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认为,偶尔吃多一次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事实上,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在短时间内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会给健康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美国注册营养师詹尼弗·麦克丹尼认为,在每天2000千卡热量的饮食中,晚餐热量占600~800千卡就算有营养。但有些人的晚餐热量会在2000千卡左右,如果餐前吃了开胃菜、喝了点酒,摄入的热量更惊人。在一项调查中,有88%的人表示,他们在节日时会放松对自己的食物限制,还有10%的人说他们完全不会控制饮食。然而,一旦贪恋美食,即使只是一顿饭也会让你不舒服。
喘气艰难:吃撑了时,胃部会挤压隔膜,占领肺部空间,导致肺部无法完全扩张,让人喘不上气。
想吐:如果吃得太快或没有彻底咀嚼,就会觉得恶心。尤其是油腻或平时很少吃的食物,会搅乱你的胃,释放出一些令你恶心甚至腹泻的化学成分。
昏昏欲睡:过多的食物进入消化系统会降低其他器官的功能,胰岛素和其他激素被释放出来分解碳水化合物,血糖含量达到高峰,接着会大幅下跌,使人产生困意。
心脏负荷过重:消化系统占用太多资源,导致心脏工作艰难。如果吃得油腻,甘油三酯粘附在血管壁上,血细胞和血管功能下降,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胀气:当你大吃大喝,尤其是喝碳酸饮料时,会吞进额外的空气。另外,肠道细菌分解糖类和淀粉类食物时也会产生气体,让人胀气。
畏寒: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肌肉和皮肤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畏寒。
行动迟缓:吃进去的重量会令你行动迟缓,如果你不经常暴饮暴食,情况会更严重。
永久长胖:身体会将多余的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200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成人在节日期间平均会胖450斤。
人类平均寿命将达120岁
俄罗斯国家杜马科学与高科技委员会主席、科学院院士瓦列里·切列什涅夫在老年学问题圆桌会议上称,在可见的将来,人类寿命将大大提高。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快要接近90岁,而到2050年,平均寿命将会达到110~120岁。
不过切列什涅夫指出,这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而且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当医疗完善的速度不下降、人类生物学特征仍保持原先的变化节奏时,这一预言才会成真。
切列什涅夫表示:“俄罗斯目前不在该预测之列,2012年俄罗斯人均寿命在约200个国家中排在第68位。”发达国家现在的人均寿命是80~82岁,俄罗斯则为72岁。
如今最长寿的国家是安道尔(84岁)。位居前列的还有日本(83.5岁)、丹麦、瑞典、芬兰和挪威(80岁)。
糖尿病也可以自测
近日,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静息心率(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越快,患糖尿病的风险越高。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起的,每分钟心率增加10次,患糖尿病风险增加23%。“在糖尿病早期,心跳加速实际上是反应了患者自主神经的问题,这并不是一项危险因素,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是临床的早期表现,是糖尿病预测的一个指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营养流行病室主任高翔解释说。
喘气艰难:吃撑了时,胃部会挤压隔膜,占领肺部空间,导致肺部无法完全扩张,让人喘不上气。
想吐:如果吃得太快或没有彻底咀嚼,就会觉得恶心。尤其是油腻或平时很少吃的食物,会搅乱你的胃,释放出一些令你恶心甚至腹泻的化学成分。
昏昏欲睡:过多的食物进入消化系统会降低其他器官的功能,胰岛素和其他激素被释放出来分解碳水化合物,血糖含量达到高峰,接着会大幅下跌,使人产生困意。
心脏负荷过重:消化系统占用太多资源,导致心脏工作艰难。如果吃得油腻,甘油三酯粘附在血管壁上,血细胞和血管功能下降,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胀气:当你大吃大喝,尤其是喝碳酸饮料时,会吞进额外的空气。另外,肠道细菌分解糖类和淀粉类食物时也会产生气体,让人胀气。
畏寒: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肌肉和皮肤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畏寒。
行动迟缓:吃进去的重量会令你行动迟缓,如果你不经常暴饮暴食,情况会更严重。
永久长胖:身体会将多余的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200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成人在节日期间平均会胖450斤。
人类平均寿命将达120岁
俄罗斯国家杜马科学与高科技委员会主席、科学院院士瓦列里·切列什涅夫在老年学问题圆桌会议上称,在可见的将来,人类寿命将大大提高。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快要接近90岁,而到2050年,平均寿命将会达到110~120岁。
不过切列什涅夫指出,这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而且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当医疗完善的速度不下降、人类生物学特征仍保持原先的变化节奏时,这一预言才会成真。
切列什涅夫表示:“俄罗斯目前不在该预测之列,2012年俄罗斯人均寿命在约200个国家中排在第68位。”发达国家现在的人均寿命是80~82岁,俄罗斯则为72岁。
如今最长寿的国家是安道尔(84岁)。位居前列的还有日本(83.5岁)、丹麦、瑞典、芬兰和挪威(80岁)。
糖尿病也可以自测
近日,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静息心率(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越快,患糖尿病的风险越高。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起的,每分钟心率增加10次,患糖尿病风险增加23%。“在糖尿病早期,心跳加速实际上是反应了患者自主神经的问题,这并不是一项危险因素,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是临床的早期表现,是糖尿病预测的一个指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营养流行病室主任高翔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