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看移动终端时代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353525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告学概论课程中阅读过《数字麦克卢汉》后,看到前面推荐书单中《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赫然在列,是抱着尝试的心态翻开这本书的,没想到收获惊人:正如老师们所说,经典必须重复读。这本482页的书啃下来,有了很多新的思考:人们对于移动终端的依赖程度似乎在近几年迅速攀升到可怕的地步,这样的依赖,当然可以解释为对于感官的延伸和麻痹。但是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用媒介温度阐释移动终端时代特征,似乎更能理解媒介发展历史的脉搏。
  微信作为移动终端上的典型产品,成功的原因正在于移动终端的“冷”,而其与微博的比较,则可一窥媒介“冷”的效用。
  “冷”与“热”:与讯息清晰程度无关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温度的判断,是他众多观点中比较容易被误读的。初读《数字麦克卢汉》,就无法理解为何电视“冷”,电影“热”。幸而读《理解媒介》时,终于把握住了麦克卢汉的思想核心:“冷”“热”的根本分别在于受众的参与程度。
  麦克卢汉使用的英文是热碳和冷风(hot coals and cool winds),他对于电视和广播的进一步区别证明电视的参与效果远远超过广播,是为了说明“冷”与“热”、“光透射”与“光照射”。光照射媒介包含电影,信息打在幕布上反射回来,清晰度高,不要求人积极参与,所以是热媒介;光透射媒介有电视、电脑等等,光线来自屏幕背后,是冷媒介,光线到达人眼,人就是屏幕。在“热媒介和冷媒介”一章的第四段,麦克卢汉开头就说:“任何热媒介容许的参与度,比冷媒介容许的参与度都要少。”所以,热媒介有排斥性,冷媒介有包容性。麦克卢汉解释电话之所以“冷”,是因为其强烈地要求使用者的参与。
  从这个角度出发,书籍和报纸把世界带给受众,而且一定是在事后。电视却把我们带向世界,带向事发的现场,往往可以同时,所以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参与。报纸迟缓,电影与现场无关(包括冗长的电视剧)。“冷”“热”的分岭,在于实际的参与效果,而不是信息清晰、鲜明与否。
  电视把人带到现场,让观众深度参与,即使技术让它“升温”到“自燃”,它也是“冷”的。这也就解释了困惑:电视比广播和印刷品提供了更多的讯息,比如尼克松眼神的游移,而观众观察到了,观众参与程度比没有动态画面时深,所以电视“冷”而广播 “热”——这时候,讯息清晰了,反而更“冷”了,因为清晰的信息引导受众进一步参与。
  “冷”中之“冷”: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参与的移动终端
  问题来了,电话和广播真的需要被归为一类吗?
  当然,二者都仅提供声音。将电视、广播、电影等放在一起,无可厚非。电话的冷,是它诞生之日就具备的根本属性,与同为冷媒介的电视相比,它还是冷。
  电话是点对点,而电视、电影等,是一对多。电话的效用是联系,意味着让受众参与,而电视即使能把人带到现场,也只是“能够”而已,电话外的绝大多数媒介,包括电脑和网络,都不能强迫人参与。但电话可以,所以“高级行政人员只有在进餐时才能免除电话铃声的骚扰。”
  同样,电脑也是“冷”的。讯息的清晰与否不是决定因素,使用者的参与程度才是王道。资讯多了,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各种资讯,自然会选择可以提供自己最需要内容的媒介,而选择搜索的过程,就是参与,人们还可以真正地参与信息的创作。
  当移动终端迅速崛起,我们称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而不是电话。当移动终端能自由迅速地接入互联网后,就整合了电脑作为媒介的大部分功能:与世界相连,提供无数的文字、声音、图像,也给予创造讯息的机会。电话太“冷”,便携和个人化的移动终端更“冷”。
  微信等免费讯息软件出现后,免费而便捷的信息交流让沟通变得频繁,加速了移动终端对于人活动方式的改变。沟通越频繁,对于微信就会更加依赖,微信也就让移动终端变得更“冷”。
  胜利的是媒介而不是媒体:微博和微信胜负已定
  短信的市场被蚕食殆尽,公共平台的推送成为阅读的新选择……我们把以微博、微信为主的网络媒体称为“新媒体”,其中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讯息,我们称之为“自媒体”。每年的高校招生季,大学加入“微计划”,将微博微信的二维码印到通知书上。
  新媒体被重视,而衰败与兴起的背后都是媒介。
  麦克卢汉的媒介温度标准也适用于微博和微信。显然,以联系为目的的微信更“冷”。微信虽有微信网页版,但朋友圈不能发布、聊天记录不能搜索……微博的电脑和app可以完成相同的功能,它并不依赖移动终端,并不是移动终端的延续和深化,即使人们更喜欢在移动终端上使用微博,也只是因移动终端的小巧便携,与它的“冷”关系不大。
  微博只是借了移动终端的东风扶摇直上,真正适合移动终端“冷”特性的是微信。而微博曾经的风光和微信现在的热闹一样,都是移动终端冷媒介的胜利,而不是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胜利。
  当微博被资讯平台占据,微博使用者的社交互动性逐渐淡化,“热”属性就增强了。微信则不同,虽也有朋友圈功能,其根本还是在于人和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曾听师姐提起停用朋友圈是因为“乱”,她的朋友圈大多是社团的同学,为什么还是觉得乱?虽都是同学,但同学间分享自己生活的少了,转发推送的相对紊乱。这几乎是微博困境的复刻。但师姐可以放弃朋友圈,却不可能停用微信。当她的老师、同学、工作伙伴都在微信上,她怎么可能弃置它?一年前的一堂研究生课上,代课的博士生师姐问在座的师兄师姐是否还有人使用短信,得到的答都是否定的——就连发通知,也用微信。
  腾讯在2013年4月举办了一个关于微信的沙龙,主题是对微信的媒体属性进行探讨,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微信一定不会像微博,不是媒体工具,而是沟通工具。沟通这一电话的初始功能得以被如此重视,这是用户对微信保持粘性的根本原因——“冷”。
  微信与微博相似颇多,却本质不同。微信的胜利,是移动终端的胜利,是“冷”特性的胜利。
  守门人的进与退:变“冷”的方式是整合
  麦克卢汉解释打字机之所以“冷”,是因为使用者可以用它完成各类事务,“使诗歌创作和出版中的各种职能压缩或统一”,这样的整合特征是其他媒介也具备的。
  整合在媒介发展历史中俯拾皆是,莫过于移动终端整合电脑与电话。在译者序中,何道宽阐释了媒介守门人:互联网时代,媒介守门人转身成为红娘,比如网上书店会推荐优秀书目。移动终端如同网上书店,它的“书”就是过量的讯息,也会有同类型的守门人或婚介人出现。火爆一时的今日头条app,就是一款对于新闻进行分类、推荐的软件。这是电脑时代守门人转变的延续。
  微信做了什么呢?公共平台出现了。微信及时、高效、充分互动的优势自然而然地吸引到媒体,媒体针对受众封闭传播。微信过分偏重电话功能,拥有公众平台后,它的电脑属性得到了加强。新增的微信支付、微信卡包等功能,进一步加深了微信的“冷”。
  微信媒体公众平台被整合在“订阅号”中,每个平台一天主推的信息只有一条,再多,就要缴费,迫使微信公众平台选择制作消息:推送还是不推送,放在主推还是附在主推之下。种种限制保证了源于电话的“冷”不受影响。
  麦克卢汉告诉我们,前印刷时代的人们,采用模式识别、部落化、整体思维。的确,媒介演化的方向,和前印刷时代的人类传播方式越来越协调一致,我们向着过去的前印刷时代前进(We march backwards into the future)。
其他文献
新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怎样创新  教育部近日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当前,新媒体以势不可挡之势涌进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中小学生更是不例外,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在此背景之下,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占领
贵金属纳米材料,尤其是金/银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质/性能,例如:优秀的光学性质、高效的催化性质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质等,在近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的研究内
本文利用新型的钯金属催化剂通过乙烯基加成聚合反应合成了三类聚合物:5-乙叉基-2-降冰片烯聚合物、5-乙烯基-2-降冰片烯聚合物和N-正戊基降冰片烯酰亚胺聚合物。利用红外、核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价值认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应避免功利式认同模式,回归人自身意义追求的精神认同上。具体实践路径上,应扩展新媒介对主流价值的传播、侧重价值认同工作的情感教育和加强主体自我的理性批判能力。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价值认同 实践路径  大学生作为时代宠儿,思想价值观念如何导向,不是单纯的个人修养问题,而是关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
随着智能手机和应用迅速普及,APP用户已拥有半壁江山,OTA巨头在看到旅游移动APP巨大潜在商业价值后,纷纷设计开发适合自身旅游服务的APP。在导游自由执业大趋势下,“网约导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