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孩子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样一个教育目标极其窄化的时代,爱孩子、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竭尽全力让孩子能过得更为幸福、美好,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每天张格嫣予六点多钟就起床了,当她怕影响我们休息,轻轻把我的房门掩上那一刻,其实我已经醒了。上初中之后,除了节假日她每天很少能睡上八个小时。一个儿童普遍的睡眠不足的民族,是相当不幸的。每天当她把我的房门掩上那一刻,我几乎都要在心底诅咒一遍:这万恶的应试教育。
   每次到学校参加家长会,都让我厌烦之极,有时还自卑不已,无论校长、副校长、年段长还是班主任、科任教师所说的,无非就是:考试、成绩、用功、资质、中考,等等。说真的,我极其害怕家长会,当我穿过那所著名的中学一座陈旧的大楼楼梯下的通道,走上后面另一座大楼的年段家长会会议室时,我的心情往往是很沉重的,我找到一个座位坐下,从不与谁交谈。回到孩子班上开班级家长会时,我总是坐在第一排,我记下了孩子班上每次考试的平均分,回到家里我也从不和孩子谈论具体的成绩情况。
   张格嫣予小学读了三所学校,她读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时,我也试图再为她转学,后来发现难度太大,还有,其实也没有任何学校可以转,相似、太相似了。有时候我们还会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孩子的学校还不算最坏,学习的时间也不算最长,作业可能也不是最多。
   卡夫卡说:“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有时,孩子一回到家就泪水哗哗,“妈妈,这次我又没考好。”有时,孩子问她妈妈:“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了,成绩还是考不好呢?”
   班主任对她说,你这次又考得非常差,你要再不努力,你肯定还不如你的父母。她从来不清楚孩子父母的具体情况,她说的是笼统而严厉的评价,你父母的状况好不到哪里去,你会更惨。
   有一次,女儿回家,一进屋就嚎啕大哭。那天我不在家,她妈妈被女儿从来没有的哭声惊呆了。女儿只说因为一份作业丢了,被段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叫到办公室,至于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却怎么也不肯说。
   到了初三之后,有时女儿对在班上发生的事情会这样说:不要再问了,我不想再一次受到伤害。我知道她在长大,但是对这样的长大却怀着深深的愧疚。
   我坚持着从来不为考试成绩而批评孩子。
   我坚持着决不为面子、金钱、焦虑而站到应试教育那一边去。
   我坚持着决不做应试教育的帮凶,决不参与到伤害孩子健康、对未来的期待、自信心的行列中去。
   有时候我也会坚忍地想到,总之孩子肯定会长大的,我们卡在历史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只能接受与承受。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我理解自己的无奈,却怎么也不认同这样的历史的合法性。我们谈教育,如果不回到人,不回到生命的现场,我们怎么能够理解有时任何坚持都是多么艰辛的啊!
   有一次单独和孩子吃饭时,我对她说:“你要尽量多吃点,吃好点,有时间就多睡点,这样你才能和应试教育作长期的斗争!”
   我还时常对孩子说,你也需要理解老师的难处,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的童年也过得非常不好,教育的失败与难堪是所有的人都要承受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承受,能变得更坚强。
   我总是会坚定、责无旁贷地站在女儿的身后,我常常想,9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也许就是半个世纪以来最优秀、最善良、最纯洁的一代,无论世事如此艰难,我必须为保护这些孩子而尽自己的一份气力。
   我常想,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的童年有更多的美好的记忆。童年不仅塑造未来,童年也是我们不断返回的栖息地,几乎可以说童年的生命质量就是一个人的一生的质量。我知道一个人要从童年的痛苦和局限中挣脱出来有多难。对很多人而言,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
   张格嫣予的天分首先表示在她的写作能力上,小学六年级她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在夜空中飞翔的精灵》。在初二时,她获得了首届全球华文写作大奖赛最具潜质奖,是所有获奖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获奖小说《被诅咒的游戏》也在初二时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这些天赋对她而言,也没有带来多少的喜悦。她初中的三任班主任,对她都颇不以为然,一位班主任这样评述:整天写写写,到时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还得靠父母养着!
   有位学者曾感慨从今天的孩子中已经很难找到一两个自负的人了,应试教育打击的不仅是学习困难的孩子、思维发展缓慢的孩子,也同样打击那些学业成绩优异的孩子,伤害是具有普遍性的,几乎谁都难以幸免。
   我夸张地认为,互联网时代出生的孩子会成为中国自由第一代。我深信教育最大的变化是在学校和课堂之外发生的,令人欣喜的是,有更多的窗户已经打开,孩子们一开始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之中。
   我还欣喜地发现,张格嫣予在初中三年时间里,几乎就没有和我们说到任何一位同学的“不是”,她总是热情而夸张地说着一位又一位同学的神奇与不可思议:比如谁怎么考都考不倒,比如谁看上去其貌不扬却是钢琴过了十级,又比如谁怎么风趣与搞笑……无数同学因为她的叙述而在我脑海里留下了美妙的印象。
   我深信我的女儿几乎就没有对谁有过什么坏心眼。她时常会把同学往家里带,也不时会上同学家玩,我能够感受到她对待同学的热诚与坦然。在将她和我这一代人作对比时,我时常心怀愧疚。我从自己身上、同代人身上时时能够感受到无法剔除的“坏心眼”,有时正是这些“坏心眼”使我们生活在人性可怕的黑暗之中。
   我深信坚强、乐观、善良一定会成为她一生最大的财富,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我同样深深地感受到,是今天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孩子,真正的变革远远没开始。体制始终迷信自己的力量与权势,始终只相信自己的力量与权力,所谓的“教育改革”仍然是权力的游戏,体制的话语与民间的话语完全是隔膜的,民间对教育的思考、热情几乎都被排除在外,最后对大多数人而言,对孩子的教育都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在应试之路上日夜竞进,创造力、想象力、健康、幸福这些目标都成了次要问题、虚幻的问题。谁都害怕被淘汰,谁都只能用错误的方式“博取”所谓的未来。
   我们剥夺了儿童的多样性、差异性,也不尊重他们智能的多元状态,我们教育的窄化目标背后是对教育责任的严重缺失,是惯性、利益和盲目在推着教育往前走。
   女儿曾经告诉我,初一时趴在桌上怎么也睡不着,初二时多趴一会儿就会睡着了,而到了初三则是一趴下去,差不多马上就能睡着。对应试教育而言,加班加点是有效的,教师的粗暴、严厉往往也是“有助于”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的。不是人文精神过于脆弱,而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支持,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人文精神的生长确是无比艰难。有次女儿考试考不好,过几天她对她妈妈说:“你们都没有骂我,我心里感觉真好!”女儿的话让我既欣慰,又有几分的酸楚。
   有时候,我甚至想到我们的教育中暗藏着一种对人类快乐的仇恨,痛苦、自卑、恐惧、逼迫于是乎就成了它的常态。
   我常想,一个人经历了苦难,承受了苦难,更重要的还要认识苦难,只有这样才可能超越苦难。但是,正是因为缺少反省和批判,我们其实仍在不斷重复着历史的错误,我们并没有走出多远。
   在这样一个价值混乱、教育目标极其窄化的时代,爱孩子、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竭尽全力让孩子的童年能过得更为幸福、美好,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其他文献
四年前,我恢复单身,搬回静安区的两居室,回到父母身边。卧室15平米,对于信奉极简主义的我而言已经绰绰有余。我在这间屋子里做了许多冥想,关于职业,关于人生。我决定永远维持单身的状态,不恋爱,不生子。不久以后,我辞去在外企的工作,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这样,我和父母之间就成了我人生中唯一重要和稳定的关系。  最初的几个月,我们相安无事。我看书写稿,有时出门购物慢跑;父母虽已退休,但因返聘仍时常去公司,即
我从小就喜欢鸽子,但喜欢的不是竞翔鸽,而是老北京的观赏鸽。我喜欢它与众不同的头嘴,五颜六色的羽毛,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喜欢它脚下的红墙灰瓦,和它飞翔时带给我的宁静祥和的气氛。更喜欢它承载的那段历史,和传达出的那种精神。我想,也许这是一种情怀吧!  那时的养鸽人都有一个自制的网,叫抄网,用竹片搣成圆圈,上面松松垮垮地蒙上线网,有锅盖大小,专为逮鸽子用的。  我从小是跟姥姥和五个姨长大的,
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天啊,他怎么那么丑。  儿童心理学家桃莉·海顿在《笼中男孩》里诚实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她喜欢孩子,渐渐她又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多偏向于特殊教育,最后让她深陷的是一种被称为选择性缄默症的心理学现象。“这是一种主要见于儿童的情绪失调现象。患儿生理上没有任何问题,但由于某些心理原因,拒绝开口。”  一个不说话的孩子,可能会尖叫,也可能不发出任何声音。他/她可能会用暴力发泄情绪,也可
“懂事崩”又叫“成年忍”,指成年人不能当众示弱,不能影响工作和生活,只能在第二天是休息日的夜里独自崩溃。很懂事,也很无奈。许多成年人都是安排好时间、地点才敢情绪崩溃,情绪崩溃之前,还要考虑会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会不会让家人担心。  小时候摔倒了,總要悄悄地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的话就哇哇大哭,没有的话就自己爬起来。因为我们知道:大哭能够轻易获得大人的关心和疼爱。成年以后,遇到不开心的事,也要看看周
也许把人类的导航本领和传奇中的帝王蝶的导航本领做比较是不公平的,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方向感的确是不敢恭维。  我们为什么不擅长认路?几个世纪以来,这一直是个谜。现在,终于有了一些答案。我们认路的两种主要办法   经验告诉我们,在导航方面,人类个体的差异非常大。譬如,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的人怎么走都不会迷失,而有的人没走几步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大多数人的方向感介于这两者之间。此外,有调查表明,男人
昨天下午接了女儿,在车上她突然很严肃地对我说:爸爸,我写了一首诗,我念给你听听!   于是,她从书包里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很认真地朗读了起来:   云南   云南有长江,   长江长又长。   云南有青山,   青山青又青。   云南有桃红,   桃红红又红。   美丽的云南我的家。   她读完了,问我写得怎么样,我说还行。从我略显敷衍的态度,她觉察出我并不很喜欢她的诗,
從蓝色时期到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再到拼贴创作,毕加索不是在画吉他,而是在“造”吉他。
十二月的荻花  降霜了  河道里的荻花忽然变得有分量起来  它们像一群乖孩子  安静地呆在晨霜中  阳光还不够强烈,像温柔的  眼神,淡淡灑在披上白霜的荻花丛  我也有如此温柔的眼神  注视过夕阳,注视过你  我也有霜降在荻花上时轻渺的心事  雾锁清秋,寂寞却不哀怨  对于美,就不能再加以形容  对于荻花,风拂过  霜降过,晨曦晚霞照临过  对于幸福,也不能再加以强调了雪夜  仍有轿车在积雪的盘山
伏暑时节,食欲像身体一样萎靡,一碗咸齑鞭笋汤适逢其时,那鲜香酸爽口感,让人忘了世间还有海味山珍。   咸齑是雪菜咸齑,鞭笋可以是毛竹的,也可以是其他小竹笋。咸齑的醇香与鞭笋的清鲜是绝配。当咸齑遇上鞭笋,咸齑的黄褐映鞭笋的玉白,汤呈隐隐的琥珀色,淡雅而不失明媚。咸齑不复有咸菜的艰涩咸苦,同时给鞭笋缥缈在云端的鲜牵了根线,变得稳笃、踏实。天大热,于我而言,一顿饭,一碗咸齑鞭笋汤就很解决问题。端碗扒饭
一、听人说,突然地打一个喷嚏定是谁在想念,打两个喷嚏是谁在咒骂,连打三个喷嚏就是感冒呀。唉,宁愿感冒,也不去追究情人和仇人了,心脏已经安于平庸,禁不住悲,禁不住喜,跳动的节奏一乱,就得出一身冷汗。   二、吃得越来越简单,每顿就是一碗饭。过生日不告诉人了。   三、不再使用“最”字。晓得了生活中没有什么是最好,也没有什么是最坏。不再说谎,即使是没恶意,说一个谎就需要十个谎来圆,得不偿失,又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