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验证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5—2011年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性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3例。根据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5年样本数为45例。T1与T2期、T2与T3期5年LRFS率相近(P =0. 055、P = 0.746)。将T2、T3和T4期翼内肌组合并为T2期,T4期其他的降期为T3期,新T分期中T1、T2、T3期LRFS曲线明显分开。N2与N3a期、N2与N3b期、N3a与N3b期5年DMFS率相近(P=0.272、P=0.063、P = 0.8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淋巴结部位是DMFS的唯一影响因素(P=0.037)。将N3a期中颈淋巴为单侧的降期为N1期,N3a期中颈淋巴结为双侧的降期为N2期,则新N分期中N0、N1、N2、N3期DMFS曲线分开。I与Ⅱ期、Ⅲ与Ⅳa期5年OS相近(P = 0. 434、P = 0.951)。将T1N0-1期作为Ia期、T2N0-1期作为Ib期、T1-3N2期和(或)T3N0-1期作为Ⅱ期、T1-3N3期作为Ⅲ期,各期5年OS曲线明显分开。
结论第7版UICC或AJCC分期仍存在不足,推荐新分期能更好预测预后,但需要更大样本量数据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