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克里斯托夫·高尔文以及陈永正的离去不足以给摩托罗拉致命的“伤害”,但业绩下滑的事实却不能不说是对其继续保持“市场领跑者”地位的巨大挑战
吉恩·戴莱尼看上去丝毫不像是it业的一位老手。这位上任才一个多月的摩托罗拉 (中国)公司董事长在公司内部其实一直被称为“全球关系大使”。
这个称谓固然与他2002年升任摩托罗拉全球事业部总裁(负责在芝加哥总部指导全球各地区管理和政府关系职能)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不俗的人脉资源。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他说自己从1978年就以金融分析师身份加入了这家举世闻名的电子企业,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一直沿着典型的摩托罗拉管理阶梯,从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一步一步地升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这种经历,让他始终感到有责任,确保这个公司在世界各地都处于领先地位。
9月9日,吉恩·戴莱尼第一次在北京的媒体前露面,这位对中国市场并不陌生的新掌门用上任后的30天时间,跑遍了中国所有有摩托罗拉业务和员工的地方。在这30天里,吉恩·戴莱尼不仅清楚知道了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主要原因,也深谙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摩托罗拉要想继续保持领跑者位置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摩托罗拉中国区前任董事长兼总裁陈永正的离去,虽然不足以令摩托罗拉有断臂之痛,但是失去了这个业务高手之后的摩托罗拉,现在的情况的确看起来不妙。尤其在先期确定的“2+3+3”发展战略(见注解)中,摩托罗拉的芯片和手机业务今年上半年都呈现出了一种“颓势”。
芯片:积重难返
中芯国际(SMIC)公司正就收购摩托罗拉在中国的部分半导体业务一事,与摩托罗拉进行“高级阶段谈判”。新上任的吉恩·戴莱尼虽然一直未就此事表态,但这个消息还是得到了中芯公司新闻发言人的证实。
据透露,摩托罗拉准备转让天津的芯片厂房MOS-17,期望的交易价格是2.6亿美元。MOS-17厂是摩托罗拉全球半导体业务的“精髓”所在。早在1990年代初期,摩托罗拉就宣布要在天津地区投资19亿美元,建设一个高科技芯片厂和一个高密度半导体封装测试厂。1995年底,投资近10亿美金的MOS-17厂在天津西青开发区正式落成。这座被寄与厚望的半导体工厂是国内第二家生产8寸晶圆的工厂。2001年年中,MOS-17厂开始生产,摩托罗拉前任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曾自豪地将其比喻为帮助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点火起飞的推进器。
不过,MOS-17厂一直产能不足,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工厂资金即开始吃紧,摩托罗拉放出风声,有意为这座8寸晶圆厂寻找其他合作伙伴。若中芯以2.6亿美元股票交换摩托罗拉天津MOS-17厂部分股权的协议最后成交,暂时可以缓解摩托罗拉天津投资计划困境,分摊MOS-17厂装机成本。
天津的集成生产中心是摩托罗拉在中国下的最大一注——19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而MOS-17厂则作为此次投资的重中之重分摊了10亿美元。如果继续由自己来全盘经营,赢利就遥遥无期;但是若全部放弃,前期的10几亿美元投入几乎泡汤,对于摩托罗拉而言,MOS-17厂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目前希望达成的2.6亿美元交易价格也是行同“割肉”。
同时,摩托罗拉芯片业务的衰退还不仅仅发生在中国。据IC Insights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2003年上半年摩托罗拉公司芯片销售额仅为22.66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已不在全球前10名排行榜之列。但在1985年,摩托罗拉曾是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公司;在1995年,它还在全球半导体公司中排名第五;今年是它首次跌出全球芯片业前10名。
无疑,摩托罗拉的芯片业务正处于自成立以来的最困难时期。
手机:阻力重重
让吉恩·戴莱尼更感头疼的除了芯片,还有摩托罗拉一直引以为豪的手机业务。
有一个消息,是善于倾听的吉恩·戴莱尼不愿意听到却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手机制造业“霸主” 诺基亚一直对中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觊觎良久,今年年中取道首信获得CDMA手机制造许可证后已快速向中国CDMA手机市场挺进,市场份额眼看就要逼近甚至超过排名第一的摩托罗拉。
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区总经理赵科林曾一再强调:诺基亚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接近40%,中国市场应该取得与之相符的市场地位。而中国市场也是诺基亚夺取国际份额40%、守住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之役。
与此同时,从国际市场传来的消息也不太利于摩托罗拉。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2003年第二季度,在全球市场诺基亚占有着近4成的手机份额,而摩托罗拉的占有率则从去年同期的17.4%下滑到了13.4%。根据规划,摩托罗拉今年的总销售收入将达到260亿美元,手机业务占据其中的40%;扣除利息、税收、贬值和分期偿付之前的利润为14.5亿美元,而手机业务的利润贡献则希望能够达到其中的60%。要达成这个目标,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终端消费市场的中国自然成为其首要战略阵地。
不过,在中国市场,除了诺基亚、三星等跨国手机企业的步步紧逼,摩托罗拉同时还需要面对中国本土设备生产、终端制造商越来越大的压力。截至2003年6月,国产品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28%,比去年提高16.21个百分点。
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内市场手机销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依次为波导(15.01%)、摩托罗拉(14.21%)、TCL(11.64%)、诺基亚(9.72%)、康佳(6.65%)。虽然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宣称这份报告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份额,他们依然分别是中国市场的老大、老二,目前的手机销量排名只是指厂商出售到分销渠道的产品数量排名,而不是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数量。而国产手机厂商又不像国际厂商的动态发货机制计算销售量,至今尚有大批存货仍滞留在渠道中。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国产手机厂商确实在迅速崛起,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加剧。据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资料显示,1999年国内生产手机2270万部,2002年激增至1.3亿部,而今年前4个月产量已达5170万部。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预计,2003年中国手机发运量将从去年的6200万部上升至7200万部。而2003年前半年的手机存货,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已经高达2000万部,如此巨大的供需反差,对所有手机生产厂家来说,无疑将是一场“灾难”。利润摊薄已是必然趋势。前不久,波导股份(600130)的半年报显示,其毛利率、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正现金流等诸多指标都较去年同期下降不少。
为了保持自己的利润,摩托罗拉将主要目光放在了中高端用户 (单机价格从150美元到300美元左右) 身上,这类产品的毛利润能达到10%到12%左右的水平,比低端的毛利润要高出不少。今年6月,摩托罗拉推出了V600、V500和V300这3款折叠式手机,据称下半年,摩托罗拉还将向中国市场推出10余款外形时尚、功能强劲手机,以巩固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是随着国内厂商的本土优势逐渐得到释放,摩托罗拉在走过规模优势的历程后,将越来越明显地受到规模过大的负面影响。
上半年,摩托罗拉手机动作缓慢,完全靠在中国市场多年的“根基”才保住了市场第一的位置。7月16日,摩托罗拉公布的第二财政季度报告显示,实现销售额62亿美元,比去年第二季度销售额(69亿美元)下降10%。公司认为,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SARS的爆发,阻碍了公司发展,导致销售额令人失望。
前景叵测
在全球经济一片黯淡的时候,中国成了摩托罗拉全球生意的惟一亮点,摩托罗拉必须借助中国这根救命稻草摆脱危机。但是,现在面对跨国公司的穷追不舍和中国国内厂商的围追堵截,它们的“中国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目前,一个利好的消息是,摩托罗拉和微软联手开发的智能手机似乎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IDC的统计,摩托罗拉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一直超过诺基亚,2003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的出货量为168450部,而诺基亚是151200部。更有分析师预计,智能手机到2007年将占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中国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20%。如果摩托罗拉能够抓住这个新兴市场,也就抓住了一半的未来。
陈永正曾总结说,摩托罗拉在中国最大的成功是“穿着唐装跳舞”。早在1980年代中期,在老高尔文的努力下,摩托罗拉已经跟中国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政府关系,目前,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公关优势依然存在,但是吉恩·戴莱尼的工作却刚刚开始,还有太多能够预测或者不能预测的困难需要他一一克服。
名词解释:
“2+3+3”战略:“2”指的是在生产研发领域,把中国建设成摩托罗拉全球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两个“3”指的是截止到2006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投入、年产值、采购零配件分别达到100亿美元;积极发展半导体业务、宽带业务、数字集群通信系统3个业务增长点。
吉恩·戴莱尼看上去丝毫不像是it业的一位老手。这位上任才一个多月的摩托罗拉 (中国)公司董事长在公司内部其实一直被称为“全球关系大使”。
这个称谓固然与他2002年升任摩托罗拉全球事业部总裁(负责在芝加哥总部指导全球各地区管理和政府关系职能)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不俗的人脉资源。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他说自己从1978年就以金融分析师身份加入了这家举世闻名的电子企业,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一直沿着典型的摩托罗拉管理阶梯,从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一步一步地升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这种经历,让他始终感到有责任,确保这个公司在世界各地都处于领先地位。
9月9日,吉恩·戴莱尼第一次在北京的媒体前露面,这位对中国市场并不陌生的新掌门用上任后的30天时间,跑遍了中国所有有摩托罗拉业务和员工的地方。在这30天里,吉恩·戴莱尼不仅清楚知道了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主要原因,也深谙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摩托罗拉要想继续保持领跑者位置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摩托罗拉中国区前任董事长兼总裁陈永正的离去,虽然不足以令摩托罗拉有断臂之痛,但是失去了这个业务高手之后的摩托罗拉,现在的情况的确看起来不妙。尤其在先期确定的“2+3+3”发展战略(见注解)中,摩托罗拉的芯片和手机业务今年上半年都呈现出了一种“颓势”。
芯片:积重难返
中芯国际(SMIC)公司正就收购摩托罗拉在中国的部分半导体业务一事,与摩托罗拉进行“高级阶段谈判”。新上任的吉恩·戴莱尼虽然一直未就此事表态,但这个消息还是得到了中芯公司新闻发言人的证实。
据透露,摩托罗拉准备转让天津的芯片厂房MOS-17,期望的交易价格是2.6亿美元。MOS-17厂是摩托罗拉全球半导体业务的“精髓”所在。早在1990年代初期,摩托罗拉就宣布要在天津地区投资19亿美元,建设一个高科技芯片厂和一个高密度半导体封装测试厂。1995年底,投资近10亿美金的MOS-17厂在天津西青开发区正式落成。这座被寄与厚望的半导体工厂是国内第二家生产8寸晶圆的工厂。2001年年中,MOS-17厂开始生产,摩托罗拉前任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曾自豪地将其比喻为帮助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点火起飞的推进器。
不过,MOS-17厂一直产能不足,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工厂资金即开始吃紧,摩托罗拉放出风声,有意为这座8寸晶圆厂寻找其他合作伙伴。若中芯以2.6亿美元股票交换摩托罗拉天津MOS-17厂部分股权的协议最后成交,暂时可以缓解摩托罗拉天津投资计划困境,分摊MOS-17厂装机成本。
天津的集成生产中心是摩托罗拉在中国下的最大一注——19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而MOS-17厂则作为此次投资的重中之重分摊了10亿美元。如果继续由自己来全盘经营,赢利就遥遥无期;但是若全部放弃,前期的10几亿美元投入几乎泡汤,对于摩托罗拉而言,MOS-17厂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目前希望达成的2.6亿美元交易价格也是行同“割肉”。
同时,摩托罗拉芯片业务的衰退还不仅仅发生在中国。据IC Insights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2003年上半年摩托罗拉公司芯片销售额仅为22.66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已不在全球前10名排行榜之列。但在1985年,摩托罗拉曾是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公司;在1995年,它还在全球半导体公司中排名第五;今年是它首次跌出全球芯片业前10名。
无疑,摩托罗拉的芯片业务正处于自成立以来的最困难时期。
手机:阻力重重
让吉恩·戴莱尼更感头疼的除了芯片,还有摩托罗拉一直引以为豪的手机业务。
有一个消息,是善于倾听的吉恩·戴莱尼不愿意听到却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手机制造业“霸主” 诺基亚一直对中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觊觎良久,今年年中取道首信获得CDMA手机制造许可证后已快速向中国CDMA手机市场挺进,市场份额眼看就要逼近甚至超过排名第一的摩托罗拉。
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区总经理赵科林曾一再强调:诺基亚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接近40%,中国市场应该取得与之相符的市场地位。而中国市场也是诺基亚夺取国际份额40%、守住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之役。
与此同时,从国际市场传来的消息也不太利于摩托罗拉。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2003年第二季度,在全球市场诺基亚占有着近4成的手机份额,而摩托罗拉的占有率则从去年同期的17.4%下滑到了13.4%。根据规划,摩托罗拉今年的总销售收入将达到260亿美元,手机业务占据其中的40%;扣除利息、税收、贬值和分期偿付之前的利润为14.5亿美元,而手机业务的利润贡献则希望能够达到其中的60%。要达成这个目标,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终端消费市场的中国自然成为其首要战略阵地。
不过,在中国市场,除了诺基亚、三星等跨国手机企业的步步紧逼,摩托罗拉同时还需要面对中国本土设备生产、终端制造商越来越大的压力。截至2003年6月,国产品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28%,比去年提高16.21个百分点。
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内市场手机销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依次为波导(15.01%)、摩托罗拉(14.21%)、TCL(11.64%)、诺基亚(9.72%)、康佳(6.65%)。虽然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宣称这份报告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份额,他们依然分别是中国市场的老大、老二,目前的手机销量排名只是指厂商出售到分销渠道的产品数量排名,而不是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数量。而国产手机厂商又不像国际厂商的动态发货机制计算销售量,至今尚有大批存货仍滞留在渠道中。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国产手机厂商确实在迅速崛起,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加剧。据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资料显示,1999年国内生产手机2270万部,2002年激增至1.3亿部,而今年前4个月产量已达5170万部。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预计,2003年中国手机发运量将从去年的6200万部上升至7200万部。而2003年前半年的手机存货,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已经高达2000万部,如此巨大的供需反差,对所有手机生产厂家来说,无疑将是一场“灾难”。利润摊薄已是必然趋势。前不久,波导股份(600130)的半年报显示,其毛利率、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正现金流等诸多指标都较去年同期下降不少。
为了保持自己的利润,摩托罗拉将主要目光放在了中高端用户 (单机价格从150美元到300美元左右) 身上,这类产品的毛利润能达到10%到12%左右的水平,比低端的毛利润要高出不少。今年6月,摩托罗拉推出了V600、V500和V300这3款折叠式手机,据称下半年,摩托罗拉还将向中国市场推出10余款外形时尚、功能强劲手机,以巩固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是随着国内厂商的本土优势逐渐得到释放,摩托罗拉在走过规模优势的历程后,将越来越明显地受到规模过大的负面影响。
上半年,摩托罗拉手机动作缓慢,完全靠在中国市场多年的“根基”才保住了市场第一的位置。7月16日,摩托罗拉公布的第二财政季度报告显示,实现销售额62亿美元,比去年第二季度销售额(69亿美元)下降10%。公司认为,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SARS的爆发,阻碍了公司发展,导致销售额令人失望。
前景叵测
在全球经济一片黯淡的时候,中国成了摩托罗拉全球生意的惟一亮点,摩托罗拉必须借助中国这根救命稻草摆脱危机。但是,现在面对跨国公司的穷追不舍和中国国内厂商的围追堵截,它们的“中国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目前,一个利好的消息是,摩托罗拉和微软联手开发的智能手机似乎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IDC的统计,摩托罗拉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一直超过诺基亚,2003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的出货量为168450部,而诺基亚是151200部。更有分析师预计,智能手机到2007年将占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中国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20%。如果摩托罗拉能够抓住这个新兴市场,也就抓住了一半的未来。
陈永正曾总结说,摩托罗拉在中国最大的成功是“穿着唐装跳舞”。早在1980年代中期,在老高尔文的努力下,摩托罗拉已经跟中国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政府关系,目前,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公关优势依然存在,但是吉恩·戴莱尼的工作却刚刚开始,还有太多能够预测或者不能预测的困难需要他一一克服。
名词解释:
“2+3+3”战略:“2”指的是在生产研发领域,把中国建设成摩托罗拉全球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两个“3”指的是截止到2006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投入、年产值、采购零配件分别达到100亿美元;积极发展半导体业务、宽带业务、数字集群通信系统3个业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