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子宫腔粘连模型的构建与改进

来源 :解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宫腔粘连是一种严重损害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为了进一步研究宫腔粘连的发生机制,采用经典的子宫内膜刮除法制作宫腔粘连大鼠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子宫内膜刮除组和子宫内膜及部分间质刮除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打开宫腔后即缝合并关腹.子宫内膜刮除组用刀片刮除双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及部分间质刮除组用刀片刮除双侧子宫内膜和间质层,直至表面有粗糙感为止.术后3、7、14、21、28 d取材,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结果 刮宫后两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层消失,子宫内膜刮除组大鼠术后7d可发现重新长出的子宫内膜.而子宫内膜和部分间质刮除组大鼠各时间点组织学染色见上皮层消失,间质减少50%以上,腺体数目减少,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随着刮宫时间延长而增高.刮宫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增高,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降低.与宫腔粘连发生的机制相符.结论 刮除子宫内膜和部分间质能够制备出大鼠宫腔粘连的模型;该宫腔粘连大鼠模型能反映宫腔粘连的组织学和病理学变化,可用于宫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中,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对脊髓胶质细胞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 取8周龄雄性SD大鼠90只,分为假手术
目的 观察中国人冠状动脉开口的变异情况,为临床冠状血管造影和介入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 选择55例保存完好的心脏标本,探查每例标本的主动脉窦,观察各个窦中冠状动脉开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