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以来,西三旗街道落实北京市、海淀区关于推进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基层导向,推动机制创新,建立落实机制,把15项“吹哨报到”工作和6项试点工作(1项市级试点:市区统筹的编制体制改革;5项区级试点:区域化党建、街区规划师、街巷长制、小巷管家和协管员队伍整合)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辖区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品质不断增强。
聚焦“吹好哨、报好到、
办好事”,开展创新实践
1.坚持党建引领这个关键,压实党建责任,增强基层治理的领导力和行动力,为“吹哨报到”工作提供根本保证。一是加强党对街道工作的领导。协助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做好落实4项赋权工作。强化街道工委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使吹哨有职、有权、有依据。二是压实党建责任。把党建作为基层治理的“统领”,与基层治理业务统筹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的各级书记的基层治理第一责任人作用。三是倡导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依托“党员E先锋”平台,做好市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对接和服务记录工作。探索建设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怡清园社区开创“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菜单式服务模式,清缘西里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微治理”论坛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四是深化区域化党建。做实优化“一核三轴五平台”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区域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推进“智慧党建i家园”项目建设,以“旗领”为品牌打造具有西三旗特色的区域党群服务驿站。
2.聚焦体制机制改革这个动力,强化基层导向,在“赋权”“下沉”“增效”上下功夫,推动职能部门下沉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为“吹哨报到”工作提供动力支撑。一是推进综合设置街道各类机构工作。在街道层级设立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平安建设部、城市管理部、社区建设部、民生保障部六个工作部,实行扁平化管理。二是梳理街道职责清单。制定街道工委和办事处138项职责清单。梳理街道工委和办事处问题清单,围绕最终确定的42项吹哨报到事项清单,完善“吹哨报到”工作机制。三是建立落实机制。发挥属地对基层执法部门统筹作用,加大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力度,实现精细、实时、全方位管理,朝着精治共治法治迈进。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三个方面吹好哨,急基层之所急,办群众亟需之事,做到手中有哨、哨声嘹亮,队伍分工、协同作战,着力解决了20多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3.依托区域化党建这个平台,推进共建共治,形成驻地单位和各类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建立区域资源可视化数据库系统,整合各类党建资源,依托“一核三轴五平台”机制,将海淀区委提出的“地区鸣笛、家家出力”区域化党建模式落到实处,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氛围。依托“包片联系”制度、“双报到”制度和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制度梳理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服务项目三项清单,服务好党组织、在职党员到地区党组织报到。实施11项区域化党建合作项目,引领地区单位和各类组织全面参与地区发展、治理与民生服务,构建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4.着力抓好基层治理特色项目,为“吹哨报到”工作提供有效载体。一是推进街区责任规划师工作。制定街区责任规划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打造以“百草硅谷”为主题的街区特色和新型城市形态。依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制定《西三旗地区提升整治规划》初步方案,提出整治提升和交通专题研究专项规划建议。二是推进街巷长制和小巷管家工作。确定22条大街、49条小巷推行“街巷长”和“小巷管家”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激励保障机制。三是推进社区减负工作。四是推进街道协管员整合优化、规范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专人管理协管员队伍,完善招录和辞退机制,建立工作奖惩機制,草拟协管员统筹管理工作引入第三方参与管理方案,充分调动协管员工作积极性。
5.夯实人才资金科技重要基础,提升保障能力,打造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支撑。一是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围绕提高服务本领、强化服务功能,开展“双察双测”,持续加强能力培训,提升治理专业化水平。二是提高资金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基层需求,增强资金统筹性和灵活性,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资金统筹使用效能。三是提高科技保障。以“互联网+社区服务”的新思路,推进城乡网格化“多网”融合发展。采取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实现科技要素与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的多元融合,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现实难题。
创新实践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西三旗街道“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工作取得了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成效。
1.街道党组织领导力得到有效加强。街道工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把各类基层组织和辖区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和服务优势,构建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社区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协同、党员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共治机制不断完善,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2.街道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通过对机构职能设置、工作运行体系、管理服务方式的优化调整,形成了功能布局合理、机构设置科学、工作运行顺畅、服务优质高效、管理覆盖全面的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条与块之间职责事权的划分,实现了职责清晰、权责一致;健全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加强了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平等协作,促进了行政机制、自治机制和协同机制在社区层面的有效衔接。
3.街道工作保障进一步提升。以完善基础、整合资源、拓展服务、减负便民为导向,重构了基层管理服务形态与流程,改进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拓展了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构建了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街道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打造了一支结构优、能力强、作风硬、讲奉献的高素质基层工作队伍。
4.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增强。着力念好“服务经”、打好“服务牌”,实现政务服务理念升腾、服务流程升级、服务情感升华,街道哨声吹响,部门报到协商,解难题、破困局,美环境、保安全,实事好事落地生效,切实有效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李爽)
聚焦“吹好哨、报好到、
办好事”,开展创新实践
1.坚持党建引领这个关键,压实党建责任,增强基层治理的领导力和行动力,为“吹哨报到”工作提供根本保证。一是加强党对街道工作的领导。协助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做好落实4项赋权工作。强化街道工委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使吹哨有职、有权、有依据。二是压实党建责任。把党建作为基层治理的“统领”,与基层治理业务统筹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的各级书记的基层治理第一责任人作用。三是倡导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依托“党员E先锋”平台,做好市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对接和服务记录工作。探索建设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怡清园社区开创“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菜单式服务模式,清缘西里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微治理”论坛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四是深化区域化党建。做实优化“一核三轴五平台”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区域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推进“智慧党建i家园”项目建设,以“旗领”为品牌打造具有西三旗特色的区域党群服务驿站。
2.聚焦体制机制改革这个动力,强化基层导向,在“赋权”“下沉”“增效”上下功夫,推动职能部门下沉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为“吹哨报到”工作提供动力支撑。一是推进综合设置街道各类机构工作。在街道层级设立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平安建设部、城市管理部、社区建设部、民生保障部六个工作部,实行扁平化管理。二是梳理街道职责清单。制定街道工委和办事处138项职责清单。梳理街道工委和办事处问题清单,围绕最终确定的42项吹哨报到事项清单,完善“吹哨报到”工作机制。三是建立落实机制。发挥属地对基层执法部门统筹作用,加大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力度,实现精细、实时、全方位管理,朝着精治共治法治迈进。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三个方面吹好哨,急基层之所急,办群众亟需之事,做到手中有哨、哨声嘹亮,队伍分工、协同作战,着力解决了20多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3.依托区域化党建这个平台,推进共建共治,形成驻地单位和各类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建立区域资源可视化数据库系统,整合各类党建资源,依托“一核三轴五平台”机制,将海淀区委提出的“地区鸣笛、家家出力”区域化党建模式落到实处,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氛围。依托“包片联系”制度、“双报到”制度和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制度梳理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服务项目三项清单,服务好党组织、在职党员到地区党组织报到。实施11项区域化党建合作项目,引领地区单位和各类组织全面参与地区发展、治理与民生服务,构建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4.着力抓好基层治理特色项目,为“吹哨报到”工作提供有效载体。一是推进街区责任规划师工作。制定街区责任规划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打造以“百草硅谷”为主题的街区特色和新型城市形态。依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制定《西三旗地区提升整治规划》初步方案,提出整治提升和交通专题研究专项规划建议。二是推进街巷长制和小巷管家工作。确定22条大街、49条小巷推行“街巷长”和“小巷管家”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激励保障机制。三是推进社区减负工作。四是推进街道协管员整合优化、规范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专人管理协管员队伍,完善招录和辞退机制,建立工作奖惩機制,草拟协管员统筹管理工作引入第三方参与管理方案,充分调动协管员工作积极性。
5.夯实人才资金科技重要基础,提升保障能力,打造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支撑。一是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围绕提高服务本领、强化服务功能,开展“双察双测”,持续加强能力培训,提升治理专业化水平。二是提高资金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基层需求,增强资金统筹性和灵活性,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资金统筹使用效能。三是提高科技保障。以“互联网+社区服务”的新思路,推进城乡网格化“多网”融合发展。采取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实现科技要素与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的多元融合,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现实难题。
创新实践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西三旗街道“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工作取得了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成效。
1.街道党组织领导力得到有效加强。街道工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把各类基层组织和辖区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和服务优势,构建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社区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协同、党员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共治机制不断完善,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2.街道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通过对机构职能设置、工作运行体系、管理服务方式的优化调整,形成了功能布局合理、机构设置科学、工作运行顺畅、服务优质高效、管理覆盖全面的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条与块之间职责事权的划分,实现了职责清晰、权责一致;健全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加强了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平等协作,促进了行政机制、自治机制和协同机制在社区层面的有效衔接。
3.街道工作保障进一步提升。以完善基础、整合资源、拓展服务、减负便民为导向,重构了基层管理服务形态与流程,改进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拓展了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构建了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街道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打造了一支结构优、能力强、作风硬、讲奉献的高素质基层工作队伍。
4.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增强。着力念好“服务经”、打好“服务牌”,实现政务服务理念升腾、服务流程升级、服务情感升华,街道哨声吹响,部门报到协商,解难题、破困局,美环境、保安全,实事好事落地生效,切实有效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