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古典学重建问题——以列子时代考订与《列子》八篇真伪之辨为例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h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35年5月冯友兰陆续阐发的"信古、疑古、释古"说,曾在中国学术界引发长期的争议,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理论的建构。从中国学术史上有关列子时代考订和《列子》八篇的真伪之辨,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明清民国时期,存在极端疑古的不良倾向外,总体而论,从信中有疑到考而后疑与考而后信两种倾向并存,"信"与"疑"始终没有呈现出绝对的分离状态。简单地将"信"和"疑"对立起来,注定很难准确揭示出纷繁复杂的古史、古书的历史实际,自然也很难谈到在真实可信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古典学重建问题。新时期学术界关于浙大简、清华简、北大简真伪的激烈论辩,为新时期中国古典学的重建问题提出一极有价值的启示:对古史古书的审查,是重建古典学的基础,不对新旧史料进行科学的"澄滤",曲解与割裂信古、疑古、释古之间的关系,必会将中国古典学重建引向新的误区。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速生杨裸根苗秋季深栽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深栽造林的苗木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栽植苗木,尤其以60cm深度栽植的苗木成活率最高,达94.7%,其越冬抗抽干能力强,生长量大,可推广应用于西北干旱风沙区造林。  关键词速生杨;秋季;深栽造林;成活率;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S72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165-01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水源缺乏,而水分
棉花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由于棉花雄性不育系在利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棉花杂交种的推广。对棉花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棉
总结大丰市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为大丰市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介绍了桢桐多次开花的栽培技术,包括植株选择、培养土配制、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促花等,从而指导桢桐栽培,满足节庆日用花以及长时间观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