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综合治疗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齐鲁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淋巴水肿综合治疗(CDT)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性护理,观察组给予CDT疗法(包括手法引流、局部皮肤护理、淋巴水肿加压治疗及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上肢周径变化情况,并随访至术后12个月比较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功能锻炼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了术后1个月两组淋巴水肿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外,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淋巴水肿严重程度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T疗法对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降低术后淋巴水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选择毛细管色谱柱、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称样质量分别为DB-624、70℃、30min和5g,以外标法定量。该方法
评价研究应用运动营养摄取方案对大学生体质测评的影响。选择2018年度某校大三学生为样本,展开为期两个学期的实验调查。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法从有意愿参与本研究的学生群体
本刊除总信箱ycsz@chinajournal.net.cn外,还有各栏目投稿信箱: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学、社会学、文学理论研究:yctc_xb@sina.com古代文学、文献学、伦理学、文化研究:zrw8246
期刊
随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由体制改革引发的机制转换对学院办公室主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课题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华中师范大学各学院办公室为主要调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气滞血瘀证差异表达谱,以探索气滞血瘀证可能的生物学基础与发生机制。方法:①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气滞血瘀证组学层面研究的相关文献3
目前,肿瘤是人类第一大杀手,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胁。乳腺癌是全球妇女中发病和死亡率占继肺癌之后第二位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发生的异质性,乳腺癌发病机制存在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