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课制宜,恰到好处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对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大家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不过,如果大家毫无节制地滥用,势必影响教学内容的正常传授,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会引发人们对多媒体技术的错误认识乃至影响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它与语文教学真正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优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把握学科特点,避免过度依赖
  
  文章是以“言”传“情”的,学生在反复诵读文章的过程中,通过理解词语意义,感受语气语调,深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或认识一些新鲜的事物,或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或从中受到感染熏陶。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需要教师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细微变化,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气氛、过程,然后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推进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
  而如果忽略语文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规律,生硬地借用多媒体去解决语文教学过程的所有问题,其效果一定不理想。例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写出了父慈子爱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通过对故事所处的凄凉惨淡的人际遭遇和家庭环境的交代反映出来的。试想,如果不去用心地反复诵读品味,单凭一首歌曲,几张图片,是很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的。
  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想把抽象的、概括的、引领学生自由想象的文字都变成确定的图像、单一的声音,用多媒体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那么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就被挤占了,培养形象思维的机会也被抹杀了。譬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所表现的壮美画面,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需要学生凭借自己独特的感知和丰富的想象力去描绘。但如果我们硬要用一幅幻灯片展示出茫茫沙漠中,一柱黑烟扶摇直上;远处横卧的黄河,其上悬着一个苍黄的太阳。如此一幅画面,不但不能表现诗句的意境,而且还会束缚所有学生的无限丰富的想象,影响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找准最佳作用点,力求事半功倍
  
  多媒体综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类丰富的信息资料,学习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也使得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点更直观更形象,这是大家公认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哪些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在什么情况下展示,我们一定要讲究分寸。
  叙事、抒情类文章,关键在语句的揣摩、意境的领悟上,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反而会限制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文章使用多媒体,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介绍建筑物、工艺流程等内容的说明文,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一知半解或较为生疏,学习起来有困难,这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资料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简捷明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的进展,适时地出示体现苏州园林“完美的图画”特点以及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不同景物、不同特点的图片,就能增强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的运用,一定是用在该用之处,该用之时。文章所描绘的境界,是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感知的,而由于年龄、经历、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会受限制,而这时多媒体就大显身手了,它能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把缥缈的情感形象化,把陌生的事物亲近化,把复杂的事理简单化,为学生架起一座跨越时空、链接思维的桥。
  
  掌握媒体特点,做到用其所长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不断替代传统电教媒体,但多媒体的使用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异,而应了解各种媒体的特点,做到物尽其用,用其所长。如投影仪,用以呈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很是合适;可如果为了让学生齐读、读齐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而把这些自然段呈现在投影幕上,这样就把投影仪作为了简单的文字呈现工具,如此一来,学生看起来伤眼,读起来吃力,势必影响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最易达到教学目的的电教媒体。比如,放一曲江涛的《愚公移山》,在慷慨激昂、雄浑有力的旋律中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愚公移山》的兴趣;播一段《威尼斯商人》的影视片段,能使学生对话剧有更真切的了解;听着古筝曲《汉宫秋月》,你可能看到了夕阳西下时孑然一身的游子;欣赏着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如果是训练学生听话、朗读能力,就应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录音系统;如果是通过看图让学生说话、学话,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则应使用投影;如果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就可能要上互联网查找有关信息。教师只有选用恰当的电教媒体,并使之优化组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要以教材为本,其他任何工具、任何手段都只是一种媒介。这就决定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只起到辅助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和发扬多媒体教学的长处,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编者按:当技术的作用在教育中逐渐得到认可,并成为一些前卫的教师追逐的潮流时;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技术和教学目标孰轻孰重?有没有简单有效地把技术整合进日常教学中的方法可以借鉴?Wanda Walters是美国知名的教育技术培训专家。他通过研究、实践整合开发出5W/5E教学设计模式。这篇文章举例介绍利用5W和5E作为教学设计工具,让教师轻松、无缝和有效地把技术注入到教学项目中。以下提供的策略适合于所有年
发表于《细胞》杂志上的文章认为,指甲可以反映人的健康狀况。  首先是杵状指。杵状指是手指末端变大,指甲的甲面弧度也明显增大的异常,这种异常往往要很多年的累积才会形成。杵状指的出现很可能是某些肺部疾病、肠道炎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的反应。  第二种是反甲。反甲也叫匙状甲,外观看起来有点儿像勺子,凹陷而质软。多数情况下,反甲的出现意味着可能有缺铁性贫血、心脏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真菌感染也会使指
德育所包含的话题范围“庞大”。单以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开展活动的形式就多种多样。现如今,在传统德育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校园多媒体、校园网络等诸多现代信息媒介作为德育平台,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内容,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另一种新方式、新途径。那么,他们是如何利用这些“校园网络”开展德育的?效果如何?是否会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与借鉴?本期专题,我们以教育部下发的“我爱我
多用电表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8节中作出了较详细的介绍,要求学生掌握多用电表构造及测电压、电流、电阻的原理,且能正确使用多用电表。由于实际的多用电表体积较小,操作起来演示给学生看有些不方便,分析多用电表内部结构就更不方便了。笔者运用Flash制作了一个仿真多用电表的课件,弥补了这些不足,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 机械调零、测量电压(电流);  ◇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行的家园沟通方式、内容已不能适应幼教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要求了。  我们根据本园幼儿父母与教师面谈机会少,但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特点,鼓励教师调整家园沟通的策略和方式,让家园沟通的形式符合时代特征,提倡多样化、开放式,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支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文化需要传承,校园需要活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今大部分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可是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使技术发挥最大效益,促进文化的真正传承,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本期专题,我们关注刚刚落幕的“2010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高峰论坛”,聆听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校长们对信息时代校园文化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畅想,感受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期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让我
夏天是人们尽情展示肌肤美丽的季节,怎能有这样的尴尬:大腿有毛,手臂有毛,腋下有毛……  激光脱毛是目前很常用的脱毛技术,既不会损伤皮肤,效果又好,而且价格也不是很高,所以深受爱美人士的青睐和追捧。  激光脱毛是依据选择性的光热动力学原理,快速直接地作用于毛囊根部,有效破坏毛囊,达到脱毛的效果,并且不会对正常的肌肤造成损伤。用激光进行大面积皮肤脱毛,不仅效率高,速度快,维持效果长久,而且在脱毛的同时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本文以《相似三角形》一课电子白板的整合为例,并让学生经历数字化数学活动、观察数学现象、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五个方面论述电子白板与数学的有效整合,打造基于电子白板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三角形中位线;电子白板;学生发展;互动课堂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所以课堂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时代,互联网介入学校、家庭等社会各个角落,您认为它对德育有何影响?  孙学策:信息时代,互联网介入到我们的生活。它的长处是使学生的眼界放宽,获取的信息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它的介入,不仅为人们带来获取知识的便捷手段,也对青少年更好地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互联网的出现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因为它正是迎合青少年求新、求快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成为青少年非常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所有的人都在思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未来的五年,甚至是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究竟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有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在未来五年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所以,今天我想以普及应用、提高效益——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为题,就我关心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中小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