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例题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得以联系的桥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例题教学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要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定理以及方法和思想进行正确的理解、掌握和使用必须要经历例题教学的过程,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学生不仅能通过有效的例题教学熟悉数学的基础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使用方式,还会增强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解题技巧,提升数学素养。要进行例题教学不仅需要对相关概念、法则以及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控,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所以开展立体设计和教学已经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例题教学;老师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0-0111-01
一、突显本质——概念型
让学生在教学期间对基础教学概念进行理解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技能并开展推理证明技能的基础依据。在教学期间大部分学生都是利用举例例题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对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总结,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具体内容,对数学概念进行正确理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两元一次方程属于一个非常难理解的概念,老师讲课过程中举出以下两个例子:
例1:y=x2可以用来表示正方形面积y和边长x之间的关系,x≥0为x的基础取值范围;
例2: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个人月收入超出3500但低于5000的部分需要按照15%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缴纳。假设某位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应纳税为X元(3500 这时候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在上面两个例题中,在取值范围内选择一个确定数据作为x时,有几个数据和y相对应?学生会回答:只有一个数和y相对应。
在分析上面每个例子过程中都要将两元一次方程所具有的三个特征牢牢抓住:
(1)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的两个变量存在于同一个变化过程中;
(2)其中一个自变量只能在特定数值范围内取值;
(3)针对此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值,另一个变量需要根据特定的对应标准,总會存在一个唯一确定的数值和其相对应。
(4)在实际例子中需要融入函数概念中具备的三个特点,让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函数含义中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有个深刻理解,可以掌握精神实质,并且还能在例举的现实例子中总结出函数的概念,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概念,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因此,针对创建新数学概念,老师一定要将例子的本质属性牢牢抓住,最后将一个明确完整的定义提供给新学习的概念。
二、紧扣定理和法则——基础型
学生要想掌握数学学科,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对新学习的基础知识印象并不深、缺乏透彻理解、运用不灵活,这就要求老师利用一些基础型例子开展教学过程,紧扣公式、并对法则定理等进行灵活使用,促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例如,老师在对一个新章节、新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不但要对课本上存在的例题进行讲解,还需要老师自己设计一些像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基础性例题,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更好的掌握起来,巩固基础内容。在分析例题过程中,老师需要和公式、定义以及法则定理相结合。明确推断出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步骤和错误率比较高的地方,通过讲解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学生可以将基础知识完全掌握,并进行熟练使用。
三、总结归纳——规律型
为了对学生解题过程中的观察力和联想技能进行培养,并可以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碰见类似题型就可以理解,老师应该对比较典型的例题和规律型例题的探析和总结提起高度重视,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
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一次函数相关内容过程中,通常会例举出这样的实际例子:公式y=kx+b(k≠0,b表示常数)该函数表示的是一个直线,当常数b=0时,该函数是一次函数中特殊的一种,叫做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始终过定点(0,0),常数b<0时,一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b>0时,在y轴的正半轴上。当k<0且b≠0时,y的值会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会经过一、二、四象限或者二、三,四象限;在该情况下此函数属于减函数。当k>0且b≠0时,y的值会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会经过一、二、三象限或者一、三,四象限,在该情况下函数是一个增函数。k叫做函数的斜率,k=tan∮,∮表示的是函数图像与x正半轴的夹角,0°<∮<180°(∮≠90°)。
在典型例题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提起高度重视,善于发现解题规律,将解决问题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进而使学生找到解题规律,自己去对新问题进行解答。
结束语
总体来讲,例题教学指老师可以通过例题教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其技能、发展能力和提升思维方式的重要步骤和方式。老师在实施例题教学期间,应该对遵循或者是模仿方式、问题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及锻炼学生敏捷的解题思路提起高度重视,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所以老师应该在例题教学过程中展开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韦锦华.对数学例题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分析[J].知识经济,2018(13):123.
[2] 高国强.浅谈高中数学的例题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J].学周刊,2016(25):166-167.
[3] 毛伟松.高中数学例题教学模式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87.
[4] 王培龙.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例题设计原则[J].才智,2013(25):82.
关键词: 数学;例题教学;老师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0-0111-01
一、突显本质——概念型
让学生在教学期间对基础教学概念进行理解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技能并开展推理证明技能的基础依据。在教学期间大部分学生都是利用举例例题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对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总结,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具体内容,对数学概念进行正确理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两元一次方程属于一个非常难理解的概念,老师讲课过程中举出以下两个例子:
例1:y=x2可以用来表示正方形面积y和边长x之间的关系,x≥0为x的基础取值范围;
例2: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个人月收入超出3500但低于5000的部分需要按照15%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缴纳。假设某位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应纳税为X元(3500
在分析上面每个例子过程中都要将两元一次方程所具有的三个特征牢牢抓住:
(1)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的两个变量存在于同一个变化过程中;
(2)其中一个自变量只能在特定数值范围内取值;
(3)针对此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值,另一个变量需要根据特定的对应标准,总會存在一个唯一确定的数值和其相对应。
(4)在实际例子中需要融入函数概念中具备的三个特点,让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函数含义中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有个深刻理解,可以掌握精神实质,并且还能在例举的现实例子中总结出函数的概念,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概念,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因此,针对创建新数学概念,老师一定要将例子的本质属性牢牢抓住,最后将一个明确完整的定义提供给新学习的概念。
二、紧扣定理和法则——基础型
学生要想掌握数学学科,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对新学习的基础知识印象并不深、缺乏透彻理解、运用不灵活,这就要求老师利用一些基础型例子开展教学过程,紧扣公式、并对法则定理等进行灵活使用,促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例如,老师在对一个新章节、新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不但要对课本上存在的例题进行讲解,还需要老师自己设计一些像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基础性例题,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更好的掌握起来,巩固基础内容。在分析例题过程中,老师需要和公式、定义以及法则定理相结合。明确推断出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步骤和错误率比较高的地方,通过讲解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学生可以将基础知识完全掌握,并进行熟练使用。
三、总结归纳——规律型
为了对学生解题过程中的观察力和联想技能进行培养,并可以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碰见类似题型就可以理解,老师应该对比较典型的例题和规律型例题的探析和总结提起高度重视,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
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一次函数相关内容过程中,通常会例举出这样的实际例子:公式y=kx+b(k≠0,b表示常数)该函数表示的是一个直线,当常数b=0时,该函数是一次函数中特殊的一种,叫做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始终过定点(0,0),常数b<0时,一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b>0时,在y轴的正半轴上。当k<0且b≠0时,y的值会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会经过一、二、四象限或者二、三,四象限;在该情况下此函数属于减函数。当k>0且b≠0时,y的值会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会经过一、二、三象限或者一、三,四象限,在该情况下函数是一个增函数。k叫做函数的斜率,k=tan∮,∮表示的是函数图像与x正半轴的夹角,0°<∮<180°(∮≠90°)。
在典型例题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提起高度重视,善于发现解题规律,将解决问题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进而使学生找到解题规律,自己去对新问题进行解答。
结束语
总体来讲,例题教学指老师可以通过例题教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其技能、发展能力和提升思维方式的重要步骤和方式。老师在实施例题教学期间,应该对遵循或者是模仿方式、问题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及锻炼学生敏捷的解题思路提起高度重视,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所以老师应该在例题教学过程中展开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韦锦华.对数学例题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分析[J].知识经济,2018(13):123.
[2] 高国强.浅谈高中数学的例题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J].学周刊,2016(25):166-167.
[3] 毛伟松.高中数学例题教学模式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87.
[4] 王培龙.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例题设计原则[J].才智,201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