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好体现,有利于整体的提高,个性的发展;语文实践活动课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整合;课前语文活动的长期开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关键词:创新 语文 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 不竭动力
时下,教学改革中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接着也便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的苦叹:“学生不好教了”、“语文课不会上了”……我对此虽表同情,但更多的是为某些教师于当今形势的无奈,思想的守旧而担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宗旨,而在教学中,最令人头痛的是学生的厌学,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一部分教师无奈地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老师累得够呛,学生就是不买你的帐……”殊不知,导致学生厌学,我们教师有责任。
不是嘛,现实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图省事,仍然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尽管这些教师也非常辛苦,尽心尽力教育辅导学生,可教育教学效果甚微,因为陈旧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智慧火花。托尔斯泰曾说过“对教师来说,最可怕的是墨守成规,思想懒惰”。
我们也都知道“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此,做教师的的确应该好好下一番功夫:要的是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角度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变被动为主动,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实,今天的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空间,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学习需要自主,发展需要自主,而自主的前提则是乐学。怎样让学生乐学、学有所获,就语文教学而言,我认为“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吸引着学生走进语文知识的殿堂。我们的研究证明: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好体现。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最受学生欢迎青睐的还得说是这两年,这主要是受益于“语文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教学中,我经常开展语文活动,更多的则是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5分钟,(有时出现高潮,则要花去十多分钟)。对于教材中的语文活动,是集中搞还是分散搞,我灵活掌握,力求发展学生智力,增长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个性。
我在教学实践中,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践,逐步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每学期安排两次口语交际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渐提高),四次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更多的活动则是有计划的阶段性地分散安排(贯穿每节课的前几分钟)。
每学期搞的大型语文活动真是让人难忘。每个活动我都和同学们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令人欣慰的是,每次上语文活动课时,同学们个个兴致大增,积极参与,为了充分展示自己,大多同学课下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有时,我还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即兴安排语文活动课,每每这时,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学们个个真情流露,坦诚相待,心与心的沟通,令人感动,有时,你竟会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情不自禁。还真切的记得那节语文活动课,任爱金同学自信地走上讲台,“同学们,我想用歌声表达此时的心情,这是我为咱们的老师编写的一首歌,歌名是‘老师——妈妈'。”接着她饱含深情地唱了起来,之后向我深深地一鞠躬,并喊了声“妈妈”,接着全班同学齐声喊“妈——妈”。当时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活动又推向一个高潮……课堂是如此的真诚、和谐、自然,学生是那样的畅快自由,还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比这更奏效呢?
每节语文课的前几分钟活动更是令人心动。同学们个个是积极有序地精心安排,热情地为同学们送去别具风味的“快餐”,看着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的“杰作”,小主人更是格外的欣慰。
可以说,每节课下来,同学们都是余兴未尽。这正如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说“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关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抓住机遇,形成自主发展的强烈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他们自觉自愿地学。
为此在九年级这个阶段,尽管课时紧,任务重,可我还是尽可能多地开展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得失”,学会“筛选方法”,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策略。
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后,经常开展学习方法交流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调好心态,变紧张为愉快,由竞争而进步,我经常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保持积极愉悦的学习热情。效果很好。
以上诸如语文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课堂,使课堂从狭窄的笼中解放出来,而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个性,一举多得,这些活动还成了学生写作的源泉,有的活动本身就伴随着写作,如杂记荐评活动等。“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一新的理念,充分体现在了我的教学中。
工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我外出培训二十天,当时正教初三毕业班,期间,就是由班里的学生骨干按照我布置的教学任务轮流上课。令人欣慰的是中考成绩仍然很好。其实,我心里也有数,我相信我的学生有能力担当起临时小老师的重任。我深切地感悟到:学生具备了一定能力,就应让他带着自主发展的理念去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最大的体验就是:边活动、边分析、边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确认自己的价值、地位与发展方向,也就是在这些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能言善辩的学生,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做人,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总之,语文活动将知识化为能力,将能力化为活动的动力,有利于整体的提高,个性的发展。
最后,再次提醒一些至今还在误区中徘徊的同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妨也适时地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最好寓教育于活动中。 切记:我们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我们教师就必须创造性地教!
关键词:创新 语文 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 不竭动力
时下,教学改革中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接着也便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的苦叹:“学生不好教了”、“语文课不会上了”……我对此虽表同情,但更多的是为某些教师于当今形势的无奈,思想的守旧而担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宗旨,而在教学中,最令人头痛的是学生的厌学,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一部分教师无奈地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老师累得够呛,学生就是不买你的帐……”殊不知,导致学生厌学,我们教师有责任。
不是嘛,现实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图省事,仍然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尽管这些教师也非常辛苦,尽心尽力教育辅导学生,可教育教学效果甚微,因为陈旧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智慧火花。托尔斯泰曾说过“对教师来说,最可怕的是墨守成规,思想懒惰”。
我们也都知道“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此,做教师的的确应该好好下一番功夫:要的是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角度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变被动为主动,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实,今天的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空间,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学习需要自主,发展需要自主,而自主的前提则是乐学。怎样让学生乐学、学有所获,就语文教学而言,我认为“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吸引着学生走进语文知识的殿堂。我们的研究证明: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好体现。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最受学生欢迎青睐的还得说是这两年,这主要是受益于“语文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教学中,我经常开展语文活动,更多的则是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5分钟,(有时出现高潮,则要花去十多分钟)。对于教材中的语文活动,是集中搞还是分散搞,我灵活掌握,力求发展学生智力,增长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个性。
我在教学实践中,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践,逐步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每学期安排两次口语交际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渐提高),四次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更多的活动则是有计划的阶段性地分散安排(贯穿每节课的前几分钟)。
每学期搞的大型语文活动真是让人难忘。每个活动我都和同学们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令人欣慰的是,每次上语文活动课时,同学们个个兴致大增,积极参与,为了充分展示自己,大多同学课下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有时,我还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即兴安排语文活动课,每每这时,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学们个个真情流露,坦诚相待,心与心的沟通,令人感动,有时,你竟会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情不自禁。还真切的记得那节语文活动课,任爱金同学自信地走上讲台,“同学们,我想用歌声表达此时的心情,这是我为咱们的老师编写的一首歌,歌名是‘老师——妈妈'。”接着她饱含深情地唱了起来,之后向我深深地一鞠躬,并喊了声“妈妈”,接着全班同学齐声喊“妈——妈”。当时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活动又推向一个高潮……课堂是如此的真诚、和谐、自然,学生是那样的畅快自由,还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比这更奏效呢?
每节语文课的前几分钟活动更是令人心动。同学们个个是积极有序地精心安排,热情地为同学们送去别具风味的“快餐”,看着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的“杰作”,小主人更是格外的欣慰。
可以说,每节课下来,同学们都是余兴未尽。这正如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说“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关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抓住机遇,形成自主发展的强烈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他们自觉自愿地学。
为此在九年级这个阶段,尽管课时紧,任务重,可我还是尽可能多地开展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得失”,学会“筛选方法”,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策略。
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后,经常开展学习方法交流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调好心态,变紧张为愉快,由竞争而进步,我经常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保持积极愉悦的学习热情。效果很好。
以上诸如语文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课堂,使课堂从狭窄的笼中解放出来,而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个性,一举多得,这些活动还成了学生写作的源泉,有的活动本身就伴随着写作,如杂记荐评活动等。“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一新的理念,充分体现在了我的教学中。
工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我外出培训二十天,当时正教初三毕业班,期间,就是由班里的学生骨干按照我布置的教学任务轮流上课。令人欣慰的是中考成绩仍然很好。其实,我心里也有数,我相信我的学生有能力担当起临时小老师的重任。我深切地感悟到:学生具备了一定能力,就应让他带着自主发展的理念去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最大的体验就是:边活动、边分析、边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确认自己的价值、地位与发展方向,也就是在这些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能言善辩的学生,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做人,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总之,语文活动将知识化为能力,将能力化为活动的动力,有利于整体的提高,个性的发展。
最后,再次提醒一些至今还在误区中徘徊的同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妨也适时地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最好寓教育于活动中。 切记:我们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我们教师就必须创造性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