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把学生和老师都从烦琐的语文题海战术中解脱了出来,但是实际上却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真正把语文课改搞好。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标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从这里我们读出了:必须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广大的社会成为课堂。而传统的教学针对某一篇文章精分细析,进行纯技术的训练,使活生生的文章变得抽象枯燥,而且面目可憎,这又如何让学生把文章同课外多彩的生活等同起来呢?语文课不光是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也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爱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字作文,还要学会了处世做人,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好课堂。作为教师又如何去实施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目標呢?教材作为范本自有它的高妙之处。因而教师仍应在教材上做好文章,处理好教材仍是关键。教材是桥梁,我们如何利用好这座桥,让所有的学生都顺利渡到对岸,不至于茫然无路或失足落水。在这里我谈点心得,以抛砖引玉。
新课标要求“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把课内与课外衔接起来,怎样在常规课中实现课内衔接,让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呢。有老师如是做:每节课留五到十分钟念一篇课外文章,至于其余的课堂教学依然老一套。且美其名曰,一举三得,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应付了上级检查,还省时省事。可殊不知,依靠每堂一篇的课外文章来完成课堂内外的沟通,显然是荒唐的。这种作法无法真正完成课内与课外的衔接,而只是生硬的拼凑。语文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运用有种种方法,要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还原于生活,必须找准一个点,点找准了,就找到了重要的钥匙。
那我们该如何去找这个点?
首先,善找衔接点。这要教师深钻教材,针对每篇课文的特色,找出它与学生生活衔接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衔接点。文学源于生活,在文章中找出它的生活源,便是课堂上与学生的衔接点。因而教师必须熟悉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衔接便能灵活多样,学生也能乐于接受。一个不了解自己学生生活状况、环境的语文老师是不可能真正搞好教学中的衔接的。如学习《从宜宾到重庆》这篇文章,宜昌的老师让学生补写关于宜昌的解说词,宜昌也是江滨城市,又是学生的家乡,这个衔接点就找得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达到训练写作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面对如此好的条件,有个老师就善于就地取材,以学生自己生活的校园为例,一边放关于学校风景的录像,一边让学生谱写解说词,面对熟悉的校园,学生是能抓住特点有话可说的,这个衔接点也很好。
其次,巧找衔接点。学生的生活经验阅历是有限的,而文章却是多样,既有形象的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抽象理论的述说,为一篇贴近生活、充满情趣的文章找衔接点较容易,可给一篇说理思辨性强的文章找衔接点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有些课可以上得热热闹闹,有些则不然。如有老师上《月迹》一课时,激发学生踊跃地谈自己的看月经历,既理解了课文运词的妙处,又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课堂气氛活跃。而如《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样的文章,却较难激发今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大谈体会,是不是就没有衔接点呢?有!可以从反面思考,联系今天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来学这篇文章,这就是一个较好的衔接点。有时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也不失为一高妙的衔接点。如朱自清的《春》,讲到春天小草萌发满眼新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有学生说春天的草不是这样的,而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散布着的,也难得让人打滚踢球,这点不少学生有同感。教师及时抓住这点,引导学生畅谈自己记忆中的春天,并与课文比较,针对不同点启发学生寻找出原因。
但衔接并不等于简单地把课外的东西搬进课堂。有些衔接不是一堂课就能完成的,也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在衔接。衔接是广义的,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如学习人物传记单元,就让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写传,甚至让他们利用节假日作调查,写作家史等,这些都不是哪一堂课就能解决的。我们的备课有单元备课法,教学有整体教学法,衔接同样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因而实现课内外沟通更大的阵地就在课外。如组建文学社、开设收视课、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等等。而要想让这些活动真正达到切实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效果,还必须从落实两个字去做。
一、目标的落实
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精心设置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合理的锻炼,语文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如开设收视课,不光让学生看,看了以后要组织学生写、议,在不断的写作、评议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判断力。如果看了以后不去落实这些问题,这样的收视课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又如学生一学期的课外阅读,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提出明确的目标,针对这些目标还要定期开展有关活动,以检查目标落实情况,否则课外阅读在很多学生那里就会流于形式,成一句空话,教师辛苦订下的目标也成了一纸空文。
二、过程的落实
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因而语文活动较之以往成倍的增加,并且起到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但也有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教师忽略了活动过程的指导。不要以为只要布置了活动就万事大吉。如社会调查,因为这样的活动牵涉到很多方面,不可能开展得很多,因而搞一次就要搞出效果,学生的能力就应得到一次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教师只管布置任务,而不去具体地组织和部署,是很难收到效果的,甚至极有可能热热闹闹的开始,冷冷清请的收场,这样的课内外沟通不是真正的沟通,这样的活动只会搞坏学生的习惯。很多语文活动都是如此,教师必须就其活动过程进行指导,抓好了过程,其效果自然就出来了。如语文知识竞赛活动、读书汇报活动、古诗词记诵比赛等,重要的不是活动开展的本身,而在于活动前学生的准备,他们查找积累资料的过程,阅读并写作各种心得的过程,更需老师不时的督促和指导,才能顺利完成好这些活动,真正促进能力的增长。
三、措施的落实
很多人都知道,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得意于课外自学,依靠平日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些教学任务的实现,不可能光靠在校的几节课来完成,更需要学生课下的积累。但学生课外自学习惯的养成,并非光靠自觉,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学生自觉积累,以培养和巩固这些良好习惯。可以实施自学指导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从课内受益。如学习工具的指导中工具书的运用,字典或词典应硬性规定人手一册,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障碍,让学生自行查阅工具书解决,久而久之习惯便形成了,当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再遇到难题时,便会主动探究,并不断尝到胜利的滋味,加强自学的信心。当然学习的工具还包括图书馆、阅览室、电脑等,像电脑还是未来教学的重要手段、必备工具,掌握了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就更不言而喻了。
新课标的实施,把学生和老师都从烦琐的语文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了,但实际上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真正把语文课改搞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瑾,孙军业,陈钟梁.创新:未来语文教育的生命——陈钟梁先生访谈录[J]. 中学语文教学,1999(2).
[3]王召春. 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 走出初中语文教学困境[J]. 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标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从这里我们读出了:必须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广大的社会成为课堂。而传统的教学针对某一篇文章精分细析,进行纯技术的训练,使活生生的文章变得抽象枯燥,而且面目可憎,这又如何让学生把文章同课外多彩的生活等同起来呢?语文课不光是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也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爱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字作文,还要学会了处世做人,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好课堂。作为教师又如何去实施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目標呢?教材作为范本自有它的高妙之处。因而教师仍应在教材上做好文章,处理好教材仍是关键。教材是桥梁,我们如何利用好这座桥,让所有的学生都顺利渡到对岸,不至于茫然无路或失足落水。在这里我谈点心得,以抛砖引玉。
新课标要求“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把课内与课外衔接起来,怎样在常规课中实现课内衔接,让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呢。有老师如是做:每节课留五到十分钟念一篇课外文章,至于其余的课堂教学依然老一套。且美其名曰,一举三得,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应付了上级检查,还省时省事。可殊不知,依靠每堂一篇的课外文章来完成课堂内外的沟通,显然是荒唐的。这种作法无法真正完成课内与课外的衔接,而只是生硬的拼凑。语文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运用有种种方法,要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还原于生活,必须找准一个点,点找准了,就找到了重要的钥匙。
那我们该如何去找这个点?
首先,善找衔接点。这要教师深钻教材,针对每篇课文的特色,找出它与学生生活衔接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衔接点。文学源于生活,在文章中找出它的生活源,便是课堂上与学生的衔接点。因而教师必须熟悉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衔接便能灵活多样,学生也能乐于接受。一个不了解自己学生生活状况、环境的语文老师是不可能真正搞好教学中的衔接的。如学习《从宜宾到重庆》这篇文章,宜昌的老师让学生补写关于宜昌的解说词,宜昌也是江滨城市,又是学生的家乡,这个衔接点就找得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达到训练写作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面对如此好的条件,有个老师就善于就地取材,以学生自己生活的校园为例,一边放关于学校风景的录像,一边让学生谱写解说词,面对熟悉的校园,学生是能抓住特点有话可说的,这个衔接点也很好。
其次,巧找衔接点。学生的生活经验阅历是有限的,而文章却是多样,既有形象的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抽象理论的述说,为一篇贴近生活、充满情趣的文章找衔接点较容易,可给一篇说理思辨性强的文章找衔接点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有些课可以上得热热闹闹,有些则不然。如有老师上《月迹》一课时,激发学生踊跃地谈自己的看月经历,既理解了课文运词的妙处,又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课堂气氛活跃。而如《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样的文章,却较难激发今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大谈体会,是不是就没有衔接点呢?有!可以从反面思考,联系今天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来学这篇文章,这就是一个较好的衔接点。有时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也不失为一高妙的衔接点。如朱自清的《春》,讲到春天小草萌发满眼新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有学生说春天的草不是这样的,而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散布着的,也难得让人打滚踢球,这点不少学生有同感。教师及时抓住这点,引导学生畅谈自己记忆中的春天,并与课文比较,针对不同点启发学生寻找出原因。
但衔接并不等于简单地把课外的东西搬进课堂。有些衔接不是一堂课就能完成的,也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在衔接。衔接是广义的,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如学习人物传记单元,就让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写传,甚至让他们利用节假日作调查,写作家史等,这些都不是哪一堂课就能解决的。我们的备课有单元备课法,教学有整体教学法,衔接同样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因而实现课内外沟通更大的阵地就在课外。如组建文学社、开设收视课、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等等。而要想让这些活动真正达到切实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效果,还必须从落实两个字去做。
一、目标的落实
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精心设置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合理的锻炼,语文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如开设收视课,不光让学生看,看了以后要组织学生写、议,在不断的写作、评议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判断力。如果看了以后不去落实这些问题,这样的收视课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又如学生一学期的课外阅读,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提出明确的目标,针对这些目标还要定期开展有关活动,以检查目标落实情况,否则课外阅读在很多学生那里就会流于形式,成一句空话,教师辛苦订下的目标也成了一纸空文。
二、过程的落实
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因而语文活动较之以往成倍的增加,并且起到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但也有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教师忽略了活动过程的指导。不要以为只要布置了活动就万事大吉。如社会调查,因为这样的活动牵涉到很多方面,不可能开展得很多,因而搞一次就要搞出效果,学生的能力就应得到一次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教师只管布置任务,而不去具体地组织和部署,是很难收到效果的,甚至极有可能热热闹闹的开始,冷冷清请的收场,这样的课内外沟通不是真正的沟通,这样的活动只会搞坏学生的习惯。很多语文活动都是如此,教师必须就其活动过程进行指导,抓好了过程,其效果自然就出来了。如语文知识竞赛活动、读书汇报活动、古诗词记诵比赛等,重要的不是活动开展的本身,而在于活动前学生的准备,他们查找积累资料的过程,阅读并写作各种心得的过程,更需老师不时的督促和指导,才能顺利完成好这些活动,真正促进能力的增长。
三、措施的落实
很多人都知道,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得意于课外自学,依靠平日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些教学任务的实现,不可能光靠在校的几节课来完成,更需要学生课下的积累。但学生课外自学习惯的养成,并非光靠自觉,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学生自觉积累,以培养和巩固这些良好习惯。可以实施自学指导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从课内受益。如学习工具的指导中工具书的运用,字典或词典应硬性规定人手一册,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障碍,让学生自行查阅工具书解决,久而久之习惯便形成了,当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再遇到难题时,便会主动探究,并不断尝到胜利的滋味,加强自学的信心。当然学习的工具还包括图书馆、阅览室、电脑等,像电脑还是未来教学的重要手段、必备工具,掌握了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就更不言而喻了。
新课标的实施,把学生和老师都从烦琐的语文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了,但实际上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真正把语文课改搞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瑾,孙军业,陈钟梁.创新:未来语文教育的生命——陈钟梁先生访谈录[J]. 中学语文教学,1999(2).
[3]王召春. 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 走出初中语文教学困境[J]. 科技创新导报,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