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岁女孩因恶作剧坠楼身亡
2017年7月3日,在湖南长沙瑞都华庭小区内,2岁女童莉莉与其他两个小孩子一同进入电梯。当电梯到达9楼的时候,三个孩子一起走了出去。可其中一个5岁的小男孩却又突然折回,将2岁的莉莉重新抱进电梯,并跳着脚按下了第18层(顶层)的按钮,然后跑出,独留小女孩一人在电梯里。电梯到达顶层,莉莉本能地朝着外面走去,谁料想顶楼护栏失修,采光区护栏无玻璃挡板,莉莉一脚踩空,坠楼身亡。事件一经报道,立即引发舆论风暴,各大媒体和网友发起了对“熊孩子”现象成因的探讨。
素材扫描
1.“熊孩子”产生的社会成因:隔代抚养、父母不成熟
让人头痛的“熊孩子”,与“隔代抚养”有很大关系。“熊孩子”的父母大多是80后90后,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因此大都把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看管。根据中国老龄中心调查发现,我国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外孙子女的老年人比例达66.47%。其中有 30%的儿童甚至是被放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里抚养。众所周知,老人对孙辈多溺爱,2017年5月16日,就有网友在成都地铁2号线拍到一看上去只有两三岁的小男孩对旁边的长辈拳打脚踢的视频,人虽然看上去也很无奈,却依然对孩子宠爱有加,既没有阻止,也没有教育。这种大范围大程度的隔代溺爱情况,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普遍的现象,所以这种情况下出现“熊孩子”也是可想而知了。
另外,造成“熊孩子”的泛滥的另一个成因,是很多年轻人在成为父母后,并没有做好精神上、心理上的准备,他们还无力承担家庭的责任这层更深的因素。总的来说,“熊孩子”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和家庭因素息息相关。
【考场速用】“隔代抚养”早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它本身与“熊孩子”的出现并没有多大关系,有关系的是“隔代抚养”中出现的过分宠溺现象。因此,我们更应清醒理智地看到“熊孩子”背后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从自己的家庭环境开始改变,为人父母的开始反思,学做一个专业、合格的家长。
★适用话题:隔代教育;透过现象看本质
2.“熊孩子”产生的文化成因:误以为“爱幼=溺爱”
有网友在看到这则报道后回忆起相似经历,他在电梯里曾碰到一个妈妈带着三四岁大的孩子,他们出电梯之前,小男孩突然“啪啪啪”连按了几个其他楼层的按钮,并回头朝妈妈得意地笑。然而,那妈妈竟然面不改色地默许了这一切!乱按电梯的小男孩也许就会是下一个“杀人犯”,父母一句及时的呵斥就能让孩子学会的道理,凭什么要让无辜的路人来承受“熊孩子”不懂公共秩序带来的折腾与喧闹?
看来,之所以“熊孩子”频现,与“熊父母”对孩子过于宠溺和纵容息息相关。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尊老爱幼的氛围,也可能导向对儿童的溺爱与纵容,“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的无底线宠溺,或许也助长了“熊孩子”的产生。除此之外,“熊父母”自身素质低也是重要因素。这类父母对“熊孩子”的捣蛋行为不加约束、惩戒,不以为耻,反以为乐,他们本身就看不出孩子的问题,怎么可能教育呢?
【考场速用】“熊孩子”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归根结底是“熊父母”自身的素质低下与“熊父母”对孩子的宠溺与纵容造成的。当前的文化因子中充斥着“熊父母”对“熊孩子”教育的不作为、胡作为现象。长此以往,这批“熊孩子”长大之后,必将对自己、对他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守住底线,及时地“救救孩子”。
★适用话题:宠溺;提高素养;文化氛围
3.“熊孩子”产生的心理归因: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等家教缺失
2016年,曾有网友爆料,当时他在地铁站等地铁,一个小孩子因为想吃一年轻妹子手里的炸雞排而没有得到妹子的同意,当地铁马上就要到站的时候,小男孩儿突然挣脱了妈妈的手,跑上前使劲儿地推了那妹子一把!妹子眼看就要栽下站台,还好身边的人抓住了年轻女孩儿的胳膊!而小男孩儿却被妈妈拽着,迅速隐进了地铁拥挤的人流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熊孩子”的“地铁黑手”差点让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结束。也许“熊孩子”情绪过激没控制住冲动,然而在场的“熊孩子”妈妈却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毫无原则,更无担当。
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小,不懂事”挂在嘴边,为孩子和自己开脱责任。还有很多父母急功近利,只重视孩子“赢不赢”,却忽视对孩子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的培养,致使一些心理不够健康、没有好的行为习惯的“熊孩子”大行其道。另外,家庭教育中,父母缺少和谐宽容的心态,孩子也会缺失;父母引导不够、孩子也会缺少社会参与体验的意识;父母对规则的漠视孩子也不会遵守。这些都是“熊孩子”产生的温床。
【考场速用】“熊孩子”与“杀人犯”之间,仅一步之遥。在阻止孩子跨出这一步或危急关头大声喝止的人,最应当,也最有能力的是“熊孩子”的家长。作为家长,不仅仅要教会孩子学会自尊,更应让孩子学会包容、忍耐,尊重他人。前提是,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适用话题:心理健康;健全人格;责任;是非观
链接:“熊孩子”典故
◆鲁迅:论“熊孩子”的产生
“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红楼梦》贾母:“熊孩子”该打死
“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鉆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熊孩子”后遗症:七国之乱
西汉初年,吴王刘濞的长子,也就是吴王世子刘贤曾被寄养在皇宫里。有天,刘贤去找他的表哥,也就是当朝的太子刘启下棋,结果输了。输了棋的刘贤恼羞成怒,与表哥吵闹起来,结果刘启失手用棋盘砸死了刘贤。当时刘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惩罚,但等他登基后不久,苦主的父亲吴王伙同几个兄弟“清君侧”(造反),史称“七国之乱”。
网友评论+媒体时评
@网友鍾紹京:“熊孩子”实属正常,关键是家长要懂得善后
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过于浮躁,于是对于类似孩子哭闹、孩子调皮等行为整体忍耐度极低。我在火车上听见小孩哭就极为烦躁,但是沉下心想想,小孩不就该是这样吗?我认为孩子“熊”,很正常,否则就不必有成人社会了,关键是家长要懂得善后,善于善后。比如说,孩子损害了别人20万元的财产,那就赔人家25万元,态度恳切,不要以小孩子不懂事为由拒绝,这才是法制精神,契约精神。
@中国青年报:“熊”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引导和教育
“熊”是孩子的天性之一,“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没有引导和教育,孩子只剩下“熊”。更可怕的是,由于孩子内心敏感又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大人贴的标签影响,一旦其内心认定自己就是“熊孩子”,可能再也不接受别的设定。这样长大的孩子,用拾得和尚的话说,“过得十年,你且看他”——恐怕已经积重难返了——从这个角度讲,“熊孩子”本身也是“熊孩子”这一舆论标签的受害者。
【考场速用】“熊孩子”与“熊家长”的成因多种多样,但这不能是他们不负责任的理由。我们既要包容和善地看待他们,同时又要讲究原则与策略地教育或抵制他们。消除“熊孩子”,首先要从“熊家长”做起,教导他们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適用话题:原因;策略;家庭教育
如何避免孩子变成“熊孩子”
时文凝眸一一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对“熊爸妈”
□科学育儿创新社
“熊家长”语录你肯定听过:“孩子还小不懂事”、“你一个大人跟小孩计较什么”……“熊爸妈”觉得自己的孩子“熊”得非常可爱,并且要全世界都来包容,他们发现孩子错误不及时纠正,反而觉得有趣,孩子就在纵容下越变越熊。没有人天生懂事,孩子小不懂事,恰好说明他需要被教育,而不是需要别人忍让。
还有些父母说: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是不听,有什么办法!如果棍棒就能解决问题,那教育也太容易了。棍棒的作用只有一个:显示家长在教育上的懒惰。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春风化雨,以身作则。在孩子年龄尚小、理性不足时,说一百遍,都不如直接做给孩子看。
也有一些家长追求“自由”,担心给孩子立规矩会压制天性,妨碍想象力、创造力。首先我们要明白,给孩子立规矩,并不是要他因循守旧,而是让他从小懂得遵守规则。即便在尊重儿童天性的西方教育理念里,遵守规矩,有责任担当依然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爸爸去哪儿3》中,来自加拿大的夏克立被公认为是最会沟通的父亲,同样会在女儿犯错后让她罚站;混血儿诺一的法国妈妈安娜,早早就培养儿子的独立意识和“保护妹妹、保护妈妈、保护女人”的责任感。因此不到5岁的小诺一能在没有爸爸的陪同下,带着3岁的妹妹参加节目。
为人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身体力行地帮孩子跟身边的万事万物建立起联系,有了联系,才会有感情,才能学会温柔和善良。很多人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殊不知关键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孩子的身心是否走向成熟。
爱是土壤,可以种出玫瑰,也可能养出罂粟。每一个野蛮生长的“熊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残酷生存的丛林。父母不教育,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教育,那便是头破血流。真正的爱,是在社会的鞭笞降临到孩子身上之前,教他懂得规则、责任与善良。
时文凝眸二“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隔着父母而已
□一读家的噜噜
从古至今,孩子其实一直被认为是“纯洁、天真、善良”的代表,人们习惯用每一个最边缘、最不伤大雅的借口去原谅一个孩子已经足够明显的原始罪过,社会其实给予了孩子太多超出社会承载能量的宽容,所以熊孩子才“屡禁不止”,所以“熊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地得过且过,继续骄纵。
但是各位,还记得当初《伊索寓言》里那篇叫《小偷和他的母亲》的故事吗?长大后的小偷被法官判处死刑,执行死刑之前,小偷说想和母亲说几句悄悄话,母亲凑过来,他却狠狠地咬掉了母亲的耳朵……“如果小时候我偷第一块写字板,你就打我一顿并教导我这是不对的,要我改正,我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寓言不现实么?不,寓言很现实。你不好好教孩子,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替你好好教育他。
著名主持人倪萍说起一生最感谢的人,是一手把她抚养长大的姥姥。在《姥姥语录》里,倪萍记录着姥姥曾经这样说:大花生、小花生吃到肚子里都得嚼碎了,种在地里可就不一样了。好种子结好花生,孬种子结小花生。孩子也是这样,你们都在跟前看着。我要是做那“聪明”事儿,你们长大了就不聪明了。种下什么种子就长什么果儿。
多少人理直气壮地说“人家书香门第才讲究家教,咱们普通家庭的孩子能个顶个长熟了就大功告成了”;多少人说“有钱才能谈教育,没钱还说啥教育”……而倪萍的姥姥,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人,用孩子作为她一辈子的教育成果告诉我们:穷养富养不如教养,家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诚恳的“身份证”。
好好的孩子你不教他道理,他就會成为“熊孩子”,你说没关系,他长大了自然就懂了,后来他没等长大,就成了杀人犯。“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隔着父母而已。
2017年7月3日,在湖南长沙瑞都华庭小区内,2岁女童莉莉与其他两个小孩子一同进入电梯。当电梯到达9楼的时候,三个孩子一起走了出去。可其中一个5岁的小男孩却又突然折回,将2岁的莉莉重新抱进电梯,并跳着脚按下了第18层(顶层)的按钮,然后跑出,独留小女孩一人在电梯里。电梯到达顶层,莉莉本能地朝着外面走去,谁料想顶楼护栏失修,采光区护栏无玻璃挡板,莉莉一脚踩空,坠楼身亡。事件一经报道,立即引发舆论风暴,各大媒体和网友发起了对“熊孩子”现象成因的探讨。
素材扫描
1.“熊孩子”产生的社会成因:隔代抚养、父母不成熟
让人头痛的“熊孩子”,与“隔代抚养”有很大关系。“熊孩子”的父母大多是80后90后,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因此大都把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看管。根据中国老龄中心调查发现,我国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外孙子女的老年人比例达66.47%。其中有 30%的儿童甚至是被放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里抚养。众所周知,老人对孙辈多溺爱,2017年5月16日,就有网友在成都地铁2号线拍到一看上去只有两三岁的小男孩对旁边的长辈拳打脚踢的视频,人虽然看上去也很无奈,却依然对孩子宠爱有加,既没有阻止,也没有教育。这种大范围大程度的隔代溺爱情况,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普遍的现象,所以这种情况下出现“熊孩子”也是可想而知了。
另外,造成“熊孩子”的泛滥的另一个成因,是很多年轻人在成为父母后,并没有做好精神上、心理上的准备,他们还无力承担家庭的责任这层更深的因素。总的来说,“熊孩子”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和家庭因素息息相关。
【考场速用】“隔代抚养”早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它本身与“熊孩子”的出现并没有多大关系,有关系的是“隔代抚养”中出现的过分宠溺现象。因此,我们更应清醒理智地看到“熊孩子”背后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从自己的家庭环境开始改变,为人父母的开始反思,学做一个专业、合格的家长。
★适用话题:隔代教育;透过现象看本质
2.“熊孩子”产生的文化成因:误以为“爱幼=溺爱”
有网友在看到这则报道后回忆起相似经历,他在电梯里曾碰到一个妈妈带着三四岁大的孩子,他们出电梯之前,小男孩突然“啪啪啪”连按了几个其他楼层的按钮,并回头朝妈妈得意地笑。然而,那妈妈竟然面不改色地默许了这一切!乱按电梯的小男孩也许就会是下一个“杀人犯”,父母一句及时的呵斥就能让孩子学会的道理,凭什么要让无辜的路人来承受“熊孩子”不懂公共秩序带来的折腾与喧闹?
看来,之所以“熊孩子”频现,与“熊父母”对孩子过于宠溺和纵容息息相关。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尊老爱幼的氛围,也可能导向对儿童的溺爱与纵容,“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的无底线宠溺,或许也助长了“熊孩子”的产生。除此之外,“熊父母”自身素质低也是重要因素。这类父母对“熊孩子”的捣蛋行为不加约束、惩戒,不以为耻,反以为乐,他们本身就看不出孩子的问题,怎么可能教育呢?
【考场速用】“熊孩子”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归根结底是“熊父母”自身的素质低下与“熊父母”对孩子的宠溺与纵容造成的。当前的文化因子中充斥着“熊父母”对“熊孩子”教育的不作为、胡作为现象。长此以往,这批“熊孩子”长大之后,必将对自己、对他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守住底线,及时地“救救孩子”。
★适用话题:宠溺;提高素养;文化氛围
3.“熊孩子”产生的心理归因: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等家教缺失
2016年,曾有网友爆料,当时他在地铁站等地铁,一个小孩子因为想吃一年轻妹子手里的炸雞排而没有得到妹子的同意,当地铁马上就要到站的时候,小男孩儿突然挣脱了妈妈的手,跑上前使劲儿地推了那妹子一把!妹子眼看就要栽下站台,还好身边的人抓住了年轻女孩儿的胳膊!而小男孩儿却被妈妈拽着,迅速隐进了地铁拥挤的人流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熊孩子”的“地铁黑手”差点让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结束。也许“熊孩子”情绪过激没控制住冲动,然而在场的“熊孩子”妈妈却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毫无原则,更无担当。
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小,不懂事”挂在嘴边,为孩子和自己开脱责任。还有很多父母急功近利,只重视孩子“赢不赢”,却忽视对孩子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的培养,致使一些心理不够健康、没有好的行为习惯的“熊孩子”大行其道。另外,家庭教育中,父母缺少和谐宽容的心态,孩子也会缺失;父母引导不够、孩子也会缺少社会参与体验的意识;父母对规则的漠视孩子也不会遵守。这些都是“熊孩子”产生的温床。
【考场速用】“熊孩子”与“杀人犯”之间,仅一步之遥。在阻止孩子跨出这一步或危急关头大声喝止的人,最应当,也最有能力的是“熊孩子”的家长。作为家长,不仅仅要教会孩子学会自尊,更应让孩子学会包容、忍耐,尊重他人。前提是,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适用话题:心理健康;健全人格;责任;是非观
链接:“熊孩子”典故
◆鲁迅:论“熊孩子”的产生
“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红楼梦》贾母:“熊孩子”该打死
“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鉆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熊孩子”后遗症:七国之乱
西汉初年,吴王刘濞的长子,也就是吴王世子刘贤曾被寄养在皇宫里。有天,刘贤去找他的表哥,也就是当朝的太子刘启下棋,结果输了。输了棋的刘贤恼羞成怒,与表哥吵闹起来,结果刘启失手用棋盘砸死了刘贤。当时刘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惩罚,但等他登基后不久,苦主的父亲吴王伙同几个兄弟“清君侧”(造反),史称“七国之乱”。
网友评论+媒体时评
@网友鍾紹京:“熊孩子”实属正常,关键是家长要懂得善后
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过于浮躁,于是对于类似孩子哭闹、孩子调皮等行为整体忍耐度极低。我在火车上听见小孩哭就极为烦躁,但是沉下心想想,小孩不就该是这样吗?我认为孩子“熊”,很正常,否则就不必有成人社会了,关键是家长要懂得善后,善于善后。比如说,孩子损害了别人20万元的财产,那就赔人家25万元,态度恳切,不要以小孩子不懂事为由拒绝,这才是法制精神,契约精神。
@中国青年报:“熊”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引导和教育
“熊”是孩子的天性之一,“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没有引导和教育,孩子只剩下“熊”。更可怕的是,由于孩子内心敏感又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大人贴的标签影响,一旦其内心认定自己就是“熊孩子”,可能再也不接受别的设定。这样长大的孩子,用拾得和尚的话说,“过得十年,你且看他”——恐怕已经积重难返了——从这个角度讲,“熊孩子”本身也是“熊孩子”这一舆论标签的受害者。
【考场速用】“熊孩子”与“熊家长”的成因多种多样,但这不能是他们不负责任的理由。我们既要包容和善地看待他们,同时又要讲究原则与策略地教育或抵制他们。消除“熊孩子”,首先要从“熊家长”做起,教导他们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適用话题:原因;策略;家庭教育
如何避免孩子变成“熊孩子”
时文凝眸一一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对“熊爸妈”
□科学育儿创新社
“熊家长”语录你肯定听过:“孩子还小不懂事”、“你一个大人跟小孩计较什么”……“熊爸妈”觉得自己的孩子“熊”得非常可爱,并且要全世界都来包容,他们发现孩子错误不及时纠正,反而觉得有趣,孩子就在纵容下越变越熊。没有人天生懂事,孩子小不懂事,恰好说明他需要被教育,而不是需要别人忍让。
还有些父母说: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是不听,有什么办法!如果棍棒就能解决问题,那教育也太容易了。棍棒的作用只有一个:显示家长在教育上的懒惰。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春风化雨,以身作则。在孩子年龄尚小、理性不足时,说一百遍,都不如直接做给孩子看。
也有一些家长追求“自由”,担心给孩子立规矩会压制天性,妨碍想象力、创造力。首先我们要明白,给孩子立规矩,并不是要他因循守旧,而是让他从小懂得遵守规则。即便在尊重儿童天性的西方教育理念里,遵守规矩,有责任担当依然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爸爸去哪儿3》中,来自加拿大的夏克立被公认为是最会沟通的父亲,同样会在女儿犯错后让她罚站;混血儿诺一的法国妈妈安娜,早早就培养儿子的独立意识和“保护妹妹、保护妈妈、保护女人”的责任感。因此不到5岁的小诺一能在没有爸爸的陪同下,带着3岁的妹妹参加节目。
为人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身体力行地帮孩子跟身边的万事万物建立起联系,有了联系,才会有感情,才能学会温柔和善良。很多人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殊不知关键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孩子的身心是否走向成熟。
爱是土壤,可以种出玫瑰,也可能养出罂粟。每一个野蛮生长的“熊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残酷生存的丛林。父母不教育,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教育,那便是头破血流。真正的爱,是在社会的鞭笞降临到孩子身上之前,教他懂得规则、责任与善良。
时文凝眸二“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隔着父母而已
□一读家的噜噜
从古至今,孩子其实一直被认为是“纯洁、天真、善良”的代表,人们习惯用每一个最边缘、最不伤大雅的借口去原谅一个孩子已经足够明显的原始罪过,社会其实给予了孩子太多超出社会承载能量的宽容,所以熊孩子才“屡禁不止”,所以“熊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地得过且过,继续骄纵。
但是各位,还记得当初《伊索寓言》里那篇叫《小偷和他的母亲》的故事吗?长大后的小偷被法官判处死刑,执行死刑之前,小偷说想和母亲说几句悄悄话,母亲凑过来,他却狠狠地咬掉了母亲的耳朵……“如果小时候我偷第一块写字板,你就打我一顿并教导我这是不对的,要我改正,我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寓言不现实么?不,寓言很现实。你不好好教孩子,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替你好好教育他。
著名主持人倪萍说起一生最感谢的人,是一手把她抚养长大的姥姥。在《姥姥语录》里,倪萍记录着姥姥曾经这样说:大花生、小花生吃到肚子里都得嚼碎了,种在地里可就不一样了。好种子结好花生,孬种子结小花生。孩子也是这样,你们都在跟前看着。我要是做那“聪明”事儿,你们长大了就不聪明了。种下什么种子就长什么果儿。
多少人理直气壮地说“人家书香门第才讲究家教,咱们普通家庭的孩子能个顶个长熟了就大功告成了”;多少人说“有钱才能谈教育,没钱还说啥教育”……而倪萍的姥姥,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人,用孩子作为她一辈子的教育成果告诉我们:穷养富养不如教养,家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诚恳的“身份证”。
好好的孩子你不教他道理,他就會成为“熊孩子”,你说没关系,他长大了自然就懂了,后来他没等长大,就成了杀人犯。“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隔着父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