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能训练是增强安保人员体质的基础训练,关系到安保实践工作的成败与否。本文通过对安保人员的体能训练特点、原则、内容的研究,树立正确的体能训练理念、与专项实战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安保人员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安保人员;体能训练;抗疲劳训练
体能训练是增强安保人员身体的基础训练,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运动能力和
应变能力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安保技能和安保战术的发展,乃至关系到整个安保工作和任务的成败。因此,安保人员只有具备强健的体能,才能适应新时期安保工作的需要,圆满完成安全保卫任务。
一、安保人员体能训练的特点
(一)基础性:体能是单人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要素,是开展所有技战术训练的前提,对提升技能水平、战术素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简易性:是指动作技术的设计要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训练需要的保障条件不高,便于基层普及。
(三)实用性:是安保工作训练的主要特征,要突出训练的实用和实战性,要求训练内容实用和贴近实战,训练项目的设置合理。
二、安保人员体能训练的原则
(一)实战需要原则:是指根据安保工作的任务和对专项体能的需要,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的原则,对安保人员的专项体能素质,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实战性。
(二)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性的和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和训练过程的阶段性密切相关。一方面要求安保人员持续性和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强调训练必须是循序渐进和全面的进行,而不是突变式的训练。
(三)适宜负荷原则:根据人体运动机能的规律和安保工作任务的需要,制定相应量度的训练负荷,以取得相应训练效果的原则。肌肉在训练中承受运动负荷的刺激,就会产生相应的恢复,提高训练效果。训练负荷量的安排对训练效应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保障。
三、安保人员体能训练的内容
根据新时期社会安保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安保工作的体能训练应包括基础职业体能训练和专项职业体能训练。
(一)基础职业体能:是安保人员最基本的运动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等5各方面的运动能力。是安保人员掌握专项技战术能力的基础,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具备且达标的训练科目。
1.俯卧撑
主要是依靠支撑自身的重量,锻炼上肢、胸大肌、腰和腹部的肌肉。一個标准的俯卧撑,需要手臂、胸、腹和腿部的肌肉群的力量来相互配合完成,提高反应神经和肌肉功能。
2.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对增加身体平衡和支撑能力起着主要作用,通过训练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加速血液的循环,增大盆骨的坚实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弹性,增强核心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3.10米×4往返跑
主要是锻炼人体急停、急起和快速变向的运动能力,可提高人体运动速度、灵敏、协调和身体控制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安保人员的专项技能,跃进、卧倒、快速移动的完成提供保障。
4.3000米跑
3000米跑属于有氧代谢的耐力项目运动,通过适当的训练,有助于改善人体心肌的供氧能力,提高心肺的功能,增强安保人员的意志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专项职业体能:是指安保人员根据工作特点,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项实战技能,其内容包括抗肌肉疲劳训练和抗神经性疲劳训练,是长时间、高强度持续安保工作所必需的,切要与专项实战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1.抗肌肉疲劳训练
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重复工作的情况下导致肌肉做功能力下降的现象。肌肉做功和肌肉抵抗疲劳的能力与人体的肌纤维类型有关,因此,在安保人员训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训练负荷与工作环境,科学的进行设计训练内容,延迟或减轻肌肉疲劳的出现,让肌肉处于最佳的状态。
2.抗神经性疲劳训练
神经性疲劳是指神经系统在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或紧张程度过高而引起的疲劳,其产生机制与工作特征和个人情绪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团体活动,培养对从事工作的兴趣,磨炼顽强意志。
四、结语
安保人员的体能训练是安保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安保实践工作的成效。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对安保人员的专项体能训练进行研究,树立正确的体能训练理念、确定合理的训练内容和选择正确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提高安保人员的专业素质,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确保顺利完成安保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大庆,张莉清.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1-8.
[2]陈小平,褚云芳,纪晓楠.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J].体育科学,2014(2):3-7.
[3]王智慧.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理论热点与综合向度[J].体育与科学,2014(5):4-8.
[4]赵可.国外、境外警察队伍建设—招募、培训、晋升[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32-35.
[5]陈博.警察体能训练与测试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16-18.
[6]李山,龚建芳.力量训练分期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2(5):81-86.
[7]褚云芳,陈小平.对耐力训练中“有氧”与“无氧”若干问题的重新审视[J].体育科学,2014(4):84-88.
[8]马敏跃.对警察院校警体技能教学训练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10(6):56-58.
[9]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9):48-51.
[10]田文学,田学礼.体能与体能训练的系统结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9(1):23-25.
关键词:安保人员;体能训练;抗疲劳训练
体能训练是增强安保人员身体的基础训练,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运动能力和
应变能力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安保技能和安保战术的发展,乃至关系到整个安保工作和任务的成败。因此,安保人员只有具备强健的体能,才能适应新时期安保工作的需要,圆满完成安全保卫任务。
一、安保人员体能训练的特点
(一)基础性:体能是单人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要素,是开展所有技战术训练的前提,对提升技能水平、战术素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简易性:是指动作技术的设计要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训练需要的保障条件不高,便于基层普及。
(三)实用性:是安保工作训练的主要特征,要突出训练的实用和实战性,要求训练内容实用和贴近实战,训练项目的设置合理。
二、安保人员体能训练的原则
(一)实战需要原则:是指根据安保工作的任务和对专项体能的需要,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的原则,对安保人员的专项体能素质,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实战性。
(二)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性的和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和训练过程的阶段性密切相关。一方面要求安保人员持续性和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强调训练必须是循序渐进和全面的进行,而不是突变式的训练。
(三)适宜负荷原则:根据人体运动机能的规律和安保工作任务的需要,制定相应量度的训练负荷,以取得相应训练效果的原则。肌肉在训练中承受运动负荷的刺激,就会产生相应的恢复,提高训练效果。训练负荷量的安排对训练效应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保障。
三、安保人员体能训练的内容
根据新时期社会安保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安保工作的体能训练应包括基础职业体能训练和专项职业体能训练。
(一)基础职业体能:是安保人员最基本的运动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等5各方面的运动能力。是安保人员掌握专项技战术能力的基础,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具备且达标的训练科目。
1.俯卧撑
主要是依靠支撑自身的重量,锻炼上肢、胸大肌、腰和腹部的肌肉。一個标准的俯卧撑,需要手臂、胸、腹和腿部的肌肉群的力量来相互配合完成,提高反应神经和肌肉功能。
2.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对增加身体平衡和支撑能力起着主要作用,通过训练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加速血液的循环,增大盆骨的坚实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弹性,增强核心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3.10米×4往返跑
主要是锻炼人体急停、急起和快速变向的运动能力,可提高人体运动速度、灵敏、协调和身体控制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安保人员的专项技能,跃进、卧倒、快速移动的完成提供保障。
4.3000米跑
3000米跑属于有氧代谢的耐力项目运动,通过适当的训练,有助于改善人体心肌的供氧能力,提高心肺的功能,增强安保人员的意志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专项职业体能:是指安保人员根据工作特点,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项实战技能,其内容包括抗肌肉疲劳训练和抗神经性疲劳训练,是长时间、高强度持续安保工作所必需的,切要与专项实战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1.抗肌肉疲劳训练
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重复工作的情况下导致肌肉做功能力下降的现象。肌肉做功和肌肉抵抗疲劳的能力与人体的肌纤维类型有关,因此,在安保人员训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训练负荷与工作环境,科学的进行设计训练内容,延迟或减轻肌肉疲劳的出现,让肌肉处于最佳的状态。
2.抗神经性疲劳训练
神经性疲劳是指神经系统在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或紧张程度过高而引起的疲劳,其产生机制与工作特征和个人情绪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团体活动,培养对从事工作的兴趣,磨炼顽强意志。
四、结语
安保人员的体能训练是安保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安保实践工作的成效。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对安保人员的专项体能训练进行研究,树立正确的体能训练理念、确定合理的训练内容和选择正确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提高安保人员的专业素质,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确保顺利完成安保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大庆,张莉清.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1-8.
[2]陈小平,褚云芳,纪晓楠.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J].体育科学,2014(2):3-7.
[3]王智慧.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理论热点与综合向度[J].体育与科学,2014(5):4-8.
[4]赵可.国外、境外警察队伍建设—招募、培训、晋升[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32-35.
[5]陈博.警察体能训练与测试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16-18.
[6]李山,龚建芳.力量训练分期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2(5):81-86.
[7]褚云芳,陈小平.对耐力训练中“有氧”与“无氧”若干问题的重新审视[J].体育科学,2014(4):84-88.
[8]马敏跃.对警察院校警体技能教学训练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10(6):56-58.
[9]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9):48-51.
[10]田文学,田学礼.体能与体能训练的系统结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9(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