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企合作现状调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old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由之路。为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推进校企合作,浙江省把“中职学校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进行研究。2012年对全省中职学校及200多家合作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主要对企业问卷的情况进行分析,试图通过研究企业的反馈,寻找提高中职校企合作质量的方略。
  调查共发放企业问卷220份,回收201份,其中有效问卷190份。在有效问卷中,从所有权性质上看,国有企业22家,集体企业7家,私营企业118家,外贸企业8家,合资企业35家。从产业划分上看,第一产业的企业8家,第二产业的企业99家,第三产业的企业79家,多元的产业企业4家。从企业员工规模上看,5000人以上的企业14所,1000~4999人的企业32所;500~999人的40所;100~499人的67所;99人及以下的35所,员工总数241335人,企业平均员工数1270人。由此可见,样本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已涵盖了各种性质、各种产业,在规模上也具有各个层次,并且符合浙江省二产、三产企业占比较多,私营企业占比较大的企业格局。
  问卷分析
  问卷主要从合作原因、合作项目、合作顾虑、合作愿景等四个维度设置问题,采用选择题与开放题两种形式。
  企业参与合作的原因 调查显示,企业参与合作原因有多种表述:157家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劳动力需求、126家企业为了优先选用毕业生、105家企业为了履行企业责任、99家企业为了方便员工培训、85家企业为了缩短新员工适应期。归结以上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改善企业员工的素质;其二是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服务项目 调查显示,服务项目较为丰富,从集中程度上看依次是:97%的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55%的企业为教师提供了实践岗位,52%的企业指定师傅为实习学生提供了指导,46%的企业与学校一起实施了订单培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提供兼职教师等项目的企业占比都在35%以下,其中已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的企业占比只有15%。
  合作中困扰企业的因素 调查显示,困扰企业的因素有:一是85%的企业认为,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与管理问题难以解决。二是75%的企业认为,缺少政府的相关政策,合作还处于民间自发状态。三是50%以上的企业对中职学生岗位流失率高,做不长、怕吃苦,工作不够积极等表现感到不满意。另外,有37%的企业认为,由于合作而产生的设备损耗、生产效益降低等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
  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 在对“贵企业愿意参加的合作有哪些”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企业对合作表现出较强的愿望,97%以的企业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90%以上的企业愿意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提供教师实践岗位、委托学校培训员工等;70%以上的企业愿意开展订单办学、联合科技攻关、提供实训设施设备等。但在提供创业基金、投资合作办学等内容,愿意合作的企业占比低于50%。
  意愿与现状少“交集” 将调查问卷中企业的合作意愿与合作现实状况进行比较,反差甚大。除顶岗实习项目,合作意愿占比与现实占比基本一致外,其他的合作项目差距较大。相差最大的是联合科技攻关,意愿占比为79%,而实际占比只有15%,两者相差64%。差距在50%以上的项目有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设备、提供兼职教师等。差距在35%以上项目的有提供教师实践岗位、委托学校培训员工、订单办学等。可见企业合作意愿与合作现实状况之间缺少“交集”。
  政策与机制缺“催化剂” 调查得知,通过政府搭桥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仅有3.5%。在“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点是什么”一题中,74.7%的企业,76.8%的学校认为缺少相关政策的引导与灵活的合作机制。但综观我国职业教育的法规、政策,虽然以校企合作为主标题的不多,但很多文件都把校企合作作为了重要内容。可见,校企合作不是缺少政策引导,而是缺少让政策落地生根、发挥效用的“催化剂”。
  对策建议
  实习生管理队伍“专业化” 实习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指通过选拔、培训、进修等方式,使实习生管理教师掌握实习指导、岗位管理、心理疏导等专业的指导技术,从而整体提高实习生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
  如何实现“专业化”的建设呢?第一,要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实习生管理队伍的建设。要认识实习生管理教师是中职学生转变为“岗位人”“社会人”的领路人。还要认识到,对学校来说,顶岗实习是企业、社会检验学校办学水平与育人质量的重要环节,实习学生及管理教师就是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因此,建好“专业化”的实习生管理队伍对于学生和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增强管理的力量,按一定的生师比配足实习生管理老师。2010年《中职学校设置标准》中规定,生师比为20:1。那么鉴于目前中职学校老师严重缺编,实习生有企业人员在指导与协助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高比例。第三,提高管理水平,开展专业化的培训。让实习管理老师们接受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生活指导师等基础培训,接受企业安全知识、企业文化理念制度、劳动法、合同法等专业培训等。通过培训,实现实习生管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第四,加强相关研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探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如明确实习生管理教师的工作职责、时间及地点,要求管理教师以“企业人”的身份遵守企业纪律,参加企业活动或会议,有的放矢地引导实习学生的思想、行动与企业的要求发展保持一致。
  普通合作项目“品质化” 要实现“品质化”建设,首先,明确定位,普通合作项目是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重心。基于中职学校办学层次,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像高职院校一样,“解决企业技术问题或开展合作研究是目前校企之间最主要的合作方式”。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一线的技术工人,不是高端研发人员。所以,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应定位在做优、做强普通合作项目。其次,提高质量,增加企业对学校的信任度。科学有效管理顶岗实习的学生,积极主动做好各种教育与疏导工作,增强实习学生的劳动纪律意识、企业主人翁意识,降低随意换岗的几率,争取顶岗一批,满意一批;保质保量地做好订单培养的工作,争取培养一个,满意一个;按企业要求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开发培训的内容,拓展培训方式,安排培训时间、地点。争取培训一期,满意一期。第三,用心挖掘潜在价值。在顶岗实习、员工培训、订单培训中,学校可以通过实习生日志、座谈、员工问卷、技术管理员约谈等途径,用心采集生产需求、技术革新、用工标准、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足以作为学校与企业实施改革发展的依据。   高位合作项目“精细化” 所谓“精细化”,其一,论证上求“透”。对高位合作项目要进行充分透彻的论证,要善于借鉴其他地方合作的方法与经验,但切忌盲目跟风、虚报浮夸,不能抱着“人家有我一定也要有”的心态,追求高位合作项目的齐全、浩大。要研究分析双方的实力、定位与特色等,在需求分析与市场调查基础上,理性剔除没有合作必要的项目,舍得放弃不具备合作条件的项目,精心规划通过论证的项目。对合作目标、经费、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都做好细致的规定。并邀请第三方(如政府、行业协会等)进行监督,确保合作项目的有序推进。其二,人选上求“精”。参加合作人员素质的优劣是决定合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校企双方都要慎重挑选参加的对象。首先,品质优。能敬业爱岗,遵循合作协议,不泄密,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合作大局;具有团队主人翁责任感,不随便换人或离队。其次,有技术,有钻劲。有能力、有计划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能不断钻研合作项目,按时完成合作事项。其三,合作中求“细”。“细”首先指“细致”,双方要建立有利于参与者积极投入合作的工作机制,保障参与者有兴趣、有时间投入合作项目。参与者要把握合作中的规律与变化,把变更事宜,提前告知对方。对于新问题、新现象要仔细研究,及时沟通。其次,指“细心”。互相尊重,在团队中不隐瞒、不欺骗,不把研究发现据为一方所有。没有双方的允许,不向外透露、发布合作中的保密信息及成果,不宣传报道相关的研究动态,共同营造信任、安全、安静的合作环境。
  合作机制建设“责任化” 职业学校是为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其合作以区域内的企业为主。故合作机制建设的“责任化”主要指各区域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精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或操作方案,并明确落实责任的机构或部门,实行政策落实责任制。
  “责任化”内涵包括:一是强化政府责任。二是强化部门责任,做好宣传与监察。宣传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并各司其职或联合执法,加大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如《〈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第12~19条明确提出要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督导评估制度;要求各单位对资助资金专款专用,并每年提供有关会计台账复印件;对违反资金使用管理的行为作了说明,并提出了处理办法。三是强化学校与企业的责任意识。学校要主动学习研究有关的法规文件,并积极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要依据政策、用好政策,形成便于操作与实施的方案,丰富合作内涵,提高合作成效,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担负起应有的教育责任与社会责任。
其他文献
尽快制定《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高校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与中小学发生的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由高校的管理特征决定的。首先,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在法律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次,高校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更强,在学生管理上,学校显然不存在“监护”的职责。再次,当前众多高校校园呈现开放式管理,这与中小学的封闭式管理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通过单独立法,有效地解决高校
期刊
深圳大运会期间,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深圳举行。围绕“21世纪大学的新使命和人才培养”,近200名中外大学校长站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高度,围绕本国和本地区的经验与思考,就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大学体育与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绿色大学的建设等议题,各抒己见,分享经验,达成共识。    全球性大学不是麦当劳  我有一个新的大学分类叫做“全球性的大学”,
期刊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必然选择,被列入国家重要议事日程。  在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本身就是生产力”成为与会者的共识。作为此次论坛的东道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题,结合上海市经济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发展实际,就职业教育发展谈了几点看法
期刊
调查显示,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和实战经验,是大学毕业生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阻碍。有学者认为:高校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但目前仅有少数高校开设了此类课程。因此,建议对大专院校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的培养。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必须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
期刊
1997年9月8日   10位老教授获科教兴国贡献奖  1997年9月8日,“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在北京颁发,雷洁琼、周远清等出席颁奖仪式并向获奖者颁奖。  吴良镛、吴树青、陈琳、陈太一、欧阳山尊、郑小瑛、徐凤翔、梁思礼、潘家铮、潘承孝等10位教授荣获“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为创建中国老教授协会作出贡献的李正文、云光被授予“老教授事业荣誉奖”。  “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由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
期刊
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是一所以提升传统服务业、手工业为重点,以发展现代旅游业、拓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立足三产、联动二产的特色学校。学校创办于1959年,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30亩,现有教职工近406人,在校生10231人。42%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80%的教师为“双师型”,100多名教师是国家级、省级大师、名师。学校已成为首批江苏省高水平示范学校、中共中央直属机关
期刊
青少年体质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大问题,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了,要提升不是一两年可以见效的。由于家庭、社会对学校体育课安全问题的一些偏激认识及学校安全事故的一票否决制度,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安全往往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作为代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断地下降。目前,我国校园体育活动的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关法规条例尚未出台。时代呼唤我们要对涉及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法规条例
期刊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是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技术、电气化技术人才为主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北京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标志学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路,立足首都,辐射华北,服务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业、电力行业、电气技术产业;以深度对接为切入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建特色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龙头,校企合作
期刊
老龄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由于人口众多,压力尤为突出。如何服务庞大的老年人群已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除了从顶层制度、机制、政策设计等全面布局外,政府还必须及早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强化教育培训,全面系统快速加强老龄化社会多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建议如下:  1.教育部应像设立幼师、师专、师大院校一样,在全国调整一批职高、中专、高职、甚至大学,改办成老龄化社会管理院
期刊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工具,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已经启动了“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的立项和建设,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也即将启动。与本科和中职的教材建设相比,高职教材建设的基础较弱,起点较低,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国家规划教材的权威性不够。二是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出版过多过滥。三是精品教材和教材的延伸服务缺乏。  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