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六枝特区传统民居就是六枝特区劳动生活、风俗习俗的真实写照,是经历漫长岁月,在适应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中不断磨合演变成的。可以说,民居住宅是六枝地区生活发展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六枝人民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审美观念等。
关键词:六枝特区;传统民居
六枝特区,地处于云贵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崎岖不平、峰峦林立、溪流交错,河流蜿蜒湍急,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季不受寒潮影响,较为干燥温暖,夏季受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丰富,雨天较多。民谚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由于地形复杂,高杉、丘陵、河谷之间的气温差异较大,秋季多阴雨、冬季多细雨,是我国阴雨天较多的地区。六枝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俗文化,早在书籍中就有记载。此地先民大多散居山谷,聚族而居,这个形制现今依旧。
1.六枝特区传统民居的形制特征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山地,其民居受到传统文化、地域风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影响。六枝特区传统民居的形制特征包括建筑的构造布局和建筑的空间布局。就构造布局来说,由于其地处南方潮湿温热,大多都是木作结构,为了防潮防水一般选用青石作为屋基基础,一般石基础都高出四周地面一尺以上,防潮利于排水。由于有善作为自然屏障分割,不同村落的房屋用材也多有不同。有采用穿斗式木架结构,一般木架结构的住宅建筑按照修造的规模和体量分为五架房、七架房、九架房、十三架房。木架结构住宅主要依靠梁祝形成稳固的木架结构,柱子主要承重,而梁起到连接作用,常见的有四列三间、长五间、三合院和四合院,多为一楼一底。
六枝特区的传统民居在户型布局上主要包括4种形式。①一字式,多为单家独户,一般为一列三间正屋,称为长三间,中间为堂屋,两边为正屋。五开间的房屋成为长五间,就是在小二建两边各配出一间正屋来做厨房或火房。也有在正方的两边搭建“偏耍”,作为畜生圈或堆放杂物的储物间,整个房屋都是“一”字形排列布局。②一正一厢式,这种户型布局的山地适应性很强,可依山而建,亦可平地而居。六枝特区一般多为平地而建的厢房,一般为一层两开间,厢房的门朝院坝,沿与正屋垂直方向延伸出来,与正房构成“T”形的户型布局。③一正两厢式,在正屋的两头修建厢房,又称“三合头”、“三合院”。在一正一厢的基础上,多建一个厢房,构成三面围合的院落。④两厅两厢式,又称“四合院”,即周围房屋围绕田径四面布置成为封闭式宅院,在六枝地区不是很多见。通常,六枝地区民居建筑中间的为堂屋,两边为小二间,堂屋比两边的小二间要凹进去1.5米左右,外面形成“吞口”,堂屋设两扇大门。堂屋一般不住人,主要用于供奉祖先神灵、祭祀和接待贵客,平时放置磨、桶、犁、簸、盆、方桌等用具。
2.六枝特区传统民居的观念特征
少数民族文化对六枝特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居住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居形制和观念。各具民族特色的村寨在六枝比比皆是,比如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回族等,这些民族文化在村寨中发生交互影响。由于受到当地交通条件的限制,文化的传播在相近的地区进行,因此,逐渐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类似的风俗习惯,即民族间的相互同化。六枝地区的居住行为表现在日常起居、家庭重要节日、邻里交往等行为,这些行为模式受到人们的行为理念、民俗观念与时代背景的影响。
六枝特区的传统民居也有着独特的营造观念,唯物主义观点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当地居民一直的秉持和传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了解自然、利用自然,而后尊重自然,强调民居的选址与自然融为一体,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不破坏原始的自然环境。当地人对民居的因遭观念一直流传至今,六枝地区民居的反战过程同时也是六枝地區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生态的一个认识过程。合理运用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及自然与物之间的关系,顺应自然、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物的延续为根本,使六枝地区传统民居的营造观念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小结:如今人们为了改善居住条件,逐渐修建新楼房,大部分被钢筋水泥结构楼房取代,越是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修建的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越多。调研之后发现除了遗留外,几乎不再修剪新的穿斗木结构房屋了,现存的民居基本都是瓦房,茅草房已经不多见。尤其是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务工返乡人员的影响,村寨中涌现了大量的钢筋水泥结构的砖房,而对传统木质结构的传统民居任其破败。再加之政府的各种扶贫政策和活动,例如“易地扶贫”等,将村寨中的大量村民移居城镇,各处村寨的民居空房很多。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旧房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打造传统民族村寨、改造特色民居,凸显民族特色,以突显民族建筑特色。
参考文献:
[1] 聂森.仡佬族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M],2016.6
[2] 方李莉等.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3]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6.
[4] 王铭铭.文化变迁的现代性思考[J].民俗研究,1998.1.
[5] 周真刚.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为个案[J].广西民族研究,2006(3).
作者简介:
丁爽(1994.03),女,汉族,籍贯:辽宁锦州,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关键词:六枝特区;传统民居
六枝特区,地处于云贵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崎岖不平、峰峦林立、溪流交错,河流蜿蜒湍急,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季不受寒潮影响,较为干燥温暖,夏季受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丰富,雨天较多。民谚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由于地形复杂,高杉、丘陵、河谷之间的气温差异较大,秋季多阴雨、冬季多细雨,是我国阴雨天较多的地区。六枝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俗文化,早在书籍中就有记载。此地先民大多散居山谷,聚族而居,这个形制现今依旧。
1.六枝特区传统民居的形制特征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山地,其民居受到传统文化、地域风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影响。六枝特区传统民居的形制特征包括建筑的构造布局和建筑的空间布局。就构造布局来说,由于其地处南方潮湿温热,大多都是木作结构,为了防潮防水一般选用青石作为屋基基础,一般石基础都高出四周地面一尺以上,防潮利于排水。由于有善作为自然屏障分割,不同村落的房屋用材也多有不同。有采用穿斗式木架结构,一般木架结构的住宅建筑按照修造的规模和体量分为五架房、七架房、九架房、十三架房。木架结构住宅主要依靠梁祝形成稳固的木架结构,柱子主要承重,而梁起到连接作用,常见的有四列三间、长五间、三合院和四合院,多为一楼一底。
六枝特区的传统民居在户型布局上主要包括4种形式。①一字式,多为单家独户,一般为一列三间正屋,称为长三间,中间为堂屋,两边为正屋。五开间的房屋成为长五间,就是在小二建两边各配出一间正屋来做厨房或火房。也有在正方的两边搭建“偏耍”,作为畜生圈或堆放杂物的储物间,整个房屋都是“一”字形排列布局。②一正一厢式,这种户型布局的山地适应性很强,可依山而建,亦可平地而居。六枝特区一般多为平地而建的厢房,一般为一层两开间,厢房的门朝院坝,沿与正屋垂直方向延伸出来,与正房构成“T”形的户型布局。③一正两厢式,在正屋的两头修建厢房,又称“三合头”、“三合院”。在一正一厢的基础上,多建一个厢房,构成三面围合的院落。④两厅两厢式,又称“四合院”,即周围房屋围绕田径四面布置成为封闭式宅院,在六枝地区不是很多见。通常,六枝地区民居建筑中间的为堂屋,两边为小二间,堂屋比两边的小二间要凹进去1.5米左右,外面形成“吞口”,堂屋设两扇大门。堂屋一般不住人,主要用于供奉祖先神灵、祭祀和接待贵客,平时放置磨、桶、犁、簸、盆、方桌等用具。
2.六枝特区传统民居的观念特征
少数民族文化对六枝特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居住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居形制和观念。各具民族特色的村寨在六枝比比皆是,比如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回族等,这些民族文化在村寨中发生交互影响。由于受到当地交通条件的限制,文化的传播在相近的地区进行,因此,逐渐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类似的风俗习惯,即民族间的相互同化。六枝地区的居住行为表现在日常起居、家庭重要节日、邻里交往等行为,这些行为模式受到人们的行为理念、民俗观念与时代背景的影响。
六枝特区的传统民居也有着独特的营造观念,唯物主义观点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当地居民一直的秉持和传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了解自然、利用自然,而后尊重自然,强调民居的选址与自然融为一体,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不破坏原始的自然环境。当地人对民居的因遭观念一直流传至今,六枝地区民居的反战过程同时也是六枝地區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生态的一个认识过程。合理运用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及自然与物之间的关系,顺应自然、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物的延续为根本,使六枝地区传统民居的营造观念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小结:如今人们为了改善居住条件,逐渐修建新楼房,大部分被钢筋水泥结构楼房取代,越是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修建的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越多。调研之后发现除了遗留外,几乎不再修剪新的穿斗木结构房屋了,现存的民居基本都是瓦房,茅草房已经不多见。尤其是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务工返乡人员的影响,村寨中涌现了大量的钢筋水泥结构的砖房,而对传统木质结构的传统民居任其破败。再加之政府的各种扶贫政策和活动,例如“易地扶贫”等,将村寨中的大量村民移居城镇,各处村寨的民居空房很多。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旧房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打造传统民族村寨、改造特色民居,凸显民族特色,以突显民族建筑特色。
参考文献:
[1] 聂森.仡佬族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M],2016.6
[2] 方李莉等.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3]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6.
[4] 王铭铭.文化变迁的现代性思考[J].民俗研究,1998.1.
[5] 周真刚.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为个案[J].广西民族研究,2006(3).
作者简介:
丁爽(1994.03),女,汉族,籍贯:辽宁锦州,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