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传东瀛,光耀海外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缓缓驶进郑州车站。
  一位精壮的中年汉子刚跨出车门,一群手持鲜花的少年一拥而上。在“欢迎高老师胜利归来”的问候声中,站台上的弟子和师友们将他团团围定,拥抱握手,亲切问候,场面十分感人,如久别重逢,英雄归来。这个倍受注目的中年人就是独赴东京,载誉归来的郑州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武派太极拳第六代嫡派传人——高连成先生。这已是他第二次应邀赴日本授艺。第一次赴日是1997年6月,高连成先生应全日本太极拳协议会会长前野慈作先生的邀请,赴日本东京作了为期15天的讲学。


  远隔重洋的日本前野先生何以识得高连成先生?这还得从头说起。高连成先生自幼酷爱武术,又与太极拳界巨擘郝为真大师的再传弟子、武派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固安老先生相邻而居,遂慕名拜在陈老门下,习练武派太极拳。陈老师见他少年有志、刻苦顽强,且聪 明好学、悟性极高,非常喜爱,遂收为嫡传弟子,倾其所学,悉心教授。高先生随师学艺苦练之余,用心揣摩,每有心得和老师口传要诀必记录于纸,反复演示,几十年风雪寒暑从未间断。他遵从师嘱,于1993年初恩师谢世后,又拜吴文翰为师,继续深造武派太极拳艺,系统学习拳理、拳法、拳史。他深入研究太极拳理论,体用结合,终成大器,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理论与实战技法于一身的武派太极名师。日本太极拳协议会会长前野慈作先生早就对武派太极情有独钟,在多次到中国访问学习中,对这位中原武师早有所闻,并在永年国际年会、郑州国际武术节上多次目睹高连成先生及其弟子们的精彩演练,对武派太极“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演练气势与神秘莫测的打手技艺推崇备至;对高先生的武学造诣和发放功夫更是心悦诚服。后经河南省武术馆长顾有义先生(已故)引荐,受全日本太极拳协会的委托,向高连成先生发出访日邀请,经多方努力,终于促成了1997年首次东京之行。
  高连成先生在日本东京的池袋、杉并、丰岛、目黑四区进行四场专场表演,向日本太极拳爱好者演示了武派太极拳传统拳架,陈固安老先生生前创编的新架,以及武派太极长拳,刀、枪、剑、棍等各种器械,并对武派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作了通俗、精辟的介绍。高先生渊博的史学知识和对武学理论独特的见解,不时博得日本同道的阵阵掌声。有几位自恃有功力的日本武术习练者提出要领教一下高先生武派太极的技法奥妙,高先生当场应允。只见他不丁不八、气定神闲地站定,以武派太极独到的先定后动,闪开正中定横中,走化拿发,接劲打劲,一招单鞭,一招云手忽隐忽现,再来懒扎衣接高探马……招招见效,吞吐浮沉,堵其劲源,看似轻灵绵软的瞬间,盘根欺中,涌身弹抖,几位上场者在不知不觉中已跌出丈外。高先生含笑抱拳,逐式讲解,令日本拳友大为赞叹。接下来,高先生又与协议会的日本高手推手交流,定步大缠、活步大缠、四正四隅、粘连走化,随心所欲,讲拳、教拳,从意念到实用,从拳式到实战,不厌其烦。
  日本的很多新闻媒体得知消息,对高先生进行了采访。日本东京独有的两家武术杂志《武术》、《武艺》,对高先生演示的武派太极拳架、武派太极实战技法,都做了专辑报道,并对武派太极拳做了详尽的介绍。高连成先生首次东京之行取得了极大成功。
  回国后,日本友人多次个人或组团来郑州随高先生习练武派太极拳。1999年9月,高先生又受日方特邀,独身一人第二次赴日。此次,日方已事先做了充分宣传。十多天的时间里,他在东京杉并、丰岛、池袋各区体育馆进行了表演和教学活动,接受了多次媒体采访。日本太极拳协议会集中会员组成集训队,在日本国立妇人教育会馆专门跟高先生习练武派太极拳数天。高连成的名字在日本太极拳界迅速传开,武派太极拳这颗武林璀灿明珠,也在东瀛岛国大放异彩。
  高连成在当代著名的武派太极大师陈固安、吴文翰二位老先生的精心培育教导下,历经数十载勤修苦练,不忘师恩,继承师志,不断追求和探索,先后将师门所授《武派简化太极拳》、《武派太极剑》、《武派太极三十六枪》、《太极棍》、《武派太极拳推手》等
  整理成文并先后发表,受到了众多读者的赞许和欢迎。
  1993年,他不辞劳苦,多方奔走,在武术界及企业界众多友人的大力相助下,组织成立了郑州市武派太极拳研究会,致力于武派太极拳的推广和研究工作。多年来,他多次担任郑州铁路局的武术、散打、摔跤教练,并参加铁道部省市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他组建训练少年武术队,培养后继人才。他的弟子在永年国际太极年会、温县太极年会、郑州国际武术节及国内许多武术比赛上多次夺金捧银,声名远播。


  他两次赴日讲学,协助日本同道组织了日本武式太极拳研究会,被日方礼聘为高级顾问。
  1998年,他被北美洲武(郝)派太极拳总会聘为顾问。
  由于他的武术造诣和成就突出,被温县国际太极年会授予太极名师,并被河南省定为一级拳师。郑州武协多次授予他优秀武术工作者称号。
  高连成先生正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之时,他多方奔走,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发展推广武术事业上。最近,他根据师传和习练心得,正在整理武派太极系统打手法。
  衷心祝愿武派太极这一武林奇葩开得更加光彩夺目!
  衷心祝愿高连成先生弘扬武派太极事业,在改革之年更有大成!
其他文献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其贯穿    解:这段是讲轻灵的重要性。练太极拳不论推手或走架,一贯要求用意不用力,但习者往往不易于掌握,一旦与人交手,总是以力为先,甚至形成僵持的顶劲。为了矫正这一弊病,作者首先提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的要求,这是武禹襄先生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要轻灵须不尚拙力,周身自然轻灵。平时练拳,全身肌肉和关节要松开,心神要稳定,一举动要求用意不用力,以轻松圆活为主。这样就可以
期刊
武派太极拳前辈教徒,都要初学者先练习基本功,等基本功练扎实后,再学拳架。像盖房子一样,没有坚实的基础,就造不出牢固的房屋。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也很难练好拳架。武派太极拳的基本功因人而异,对青少年强调练好腰腿功。如练习踢腿、悠腿、压腿、飞脚、下腰、里合腿、外摆腿、旋风脚、虚步、弓步、仆步等。我师李圣端先生常说:“青少年骨骼柔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先练好腰腿功,有助于身体匀称健康的发育。日后练习拳架,不
期刊
武派太极拳势外形简朴,内蕴丰富,重在实用。其修习要素如下:    式简技繁 组织合理    武派太极拳的拳式动作简洁明快、术法分明、圈小劲捷,每个拳式都围绕着一个攻防中心,重在实用,不尚花法,不着意雕琢,不故做高深,拳风自然平淡,演练起来浑厚朴实,简洁洗练,给人以银碗盛雪,纤尘不染之感。拳式技法内涵细腻,体现出起、承、转(开)、合和八法咸备,五气顺布。  武派太极拳架可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
期刊
武派太极拳,是清代广平府武禹襄首创,他也是太极拳理论奠基人。  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古称曲梁,北连顺德(今邢台市),南控黄河,西倚太行,东临平原,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在这块风光如画的宝地上,明清以降,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对当地学子深有影响,使水乡古城孕育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太极拳苑一代宗师武禹襄就诞生在这里。  广府古城有武、范、窦、黎四大望族。武家住在东大街,武禹襄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武氏自明初
期刊
武禹襄    禹襄(1812~1880年),名河清,号廉泉,廪贡生,候选训导,以子孙贵,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氏弟兄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人称“三武”。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赞戎机,以母老辞。后尚书毛昶熙,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辟,不就。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究心太极拳术为事。道光年间,杨禄禅自豫返里授拳,其技与众不同,人称“沾绵拳”。禹襄与
期刊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1812~1880年)也在《太极拳解》中指出:“精神能提得起,则无双重之虞,粘衣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武禹襄长兄武秋瀛(1800~1884年)在《释原论》中也对“双重”做过较为详细的解释:“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比活如车轮而言,乃己之谓也。一边沉则转,两边重则滞,不
期刊
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一世陈卜,明末定居陈家沟以拳为业。九世陈王廷,继承祖传拳业,博采众家精华,创陈式太极拳。至今,嫡传至十九世陈小旺。  今年54岁的陈小旺,6岁习武,8岁接受父亲陈照旭(十八世陈式太极拳嫡传弟子)正规训练,后又师从伯父陈照丕及叔父陈照奎习练太极拳。  陈小旺在承袭世代家传武技的基础上,发展了太极拳,创编了简化“陈式三十八势太极拳”和“陈式十九势太极拳”。1980年至1
期刊
武派太极拳重在实用,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技击名家,陈固安先生即荣列其中。  陈固安(1914~1993年),河北省邢台人,回族。自幼酷爱武艺,先从伯父陈发达老先生习回族查拳,十三岁跟表叔李圣端老先生改习武派太极拳。李师是清末太极拳宗师广府郝为真前辈的入室弟子,拳技精湛,卓越超群,在邢台地区颇有名气。陈固安在师门苦学八年,深得真传。后来又得到韩钦贤、郝中天诸师教导,艺精而博,堪为同门之冠。  弱冠后
期刊
一、武派太极散手的用法    所谓散手,就是两人徒手的应变技法。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提到的“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说的就是散手打法。  太极散手接劲方法大体为三种,即侧接法、中接(正接)法、下接法。但不论哪种接劲方法,其诀窍都是不将敌方来劲裹在自己身上。这是太极散手的接劲艺术,也是其用法的特点,更可窥视出用法的科学性。也就是说,当敌方击我时,要把敌方劲力闪于空位,而我方围绕着敌方子午线(
期刊
一般来说,太极拳的特点有三:一是以混元功为基础;二是螺旋运动的走架形势;三是讲究阴阳之道的技击法。这是太极拳的共性,武派太极拳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本门名宿陈明洁先师生前把武派太极拳归纳了八大特点:  一、结构严谨,缜密入微;  二、化发守中,圆点互跟;  三、强调身法,合乎丹道;  四、形势混元,内含一气;  五、二气交感,行气贴背;  六、步如临渊,劲若抽丝;  七、神聚气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