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红迹”图片展助力党史学习教育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daid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文物资源及烈士纪念设施是中国共产党非凡奋斗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见证,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党的历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
  在贵州省博物馆三楼展厅“黔山红迹”图片展中,主要展出的是土地革命时期及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的活动情况和相关史实。从1931年至1936年,前后有五支红军进入贵州境内,他们分别是红七、红八军,红三军,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年代,贵州成为红军休整、发展、壮大之地,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之所,贵州各族人民为红军创建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展览按五支红军进入贵州的先后顺序带大家一起重温这段历史。以史为魂,通过将党史内容和红色经典的巧妙结合,为观众讲述展览背后感人肺腑的党史故事,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红七、红八军——进入贵州的第一支红军
  1930年末至1931年初,邓小平策划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左、右江苏维埃政权和红七、红八军。同年,苏维埃政权受到敌人进攻,红七、红八军被迫转移。红七军一、二纵与红八军一纵进入贵州,成为入黔的第一支红军。他们在贵州境内转战四月有余,经过荔波、榕江、从江、黎平、望谟、贞丰等六县,在贵州撒下革命火种。红八军一纵离开贵州后与红七军会师,并入红七军,成为红七军二十师五十九团。
  红三军――进入贵州的第二支工农红军
  红三军是原来的红二军团,在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放弃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千里转战,于1934年5月到达贵州铜仁地区,并在此开辟黔东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在贵州建立的第一块根据地,它包括贵州的沿河、印江、德江、松桃及重庆的酉阳、秀山等县毗邻地域,纵横200多里,人口10多万。黔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20个区革命委员会和约百个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中共黔东工委、黔东特委及各级革命群众组织。黔东革命根据地是红三军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地,更是后来与红六军团并肩携手共同革命的新起点。
  红六军团――进入贵州的第三支工农红军
  1934年7月,红六军团作为抗日西征先遣队进入贵州黔东,与在此活动的红三军会师。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先后有过六次会师。其中的第一次会师,就是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在黔东木黄的会师。“木黄会师”为后来红二方面军的组成和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奠定了基础。红六军团历时79天,行程5000余里的西征也至此结束。红六军团出发前有9000余人,两军会师时已不足 4000人,可见损失之惨重。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共同行动,由红二军团指挥部统一指挥。
  中央红军――进入贵州的第四支工农红军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决定转兵贵州,并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走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正确道路。自此,红军逐渐扭转不利局面,并在川滇黔边境创下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战斗奇迹。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红二、红六军团――进入贵州的第五支工农红军
  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放弃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踏上转移征途,进军贵州。次年2月,以黔西北为中心创建川滇黔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广泛宣传党的北上抗日方针,深入发动群众,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部队也因此获得不断的补充和发展,以至到达陕北时,部队基本保持原有编制。因此,毛主席称赞红二、红六军团说:“你们1万人,走过来还是1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红军长征在贵州,是长征这部壮丽史诗中的光辉一章。为充分用好革命文物资源,从见证革命历史、记录伟大历程,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从鼓舞革命斗志、奋进崭新征程,进一步促进党史的学习和教育,让每一个观众都能真切感受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初心和使命。贵州省博物馆不断丰富“黔山红迹”图片展的展览讲解词,不断挖掘红色史实文化,不遺余力的宣传红色文化,只为了让展览成为党史学习的活课堂,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深入的了解贵州红军历史,积极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将党的初心和使命镌刻于心。
  “黔山红迹”图片展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来参观展览,能够让大家牢记党和国家的光荣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助力百年党史学习!”(图/文   陈若玲)
其他文献
为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天柱县通过“规范管理机制、提升办学水平,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社会服务”“四轮驱动”打造老年教育新格局,努力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和归属感。  健全管理制度,激活教育“新动能”。围绕“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办学,人性化服务”目标,健全完善《天柱县老年大学教师管理规定》《天柱县老年大学学员守则》《天柱县老年大学应对突发事件处置办法》等一套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调整校领导(校务委
期刊
2019年初机改后,老干部工作职能职责划入组织部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工作力量均发生了变化,对于如何抓老干部工作?成为了老干部亟为关心和老干部工作者积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机改一年多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运行良好,老干部满意,老干工作者队伍稳定。取得如此效果,主要是解决了以下方面问题:谁来管?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  谁来管?组织部来管,原来由一个局负责的工作,现在由组织部负责,与组织部的各
期刊
坚持规模化规范化建设引导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8月18日至19日,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唐世礼深入黔南州平塘县者密镇沙坡村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都匀市墨冲镇新蒙村刺梨种植示范基地和平浪镇蜂糖李种植基地调研指导工作,州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孔繁英,副主任蒙院芬陪同调研。  每到一个基地,唐世礼都同关工委老专家、基地负责人、基地务工群众等亲切交谈,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基地建设情况。唐世礼指出
期刊
☆贵阳市  修文县六广镇关工委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走访摸排工作  近日,修文县六广镇关工委主任朱兴带队,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及各村居相关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共同参与,对辖区内疑似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全面走访摸排行动,对排查出的40名疑似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监护人进行入户调查、邻里访问,全面掌握疑似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状况,落实关心关爱服务保障工作。(修文县关工委)  ☆遵义市  关工酷暑送关爱  近日,
期刊
6月17日上午,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他与中国共产党同岁,他在炮火中求学于西南联大,是钱钟书的得意门生、杨振宁的同窗挚友、俞敏洪的授业恩师,他是中英法文化的桥梁,是首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的亚洲翻译家。他走过的如歌岁月,是党和国家发展奋进的缩影,他的百余部翻译巨著,更是中外文明交流的精神瑰宝。因为他,中国读者认识了于连、哈姆雷特、包
期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晚晴》与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打造“党史”专栏,讲述和传播贵州省丰富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解放战争后期,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人民解放军由战略进攻逐渐转入战略决战,全国各个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主力节节败退,大部被歼,随着百万雄狮南渡长江,国民党军队纷纷向台湾、福建、四川、贵州等地撤退,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一、第
期刊
“五一”节后上班,走到一家花店门前,一位女孩递过来一张宣传单,是预定母亲节康乃馨的广告。送花给母亲,确实是一件高雅浪漫的事。可对我的母亲来说,并不知道一年中有这么一天是属于母亲的节日,更不知道母亲节那天儿女应送她康乃馨。这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只知道勤勤恳恳地为家庭操劳,一心一意想让儿女过上好日子。  记忆里,母亲是属于那种极能任劳任怨的人,她的一生就是为我父亲,为我和姐姐而活,从来就没想过她自己
期刊
拂去岁月尘沙,我依然被您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气概所震撼;丈量人生足迹,我依旧能触摸到您那时铸剑为犁、改天换地的心跳和脉动。我最敬爱的高海桥爷爷,您当年把一生的热血和智慧都浇灌在了贵州桐梓这片炽热的土地上,融汇在共和国那部金色的史册里。我被您的事迹熏陶感染着,我对您只有满满的敬仰,您是我学习的标杆,是我心中的丰碑!  目睹故国创伤,童真立志图强  您,岀生在苦难的旧中国,目睹了祖国满目的创伤。小
期刊
中国古代并没有身份证,倒是有两样与身份证相似的证件,那就是符牌与传信。相较而言,符牌侧重于表明身份,传信侧重于准入通行。从功能层面看,似乎可以得出“符牌+传信=身份证”的等式,但从内涵渊源来看,符牌、传信与身份证只是形式相近,本质却大不相同。  符牌:都是有身份的人  符牌最早是兵权及君权的象征。《史记·五帝》所记载的“轩辕氏北逐荤粥,合符釜山”里的“符”,其实就是兵符。古人的符牌带有防伪功能,《
期刊
“我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是国家最可爱的人。”病房里,穿着蓝白条纹衫,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一条线,脸颊两旁的皱纹会皱成团的李棠根主動和记者说起这句话。正如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的一样“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李棠根就是我们的战士之一。  见到李棠根是在万山区人民医院中医科病房里,已经89岁的李棠根见到记者,笑容满面,滔滔不绝地开始分享自己的峥嵘岁月。  “194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