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民族性:古代文论转换的反思

来源 :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ekccxea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性的缺失一直到世纪末的近几年,埋头于古籍文献的古文论研究者们才惊讶地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所从事的学院式研究在中国当代文艺学学科的建设中并没有立足之地,也就是说他们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在当代文艺学学科的建设中得到应有的回应,而是被与它们貌合神离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构思占领了阵地。说是貌合神离,意指当代西方的这些新东西在它们的研究领域中充当过得力的助手,并为它们的研究领域跨入新的境界立过汗马功劳。但方法毕竟是工具,助手且只是过河之桥,西方的新名词、新术语固然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但最终的研究还是要回到由中国传
其他文献
人物:金卉  草木生活方式:花艺茶道,修身养性  独家创意分享:五彩蔬果花  材料:红、黄灯笼椒、牙签、花泥、蔷薇、小手球、红樱桃。  步骤:  1.将红、黄灯笼椒横切挖空。  2.取一块小花泥,夹在切开的两块灯笼椒之间,用牙签固定。  3.将蔷薇、小手球、红樱桃插进灯笼椒的缝隙里,红、黄灯笼椒就成了美丽的花器。    对于很多人来说,与花做伴的日子是心头的向往,或只是偶尔的度假休闲,而对于金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