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迅速扩大,使得对外贸易与收入分配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会不会产生影响?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笔者以福建省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两者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呈现“倒u形”关系。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1 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氛围良好,进出口总额由1981年的10.827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661.2396亿元;同时,福建省的对外贸易顺差规模也急剧扩大,1995年福建省贸易顺差突破百亿元大关,200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07年贸易顺差高达1565.3045亿元,是1981年的452.66倍。在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福建省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基本呈现出递增趋势,从“六上五”到“十五”。贸易依存度从10.93%增加到60.10%,对外贸易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福建省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伴随着经济贸易、经济增长,福建省收入不平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①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存在差异。从数据来看,基本上都是城镇收入增长高于农村,且城乡收入增长又都低于经济增长,基本上呈现出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的情形。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1999年至2007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分别为2.22、2.30、2.46、2.60、2.68、2.73、2.77、2.84、2,84。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不尽合理。笔者使用发展经济学家Sundmm介绍的适用于不重叠人群(富人和穷人)分组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来估算全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G表示全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G1和G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p1和p2分别表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表示全省居民人均收入;u1和u2分别表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
根据公式计算出1990年—2007年福建省城乡整合基尼系数如表1所示。1999年以前,福建省收入分配差距相对合理,基尼系数维持在0.3左右;而2002年福建省基尼系数已达0.3843,十分逼近国际警戒线,而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基尼系数已超过0.4,说明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已不尽合理。
3 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实证分析
3.1变量的选取
GINI系数作为反映收入不平等的变量,在模型中将成为被解释变量。为了考察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笔者选取了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进口依存度(进口额/GDP)、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贸易顺差比重(出口依存度一进口依存度)这四个因素。从结果来看,进口依存度与GINI系数相关关系不显著,而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GINI系数的相关系数显然没有贸易顺差大。由于不宜采用过多的解释变量反映一个因素,而且某些因素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所以选择与GINI系数相关系数最大的贸易顺差比重作为贸易因素的解释变量。
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非常复杂,为了分析福建居民收入GINI系数变化的其他影响因素,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虽然中央宏观渊控的政策对基尼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能是进行定性的分析。而本文主要是摸索从量化指标来了解除了贸易以外其他影响福建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所以归纳起来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增长水平。选用剔除物价影响的福建省GDP增长率和GDP指数(1952年=100)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可知GINI系数与GDP增长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GDP指数呈高度相关。②产业结构。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也使得收入分配产生差距,故笔者选用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经过相关分析可知,GINI系数与第三产业比重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第一、二产业比重都存在高度相关。但第一、二产业比重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所以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选取系数较大的第一产业比重进入模型。③其他因素。如城镇化水平(非农业人口/总人口)、城乡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政府福利救助(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财政支出)、金融发展程度(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以及教育扩展程度((义盲、半文盲人数*1+小学的人数*6+初中的人数*9+高中的人数*12+大专及以上的人数*16)俭省总人数)。笔者将这几个指标分别与GINI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如下结果:GINI系数与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差距两个因素高度相关,与金融发展程度中度相关,与政府福利救助和教育扩展程度两个因素相关关系不显著。同时,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差距也高度相关。综上所述,最后只选取贸易顺差比重(x1)、第一产业比重(X2)、城乡差距(x3)三个解释变量进入回归模型。
3.2回归模型的建立
为系统考察对外贸易与福建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笔者选取了福建省从1990年到2007年的时间序列,以此通过较长时间跨度分析这个问题,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方程:
其中x1为福建进出口依存度之差,即用贸易顺差除以GDP。如果系数c1符号为正,则表明对外贸易扩大了收入不平等;否则表明对外贸易缩小了收入不平等。根据胡超(2008)的研究结果,对外贸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倒u型”关系,即认为对外贸易先是扩大了收入不平等,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后,发展贸易会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笔者也试着加入x1。X2是第一产业比重,如果系数c3符号为正,说明农业比重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否则说明农业比重越小,收入分配越不平等。X3是城乡差距,C4符号为正说明城乡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否则说明城乡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不平等。u为随机扰动项,说明其他因素对GINI系数的影响。根据模型,利用Eview5.0软件对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顺差比重(x1)对于GINI的影响系数是正的,并且系数为0.002301,说明顺差比重是影响GINI系数的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X12对于GINl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说明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是持续的,而是呈“倒u型”分布的;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外贸易极可能会对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缩小效应。第一产业比重(X2)对于GINI系数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表示GINI系数随着农业比重的缩小而增大,但试着加入X22进行回归可知,X22对于G1NI的影响系数是正的,说明农业比重对于GINI系数的影响是呈“u型”分布的,即在初期农业比重减少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随着产业不断地升级。农业比重减少反而会减小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x3)对于GINI的影响系数是正的,表示GINI系数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而增大,同时系数为0.130367,说明城乡差距是这三个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从模型的整体来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是0.992058,说明估计的样本回归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且F值为531.8871,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F检验,说明变量选择基本合理;DW值为2.309676,通过Dw检验,也就是模型没有自相关的问题。综上所述,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贸易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模型如下:
GINI=0.069559+0.002301X1-0.0000823X12-0.002877)(2+0.130367*3
4 结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对外贸易对收入不平等有扩大作用,但并非影响福建省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且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之间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与胡超(2008)的研究基本结论一致。也就是说,等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后,对外贸易会对收入不平等产生缩小作用。第一产业比重的缩小在改革开放初期对我省收入分配不平等产生了扩大作用,但随着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农业比重的缩小将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程度,换言之第一产业比重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一种“u型”,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应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对外贸易,不能因为当代经济研究短期内对收入不均的扩大效应而完全否定贸易自由化,而应该大力发展与对外贸易配套的市场体制结构,争取尽早到达“倒u型”的极点。使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正面效应早日得以实现,才能真正从对外贸易中获得最大利益。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1 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氛围良好,进出口总额由1981年的10.827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661.2396亿元;同时,福建省的对外贸易顺差规模也急剧扩大,1995年福建省贸易顺差突破百亿元大关,200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07年贸易顺差高达1565.3045亿元,是1981年的452.66倍。在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福建省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基本呈现出递增趋势,从“六上五”到“十五”。贸易依存度从10.93%增加到60.10%,对外贸易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福建省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伴随着经济贸易、经济增长,福建省收入不平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①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存在差异。从数据来看,基本上都是城镇收入增长高于农村,且城乡收入增长又都低于经济增长,基本上呈现出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的情形。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1999年至2007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分别为2.22、2.30、2.46、2.60、2.68、2.73、2.77、2.84、2,84。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不尽合理。笔者使用发展经济学家Sundmm介绍的适用于不重叠人群(富人和穷人)分组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来估算全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G表示全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G1和G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p1和p2分别表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表示全省居民人均收入;u1和u2分别表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
根据公式计算出1990年—2007年福建省城乡整合基尼系数如表1所示。1999年以前,福建省收入分配差距相对合理,基尼系数维持在0.3左右;而2002年福建省基尼系数已达0.3843,十分逼近国际警戒线,而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基尼系数已超过0.4,说明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已不尽合理。
3 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实证分析
3.1变量的选取
GINI系数作为反映收入不平等的变量,在模型中将成为被解释变量。为了考察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笔者选取了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进口依存度(进口额/GDP)、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贸易顺差比重(出口依存度一进口依存度)这四个因素。从结果来看,进口依存度与GINI系数相关关系不显著,而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GINI系数的相关系数显然没有贸易顺差大。由于不宜采用过多的解释变量反映一个因素,而且某些因素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所以选择与GINI系数相关系数最大的贸易顺差比重作为贸易因素的解释变量。
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非常复杂,为了分析福建居民收入GINI系数变化的其他影响因素,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虽然中央宏观渊控的政策对基尼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能是进行定性的分析。而本文主要是摸索从量化指标来了解除了贸易以外其他影响福建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所以归纳起来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增长水平。选用剔除物价影响的福建省GDP增长率和GDP指数(1952年=100)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可知GINI系数与GDP增长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GDP指数呈高度相关。②产业结构。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也使得收入分配产生差距,故笔者选用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经过相关分析可知,GINI系数与第三产业比重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第一、二产业比重都存在高度相关。但第一、二产业比重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所以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选取系数较大的第一产业比重进入模型。③其他因素。如城镇化水平(非农业人口/总人口)、城乡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政府福利救助(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财政支出)、金融发展程度(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以及教育扩展程度((义盲、半文盲人数*1+小学的人数*6+初中的人数*9+高中的人数*12+大专及以上的人数*16)俭省总人数)。笔者将这几个指标分别与GINI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如下结果:GINI系数与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差距两个因素高度相关,与金融发展程度中度相关,与政府福利救助和教育扩展程度两个因素相关关系不显著。同时,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差距也高度相关。综上所述,最后只选取贸易顺差比重(x1)、第一产业比重(X2)、城乡差距(x3)三个解释变量进入回归模型。
3.2回归模型的建立
为系统考察对外贸易与福建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笔者选取了福建省从1990年到2007年的时间序列,以此通过较长时间跨度分析这个问题,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方程:
其中x1为福建进出口依存度之差,即用贸易顺差除以GDP。如果系数c1符号为正,则表明对外贸易扩大了收入不平等;否则表明对外贸易缩小了收入不平等。根据胡超(2008)的研究结果,对外贸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倒u型”关系,即认为对外贸易先是扩大了收入不平等,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后,发展贸易会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笔者也试着加入x1。X2是第一产业比重,如果系数c3符号为正,说明农业比重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否则说明农业比重越小,收入分配越不平等。X3是城乡差距,C4符号为正说明城乡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否则说明城乡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不平等。u为随机扰动项,说明其他因素对GINI系数的影响。根据模型,利用Eview5.0软件对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顺差比重(x1)对于GINI的影响系数是正的,并且系数为0.002301,说明顺差比重是影响GINI系数的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X12对于GINl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说明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是持续的,而是呈“倒u型”分布的;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外贸易极可能会对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缩小效应。第一产业比重(X2)对于GINI系数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表示GINI系数随着农业比重的缩小而增大,但试着加入X22进行回归可知,X22对于G1NI的影响系数是正的,说明农业比重对于GINI系数的影响是呈“u型”分布的,即在初期农业比重减少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随着产业不断地升级。农业比重减少反而会减小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x3)对于GINI的影响系数是正的,表示GINI系数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而增大,同时系数为0.130367,说明城乡差距是这三个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从模型的整体来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是0.992058,说明估计的样本回归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且F值为531.8871,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F检验,说明变量选择基本合理;DW值为2.309676,通过Dw检验,也就是模型没有自相关的问题。综上所述,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贸易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模型如下:
GINI=0.069559+0.002301X1-0.0000823X12-0.002877)(2+0.130367*3
4 结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对外贸易对收入不平等有扩大作用,但并非影响福建省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且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之间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与胡超(2008)的研究基本结论一致。也就是说,等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后,对外贸易会对收入不平等产生缩小作用。第一产业比重的缩小在改革开放初期对我省收入分配不平等产生了扩大作用,但随着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农业比重的缩小将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程度,换言之第一产业比重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一种“u型”,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应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对外贸易,不能因为当代经济研究短期内对收入不均的扩大效应而完全否定贸易自由化,而应该大力发展与对外贸易配套的市场体制结构,争取尽早到达“倒u型”的极点。使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正面效应早日得以实现,才能真正从对外贸易中获得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