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可以不谈情不说爱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枫儿是个活泼女子,日常爱说爱笑。也许是两极相吸的缘故,她爱上的男人是个惜字如金的数据分析师,两人恋得水深火热的时候,数据分析师也只是用最简单的三个字“我爱你”来表白,当然,表白的频率很高,一天三五次,最高纪录是两人初次亲热的那一夜,他至少说了十次。用他的话说,数据最说明问题,他的爱最简单,但也最实在。除此,他还有一双专注的眼睛,被他凝神注视时,枫儿觉得自己会溺死在他的眼神里。枫儿由此坚信他是个忠诚可靠、可以一辈子交付的男人,所以相识半年便入了洞房。
  婚后最初几年,枫儿和公婆同住,婆婆也是个爱说爱笑不多挑剔的女人,婆媳相处甚欢。老公仍然不多话,但每晚上床后照例会说“我爱你”。枫儿日常百分之九十的话都流向了婆婆,谈天说地,情绪充分释放,对老公的寡言并没觉得难耐。
  然后是生孩子,买房子,新房地处城郊,考虑到以后女儿上幼儿园上小学都不方便,所以孩子还是放在公婆处,枫儿和老公周末才过去和女儿同住或者将女儿接回。同事都羡慕枫儿有个好婆婆,养孩子养得这么轻松,枫儿也觉得新生活开始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夫妻俩怎么亲热都用不着避讳。
  不过,没多久,枫儿就觉得日子好闷。老公下班回来,枫儿急切地要跟他报告今天发生的一切,公司老板如何训人啊,地铁里被人挤得差点下不了车啊,蔬菜又涨价了啊,等等,老公却只是“嗯”“嗯”地应答。枫儿觉得无趣,便质问他:“你怎么没反应啊?”老公回答说:“我这不听着呢?”类似的回答,在枫儿听来,就像在自己话语的滔滔流水中砸下的石头,根本就是在打断她的兴致,阻止她说话。
  更让枫儿不满的是,原以为家里只有两人,老公会和她来点儿打情骂俏,或者多抱她一下,亲她一下,有些缠绵的气氛。但老公丝毫没有这类动静,吃完饭就看电视,看电视那个专注啊,就像婚前看她的眼神那么让她嫉妒。枫儿很不开心,说你怎么变成这样?都不爱答理我。老公很无辜地说,没有啊,从前我也是这样。
  从前是这样吗?枫儿记得,从前他可以一天说几次“我爱你”,见了面就迫不及待地抱她吻她,现在她天天在他眼前晃,他却把她当成了隐形人。也许结婚久了,就是这副样子,枫儿很有些为婚姻悲哀。
  有一次,枫儿回家跟老公诉苦,说自己花了很长时间做的一个企划案被上司一口否决,老公却心不在焉地说“是吗”,枫儿大怒,说你根本不关心我,你不知道这事对我很重要吗?关系到我的自尊,关系到我在公司的地位。老公这才恍然大悟地说:“对不起,我刚才在想别的事,你再说一遍吧。”枫儿兴致尽失,闷着头再也不吭声。
  这样的事儿多了,两人的气氛越来越僵,僵到老公连上床后例行的“我爱你”三个字都省了。枫儿开始生疑,常常追着老公问:“你还爱我吗?”老公回答:“怎么会不爱?”枫儿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了。”老公一口否定:“你感觉不对。”枫儿摆出证据:“你现在都不说‘我爱你’了。”老公叹口气,言简意赅地答道:“气场不对。”
  真是让枫儿窝心死了。要不是周末还有女儿、公婆能调节一下气氛,枫儿觉得自己简直无法跟这样的男人待下去,对他的爱也好像越来越淡了。自己的婚姻出问题了,怎么办?也许应该好好谈谈。又一个相对无语的晚上,枫儿说:“我们谈谈吧。”
  “谈什么?”
  “谈谈我们的感情和婚姻。”枫儿一脸严肃。
  “你又没事找事,有什么可谈的,还是看电视吧。”老公再次堵死她的话头。
  枫儿觉得心里要炸了,提高声音说:“你觉得没事,我觉得事情很严重,我要憋死了,你知不知道?”
  “那你说吧,我听着。”
  “你这种态度我怎么说?说了有什么用?”
  “知道没用,那就别说了。”
  枫儿气得转身就进了卧室,老公这才跟进去,抱着她说:“你别胡思乱想了,我还是爱你的。”好不容易等来这一句,枫儿委屈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一晚,两人缠绵了一番,枫儿才算气顺了。
  过了几天,老公发短信说,下班我们去看电影吧。枫儿对电影兴趣不大,何况电影票那么贵,不如买张碟在家看,于是回短信说,算了,还是在家里看吧。老公回家也没说什么,晚上两人仍是枯燥无味地坐着看电视。
  夏天的时候,公婆回老家探亲,把女儿也带走了,言明要住一个月才回来。这下周末也冷清了。第一个周末,老公建议去郊外玩玩,枫儿说,我们又没车,怎么去?第二个周末,当枫儿满头大汗擦完地板时,老公说,要不下午去商场逛逛吧。枫儿说,跟你逛商场有什么意思?跟赶火车似的,刚进去就想出来。到了第三个周末,老公再也不说什么,不是睡觉就是上网看电视。枫儿郁闷至极,两人的日子怎么会过成这样,一点意思都没有。
  晚上,枫儿终于忍不住了,她说:“我要和你好好谈谈。”虽然她在“好好”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但老公一点也不当回事:“又要谈什么呀?”枫儿说:“我觉得我们越来越不相爱了,这么死气沉沉地过下去,我受不了。”
  老公反驳说:“我提议看电影,去郊外,逛商场,你都一一否决,还能怎么办?”
  枫儿说:“这些事情都没意思,何况,我们的问题不在这儿,你不像以前那么爱我了。”
  老公烦躁起来:“又是爱不爱的,谈谈就能谈出爱来吗?”
  枫儿也急了:“你为什么老是这种态度?以为我是无事生非吗?”
  “我看你是闲得慌。”老公说完,竟甩手出门了。
  枫儿气得在家里摔摔打打,连离婚的心都有了。为什么男人不肯正视现实?不愿好好坐下来交流沟通?难道自己的婚姻就要如此不死不活地继续下去?
  专家解析:
  婚姻出问题了,当然要想办法解决,但解决的办法却并非只有“谈谈”这一种。尤其在枫儿和丈夫这类女人多话、男人寡言的夫妻模式中,因为妻子平日说得太多,已经导致了丈夫的“听觉疲劳”,一听妻子正颜厉色地说“我要好好跟你谈谈”,就会像不知自己做错什么,却被老师告知“明天把你家长找来”的小学生一样,心中害怕,不由自主地想要逃避。假如女人把男人这种本能的反应,看做是不肯正视现实,不愿沟通,或者心中有鬼,那么,就会更加恼怒,步步紧逼,导致夫妻关系的恶化。
  其实,男人和女人处理情感的方式大不一样。女人喜欢谈,男人却更偏爱用行动来表示。在枫儿的婚姻中,丈夫也已经感受到了两人相处的问题,所以提出看电影、去郊外、逛商场,试图改善两人的关系,但枫儿却没领会丈夫的好意,全部加以否决,重重打击了丈夫的积极性。
  女人天生喜欢谈情说爱,好像只有谈得欢天喜地,才能兴致勃勃地去做同一件事。但婚姻和恋爱不一样,早先说不尽的甜言蜜语可能真的像枫儿丈夫所说的那样失去了说的“气场”,所以,还想谈情说爱的话,就得一起行动,一起去做各种各样的事,在行动中交流感情,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沟通,制造出和谐的“气场”,爱和情就会顺势而来了。拿出你不知疲倦做家务的劲头,和丈夫一起去做在你看来很没意思的事,你也一定会发现,原来其中的“意思”大得很。
  假如你实在忍不住要和丈夫“谈谈情说说爱”,那就记着,从具体的事情上谈起,而不是追着他问“你还爱我吗”,这样更能让他明白你的心情,不至于出现那种敷衍、逃避的情形。
  总之,当女人某一天感觉婚姻越来越无趣、爱情越来越寡淡时,最好向男人看齐,用行动而不是谈话,来为你们的爱情和婚姻加油。
  
  编辑 / 尤 雅
其他文献
供职于南宁市卫生局的杨秀聪创造了一项情场吉尼斯纪录: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轻而易举地将80多名白领丽人哄上床,而且恋爱数载从不花一分钱。一位名叫刘欣的女孩豁出名节,与杨秀聪在现实和网上同时展开惊心动魄的较量,并与19名受害女孩联手将这个“万人迷”情圣送进监狱。2010年7月20日,杨秀聪被南宁市青秀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案发后许多人困惑不解:一个其貌不扬、收入低微的普通职工,凭啥让一拨拨的都市美女趋
找到称心保姆,  雇主好心帮其全家  65岁的徐尚媛原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她的丈夫郑民轩在外交部工作。2001年,徐尚媛退休了,两年后,郑民轩也离休了。他们的儿子郑笑勇、女儿郑笑梅去美国留学后,都在美国定居、结婚、生子,老两口不愿意去美国,选择留在国内生活。  2007年4月,郑民轩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徐尚媛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儿子和女儿劝她到美国和他们一起住,但她不习惯美国的生活,也
也许你从来没想过,最平常的呼吸也和性爱的质量有关系。事实上,做爱时,两人呼吸是否协调一致非常关键。如果你们能够做到“同呼吸”,也就能够“共性福”了。  做到呼吸一致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是:你们一起弓身侧卧,你在前,他在后,他从后面环抱住你,把手放在你胸上,可以感觉到你的呼吸。然后,你做一个长长的深呼吸,他跟着你呼吸。当两人的呼吸渐渐一致时,你们会觉得一种强大的爱的连接。这么做看上去像是一种仪式,过于严
2008年4月15日下午1点,失踪5年的玲子带着一个4岁的男孩和一个2岁的女孩回到她朝思暮想的家乡——甘肃省天水市崆峒区白水镇王寨村。  这消息如同惊雷在王寨村炸响,玲子的父母得知消息时,玲子已在乡亲们的簇拥下走到了家门口。失踪5年的女儿突然出现在面前,老朱夫妇一下子扑了过去,一家人拥在一起哭作一团……看着面色苍白、骨瘦如柴、衣着破烂的玲子,老父亲声泪俱下。  “我被一个庆阳人关了5年,这两个娃是
薇的老公是做生意的,經常早出晚归,行走无定迹,生意越做越大。薇对老公的疑心也似寄存的菌,一点点扩散,内心没有一丝安全感,自己也备受精神折磨。一天她老公厌倦地说:“有一天会让你弄假成真,你不嫌烦我还嫌烦呢!”婚姻一度亮起了红灯。  后来她重拾起学生时代喜爱的绘画,找了几个画友定期拿出自己的作品交流。她把心思转移至绘画上,原来抱怨的神情换做一副陶醉快乐的表情,渐渐地,薇忙得连老公也懒得理了。后来在一次
1973年金秋的一天,位于纽约市中心的画展评审正进入白热化阶段,进入决审的有两幅画,但根据主办单位预先的规划,必须淘汰一幅,评委们为此左右为难。其中,一幅画的作者是个24岁的年轻人,大家都认为,他的画彰显出非凡的魅力和青春的张力。  在场90%以上的嘉宾都认为这个年轻人将入围,因为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理由,那就是这个年轻人和主办方的老板都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同胞,肯定会惺惺相惜。一个流言在现场迅速传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