课程延伸到课堂之外,让课程教育的作用幅射于整个生活。
四、善用信息技术,关注时事新闻,拓宽学习视野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不只做学校的学生,还要做社会的学生。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教育是品德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并且保持学生的好奇心,经常给他们鼓励、奖赏。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关注社会热点,感悟日新月异的时事,留意与时俱进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广采博收,注重积累,在关注时事的习惯养成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为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更好地融入生活德育,我在一开学就在班级设立“新闻热点播报”,从学号一号开始轮流,每天摘抄泉州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在每天的晨会课,每周的班队课,每周两节的品德课中,留出5--10分钟,用于“新闻播报”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是为大家读报还是说身边的新闻事件,这对于每一个发言的学生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从新闻的选题到自己语言的组织都在课前精心地准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家乡的新变化》这一主题单元时,适逢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之际。我结合泉州正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活动——评选身边最美社区,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学生动手制作《最美的家园》手抄报,拍摄家乡风景宣传片等方式,向身边的人宣传、介绍自己的家乡,还鼓励学生参与投稿,在活动中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生活资源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小学品德教育的源泉。我们要树立一种“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善于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用现实生活教育学生,使品德教育迸发生机与活力。
一 、善用信息技术,挖掘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挖掘生动鲜活的资源,善用信息技术,引入品德课堂,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红绿灯在站岗》这一课时,我一开课就让大家欣赏一段自己拍摄制作的录像。(录像的内容是:因我们学校地处市中心,附近的津淮街的十字路口每天车水马龙,尤其是上下学时段,为了抢时间,许多同学擅闯红灯的危险画面)录像一开始,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看完录像后,我问学生: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这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车子撞倒的。”有的说:“宁停三分为安全,礼让三先保平安。”有的说:“我想对这些擅闯红灯的同学说,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过马路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遵守规则,虽然这次你没事,难保哪一天你会出事故的,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一生活资源的出现,学生能自觉地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此时此刻,教学的效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善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体验,提升学习实效
品德课标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是提高学习实效的方法之一。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教学《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让学生观看残疾学校独立学习、生活的录像片段,初步感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下,残疾孩子也能克服一切困难,在学校里接受学习。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两个生活情境,进行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穿衣服等体验肢体残疾给肢残人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盲罩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独立行走、寻捡掉落在地上的钥匙等,体验盲人行走及生活的种种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 真切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一些残接任身残志坚的真是事例,感受到残疾人更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这种精心设计的回归生活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如何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残疾人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强烈愿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善用信息技术,解放生活时空,体验学习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創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现实情境,了解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根据教材,开发社会生活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亲身体验等都给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之后,组织学生到校外收集在公共场所看见的安全标志,并画下来,制作成电子板报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教师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生活连成一体,使课程延伸到课堂之外,让课程教育的作用幅射于整个生活。
四、善用信息技术,关注时事新闻,拓宽学习视野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不只做学校的学生,还要做社会的学生。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教育是品德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并且保持学生的好奇心,经常给他们鼓励、奖赏。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关注社会热点,感悟日新月异的时事,留意与时俱进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广采博收,注重积累,在关注时事的习惯养成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为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更好地融入生活德育,我在一开学就在班级设立“新闻热点播报”,从学号一号开始轮流,每天摘抄泉州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在每天的晨会课,每周的班队课,每周两节的品德课中,留出5--10分钟,用于“新闻播报”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是为大家读报还是说身边的新闻事件,这对于每一个发言的学生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从新闻的选题到自己语言的组织都在课前精心地准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家乡的新变化》这一主题单元时,适逢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之际。我结合泉州正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活动——评选身边最美社区,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学生动手制作《最美的家园》手抄报,拍摄家乡风景宣传片等方式,向身边的人宣传、介绍自己的家乡,还鼓励学生参与投稿,在活动中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生活资源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小学品德教育的源泉。我们要树立一种“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善于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用现实生活教育学生,使品德教育迸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