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法律界一直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二者的关系而言,似乎总有一种“隔”的感觉。这边在隔靴搔痒,那边在隔山打牛,虽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样子,却依旧是我行我素、各行其路。实务部门的一些做法在理论界看来有时是“无法无天”,而理论界的坐而论道在实务部门看来又是与实践脱节,二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高兴地看到,这种现象目前正在有所改观,实务界越来越注意汲取最新研究成果,而法学界关注经验研究、重视实证分析的氛围也日渐浓厚。在我看来,由我国著名民法学家王利明教授主编的《判解研究》即是诸多积极努力中的一种,成为沟通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的一个重要场域。
   《判解研究》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该专业是全国惟一的重点科研基地)强大的科研力量和最高法院及其他各级法院一大批既具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经验的法官,对中国的判解展开了深入扎实的研究。采取丛书出版、每季一辑的形式,内设法学专论、理论前沿、判例评析、名案回顾、焦点笔谈、法条释解、司法解释之窗、国外判例选介等栏目,力求多视角、全方位地追踪和展示中国的判例、司法解释及有关判例研究的全貌。正如王利明教授所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与研究的衔接、现实操作与未来发展的设计乃该丛书的主旨所在。
   阅毕已出的多辑丛书,我以为该丛书有以下两大特色。其一,侧重对国内审判实践中重大疑难的案件展开研究,与此同时,对国外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判例进行介绍评析,由点及面,通过个案分析探寻法理与判决的一致性,总结这些判决背后的法学原理,借此丰富对法律的解释,为立法和司法提供经验;其二,倡导和推进对最高法院颁布的各项司法解释进行学术研究。作为沟通抽象凝固的法典与变动不拘的现实生活的司法解释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功用已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对司法解释却一直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翻阅已出的几辑,每辑均有最新司法解释的参与制作者的一些精辟的论述说明,阐释其创新,指摘其缺陷,这些对于司法解释的规范化适用都将起到一个拾遗补缺的作用。除此之外,该丛书每辑都有各专业领域的学界权威和学术新锐展示理论前沿的最新科研成果,也能很好地开阔读者的理论视野。作为一个以当今中国的司法实践为文本展开实证分析的丛书,该丛书不是第一份,也不是惟一的一份,然而我以为,它注重理论与实务的衔接,是迄今为止做得最为全面、最为深入的一份!
   我一直以为,据说还有点“幼稚”的中国的法学界要对世界法学理论做出自己的贡献,的确有不少困难。经历现代性话语侵袭,饱受“文化断裂”之苦的中国的学术界似乎已经越来越陷入一种“失语”的状态了。我们的制度建构、我们的理论基础,均是采取“拿来主义”。(很庆幸,现在的世界只有知识产权,还没有“思想产权”、“制度产权”,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拿来”。)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据说地球也快要变成一个村落了。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口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包装的广告语,充满着浓郁的商业运作味道时,我们的理论却在另一个极端苦苦挣扎,顺应着全球化的潮流,亦步亦趋,永远处于一种追逐的状态,略显悲凉。我们分享话语权的企图最终还是落入了别人的话语霸权中。目前的法学研究现状是,相当多数的研究论文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注释展开,鲜见高质量的论文出现。我以为这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独有的中国问题意识,缺乏对中国的本土经验的分析。当我们言之凿凿高呼追求中国特色时,讲述的依旧是别人的问题,别人的理论。而对司法实践中诸多缺乏华美理论包装的判例、做法却视而不见,而我以为那才是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司法实践中面对诸多缺乏法律明文规定但又必须应对的鲜活的个案所采取的共通的习惯做法,体现出的也许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潜藏的是一种新的智识。而对这种智识的研究,最有可能成为我们法学理论的创新点,也最有可能成为中国法学界对世界法学理论做出的属于自己的贡献。学术研究能给予司法以充分的理论资源,而司法也必将为学术研究带来新的契机。关注司法实践,关注实证分析,应该成为我们理论研究的当然选择,《判解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就判解本身而言,中国自古即有用例的传统,只是晚近受西方理性主义立法思潮的影响,取消了判例在中国的法律渊源地位,在我们仍固守这一观念时,我们所继受的大陆法已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承认判例的法律渊源地位。予判例以法律渊源地位,近年来学者已多有探讨。当今中国虽然不承认判例法制度,但又有谁能低估最高院每年公布的判例对下面法院的指导意义,确立判例的法律渊源地位,只不过是把判例从一种隐性的制度转变成一种显性的制度,从一种由法院内部掌握裁判尺度,变为人所共知的行为规范,这又未尝不可呢?而在中国确立判例的法律渊源地位,除了各种制度建构之外,必将对判决书的制作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于判决中的说理部分必然要求充分地展开,缜密地论证,才能成为以后的和下层的裁判机关处理类似案件的范例,而《判解研究》的诸多判例分析文章足以成为范本,在推动判决书的规范化制作方面可谓是做出了表率。
   中国民法典呼之欲出,展开对中国民商事判例的研究必将大大有助于一部既与世界法学理论相通又深深扎根于中国本土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法典的诞生,这既是《判解研究》的抱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霍尔姆斯曾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诚哉斯言!
   《判解研究》 王利民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4 每册定价:22.00元
  
其他文献
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历来被看做是泾渭分明的不同文本,然而,在已进入到了“后现代”的今天,这一界限还能依旧分明吗?怎样才算是具有多元的文化素养?对此,本书作者对精英/大众文化话语以及有关的传统的文化制度话语做出具有法国学术色彩的深层的剖析。  米歇尔·德·塞尔托是一位研究16~18世纪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的著名学者。而在此书中他主要探讨的是文化体制问题。全书内容涉及的都是社会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话语。可
期刊
这是一本详尽记录一位历史英雄的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一部生动抒写一个历史人物命运变迁的著作。  有关西安事变的作品已经屡见于市,有关事变后张学良境况的片段信息也偶有所见,但是如此全方位、大容量、生动细腻表现记录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遇的作品、尤其是文学创作,却极为鲜见。《百年少帅——张学良的漂泊人生》可以说是填补这一空白的作品。本书作者在广泛研究与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细腻真实地描绘了张学良这位声威赫赫的
期刊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地球村已经出现了,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然要面对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必须成为一个国际主义者,具有开展国际经营的意识和理念。不仅要在国内开展经营活动,占领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且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占领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那么,企业要占领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开展两种经营活动
期刊
读者见到这一期"书业观察",已是三月春暖花开时。过去两个月,惟一标志新年书业新气象的当推2002北京图书订货会。在搭起这个交易和品牌展示的平台前后,书业并未出现大起大落之势。倒是出现于订货会期间和之后的一些大小亮点,令人耳目一新,不禁感叹书香常留人间之可贵。这亮点,既有闪光点,也有缺憾处。不妨通过本文之罗列,一窥中国书业新年伊始的动静。    大亮点    去年12月,4个热点,交织成亮光,故称之
期刊
近年来,世界各国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真正值得一读的却少之又少。最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引进版权的《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则堪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惊世之作,确实值得认真一读。本书为“终结者丛书”之一,由兰开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斯科特·拉什和约翰·厄里合著,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征庚圣、袁志田等翻译。  作者在《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中,肯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期刊
由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大同主编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一书,以它35万言之恢宏,着力对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政治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作为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的专题研究,专著是对前已出版的研究70年代之前的《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的补充。这样,两个历史阶段的研究著作接续出版,年代上做到了紧密衔接,成为有机联姻的“姊妹篇”。这无论从资料的挖掘整理运用上,还是从史
期刊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天瑜先生主编的“近代日本人禹域踏查书系”中的一种。全书由论著和资料汇编两部分组成。  日本江户幕府末期,“锁国体制”被打破,在考察欧美以求师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状况,遂有 19世纪 60年代4次遣使上海之举。其中1862年幕府第一次派遣使团乘“千岁丸”访问上海,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的社情、民俗、典章制度、商情、日中贸易、清军与太
期刊
“生活在遥远的年代丛书”是这样一套书,即把复杂枯燥的历史还原为明了生动场景的“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梁启超语)的著作。正如编者在书前所写:  “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的同仁们饱览了学者、旅行家、博物馆和大学的藏品,不但给每一本书都配了丰富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插图,以期编写的故事能够惟妙惟肖地再现逝去的生活,还绘制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城市和建筑的复原图,以期重建故事发生于其中的整个世界。”  丛书共18本
期刊
现在的中国最需要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已成为当代中国思想界学人的共识。冯友兰曾把哲学比喻成庙堂中的圣像,可见,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位华裔学者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说:他在美国注意到一些理工科院校核心课程竟然是人文科目,他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美国的一位理工科大学校长回答得很干脆:“不懂人文科学还叫人吗?”“法轮功”肆虐中国,与其说中国人的自然科学普及得不够,不如说中国人的人文素质低来得更为准确
期刊
谈起王英琦的《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一位搞文学评论的中年学者微笑着说:“王英琦是把自己豁出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英琦的确是在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亦雅亦俗的行文风格,赤裸裸、血淋淋地剖露自己的许许多多生活的隐私和内心的奥秘,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坦率与直白。  一个被亲生父母狠心地抛弃在雪地里的女婴,只是由于一对老年夫妇的怜悯,才得以艰难地成长于寒素之家。她在只象征性地读了一年初中之后,便以16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