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美丽重庆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we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民居建筑中,重庆的吊脚楼可谓别具一格,它的建筑形式给人们带来生活便捷与视觉美感。文章从重庆吊脚楼的形成条件、建筑构造、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探究其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吊脚楼;因地制宜;悬虚构屋
  民居是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我国的民居建筑种类多样,造型各异,在众多民居建筑中,重庆的吊脚楼可谓别具一格。
  依山而建,是我们对重庆吊脚楼的总体印象。“吊脚”一般是指建筑物的一部分架在下吊的脚柱上从而使底部悬空,是适应山地地形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通常这种建筑的一部分直接倚在坡坎上,形成接地的平房,另一部分根据地势接柱架空,形成楼房。由于整座建筑的底部像是吊着几根柱子,人们习惯地将它称为“吊脚楼”(图1)。
  重庆的吊脚楼数量较多,尤其是近代时期的吊脚楼广泛地留存下来。因为在那时,两江环抱的重庆以水路交通为主,江河沿岸建立了许多便于人们出行以及货物运输的航运码头。而以码头为中心,集聚了大量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底层劳工,为求栖身之地,这些底层劳工在靠近码头的滨江坡地上搭棚造屋。于是,沿江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棚户区”。不仅如此,抗战时期大量人口迁至重庆,致使本身用地紧张的山城房价上涨。而迁至重庆的民众多是底层劳动人民,只能靠打工糊口,根本置不起业、租不起房,只好在坎旁岩边搭建遮风蔽雨的临时住房。所以,搭建简便且能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吊脚楼大量兴建。
  可见,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修筑实際上是为了顺应山地地形以及迫于艰苦生活条件的无奈之举。然而,人们意外地发现这样的建筑形式带来了生活便捷与视觉美感。因此,本文从重庆吊脚楼的形成条件、建筑构造、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因地制宜——重庆吊脚楼的形成条件
  重庆吊脚楼独特的造型结构与这一地区的地形、气候、建筑材料以及人身安全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一)地理因素
  重庆地形地貌以丘陵、山脉为主,在这“地无三尺平”的地方修建吊脚楼,可以有效地利用地形,节约土地,并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重庆的水文条件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洪涝隐患,“吊脚”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气候特点
  重庆地处盆地,潮湿闷热是这里显著的气候特征,霉变等常有出现。采用“吊脚”的建筑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防潮作用。
  (三)建筑材料
  重庆的气候十分利于竹木的生长,竹木有着自重轻、抗弯性强、通气性能好的特点。因此,人们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材料性能来发挥居住空间通风隔热的作用。
  (四)人身安全考虑
  潮湿的气候使得这里毒蛇和毒虫较多,在“消杀”能力较弱的过去,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悬于半空的独特构造,可以有效地防止毒蛇毒虫的侵害。
  二、悬虚构屋——重庆吊脚楼的建筑构造
  重庆吊脚楼民居是受到自然环境、人身安全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因地制宜的山地建筑形式。因此,它的造型结构蕴含着劳动人民适应与改造自然的智慧。
  不同于平地建房,要在地势不平的坡坎上修建房屋需要先在坡地上将部分岩石凿平,堆砌成一个平面尺寸通常不足5平米的“厂”字形台基。然而,如果直接在这个面积有限的台基上建房造屋,其居住空间将非常狭小,满足不了人们的居住需求。因此,人们就在房屋的骨架搭建上做文章。
  (一)“地面”骨架
  人们首先在垂直于台基的方向立柱,这些柱不仅要在堆砌好的台基上来构筑,同时还在台基外靠下的坡坎处用更长的竹木进行搭立,为伸出于台基外的“地面”打好基础,然后再用枋将立于台基边缘与台基外的各个支撑柱横穿起来。如此一来,房屋的台基部分与台基外悬于坡地的架空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被拓宽面积的“地面”部分。
  “地面”二字用引号标注,是因为位于台基的部分可以看作是平房,而悬于台基外的部分可以称作楼房。于是,整座吊脚楼形成了半地半楼的空间格局。
  (二)屋身骨架
  房屋“地面”部分的骨架做好构建后,还要在靠近屋顶的地方用枋木将这些立柱进行横向穿插衔接,使整个屋身部分的骨架起到稳定作用。
  (三)屋顶骨架
  吊脚楼的屋顶通常采用形似三角形的悬山式屋顶。要构筑这样的双坡面屋顶需要先在屋身骨架上端立长短不一的瓜柱,为屋顶的“三角形”双坡面做好承托,再用檩木以平行于地面的方向架跨在瓜柱上,最后在檩木上面装上便于铺茅草或青瓦等屋顶材料的椽,这样整个屋顶骨架也就搭建完成了(图2)。
  简而言之,一座吊脚楼的骨架搭建可以概括为:竖木为柱,连柱接枋,枋上搭檩,檩上铺椽。
  吊脚楼的骨架搭好后,整个工程就剩下砌墙和铺屋顶了。砌墙同样是就地取材,在房屋骨架的柱与枋之间,用竹条或树枝编成壁体,两面涂泥,再在表面抹上石灰,从而形成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的竹编夹泥白灰粉墙。最后,在屋顶的椽木上铺上竹篾或者小青瓦,一座吊脚楼民居就竣工了。
  总的来讲,重庆吊脚楼的修建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匠心独运:在坡地上将悬伸的“地面”架空吊脚,不仅扩宽居住面积,还起到抗洪防潮、防止毒蛇毒虫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用竹篾编织再糊泥土做墙体,可以通风散热;铺搭双坡面的悬山式屋顶,很好地起到了排水作用。
  三、巧夺天工——重庆吊脚楼的艺术美感
  重庆吊脚楼从营造理念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和谐,它的建筑构造在满足功用性的同时还兼具着艺术性。
  (一)造型美
  无论是单独倚立还是组合成群,重庆吊脚楼都体现着独特的审美意蕴。
  单座吊脚楼的造型具有很高的识别度,其外表可以看作是由戴着“帽子”的屋顶、挺着形似长方体的屋身,以及长着“长腿”的支撑柱组成,形如表演高跷的艺术家。具体来讲,吊脚楼屋身以下的部分由吊脚柱支撑,与坡面的接触部分减少到只有几个点。那么,搁在吊脚柱上的建筑底部区域形成了一个开敞空间,而上部的居住部分则是一个凸出的围合空间。如此一来,整座吊脚楼形成上实下虚、对比强烈的造型特点,呈现出“悬虚构屋”的视觉效果。   同样,组合成群的吊脚楼也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重庆吊脚楼往往是成片接连,形成规模壮观的吊脚楼群。于是,人们会根据山势的起伏变化以及邻近的建筑空间条件来建房造屋。为争取居住空间,人们在架空筑楼的同时还会运用类似吊脚原理的“悬挑”手法。因此,每座吊脚楼的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的房屋多建出一层楼,有的房屋挑出阳台,倚在邻家的屋顶上,还有的房屋辟出一条廊道,形成与邻家共用的公共空间。
  (二)空间美
  “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重庆吊脚楼背靠山崖,面向江水,构筑出迷人的“3D魔幻空间”。正如著名作家张恨水所描写的那样:“重庆的房子包括川东沿江的码头,那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那种怪法,怪得川外人有些不相信。比如你由大街上去拜访朋友,你一脚跨进他的大门,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層,而是他的屋顶。你就由这屋顶的平台上,逐步下楼,走进他的家,所以住在地面的人家,他要出门,有时是要爬三四层楼,而大门外恰是一条大路,和他四层楼上的大门平行。这是什么原故?因为扬子江上溯入峡,两面全是山,而且是石头山。江边的城市,无法将遍地的山头扒平。城郭街道房屋,都随了地势高低上下建筑。街道在山上一层层地向上横列地堆叠着,街两旁的人家,就有一列背对山峰,也有一列背对了悬崖。背对山峰的,他的楼房,靠着山向上起,碰巧遇到山上的第二条路,他的后门,就由最高的楼栏外,通到山上。”
  重庆吊脚楼建筑跟坡靠坎,开合随意,空间分割自然灵活,其构造法则称得上“不受形制”。正是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理念彰显着重庆吊脚楼“悬浮跌宕”的空间美。
  (三)色彩美
  建筑的色彩表现与其材料息息相关。重庆吊脚楼一般就地取材来构建房屋的各个部分,墙面、屋身骨架、屋顶瓦片的材料、颜色与质感给人带来清新朴素、自然天成的感受。
  重庆吊脚楼通常采用竹编夹泥的方法作墙体。竹编夹泥墙虽然通风效果好且自重轻,但是耐久性较差。因此,人们往往会在竹编夹泥的墙面上抹石灰,从而形成“白墙”。值得一提的是,同样采用竹木材料的屋身骨架并非用墙面包裹,而是将构架显露在白墙之外。于是,黄褐色的骨架线条在白色的墙面上形成网格状的艺术分割,使得吊脚楼的墙面色彩既清新朴素,又不单调。同时,屋顶瓦片的青灰色与屋身骨架的黄褐色以及墙面的白色搭配调和,让整个建筑的色调表现出纯真中和的特性。
  “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青、灰、白、黄、褐构成了重庆吊脚楼建筑的主要色彩,充分凸显出这种山城民居单纯质朴、古拙纯净的建筑气质。
  四、结语
  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是重庆传统民居的重要元素,也是独具特色的城市情结。随着旧城改造的步伐加速,现代建筑不断建立,传统吊脚楼民居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但吊脚的理念却一直以不同的形式被继承和创新。吊脚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符号,成为了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参考文献:
  [1]曾智中,尤德彦.张恨水说重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2]刘晶晶.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
  作者单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其他文献
作者簡介:   侯伟伟,硕士,徐州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期刊
摘 要:乡镇旅游的振兴与发展需要从地域文化中提炼与挖掘相关因素,构建合理的景观规划。旅游者一般相当重视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愿意进入慢节奏的环境中,到自然环境好、地域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以缓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减轻身体负荷。  关键词:文化;景观设计;旅游资源;武当山镇  十堰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建筑技术以及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参数化形式语言视角下逐步产生和发展了新的美学观念。作为当代建筑中一种特殊体量的建筑——非线性建筑,其美学价值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看到。阐述非线性建筑设计美学观念的重构,并对其流动美、秩序美和空间美进行分析,以此说明非线性建筑设计中形式语言的美学体现,总结非线性建筑形式的价值,为未来非线性建筑方案提供更多的评价依据。  关键词: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设
期刊
摘 要:养马岛作为近几年新兴的旅游胜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的特征。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养马岛出现了设施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同时,现代人对旅游景点的要求也不仅仅是风景优美,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旅游景点开展空间更新活动,重新解构旅游景点布局,设计出更符合新时代游客需求的旅游景点。文章通过阐述旅游景点空间更新的相关内涵,简要介绍了养马岛的概况以及发展中
期刊
摘 要: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是一条跨越江汉,连接汉阳、汉口的交通线路,于2016年12月底通车,是目前为止武汉轨道交通网中最长也是最具城市特色的地铁线路。整条线路与以往地铁站的风格有所不同,以独特的怀旧风格引起公众的关注,无论是主题,还是公共艺术形式,都更贴近公众的生活与曾经的记忆,唤起的都是公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和对家的记忆。武汉地铁6号线路的公共艺术在高速发展的今天,选取怎样的视角去传达曾经的
期刊
摘 要:南宁新会书院是南宁市迄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会馆建筑。建筑整体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庄重古雅,每进屋顶皆铺有碧绿琉璃瓦,脊饰彩塑,各梁、柱等建筑构件上的花鸟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厅堂中高高悬挂着巨幅匾额,是目前南宁市最能体现出岭南建筑艺术特色的一处古建筑。从南宁新会书院建筑的“势”“韵”“意”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南宁新会书院所具有的岭南传统建筑之美以及该建筑与书法、音乐和诗词艺术之间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区域规模日益扩大,新区建设兴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而老城区日益衰落,城市更新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历史名城的保定,其历史街区演绎为城市风貌的精华,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地方特色;改造更新;城市复兴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
期刊
摘 要: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演变和工商业发展的见证者,是每座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文化瑰宝与社交名片。在中国城市不断加快的建设进程中,保护与修缮历史街区已迫在眉睫。在更新的过程中,过去所倡导的“先拆后建”的做法已经遭到时代的淘汰,不搞“大拆大建”,以绣花的方式对待城市建设是如今文化遗产保护者和规划设计师的历史使命。文章以“微手术”视角对长沙油铺街及毛家桥巷历史步道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实地调研与群众访谈,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在渐渐缩短,农村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然而并非所有村落发展的层次与结构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村落需相对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在中国,村庄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协调,彼此依存的。在城市化的进一步高速发展下,传统村落的布局与结构往往因不能承受这种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冲击从而进入到一个难以适应的发展阶段,村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自然肌理遭受破坏。文章
期刊
摘 要:遗产廊道是一种针对大尺度文化景观的遗产保护方法,文章基于遗产廊道理念,研究大运河常州段历史演变与遗产资源,分析常州运河游憩空间开发现状,提出开发策略,以期擦亮遗产地文化旅游品牌,促进运河游憩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运河常州段;遗产廊道;游憩空间;空间开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运河常州段遗产廊道构成与游憩空间开发研究”(2019SJA1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