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中的国家记忆危机及其未来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记忆可以按照"关于国家的记忆"(或"国家作为一种记忆")与"国家的记忆"(或"国家+记忆")两种方式来理解.根据把"国家"化解成中国、祖国、民族和政党四个维度的意义,国家记忆也可以被理解为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国记忆、文化心理学意义上的祖国记忆、民族志意义上的民族记忆和政治学意义上的政党记忆.国家记忆的所指往往会因应不同的使用语境而改变.国家记忆的形成最基本地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前者即强制性"嵌入"记忆的方式,后者即"诗性自觉"的记忆方式.在数字时代,记忆研究主要关注"记忆与遗忘的关系"及"隐私、网络暴力和正义"两个问题.而国家记忆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如何选择记忆"与"公共空间的转型"两个方面.从记忆的主体("群众")到记忆的对象("信息"),再到记忆的方式("电子阅读"与"文化习惯")和记忆的表征("纷众记忆"),互联网颠覆了原本由国家和社会(或民间)所构成的记忆生态,创造出了更多关于记忆乃至国家记忆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不动产登记档案查询对于不动产买卖,至关重要。由于不同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对不动产登记档案查询中某些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存在不同理解,时而会出现查询申请被拒、查询范围受限或超范围利用的现象。文章针对不动产登记档案日常查询实践中遇到的部分复杂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充分发挥物权登记公示作用的建议,旨在为进一步规范、便捷地开展不动产登记档案查询工作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