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存在主义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马丁·海德格尔,其思想在30年代前后发生了转向,将注意力转向现实的西方现代科技发展之中,从而引发他对“技术问题”的追问和对“人类中心论”的反思和批判,这种思辨对当时西方世界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都有重大启示。
【关键词】海德格尔 技术之思 影响
从神学的桎梏到技术的枷锁
在文艺复兴之后,中世纪黑暗的基督教主宰人的时期终结了,大批人本主义者大力倡导人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在以人类理性冲破神学的藩篱的旗帜带动之下,经验科学和技术工具得到了飞速发展与创新。在一定意义上巩固了古希腊时期兴起的朦胧的人类中心意向。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的优越感也越来越强,技术似乎成了人前进的第一主宰。海德格尔所处的正是技术高度发展、财富大大增长的时代。但技术的日益发展无法掩盖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那些弊病,许多新的矛盾又显现出来。技术的地位被大大提高,以致人必须服从技术发展的需要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人们往往从小开始就不得不接受一门技能的训练而排除了多方发展的可能。这样就使得人在摆脱神学的桎梏之后不久又陷入了以“人类中心论”为导向的、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困境之中。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面对这些情况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对社会有一种离异之感,也感到个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危机。①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不能够也不愿意从社会制度方面去寻找根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能消极地抒发面临危机的情绪,而海德格尔的哲学正好迎合了这种情绪。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内容
从哲学到技术之思。早在1907年海德格尔在弗莱堡上中学的时候,他就爱上了哲学。那时,一位老师介绍他读布伦塔诺的《论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的多种意义》,这是一本讨论本体论问题的书。在当时的西方哲学家看来,天地间一切东西,不论是实在的还是概念的,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等等都可以称为存在。②而早在亚里士多德时,就把对“存在之所以为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当作是“第一哲学”。既然存在囊括了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那么通过研究“第一哲学”,就应当可以启人生之奥秘,穷宇宙之究竟。带着这些疑问他读完了这本书,可是令他失望的是通过布伦塔诺的介绍,他了解到亚里士多德只是以范畴的形式对各种不同的存在作了归类、比较和整理。年轻的海德格尔认为这些论述并不能满足对“存在之所以为存在”这个问题的解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已使他初步涉足了哲学。也是基于对存在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追问,奠定了他前期重要的哲学成果。这就是后来刊于胡赛尔主编的《现象学年鉴》上的《存在与时间》一书。这部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欧洲哲学中真正划时代的著作,其对欧洲科学、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都是无以伦比的。
《存在与时间》一书为代表的早期思想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状态的分析和存在意义的追问;以现象学方式阐释此在为中心的世界,揭示此在的本真与非本真生存状态。19世纪30年代初,海德格尔开始了思想转变,放弃了他在《存在与时间》里所描述的初衷。他关注的主题则转向维护人的生存基本条件“大地”,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③在他后期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海德格尔对人所支配的“技术”思索也在酝酿着。他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下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随着西方现代科技不加限制的发展,包含着对地球和自然加以破坏与毁灭,并且威胁到人类在地球上的长久生存,西方技术进而面临着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的紧迫任务。那么又是什么使得他的关注点和思想引起了转折,并且引发他对人与技术的关系作进一步思辨和批判呢?这要从欧洲文艺复兴前后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谈起。
技术之思的语言解读。海德格尔首先从“技术”入手来解读这种精神危机。关于“技术”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林中路》、《流传的语言和技术的语言》、《对技术的追问》之中。而早在1936年创作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海德格尔就指出:“现代科技把自然对象化(即作为利用和剥削的对象),导致了对地球的毁灭”。并且在1936年至1938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中,海德格尔也指出:“科学的进步将使对地球的剥削和利用——达到今天还无法想象的状况。”④
海德格尔是用“托架”(Gestelle)一词来指“技术世界”,他的这个说法首先出现在“不莱梅报告”中。但真正使这一说法不胫而走的,却是1953年海德格尔在“巴伐利亚美艺术科学院”的报告——《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思想触及到时代的恐惧。在冷战期间,人们很容易认为,决定人们命运的是政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上述思想的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强,很多人指出在这期间技术已成为决定我们命运的东西。海德格尔不仅看到技术的这种主宰趋势及其消极后果,而且预见到“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着一种危险:变成单纯的材料及对象化的功能。”⑤人们都被制造者、开发者所牵着走,按照制造者设计出的利润流程在一定时期内将财富重新聚集在资本和制造的所有者中,并使他们更加依赖技术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的制造使世界井然有序,其实恰恰是这种井然有序把任何秩序都拉平为制造的千篇一律,从而自始就把一个可能出现秩序和可能从存在而来的承认的领域破坏了。”⑥譬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造成自然界生态秩序的混乱,许多物种缺失和全球范围内天灾频繁等等。
现代科学与极权国家都是技术的本质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技术的随从。海德格尔指出在技术的统治展开来的时候,个别人的个别看法与意见早被弃之不顾了。因为利用机器与机器生产都还不是技术本身,而只是把技术的本质在技术的原料对象加以实施的过程中适合于技术的一种手段。海德格尔的精辟思辨深刻揭示出技术的本质。
这样一来,人就跳离万物,成了与自然对立的主体,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突现出来。“主体”在这时就成了人的专利,其他非人的存在者就变成了客体,主客体的对立观念由此鲜明地置于人类的框架中心位置。在这种技术绝对化倾向的指导下,在大范围的人类危机到来之前,特别是当人们沉浸在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欣喜之中时,这种“人类中心论”论调得以强化。因而人成了世界的绝对中心,此时人道原则也被推向了极端。工具被人看成为满足自己物欲的一种手段,技术对自然就只具有改变客观现实的意义,而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语言”思想中进一步指出,“目的、手段、想法根本与技术最本真处无关。技术之本真处在于,在技术中存在此一要求,要求逼迫自然去提供并保证自然能。此一要求比任何一个人类所设置的目的都更强有力。肯定此一要求,比起承认在管制何者今日在这回事中的一个秘密来,毫不逊色;也就是:适应超出人类,超出人类的计划与行动的此一要求。现代技术的最本真处绝不仅仅是人之为人。今天的人类自身就为此要求所迫,去逼迫自然作好准备。人类自身就被安排,被要求去适应上述要求”。⑦这些思辨体现出他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他的后期思想也正是集中反对欧洲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该共生共荣,和谐统一。
“技术之思”的现代价值
海德格尔上述由“技术”引发而思考的经典论断,反映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工业技术、资本日趋膨胀下的工业时代正在经历的“恐惧”和潜在的“恐惧”时,人类应该从何处着手去思索、处理好现实的“技术世界”中的诸多关系与矛盾。正是基于他对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平和的态度,即反对崇拜技术,但是也决不简单地反对技术,而是要揭示技术的本性,从而让技术作为技术存在。这也是“让物作为物存在,让世界作为世界存在”,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也就是“泰然任之”。20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特别是80年代以来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人类自身发展的困境开始显现,如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口爆炸、核能威胁等,表明了人类在“逐步丧失自己的家园”。“人类中心论”由此受到严重挑战。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哲学巨匠海德格尔就预言了这场危机,发出了“拯救地球”的紧急呼吁,同时也试图为人们指明超越人类中心困境之路。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不能认识到这一宝贵的思想,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正全面证实这种思想。这些都无不展现出这位伟大哲学大师的深邃思想和过人的勇气及预见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注释
①②侯鸿勋等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9、135页。
③戴月华:“国内海德格尔思想转向问题研究述介”,《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④宋祖良:“国内外海德格尔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4年第5期。
⑤王金林:《世界历史意义的本质道说:从海德格尔的解读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⑥《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434~435页。
⑦《流传的语言和技术的语言》,熊伟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2页。
【关键词】海德格尔 技术之思 影响
从神学的桎梏到技术的枷锁
在文艺复兴之后,中世纪黑暗的基督教主宰人的时期终结了,大批人本主义者大力倡导人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在以人类理性冲破神学的藩篱的旗帜带动之下,经验科学和技术工具得到了飞速发展与创新。在一定意义上巩固了古希腊时期兴起的朦胧的人类中心意向。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的优越感也越来越强,技术似乎成了人前进的第一主宰。海德格尔所处的正是技术高度发展、财富大大增长的时代。但技术的日益发展无法掩盖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那些弊病,许多新的矛盾又显现出来。技术的地位被大大提高,以致人必须服从技术发展的需要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人们往往从小开始就不得不接受一门技能的训练而排除了多方发展的可能。这样就使得人在摆脱神学的桎梏之后不久又陷入了以“人类中心论”为导向的、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困境之中。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面对这些情况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对社会有一种离异之感,也感到个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危机。①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不能够也不愿意从社会制度方面去寻找根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能消极地抒发面临危机的情绪,而海德格尔的哲学正好迎合了这种情绪。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内容
从哲学到技术之思。早在1907年海德格尔在弗莱堡上中学的时候,他就爱上了哲学。那时,一位老师介绍他读布伦塔诺的《论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的多种意义》,这是一本讨论本体论问题的书。在当时的西方哲学家看来,天地间一切东西,不论是实在的还是概念的,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等等都可以称为存在。②而早在亚里士多德时,就把对“存在之所以为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当作是“第一哲学”。既然存在囊括了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那么通过研究“第一哲学”,就应当可以启人生之奥秘,穷宇宙之究竟。带着这些疑问他读完了这本书,可是令他失望的是通过布伦塔诺的介绍,他了解到亚里士多德只是以范畴的形式对各种不同的存在作了归类、比较和整理。年轻的海德格尔认为这些论述并不能满足对“存在之所以为存在”这个问题的解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已使他初步涉足了哲学。也是基于对存在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追问,奠定了他前期重要的哲学成果。这就是后来刊于胡赛尔主编的《现象学年鉴》上的《存在与时间》一书。这部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欧洲哲学中真正划时代的著作,其对欧洲科学、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都是无以伦比的。
《存在与时间》一书为代表的早期思想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状态的分析和存在意义的追问;以现象学方式阐释此在为中心的世界,揭示此在的本真与非本真生存状态。19世纪30年代初,海德格尔开始了思想转变,放弃了他在《存在与时间》里所描述的初衷。他关注的主题则转向维护人的生存基本条件“大地”,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③在他后期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海德格尔对人所支配的“技术”思索也在酝酿着。他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下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随着西方现代科技不加限制的发展,包含着对地球和自然加以破坏与毁灭,并且威胁到人类在地球上的长久生存,西方技术进而面临着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的紧迫任务。那么又是什么使得他的关注点和思想引起了转折,并且引发他对人与技术的关系作进一步思辨和批判呢?这要从欧洲文艺复兴前后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谈起。
技术之思的语言解读。海德格尔首先从“技术”入手来解读这种精神危机。关于“技术”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林中路》、《流传的语言和技术的语言》、《对技术的追问》之中。而早在1936年创作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海德格尔就指出:“现代科技把自然对象化(即作为利用和剥削的对象),导致了对地球的毁灭”。并且在1936年至1938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中,海德格尔也指出:“科学的进步将使对地球的剥削和利用——达到今天还无法想象的状况。”④
海德格尔是用“托架”(Gestelle)一词来指“技术世界”,他的这个说法首先出现在“不莱梅报告”中。但真正使这一说法不胫而走的,却是1953年海德格尔在“巴伐利亚美艺术科学院”的报告——《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思想触及到时代的恐惧。在冷战期间,人们很容易认为,决定人们命运的是政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上述思想的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强,很多人指出在这期间技术已成为决定我们命运的东西。海德格尔不仅看到技术的这种主宰趋势及其消极后果,而且预见到“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着一种危险:变成单纯的材料及对象化的功能。”⑤人们都被制造者、开发者所牵着走,按照制造者设计出的利润流程在一定时期内将财富重新聚集在资本和制造的所有者中,并使他们更加依赖技术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的制造使世界井然有序,其实恰恰是这种井然有序把任何秩序都拉平为制造的千篇一律,从而自始就把一个可能出现秩序和可能从存在而来的承认的领域破坏了。”⑥譬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造成自然界生态秩序的混乱,许多物种缺失和全球范围内天灾频繁等等。
现代科学与极权国家都是技术的本质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技术的随从。海德格尔指出在技术的统治展开来的时候,个别人的个别看法与意见早被弃之不顾了。因为利用机器与机器生产都还不是技术本身,而只是把技术的本质在技术的原料对象加以实施的过程中适合于技术的一种手段。海德格尔的精辟思辨深刻揭示出技术的本质。
这样一来,人就跳离万物,成了与自然对立的主体,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突现出来。“主体”在这时就成了人的专利,其他非人的存在者就变成了客体,主客体的对立观念由此鲜明地置于人类的框架中心位置。在这种技术绝对化倾向的指导下,在大范围的人类危机到来之前,特别是当人们沉浸在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欣喜之中时,这种“人类中心论”论调得以强化。因而人成了世界的绝对中心,此时人道原则也被推向了极端。工具被人看成为满足自己物欲的一种手段,技术对自然就只具有改变客观现实的意义,而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语言”思想中进一步指出,“目的、手段、想法根本与技术最本真处无关。技术之本真处在于,在技术中存在此一要求,要求逼迫自然去提供并保证自然能。此一要求比任何一个人类所设置的目的都更强有力。肯定此一要求,比起承认在管制何者今日在这回事中的一个秘密来,毫不逊色;也就是:适应超出人类,超出人类的计划与行动的此一要求。现代技术的最本真处绝不仅仅是人之为人。今天的人类自身就为此要求所迫,去逼迫自然作好准备。人类自身就被安排,被要求去适应上述要求”。⑦这些思辨体现出他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他的后期思想也正是集中反对欧洲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该共生共荣,和谐统一。
“技术之思”的现代价值
海德格尔上述由“技术”引发而思考的经典论断,反映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工业技术、资本日趋膨胀下的工业时代正在经历的“恐惧”和潜在的“恐惧”时,人类应该从何处着手去思索、处理好现实的“技术世界”中的诸多关系与矛盾。正是基于他对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平和的态度,即反对崇拜技术,但是也决不简单地反对技术,而是要揭示技术的本性,从而让技术作为技术存在。这也是“让物作为物存在,让世界作为世界存在”,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也就是“泰然任之”。20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特别是80年代以来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人类自身发展的困境开始显现,如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口爆炸、核能威胁等,表明了人类在“逐步丧失自己的家园”。“人类中心论”由此受到严重挑战。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哲学巨匠海德格尔就预言了这场危机,发出了“拯救地球”的紧急呼吁,同时也试图为人们指明超越人类中心困境之路。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不能认识到这一宝贵的思想,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正全面证实这种思想。这些都无不展现出这位伟大哲学大师的深邃思想和过人的勇气及预见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注释
①②侯鸿勋等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9、135页。
③戴月华:“国内海德格尔思想转向问题研究述介”,《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④宋祖良:“国内外海德格尔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4年第5期。
⑤王金林:《世界历史意义的本质道说:从海德格尔的解读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⑥《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434~435页。
⑦《流传的语言和技术的语言》,熊伟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