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得到了教育界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可以说是教学理念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是素质教育思想贯彻到课堂的实践,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所研究,课堂教学也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薄弱的环节或急需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解决课堂环节有效性的问题尤为突出。第一:学习小组划分还不科学,很多教师追求课堂的活跃,致使小组成员人数过多,课堂太乱,不利于学生思维。“开会式”的小组模式,看、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小组合作学习过滥,有些教师热衷小组合作学习,不顾实际,不切时机,学生自己独立就能解决的问题仍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无效环节。第三:很多学习机会都被优生枪去,差生没有表现的机会,致使优生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弱,解决差生问题成了该模式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还要不要讲,该不该讲,什么时候讲,讲些什么?很多教师把握不好,不是不讲,就是讲得过多过细。总之,解决该模式的无效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如何去掉无效环节,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教学实践中我们因为:
1.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确立一般是同桌两人一个小组,前后桌四人一个大组。两人小组一般安排一个程度高点的,一个程度低点的学生组成,一般性的问题由两人小组一商量就可以了,讨论时可让低程生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可以照顾低程生,又可以避免学生间的相互干扰。前后桌四人大组,自然包含了两个程度高点的学生,两个程度低点的学生,可以讨论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低程生的问题,给低程生更多的学习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安排好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第三发言人、第四发言人。讨论时可以让低程生首先发言,即使出现错误,可以得到纠正,通过相互讨论、辩论,相互学习,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参与某一小组的学习,给予适当指导。
这种划分小组的好处在于:①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自由调控小组学习,两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随时拿到四人小组解决,尽量避免课堂乱吵现象,以利于学生思维。②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低程生的学习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都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2.适时、适度组织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环节的补充和完善,发挥合作作用,取长补短,完善个体。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解决了的问题不必再去小组合作学习,多此一举。比如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眼前有几条路,怎么走呢?这时你问问别人,别人就那么一指点,你可能就顺利的到达了。弄不明白时问,学生本来自己学会了还有必要再去问别人吗?
什么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把握一个度,掌握好时机。比如你拉着一个载重的小车,比较吃力的上一个陡坡,眼看就要爬到坡顶,可怎么也拉不去了,这个时候你多么需要一个人来帮助一下呀!恐怕这个时候就最需要合作学习了,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
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究竟要掌握一个什么样的“度”?什么时候组织小组学习?确实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以寻觅最佳时机。
2.1 正确把握你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你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境。由于各班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能力有差异,解决同一个问题也会出现千差万别不同,也许你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我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也很吃力。也就是说:小组合作学习必须立足你自己,立足你的班级,立足你的学生,只有这样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2.2 遵循知识的迁移规律。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科技发明、新知识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基础,都是在一定知识的前提下发生发展的,凭空是想象不来的。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也是一样,也要有一定的基础、经验支持,通过对原有知识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构建新知识。在知识的迁移或知识的再发现、重组合的过程中,就有了一个“度”的问题。比喻有了一些砖、有了一些瓦、有了一些砂和一些水泥,学生也有了一些简单的建筑技能,原材料基本有了,让学生盖一个较小的鸡舍,学生经过努力能够独立完成;如果让学生盖一个较大点的狗窝,学生一个人体力和建筑技能也达不到了,这就需要几个人合作,集大家的智慧能够完成任务;如果让学生盖一座高楼大厦,那就连想也不要想了。这个“度”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3.讲究“讲”与“不讲”的学问
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特别是学生已经弄明白了,教师恐怕学生不会,翻来覆去的讲,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学生反感、厌倦,一点作用都不起,浪费课堂时间,是无效环节。不讲,学生没有弄明白,半途而废,成了无效课堂。那么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呢?
比喻问路,同伴的几个人都不知道,那要非问不可了,这时需要老师“讲”;又比喻盖狗窝,学生垒好了墙,不会构筑屋顶了,这时老师不光要“讲”,恐怕还要亲自下手领着一起干。由此,教师的“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讲”环节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但并不是每节课都要讲,学生实在弄不明白的问题或有分歧的问题,教师要讲,讲明白,讲彻底,讲到点子上。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的“讲”,只是学习思路引导或学法的指导,不讲实质性的问题,不是把答案告诉学生。
至于讲什么,不讲什么,我们赞同“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法来探索研究,总有不完备之处,有待于我们不断改革完善,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以实现素质教育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所研究,课堂教学也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薄弱的环节或急需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解决课堂环节有效性的问题尤为突出。第一:学习小组划分还不科学,很多教师追求课堂的活跃,致使小组成员人数过多,课堂太乱,不利于学生思维。“开会式”的小组模式,看、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小组合作学习过滥,有些教师热衷小组合作学习,不顾实际,不切时机,学生自己独立就能解决的问题仍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无效环节。第三:很多学习机会都被优生枪去,差生没有表现的机会,致使优生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弱,解决差生问题成了该模式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还要不要讲,该不该讲,什么时候讲,讲些什么?很多教师把握不好,不是不讲,就是讲得过多过细。总之,解决该模式的无效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如何去掉无效环节,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教学实践中我们因为:
1.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确立一般是同桌两人一个小组,前后桌四人一个大组。两人小组一般安排一个程度高点的,一个程度低点的学生组成,一般性的问题由两人小组一商量就可以了,讨论时可让低程生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可以照顾低程生,又可以避免学生间的相互干扰。前后桌四人大组,自然包含了两个程度高点的学生,两个程度低点的学生,可以讨论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低程生的问题,给低程生更多的学习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安排好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第三发言人、第四发言人。讨论时可以让低程生首先发言,即使出现错误,可以得到纠正,通过相互讨论、辩论,相互学习,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参与某一小组的学习,给予适当指导。
这种划分小组的好处在于:①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自由调控小组学习,两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随时拿到四人小组解决,尽量避免课堂乱吵现象,以利于学生思维。②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低程生的学习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都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2.适时、适度组织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环节的补充和完善,发挥合作作用,取长补短,完善个体。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解决了的问题不必再去小组合作学习,多此一举。比如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眼前有几条路,怎么走呢?这时你问问别人,别人就那么一指点,你可能就顺利的到达了。弄不明白时问,学生本来自己学会了还有必要再去问别人吗?
什么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把握一个度,掌握好时机。比如你拉着一个载重的小车,比较吃力的上一个陡坡,眼看就要爬到坡顶,可怎么也拉不去了,这个时候你多么需要一个人来帮助一下呀!恐怕这个时候就最需要合作学习了,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
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究竟要掌握一个什么样的“度”?什么时候组织小组学习?确实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以寻觅最佳时机。
2.1 正确把握你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你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境。由于各班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能力有差异,解决同一个问题也会出现千差万别不同,也许你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我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也很吃力。也就是说:小组合作学习必须立足你自己,立足你的班级,立足你的学生,只有这样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2.2 遵循知识的迁移规律。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科技发明、新知识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基础,都是在一定知识的前提下发生发展的,凭空是想象不来的。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也是一样,也要有一定的基础、经验支持,通过对原有知识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构建新知识。在知识的迁移或知识的再发现、重组合的过程中,就有了一个“度”的问题。比喻有了一些砖、有了一些瓦、有了一些砂和一些水泥,学生也有了一些简单的建筑技能,原材料基本有了,让学生盖一个较小的鸡舍,学生经过努力能够独立完成;如果让学生盖一个较大点的狗窝,学生一个人体力和建筑技能也达不到了,这就需要几个人合作,集大家的智慧能够完成任务;如果让学生盖一座高楼大厦,那就连想也不要想了。这个“度”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3.讲究“讲”与“不讲”的学问
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特别是学生已经弄明白了,教师恐怕学生不会,翻来覆去的讲,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学生反感、厌倦,一点作用都不起,浪费课堂时间,是无效环节。不讲,学生没有弄明白,半途而废,成了无效课堂。那么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呢?
比喻问路,同伴的几个人都不知道,那要非问不可了,这时需要老师“讲”;又比喻盖狗窝,学生垒好了墙,不会构筑屋顶了,这时老师不光要“讲”,恐怕还要亲自下手领着一起干。由此,教师的“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讲”环节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但并不是每节课都要讲,学生实在弄不明白的问题或有分歧的问题,教师要讲,讲明白,讲彻底,讲到点子上。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的“讲”,只是学习思路引导或学法的指导,不讲实质性的问题,不是把答案告诉学生。
至于讲什么,不讲什么,我们赞同“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法来探索研究,总有不完备之处,有待于我们不断改革完善,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以实现素质教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