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主题墙面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常常会有这样的无奈:当我们辛苦地将墙壁布置得漂漂亮亮时,却发现辛勤的汗水只是起到挂历的效果;当我们告诉小朋友祖国如何地产丰富时,小朋友会因我们枯燥的演说而东张西望。教师真的很像主人,把幼儿园这个家打扮得舒适、漂亮,但孩子更像一个客人。教师抱怨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做事没有创造性,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如果我们反问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我们是否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他们成为环境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成为环境的主人?随着思路的逐渐清晰,我们意识到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境就是大课堂,它是看不见的教师,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让墙壁会说话,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如何来创设一面真真让幼儿喜欢、能积极参与、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呢?
一、参与性
陈鹤琴先生说:“以学生的成绩来布置环境最适合,最有意义。”还提出:“室内布置应以儿童的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可以鼓励儿童。”我们依照陈鹤琴先生的指导,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让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
如在“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中,我让孩子自己去收集和观察春天的各种事物,如春天的动物、植物……让小朋友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手去做……有的小朋友带来了桃花、梨花、迎春花的图片、照片和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有的小朋友带来了小蝌蚪和蚕宝宝。老师又让小朋友分类,布置成了“春姑娘的礼物”分成了三个版面:“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植物”及“春天的景色”。特别是在“春天的动物”这一版面中,老师让孩子们自由想象动手画了许多形态各异的青蛙、蝌蚪、蚕宝宝、蝴蝶、蜜蜂……小朋友边贴还边说童言稚语:“漂亮的蝴蝶飞呀飞”“小蝌蚪游呀游,快点去把妈妈找!”老师把孩子們的话写在作品下面,让孩子们在美丽的春天里遨游,……就这样,“我眼中的春天”这个主题墙饰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当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春天的其他现象或问题时,老师再和孩子们一起把这些内容增添到墙饰上去。在实施主题活动“我的好朋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电话连连看”版块。在这个版块中我让幼儿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记在小卡片上,然后把小卡片贴在主题墙上,并在主题墙上布置了一个可以活动的电话机。孩子们一到课间或游戏时间就会来到主题墙前,拿起可以活动的电话,根据小卡片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好朋友。又如在主题“六一啦”中,我用牛皮纸做了个“地球村”,然后把孩子们画的世界各国的小朋友贴在了“地球村”里。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画的各种肤色的小朋友住在了同一个“地球村”来庆祝六一,他们体验到了一起参与布置环境的快乐,又巩固了对该主题的认识。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我们的墙面布置更加丰富生动。因此只有当环境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去适应环境,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二、美观性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首先应是个美的天地,要注重给幼儿美的体验和熏陶。这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美感的需要,而且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罗丹说得好:“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远景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感受、熏陶和发现。我们不想让孩子们成为“美盲”,因此我们要努力造就轻松、活泼、充实的幼儿园气氛,积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觉系统,指导幼儿多看、多想、多听、多说,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刺激,通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如开学初,教室墙壁上没有任何布置,我耐心引导:“小朋友,你们看白白的墙上什么都没有,老师要请你来布置,你想布置什么呀?”小朋友可兴奋了,有的说:“我想在上面画上美丽的花朵。”有的说:“我想布置成温馨的家园!”有的说:“我最喜欢评超级宝贝!”还有的说:“我最喜欢奥特曼……”大家各抒己见,创意浓浓,仿佛我们的眼前就是那一幅幅美丽而有意思的主题墙了。于是我让小朋友以举手表决的方式确立了主题“小鬼当家”。我和小朋友一起制作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可爱的小房子,让孩子自已选择喜欢的房子,并讨论“什么样的宝宝才是最棒的?”于是,大家相互交流决定把好宝宝分为守纪律、有礼貌、吃饭香、爱发言、午睡乖五项。小朋友的照片贴在小房子上,每个星期让孩子自己评,评哪个小朋友哪项有进步,就在小房子上贴上红五星。因为是孩子自己确定的主题,自己设计的内容,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小朋友改变以往不关心的情况,自由活动时经常有小朋友去讨论。评比时,小朋友畅所欲言,说出了许多教师平时经常没注意到的朋友身上的优缺点。孩子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审美观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互动性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因此,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发展,主题墙就要让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实现有效的三维互动。
在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前所述的“我眼中的春天”“电话连连看”。同样在不同的主题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幼儿收集、交流、布置环境,并随着不同季节的来临,教室的墙壁在孩子们手中不停地“说话”,而幼儿在布置中也深刻体会到了主题的含义和特点。但也不要低估家长的能力,他能给你带来智慧,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家园合作、同向同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只有让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富有创意的活动中去,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环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创造者。如:主题“我长大了”,家长不仅记录孩子讲述的照片里的故事,而且在我们展出后,家长们还相互欣赏、相互诵读给孩子听,增进了同伴间的相互了解。在“我身边的科学”中,更有家长从家里带来一些电池、玩具等让幼儿相互探索。特别是我们开展“走进社区”的主题活动,开花店的一位家长特邀我班幼儿去参观了她花店的工作,为我们拍摄了不少相关资料,并在班级里也开设了“花店”的游戏。我与幼儿制作了好多花朵,然后布置成花店,为了让幼儿能在活动中充分的互动,我和孩子们把花店分成 “制作间”、“插花间”、“营业间”三个部分,让幼儿体验花店的工作及乐趣。家长也能很好地欣赏孩子们的制作。这样就促进了家长、幼儿与环境的三维互动。
环境,无声的教育者! 我们深切地感到主题环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影响力虽然是隐性的,但它却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生命中。
一、参与性
陈鹤琴先生说:“以学生的成绩来布置环境最适合,最有意义。”还提出:“室内布置应以儿童的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可以鼓励儿童。”我们依照陈鹤琴先生的指导,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让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
如在“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中,我让孩子自己去收集和观察春天的各种事物,如春天的动物、植物……让小朋友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手去做……有的小朋友带来了桃花、梨花、迎春花的图片、照片和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有的小朋友带来了小蝌蚪和蚕宝宝。老师又让小朋友分类,布置成了“春姑娘的礼物”分成了三个版面:“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植物”及“春天的景色”。特别是在“春天的动物”这一版面中,老师让孩子们自由想象动手画了许多形态各异的青蛙、蝌蚪、蚕宝宝、蝴蝶、蜜蜂……小朋友边贴还边说童言稚语:“漂亮的蝴蝶飞呀飞”“小蝌蚪游呀游,快点去把妈妈找!”老师把孩子們的话写在作品下面,让孩子们在美丽的春天里遨游,……就这样,“我眼中的春天”这个主题墙饰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当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春天的其他现象或问题时,老师再和孩子们一起把这些内容增添到墙饰上去。在实施主题活动“我的好朋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电话连连看”版块。在这个版块中我让幼儿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记在小卡片上,然后把小卡片贴在主题墙上,并在主题墙上布置了一个可以活动的电话机。孩子们一到课间或游戏时间就会来到主题墙前,拿起可以活动的电话,根据小卡片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好朋友。又如在主题“六一啦”中,我用牛皮纸做了个“地球村”,然后把孩子们画的世界各国的小朋友贴在了“地球村”里。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画的各种肤色的小朋友住在了同一个“地球村”来庆祝六一,他们体验到了一起参与布置环境的快乐,又巩固了对该主题的认识。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我们的墙面布置更加丰富生动。因此只有当环境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去适应环境,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二、美观性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首先应是个美的天地,要注重给幼儿美的体验和熏陶。这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美感的需要,而且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罗丹说得好:“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远景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感受、熏陶和发现。我们不想让孩子们成为“美盲”,因此我们要努力造就轻松、活泼、充实的幼儿园气氛,积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觉系统,指导幼儿多看、多想、多听、多说,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刺激,通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如开学初,教室墙壁上没有任何布置,我耐心引导:“小朋友,你们看白白的墙上什么都没有,老师要请你来布置,你想布置什么呀?”小朋友可兴奋了,有的说:“我想在上面画上美丽的花朵。”有的说:“我想布置成温馨的家园!”有的说:“我最喜欢评超级宝贝!”还有的说:“我最喜欢奥特曼……”大家各抒己见,创意浓浓,仿佛我们的眼前就是那一幅幅美丽而有意思的主题墙了。于是我让小朋友以举手表决的方式确立了主题“小鬼当家”。我和小朋友一起制作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可爱的小房子,让孩子自已选择喜欢的房子,并讨论“什么样的宝宝才是最棒的?”于是,大家相互交流决定把好宝宝分为守纪律、有礼貌、吃饭香、爱发言、午睡乖五项。小朋友的照片贴在小房子上,每个星期让孩子自己评,评哪个小朋友哪项有进步,就在小房子上贴上红五星。因为是孩子自己确定的主题,自己设计的内容,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小朋友改变以往不关心的情况,自由活动时经常有小朋友去讨论。评比时,小朋友畅所欲言,说出了许多教师平时经常没注意到的朋友身上的优缺点。孩子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审美观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互动性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因此,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发展,主题墙就要让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实现有效的三维互动。
在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前所述的“我眼中的春天”“电话连连看”。同样在不同的主题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幼儿收集、交流、布置环境,并随着不同季节的来临,教室的墙壁在孩子们手中不停地“说话”,而幼儿在布置中也深刻体会到了主题的含义和特点。但也不要低估家长的能力,他能给你带来智慧,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家园合作、同向同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只有让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富有创意的活动中去,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环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创造者。如:主题“我长大了”,家长不仅记录孩子讲述的照片里的故事,而且在我们展出后,家长们还相互欣赏、相互诵读给孩子听,增进了同伴间的相互了解。在“我身边的科学”中,更有家长从家里带来一些电池、玩具等让幼儿相互探索。特别是我们开展“走进社区”的主题活动,开花店的一位家长特邀我班幼儿去参观了她花店的工作,为我们拍摄了不少相关资料,并在班级里也开设了“花店”的游戏。我与幼儿制作了好多花朵,然后布置成花店,为了让幼儿能在活动中充分的互动,我和孩子们把花店分成 “制作间”、“插花间”、“营业间”三个部分,让幼儿体验花店的工作及乐趣。家长也能很好地欣赏孩子们的制作。这样就促进了家长、幼儿与环境的三维互动。
环境,无声的教育者! 我们深切地感到主题环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影响力虽然是隐性的,但它却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