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而困苦的选择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2122111121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的作品就一直在描写苦难。不管是在先锋时期以死亡为写作主题,还是后期转型后在苦难中加入温情的因素,苦难作为余华作品的主要描写对象,未曾变过。那么余华缘何对苦难如此执著?本文将从余华的童年经历、文革时期的成长记忆及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入手,去细细探究余华如此钟情于苦难的原因。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进入先锋作家行列,并且以其独特的题材、荒诞的风格、暴力的叙事内容成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作为精神的先驱者,先锋作家具有高度的自我觉醒意识和超前的审视眼光,他们对于人类的苦难有着敏锐的省察和感悟。在先锋小说的文本中,苦难成为一种美学因素,它本身就是一种独立自足的生存景观,并以一种纯自然的状态镶嵌于故事的纹理中,构成了小说真正的中心和笼罩性的精神氛围。苦难正是余华小说创作的永恒主题。然而,余华的创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期余华作品苦难主题表现为暴力与死亡,展现的是无法摆脱的压抑和沉重;后期余华作品中苦难主题表现为温情与悲悯,作品开始回归现实,苦难中的温情更加温暖动人。苦难主题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为余华作品赋予了更深厚的意义。
  一、苦难情结缘起
  童年经验对作家而言是刻骨铭心的,会影响其一生的创作。童年经历记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每当作家回望这段历史,心头就会涌起无边的眷恋之情。在作家的创作历程中,童年生活体验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素材来源,更重要的是童年的创伤给整个生命历程造成心灵的反差,那童年滴血的伤口并未因后来的幸福而愈合结痂,反而越来越增强其痛苦和悲伤的情感力度。为了摆脱这种情感的困境和心灵的重负,作家找到了情感释放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写作。
  二、童年的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心理复现,与艺术创作有着天然的联系。童年经历是作家创作的重要经历,是作家创作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人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都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童年对一个人的人生至关重要,对一个人的素质、个性、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研究实验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是他整个人生的基础,他的性格形成、兴趣爱好以及发展方向都是由童年时期的经历决定的,童年在人生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余华也曾谈过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原因:“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这里所指的记忆并非指生活经历在大脑中的复现,对作家来说,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历程或心理经历,特别是其童年经历对作家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在作家的人生道路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并深深地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
  余华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他经常感到孤独和忧郁。余华于1960年出生在杭州,这一年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之后余华因父亲工作要求随家人迁往偏僻的江南古镇海盐。余华的父亲是充满雄心壮志的,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母亲是医院的护士。余华在作品中描述他小时候的场景,在他的记忆中,父母总是不在家,父母一出去工作就将门反锁着,家里只有他和哥哥两个人,他俩要么扒着窗子往外望,或者和哥哥在屋子里将椅子什么的搬来搬去,和哥哥打架,一打架他就哭泣,想等着爸爸妈妈回来跟他们告状,但是每当他声音都哭哑了,爸爸还没有回来,他只好睡着了。小时候,余华的母亲送他去幼儿园,他坐在位子上目送母亲离去,晚上母亲来接他回家的时候,他仍坐在早上母亲离开的位置上,而其余的小伙伴都在一边玩耍,唯独他孤独地坐在位子上等待母亲的到来。童年对于余华来说并不快乐,也不完整甚至还有丝丝苦涩。缺乏父母关爱,又总是被哥哥欺负的余华在单调和屈辱的感觉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养成了他孤僻和古怪的性格。当人们通过文本阅读,了解了余华单调无色彩的童年经历对他造成的对外界的不信任与隔膜之后,就不难理解余华作品中穿插的对成年世界的怀疑,对未知的恐惧了。
  童年经历的索然無味使余华养成了孤僻内向、胆小敏感的性格,进而影响到他未来的创作,余华饱受压抑和折磨的敏感心灵在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更是敏感,这种敏感一旦有了倾诉的条件就会喷薄而出。这个条件就是写作,写作使余华找到了倾诉对象,余华人生经历都变成创作素材,敏感心灵更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于是死亡、灾难和暴力源源不断地從笔端流出。
  三、文革梦魇的记忆再现
  对作家而言,童年经历是特殊的,它是作家人生观的一种认知方式和认知体验,它对创作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余华的童年正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时期,当时生活的困难、人情的冷漠、人性的泯灭、世事的无常给后来的作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大字报是余华首先接触的所谓文学。余华在谈及自己的少年时代说道:“在大字报的时代,人的想象力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文学的一切手段都得到了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等应有尽有,这是我最早接触的文学,在大街上,在越贴越厚的大字报前,我开始喜欢文学了。”从余华的小说中,人们看到了文革是如何与余华的幼年时代紧密相连,文革既教会了他所谓的创作手法,更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它凭着记忆渗透到作者人生的点点滴滴,并且支配着他的创作思维和写作素材。余华对文革的记忆不仅仅来自于童年经历,更来自于之后的文献阅读,文献深化了他对文革的理解和文革的影响。例如,他的作品《河边的错误》中疯子几次杀人,而且每次都采用不同的残忍方式,然而抚养他的么四婆婆总是纵容他,最终么四婆婆也被疯子杀害。《一九八六》中历史教师因为对历史的各种刑罚非常熟悉,于是在因文革精神受刺激后在自己身上使用了所有残忍的刑罚,终至丢掉性命,而他的妻子对这些只是默然,害怕他会影响到她现在的家庭,一直躲起来不肯见他,直到他死后才松了一口气。《许三观卖血记》中许玉兰无缘无故被说成是破鞋,并且被剃成阴阳头,每天都要在家里开她的批斗会。《兄弟》中宋凡平被红卫兵残忍地暴打致死,并且在装进棺材的时候由于棺材尺寸小,生生地打断他的小腿放在他的大腿上,将整个人折叠放进棺材。这些都是余华在文革中的记忆及后天的资料阅读带给他对文革深深的感悟,在文革中,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信任感可言的,人与人之间互相揭发、互相伤害,冷漠、暴力充斥着这个世界,文革的记忆对他后来描写苦难和暴力有着直接的深刻影响,也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态度。   四、外国文学的滋润
  要想清楚了解作家的创作观,不仅要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了解作家的阅读历程。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名作家的写作手法,勤于实践和作家的创作天分,会让作家逐渐形成成熟的小说创作观。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受教育机会,而余华的少年时期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动荡的社会现实、敏感的政治使他丧失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余华虽然阅读了当时广为流传的红色书籍,如《艳阳天》《金光大道》《虹南作战史》等,但是这些书并没有对余华产生真切的影响。然而正是因为历史,80年代中国出现了外国文学译介高潮,余华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走向文坛。余华在纷繁缭绕的文学中选择了外国文学。余华自由选择喜欢的文学作品,外国文学给余华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他首先选择了川端康成,川端康成的叙述方式让他着迷不已。他自己也借鉴了川端康成的叙述方法。余华最早发表在《海盐文艺》上的作品《疯孩子》(又名《星星》),写一个叫星星的孩子因为缺乏关爱,将两根枯树枝当成小提琴,后来变成一个疯孩子。懵懂的儿童也要承受生活的无奈与苦难,体现的正是川端式的心绪。在《世事如烟》中,余华细腻地描述瞎子对少女声音的感觉;在《现实一种》里,他详细地描述了司机几次接受新娘递送擦脸毛巾的感觉:第一次是如沐春风,非常舒服,第二次是勉强还能忍受,第三次就是如磨木屑般刺疼的感觉。这些都带有川端康成的细腻与玄妙。川端康成对物体細腻入微的感知,让余华在描写客观物体时增添了更多的主观感受,而川端康成式的玄妙细腻在余华小说中表现为奇特的幻觉。川端康成使余华的感觉触角更加灵敏,但他的文风是唯美、清丽典雅的,而余华更多的表现人性默然、丑陋、罪恶的一面,与川端康成截然不同。余華小说就像一个寓言系统,以言说“命运”“死亡”“欲望”“灾难”为主题,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世界的绝望感还受到另一导师卡夫卡的影响。当余华在一个冬夜的晚上阅读了《乡村医生》后,豁然开朗,灵感迸发,《乡村医生》让他明白作家在面对形式时可以是自由自在的,作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抛弃形式的束缚。卡夫卡在叙述形式上的随心所欲让作者明白,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对余华影响最大的除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之外,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教会了余华在生活面前勇敢地直面苦难。
  童年的记忆和后天的阅读是余华创作的心灵活水,他在写作的过程中找到了抒发心中积郁的方式,也展现了深重的苦难意识。余华在作品中主要是表现苦难与死亡的话题,他独特的作品风格与艺术特色在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文学的审美倾向,他表现了人的血腥残忍,表现了人性恶,表现了人在面对苦难和死亡时的无助,也表现了最求新生的坚韧和顽强。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荣昌陶器,又名“安陶”,主要指安富镇垭屿山一带生产的陶器。受川渝地域风土人情因素长期影响,荣昌陶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其产品特点可以用造型之美、烧制之美、雕刻之美、釉色之美“四美”来概括。随着荣昌陶器产业发展,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重新被利用起来。人们开始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与流行元素,融入陶器制作技艺中,其产品方面表现出很大变革。  一、产品风格由中规中矩到抽象多变  荣昌陶器“柳、
期刊
在中西自然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与西方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一直被世人所追捧。一个开创了中国的田园诗风,为中国士大夫指明了精神上的归宿,一个掀起了浪漫主义新诗革命,开创了英国诗歌创作的新时代。本文拟从二人诗歌作品着手,通过对其生活经历的理解,分析不同时期二者诗歌题材的异同;在叙述其歌咏自然主题的同时,更深入地挖掘主题背后不同的诗歌内涵;最后,结合中西自
期刊
本文用关联—顺应理论对《红楼梦》两英译本中文化语词的翻译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互补关系,阐明了关联—顺应理论对《红楼梦》的两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过程中的有效指导作用,进而揭示这一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巨大作用。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文化语词的运用尤为出色。《红楼梦》中频繁出现的文化语词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特点和文体风格特点。目前,由杨宪益夫妇以及大卫·霍克斯和约翰
期刊
地域特色文化与原创动漫衍生品结合开发,对于民族历史文化弘扬、地方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与挖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开发,本文以景德镇为例进行探讨。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极为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它成为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和灵感源泉。动漫产业是中国的新兴产业,动漫衍生品开发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原创性较弱是制约中国动漫产业的瓶颈之一。地域特色文化为中国原创动漫衍生品
期刊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秦皇岛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部署,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府服务将更讲求高效、高水平。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理论中研究用“文化精准帮扶”理念推进秦皇岛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并通过对一些国外文化建设经验的分析,
期刊
羌族是一个主要以白石与羊为图腾的民族,其古老犹如甲骨文一般,素有“活化石之称”。此次,笔者跟随“中国心志愿团队”对羌族的聚居地之一的北川马槽乡明头村的近代变迁作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查。北川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至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在明头村一路所见所闻让笔者和其他队员从另一个视角见证一个民族是如何在历史的艰辛中选择自己的命运,又是如何迎接挑战,继往开来,自信地走向未来。  一、历史见证:不屈的
期刊
《蝴蝶梦》由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拍摄制成,电影明显承袭希式惯有风格:哥特式建筑,不无阴森可怖的古堡,谜一般的人物情节等。借助新式批评方法,笔者意欲从女权主义视角对该片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为从未出场却贯穿始终的女性丽贝卡发声捍卫。  电影《蝴蝶梦》的英文名是Rebecca。它讲述了贵族富人文德斯在经历几年前的丧偶之痛后,意外遇见了年轻善良的姑娘,并与之坠入爱河,继而结婚,将其带入曼德利庄园共同生活。
期刊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语法隐喻视角来探讨其中的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大类型,进而通过电影《天生一对》片段,阐释人际语法隐喻这一理论,进行人物性格及心理分析。  系统功能浯法的创始人韩礼德最早提出语法隐喻,他认为隐喻是给定意义的不同语法表达,即语法结构和它们所体现的语义功能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是一致式的体现,另一种是非一致的体现,即语言结构不是直接地反映客观现实,韩礼德将这种不一致的隐喻关
期刊
第十届桃李杯舞蹈大赛独舞类金奖作品《徽娘》以古徽州女子的生活状态为创作背景,以安徽花鼓灯为元素,讲述了一个徽州女子一生守候的故事。  一、作品《徽娘》的形式与内容  在现如今日新月异的舞蹈作品中,以安徽花鼓灯为素材、以安徽人物形象为背景的作品并不多。在第十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独舞《徽娘》算代表性的作品。《徽娘》以安徽花鼓灯为素材,用舞蹈的形式呈现了安徽古民居女性的生活境遇与内心世界。它讲述的是
期刊
《倾城之恋》与《家》这两个文本都把偶然性事件(战争和地震)作为小说实现圆满的契机,微小的个体也通过偶然事件的发生而与宏大的历史实现了联结。但是,偶然性事件带来的这种圆满只是暂时性的、无法永久,源于作者旨在通过偶然事件对现代文明进行批判。另外,偶然事件对矛盾的“镇压”效力是有期限的,所以在新的矛盾产生时又必须出现另一轮的偶然事件进行补救,如此往复,导致小说叙事进入了不断循环的怪圈。  亚里士多德是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