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生活缺乏细致的观察,因此对写作文兴趣淡薄。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生解决问题
1.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
(1)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并获取写作材料。
(2)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3)教师灵活命题,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2.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掌握大量的材料。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掌握语言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二、教学生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作文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就是作文的思路。作文之道巧在构思。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从各方面去构思,不必强求一律。给范围自拟题的作文训练,用意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方面。学生如果缺乏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大量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可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掌握基本的写作规律。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要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从而提高作文兴趣。
四、作文要有具体内容和真情实感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并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作文命题提取和组织平时积累的材料,并进行合理组织和加工,做到把零散的材料变得具体、丰富、完整和典型,把“无情”的材料变得有真情实感,把无序的材料组织成有序。经过这样系统的训练,学生写作时就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五、体验生活,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通过思维训练,多参与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事实证明,学生参加社会活实践后,写出的作文具有文采,合乎逻辑,生动真实。
六、注重阅读,丰富写作语言
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建立阅读、诵读、对话三级阅读体系,阅读即对时事新闻、报刊、网络的阅读;诵读即对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对话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
七、引导观察,拓宽学生视野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和比较。风土人情和民俗、自然景观和奇迹、社会生活和现象,等等,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八、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会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教师要尽力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要。為此,教师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并谈写作体会,随后同学展开讨论;同时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这种方式可让学生写作兴趣更加浓厚。
九、教学生学会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2.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作文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
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并使他们逐步乐写。
以上各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兴趣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岭县新安镇中心校)
一、教学生解决问题
1.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
(1)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并获取写作材料。
(2)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3)教师灵活命题,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2.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掌握大量的材料。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掌握语言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二、教学生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作文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就是作文的思路。作文之道巧在构思。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从各方面去构思,不必强求一律。给范围自拟题的作文训练,用意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方面。学生如果缺乏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大量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可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掌握基本的写作规律。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要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从而提高作文兴趣。
四、作文要有具体内容和真情实感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并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作文命题提取和组织平时积累的材料,并进行合理组织和加工,做到把零散的材料变得具体、丰富、完整和典型,把“无情”的材料变得有真情实感,把无序的材料组织成有序。经过这样系统的训练,学生写作时就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五、体验生活,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通过思维训练,多参与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事实证明,学生参加社会活实践后,写出的作文具有文采,合乎逻辑,生动真实。
六、注重阅读,丰富写作语言
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建立阅读、诵读、对话三级阅读体系,阅读即对时事新闻、报刊、网络的阅读;诵读即对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对话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
七、引导观察,拓宽学生视野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和比较。风土人情和民俗、自然景观和奇迹、社会生活和现象,等等,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八、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会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教师要尽力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要。為此,教师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并谈写作体会,随后同学展开讨论;同时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这种方式可让学生写作兴趣更加浓厚。
九、教学生学会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2.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作文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
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并使他们逐步乐写。
以上各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兴趣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岭县新安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