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美丽中国”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人的价值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美丽中国”思想是以加强自然界的生命力来推动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异化”达到人的良性发展,以城乡一体化来提升人的精神文化信仰与幸福。
关键词:人;最高价值;唯物史观;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1-012-04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自然观和世界观都是紧紧围绕人这个主题展开的,人是马克思对全部世界和所有物质认识的出发点,马克思所有的物质世界思想都是为人的幸福而服务的。马克思认为整个自然世界和物质世界是因人而动的,人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自然界和物质世界的面貌。随着人对自然世界的不断创新式的改变与变革,自然世界从根本上发生了量的改变质的飞跃,人的质与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换。人在变革自然界中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人在提高了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使自然界体现了价值。因此,自然物质世界在身处人类不断改造变换发掘的同时也就变为了人的世界的一部分、人的持续存在的根本基础。而自然物质世界的一切有序发展和不被破坏,就成为人发挥以及再发展自身价值和自身能力的重要凭借和基础。
所以,马克思认为,自然物质世界其实就是体现人自身价值的一面镜子。自然物质世界的良性存在,人的根本存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强调自然物质世界的重要就是强调人的重要,就是强调人的价值的第一性,人就是世界,人是最高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所包含的自然与世界思想最终指向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幸福和解放。“美丽中国”思想聚焦于人的幸福和发展,强调人的最终价值。提出从保护生态生命系统、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来提高人的能力和幸福。
一、“美丽中国”思想提出以加强自然界的生命力来推动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马克思指出,唯物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践性,将整个物质世界看作是一个实践的对象化存在。人的最大作用,人的最高价值就充分体现在由浅入深、不断深入地对自然物质世界的开发、利用以致创造、创新等方面。所以,自然界成为人类不但保存自我、发展自我、体现自我、跃升自我的重要基础,而且从根本上成为人类延续生存的首要机体。自然界在人类通过劳动获得觉醒以后,就世世代代成为人类机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在人类的改造和创新之后,已经成为另一个实际存在的人类化的世界。而对于自然界的保护与珍视,就是对于人类现在和未来幸福的保障,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只有尊重自然界的价值,人才有可能存在自己,有机会展现自己,有未来实现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美丽中国”的建设,究其根本,就是为了保护、恢复、提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从而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创造深厚的基础,实现人的价值。“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1]人的创造性,也就是人的价值依赖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对于担当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新人的培育而言,重要的是要具有能够孕育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基础。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不可能脱离良好的大自然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的发展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任务与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将人的发展深刻融入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这一巨大的时代任务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号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要面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导致的生态恶化、环境破坏的严峻现实,指出由于人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先是导致了人所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接着就是人对于自身有机体的破坏致使人的发展的根本基础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人的急功近利实际上无可疑问地阻碍了人自身发展的美好前景。这种对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必须有力制止,以便使人还能够有机遇、有可能、有条件、有空间为自己的发展寻找广阔的前景;否则,人的发展的自然基础的不断恶化与重复破坏就会成为人实现其创造性的重大障碍。“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2]“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
(一)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视自然的价值就是重视人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天人合一”的观念,以便在深刻认识自然规律中深刻认识人类自身的命运与发展。“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4]“天人合一”,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就是将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从整个宇宙、世界、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发展所应遵循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看待人类的发展,就要从自然与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来看待。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的生命和发展是与自然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人不能脱离自然。人可以改变改造自然,但不能任意使自然顺其需要,为所欲为。必须认识到,人的生命是与自然生命共同生长的,人毁坏自然,人实际上就是毁坏自身生命的成长。“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5]“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傷及人类自身。”[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今中外的破坏生态的大量事例,特别是我国一些地方毁坏生态的历史事例充分说明,不认识、不遵循“天人合一”的基本规则,人所依赖的根本生存基础将不复存在,人的发展必将严重受阻。
(二)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出了以推动社会的生产力为主推动人的发展的根本自然基础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主要手段,生产力是人们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生产力将人类与大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类成为大自然有机的一部分,而大自然也成为人类的一部分。因此,从人类有史以来,生产力实际上成为了衔接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接口。所以,生产力也就成为人存在于自然世界中的自然根基的一部分,也就成为人的自然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也就使生产力这个人的自然基础得到破坏,人就不能更好地生产,人们的生产能力就无法得到更好地发展,人们就不能拥有改善自己命运的基本能力。失去或降低这个基本能力,也就失去或降低了维护基本能力的根本基础,人也就不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8]188这自然包含着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 二、“美丽中国”提出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异化”达到人的良性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首先聚焦于基层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生活生产幸福的问题,也就是人的不幸与幸福究竟来自哪个方面,人应该如何实现自己应有的正常状态、自己应有的意愿和智慧,发挥自己应有的能力来实现更好生活生产的目的。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度下由于“异化”导致了人的不幸,而要恢复人的幸福就要使人从“异化”劳动状态中解放出来。人的异化劳动是由于在资本的支配之下,工人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为了维持肉体性、工具性的存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为了繁重的而不合理的劳动无休无止地出卖自己的生命,最终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失去了自我。而人本质的生命活动是为了自由自觉地劳动与创造,但在异化劳动的统治之下,人完全消失了自我。为了动物性的存在,他们一方面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行为中被吞噬,在物质上被彻底剥夺;另一方面,在动物、植物、石头、阳光、水、空气、美丽景色以及由于这些事物产生的精神方面的精神食粮与精神享受都被剥夺了,他的无机体也就是自然界所衍生出来的精神幸福由于暴戾的异化劳动和异化世界而被剥夺了。全部物质世界与它所应产生的精神美景在人的面前消失了,人被异化的物质世界所缠绕。要恢复在这个物质世界中人所应享有的幸福,就要改变现存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走向生态的美好境界,也就是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思想是面对日益严重恶化的生态文明状况提出的。改革开放40余年是以注重速度和效率而为发展模式的,但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却给人与人民群众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一方面是经济效益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激增,另一方面却是水、土、空气、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乃至毁坏,空气污染、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土壤污染、引用水污染、废水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种注重速度规模的发展模式下,人的幸福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人的价值根本就无从体现。因为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只注重工业指标、发展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指标的实现,也就是注重对于人的基本生存、基本保障的实现和人的外在生存的实现,而不关心人对美好生活、自觉创造性以及精神价值的实现。因而,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继续循环只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自然资源的继续减损、人的生存处境的继续恶化。只注重发展速度规模的方式就像一个恶性循环的圆圈,人身处其中只能走向不全面的、单一的甚至异化的发展。这样发展的继续就只能带给人不幸,而不是幸福和解放。
(一)保护生态环境要以人为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保护生态环境来关注人,人的福祉与健康、人的利益、人的长远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9]451。“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0]208
(二)以“创新”和“绿色”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创新”和“绿色”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对于人的价值的最大发挥和最大弘扬。人就是根本,人就是最大价值,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创造性劳动,就在于创新。“美丽中国”思想号召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转向以创新为主。“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我国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是最可宝贵的。”[10]127创新式发展将人从杀鸡取卵、毁坏环境、破坏资源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人为了基本生存而将事关自身发展、精神幸福、长远未来的福祉统统打乱、破坏干净,导致一个人在其中既不能享有又不能持续发展的悲惨的状态。以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就要调动发扬人的创造动力和创造能力,使人精神舒展,使人成为环境和劳动的主动力量,而不使日益恶化的生态和劳动条件成为人的控制力量、敌对力量、对抗性力量,不使人与整个自然界相互敌对。因此,只有创新,只有人在文化、科技、理论、制度、生态等方面发掘发明更大更多的生长空间才能使人自由自觉地施展意志,才能恢复人的本来面貌。而只有以创新为动力,绿色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因为只有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创新上,也就是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对人的才能和人的幸福上,中国才能改变以资源和劳动力为驱动的损害生态生命力的固有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
(三)绿色生活方式凸显人的品德价值
“美丽中国”思想提倡以绿色生活方式来凸显人的品德价值。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强调人的理性与合理消费。由于规模速度型增长方式的盛行,中国社会逐渐出现奢侈浪费、奢靡之风。在经济社会中的过度消费導致了人的物质欲日益膨胀,奢侈浪费与过度消费造成了贫富差距、资源损耗、追求物质的精神倾向。人在这种生活方式中逐渐失去了自我,迷失在社会的物质泡沫中,常常精神空虚、无所追求。过度消费与奢侈浪费也将人与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物质世界相对立,使不良社会风尚和行为成为人的异己力量、支配力量,推动人走向损毁、危害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1]新时代发展就要推动人们自觉合理地消费,坚持勤俭节约,从而使人在良性的生活行动中培育自己的品德,坚持自己在良性的生活中与物质世界、社会、他人建立平等有序的互动关系。
三、“美丽中国”思想提出以城乡一体化来提升人的精神文化信仰与幸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幸福的获得在于打破城乡之间的对立,城乡之间的对立导致了人的不能全面发展。千百年来城市动物与农村动物的实际存在使城乡隔离,城市在高压中畸形发展,乡村又被荒凉孤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在城乡分隔的对立状态中受阻,人的才能、人的理想、人的爱好、人的追求都不能实现,人成为被孤立起来的乡村和被压制了的城市所限制的人。要使人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意愿,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打破城乡对立的状态,使人在城乡之间充分地工作和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人的价值。 “美丽中国”思想将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只有城市与乡村同时得到发展,将其融为一体,人民才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最终能够实现人的幸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O年)》指出:“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逐步化解,全体人民将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11]882“美丽中国”思想强调美丽农村和美丽城市要同时共建,而美丽农村的建设则需要农民的提升与发展,美丽城市则需要以人为核心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三个方面,即提升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与美丽城市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意义上指出,农民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谁来种地”的问题,而“谁来种地”就是“什么人来种地”与“愿不愿意种地”两个问题,也就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富裕农民的问题。首先是“什么人来种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农民,就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1]679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三条“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12]283其次是“愿不愿意种地”的问题。“富裕农民,就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11]67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二条“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从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富裕农民做出了全面的计划。
第二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城镇化、城市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11]592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来去自由原则。也就是不能强迫农民“被落户”“被上楼”,不能逼迫农民进城。农民工不愿或不能落户进城的,要给予自由,允许“两栖人”的长期存在。“让农民这边进得来,那边回得去,来去自由,左右逢源,有进取之路,无后顾之忧。”[8]159第二,提高农民工自身融入城市的素质,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来加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仅是一个非农化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农民现代化的问题。因此,不仅仅是简单将农民直接推入城市,而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人的改造与养成也就不是一代人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民工市民化需要长期的养成教育:“城市化问题绝不是简单的非农化问题,还有一个农民变市民的养成教育问题。”[8]159“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真正使农民变为市民并不断提高素质,需要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11]594而养成教育就需要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就业服务、医疗保障、保证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个方面:美丽城市。美丽城市的建设就是要让城市融入山水湖光的美好生态中,让人们看得见山,看得见水,有乡愁,有记忆,以美好的城市风景养育人的情操与心灵,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发展,使人具有美好的精神追求。这就要以保留城市历史文化与良性增长作为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的主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化步伐就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思想。而这首先就要去除“以洋为美”“以大为美”“以快为美”的不正确发展思想,而要坚持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与遗迹,以历史文化陶冶人、培育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11]603“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13]城市的良性增长就意味着要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舒适感为主要目标,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城市发展中得到体现与贯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13]“我們要吸取教训,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11]604-605这就要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破坏性”建设、“城市病”大肆蔓延,而是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出发,保护环境,保护绿地,保护农田,保护菜地,保护城市风景与特色,从每一个细节来保证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幸福感与长远发展的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在二○一九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4-29(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7(1).
[3]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1).
[4]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1).
[5]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1).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N].人民日报,2017-05-28(1).
[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1).
[8]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15-12-23(1).
责任编辑:董瑞军
关键词:人;最高价值;唯物史观;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1-012-04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自然观和世界观都是紧紧围绕人这个主题展开的,人是马克思对全部世界和所有物质认识的出发点,马克思所有的物质世界思想都是为人的幸福而服务的。马克思认为整个自然世界和物质世界是因人而动的,人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自然界和物质世界的面貌。随着人对自然世界的不断创新式的改变与变革,自然世界从根本上发生了量的改变质的飞跃,人的质与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换。人在变革自然界中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人在提高了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使自然界体现了价值。因此,自然物质世界在身处人类不断改造变换发掘的同时也就变为了人的世界的一部分、人的持续存在的根本基础。而自然物质世界的一切有序发展和不被破坏,就成为人发挥以及再发展自身价值和自身能力的重要凭借和基础。
所以,马克思认为,自然物质世界其实就是体现人自身价值的一面镜子。自然物质世界的良性存在,人的根本存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强调自然物质世界的重要就是强调人的重要,就是强调人的价值的第一性,人就是世界,人是最高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所包含的自然与世界思想最终指向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幸福和解放。“美丽中国”思想聚焦于人的幸福和发展,强调人的最终价值。提出从保护生态生命系统、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来提高人的能力和幸福。
一、“美丽中国”思想提出以加强自然界的生命力来推动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马克思指出,唯物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践性,将整个物质世界看作是一个实践的对象化存在。人的最大作用,人的最高价值就充分体现在由浅入深、不断深入地对自然物质世界的开发、利用以致创造、创新等方面。所以,自然界成为人类不但保存自我、发展自我、体现自我、跃升自我的重要基础,而且从根本上成为人类延续生存的首要机体。自然界在人类通过劳动获得觉醒以后,就世世代代成为人类机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在人类的改造和创新之后,已经成为另一个实际存在的人类化的世界。而对于自然界的保护与珍视,就是对于人类现在和未来幸福的保障,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只有尊重自然界的价值,人才有可能存在自己,有机会展现自己,有未来实现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美丽中国”的建设,究其根本,就是为了保护、恢复、提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从而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创造深厚的基础,实现人的价值。“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1]人的创造性,也就是人的价值依赖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对于担当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新人的培育而言,重要的是要具有能够孕育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基础。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不可能脱离良好的大自然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的发展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任务与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将人的发展深刻融入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这一巨大的时代任务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号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要面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导致的生态恶化、环境破坏的严峻现实,指出由于人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先是导致了人所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接着就是人对于自身有机体的破坏致使人的发展的根本基础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人的急功近利实际上无可疑问地阻碍了人自身发展的美好前景。这种对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必须有力制止,以便使人还能够有机遇、有可能、有条件、有空间为自己的发展寻找广阔的前景;否则,人的发展的自然基础的不断恶化与重复破坏就会成为人实现其创造性的重大障碍。“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2]“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
(一)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视自然的价值就是重视人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天人合一”的观念,以便在深刻认识自然规律中深刻认识人类自身的命运与发展。“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4]“天人合一”,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就是将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从整个宇宙、世界、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发展所应遵循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看待人类的发展,就要从自然与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来看待。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的生命和发展是与自然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人不能脱离自然。人可以改变改造自然,但不能任意使自然顺其需要,为所欲为。必须认识到,人的生命是与自然生命共同生长的,人毁坏自然,人实际上就是毁坏自身生命的成长。“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5]“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傷及人类自身。”[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今中外的破坏生态的大量事例,特别是我国一些地方毁坏生态的历史事例充分说明,不认识、不遵循“天人合一”的基本规则,人所依赖的根本生存基础将不复存在,人的发展必将严重受阻。
(二)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出了以推动社会的生产力为主推动人的发展的根本自然基础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主要手段,生产力是人们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生产力将人类与大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类成为大自然有机的一部分,而大自然也成为人类的一部分。因此,从人类有史以来,生产力实际上成为了衔接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接口。所以,生产力也就成为人存在于自然世界中的自然根基的一部分,也就成为人的自然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也就使生产力这个人的自然基础得到破坏,人就不能更好地生产,人们的生产能力就无法得到更好地发展,人们就不能拥有改善自己命运的基本能力。失去或降低这个基本能力,也就失去或降低了维护基本能力的根本基础,人也就不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8]188这自然包含着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 二、“美丽中国”提出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异化”达到人的良性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首先聚焦于基层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生活生产幸福的问题,也就是人的不幸与幸福究竟来自哪个方面,人应该如何实现自己应有的正常状态、自己应有的意愿和智慧,发挥自己应有的能力来实现更好生活生产的目的。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度下由于“异化”导致了人的不幸,而要恢复人的幸福就要使人从“异化”劳动状态中解放出来。人的异化劳动是由于在资本的支配之下,工人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为了维持肉体性、工具性的存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为了繁重的而不合理的劳动无休无止地出卖自己的生命,最终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失去了自我。而人本质的生命活动是为了自由自觉地劳动与创造,但在异化劳动的统治之下,人完全消失了自我。为了动物性的存在,他们一方面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行为中被吞噬,在物质上被彻底剥夺;另一方面,在动物、植物、石头、阳光、水、空气、美丽景色以及由于这些事物产生的精神方面的精神食粮与精神享受都被剥夺了,他的无机体也就是自然界所衍生出来的精神幸福由于暴戾的异化劳动和异化世界而被剥夺了。全部物质世界与它所应产生的精神美景在人的面前消失了,人被异化的物质世界所缠绕。要恢复在这个物质世界中人所应享有的幸福,就要改变现存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走向生态的美好境界,也就是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思想是面对日益严重恶化的生态文明状况提出的。改革开放40余年是以注重速度和效率而为发展模式的,但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却给人与人民群众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一方面是经济效益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激增,另一方面却是水、土、空气、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乃至毁坏,空气污染、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土壤污染、引用水污染、废水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种注重速度规模的发展模式下,人的幸福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人的价值根本就无从体现。因为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只注重工业指标、发展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指标的实现,也就是注重对于人的基本生存、基本保障的实现和人的外在生存的实现,而不关心人对美好生活、自觉创造性以及精神价值的实现。因而,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继续循环只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自然资源的继续减损、人的生存处境的继续恶化。只注重发展速度规模的方式就像一个恶性循环的圆圈,人身处其中只能走向不全面的、单一的甚至异化的发展。这样发展的继续就只能带给人不幸,而不是幸福和解放。
(一)保护生态环境要以人为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保护生态环境来关注人,人的福祉与健康、人的利益、人的长远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9]451。“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0]208
(二)以“创新”和“绿色”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创新”和“绿色”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对于人的价值的最大发挥和最大弘扬。人就是根本,人就是最大价值,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创造性劳动,就在于创新。“美丽中国”思想号召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转向以创新为主。“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我国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是最可宝贵的。”[10]127创新式发展将人从杀鸡取卵、毁坏环境、破坏资源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人为了基本生存而将事关自身发展、精神幸福、长远未来的福祉统统打乱、破坏干净,导致一个人在其中既不能享有又不能持续发展的悲惨的状态。以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就要调动发扬人的创造动力和创造能力,使人精神舒展,使人成为环境和劳动的主动力量,而不使日益恶化的生态和劳动条件成为人的控制力量、敌对力量、对抗性力量,不使人与整个自然界相互敌对。因此,只有创新,只有人在文化、科技、理论、制度、生态等方面发掘发明更大更多的生长空间才能使人自由自觉地施展意志,才能恢复人的本来面貌。而只有以创新为动力,绿色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因为只有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创新上,也就是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对人的才能和人的幸福上,中国才能改变以资源和劳动力为驱动的损害生态生命力的固有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
(三)绿色生活方式凸显人的品德价值
“美丽中国”思想提倡以绿色生活方式来凸显人的品德价值。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强调人的理性与合理消费。由于规模速度型增长方式的盛行,中国社会逐渐出现奢侈浪费、奢靡之风。在经济社会中的过度消费導致了人的物质欲日益膨胀,奢侈浪费与过度消费造成了贫富差距、资源损耗、追求物质的精神倾向。人在这种生活方式中逐渐失去了自我,迷失在社会的物质泡沫中,常常精神空虚、无所追求。过度消费与奢侈浪费也将人与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物质世界相对立,使不良社会风尚和行为成为人的异己力量、支配力量,推动人走向损毁、危害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1]新时代发展就要推动人们自觉合理地消费,坚持勤俭节约,从而使人在良性的生活行动中培育自己的品德,坚持自己在良性的生活中与物质世界、社会、他人建立平等有序的互动关系。
三、“美丽中国”思想提出以城乡一体化来提升人的精神文化信仰与幸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幸福的获得在于打破城乡之间的对立,城乡之间的对立导致了人的不能全面发展。千百年来城市动物与农村动物的实际存在使城乡隔离,城市在高压中畸形发展,乡村又被荒凉孤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在城乡分隔的对立状态中受阻,人的才能、人的理想、人的爱好、人的追求都不能实现,人成为被孤立起来的乡村和被压制了的城市所限制的人。要使人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意愿,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打破城乡对立的状态,使人在城乡之间充分地工作和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人的价值。 “美丽中国”思想将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只有城市与乡村同时得到发展,将其融为一体,人民才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最终能够实现人的幸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O年)》指出:“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逐步化解,全体人民将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11]882“美丽中国”思想强调美丽农村和美丽城市要同时共建,而美丽农村的建设则需要农民的提升与发展,美丽城市则需要以人为核心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三个方面,即提升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与美丽城市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意义上指出,农民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谁来种地”的问题,而“谁来种地”就是“什么人来种地”与“愿不愿意种地”两个问题,也就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富裕农民的问题。首先是“什么人来种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农民,就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1]679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三条“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12]283其次是“愿不愿意种地”的问题。“富裕农民,就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11]67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二条“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从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富裕农民做出了全面的计划。
第二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城镇化、城市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11]592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来去自由原则。也就是不能强迫农民“被落户”“被上楼”,不能逼迫农民进城。农民工不愿或不能落户进城的,要给予自由,允许“两栖人”的长期存在。“让农民这边进得来,那边回得去,来去自由,左右逢源,有进取之路,无后顾之忧。”[8]159第二,提高农民工自身融入城市的素质,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来加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仅是一个非农化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农民现代化的问题。因此,不仅仅是简单将农民直接推入城市,而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人的改造与养成也就不是一代人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民工市民化需要长期的养成教育:“城市化问题绝不是简单的非农化问题,还有一个农民变市民的养成教育问题。”[8]159“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真正使农民变为市民并不断提高素质,需要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11]594而养成教育就需要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就业服务、医疗保障、保证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个方面:美丽城市。美丽城市的建设就是要让城市融入山水湖光的美好生态中,让人们看得见山,看得见水,有乡愁,有记忆,以美好的城市风景养育人的情操与心灵,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发展,使人具有美好的精神追求。这就要以保留城市历史文化与良性增长作为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的主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化步伐就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思想。而这首先就要去除“以洋为美”“以大为美”“以快为美”的不正确发展思想,而要坚持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与遗迹,以历史文化陶冶人、培育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11]603“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13]城市的良性增长就意味着要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舒适感为主要目标,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城市发展中得到体现与贯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13]“我們要吸取教训,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11]604-605这就要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破坏性”建设、“城市病”大肆蔓延,而是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出发,保护环境,保护绿地,保护农田,保护菜地,保护城市风景与特色,从每一个细节来保证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幸福感与长远发展的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在二○一九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4-29(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7(1).
[3]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1).
[4]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1).
[5]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1).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N].人民日报,2017-05-28(1).
[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1).
[8]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15-12-23(1).
责任编辑:董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