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菊华老师,您好!您的作品《清理水葫芦》已入选‘中国农民画精品赴联合国总部大展’。”浙江嘉善县姚庄镇展丰村村民庄菊华手机里一直珍藏着这条舍不得删的短信。4月23日17时59分,这是让庄菊华久久不能忘怀的时刻,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农家人,却将绘制的农民画送入联合国展厅,一时间成为江南小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惊喜的画卷
刚收到作品入选联合国大展的短消息,庄菊华简直不敢相信,甚至有些疑惑,她连忙打电话给镇里的文化站,联系后确认了。说起这个喜讯,庄菊华的脸上至今还有着些许不可思议。
庄菊华,51岁,嘉善县姚庄镇展丰村人,一个地道的嘉善农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乡的灵性孕育了庄菊华勤劳淳朴的性格。12年前,从拿起画笔的那一刻开始,庄菊华便与农民画有了割舍不了的感情。
“只要一拿起画笔,便会觉得特别放松和开心,每完成一幅画作,便会特别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对于这十几年来的绘画经历,庄菊华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
5月21日晚,“世界情·中国梦——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来自中国35个农民画乡的108幅农民画在此进行为期三天的展出。庄菊华创作的农民画《清理水葫芦》位列其中。画面上,蓝色的湖面上漂着许多绿色的水葫芦,水葫芦上盛开着紫色的花,一群鸭子在其间追逐嬉戏。一条红色的小船上几位村民正在打捞水葫芦。
“过去看到过河塘里到处漂浮着水葫芦,后来被一点点打捞掉,河道恢复清澈。想到眼下全省正开展‘五水共治’行动,一下子灵感就来了。”对于为什么会选择清理水葫芦这一题材庄菊华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幅画,庄菊华煞费苦心。除了多次构思和构图外,她还特意跑了好几趟嘉兴,请嘉兴的陈玉峰老师指点和修改,直到满意才开始画到画纸上,再一点点尝试填色彩,最终形成了这幅参展作品。
精心制作的农民画在联合国的展会上也是大放异彩。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表示,中国农民画家把质朴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人类文明进程中多元文化的交融,参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互动。相信本次展览将有助于增进大家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联合国副秘书长彼德·朗斯基-蒂芬索表示,这些优秀的中国农民艺术作品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和平发展、和谐幸福、美好生活的理念。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表示,这些农民画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基因,反映了农民对自然和土地的珍惜,以及对生命与环境的关爱。
勤勉的画笔
“到联合国参展,是意外之喜,并不是我画这幅画的目的,真正让我开心的是我的作品被大家认可”,庄菊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其实,庄菊华的画出国展出早已不是第一次。去年,她的另一幅作品《烧砖窑》曾远赴西班牙,在由文化部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和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共同承办的“田野海风——浙江农民画渔民画展”展出。那是庄菊华的画第一次在海外亮相,也是她第一次以一名普通农村妇女的身份,用手中的画笔,把农村欢乐的生活和劳作场景融汇到画中,展示于世界。
“学画前也曾经梦想有一天能出国展览。”谈到获奖,庄菊华聊起了自己的偶像农民画家周福珍,上世纪80年代,周福珍的农民画被送到美国蒙大拿州参展,这成为小村里传诵的一件稀奇事。
当时,既是同村又同样爱好艺术的周福珍和庄菊华的母亲经常会聚在一起聊天、画画。作为女儿,庄菊华经常陪伴在一旁,也就是在那时,她对农民画有了初步的认识。
庄菊华的母亲擅长剪纸,父亲也是串马灯的非遗传承人。也许继承了父母优良的艺术细胞,庄菊华在农民画上的天赋展露无遗,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她成了当地锦绣农民画社里出挑的农民画家。
19年前,得知母亲和周福珍到县城区参加绘画比赛,出于好奇,庄菊华也报名参加了那次比赛,意外地得了奖。虽然当时那个奖更多的是安慰性质,但对于从未受过专业绘画指导的庄菊华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从此她迷上了农民画。
4年前,姚庄要举办农民画培训班,听到消息后,庄菊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刚参加培训时老师讲的很多专业名词都听不懂,光是调色这一关就折腾了好久。后来,庄菊华索性自己琢磨,边画边试,实在调不出想要的色彩再打电话问老师。现在,在她家卧室的地板上,一直摆放着那么一本练习簿,上面记录着各种颜色配料表: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得出怎样的颜色,写得清清楚楚。庄菊华解释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有的颜色调出来很偶然,如果不及时记录,以后可能会忘了。
庄菊华没有接受过正规美术院校的系统教育,这本是缺憾,但因为她的天赋与勤思,再加上极强的创作能力,反而使她摆脱了学院派的条条框框。作为新时代的农民,生活滋润着她的画笔,其作品既有农民的质朴,又不乏时代感。
“我白天还要忙田里的活,经常是吃完晚饭才开始画。拿起画笔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常常作画到凌晨一两点才睡!”
“庄菊华绘画勤奋,平日里也非常注意留心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创作能力极强。”指导了庄菊华多年的陈玉峰既看到她的成长,也对她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庄菊华已经小有成就,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县及国外展出,她也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是姚庄镇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农民画作者。
绚烂的色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庄菊华是个地道的农民,与其他农民不同之处在于——她一只手握锄头,另一只手却牢牢握住了画笔,对于农村和农村生活更是饱含深情。
现在的庄菊华有两处画室,一处是锦绣农民画社,另外一处就是她家的卧室。走进她的卧室,两条长板凳就是画架,床边靠着一块贴着画纸的画板,地上放满了颜料。只要有空,她就会静坐在画板前,慢慢构思、细细描绘。
这么多年来,庄菊华手中的画笔没有停过,她说这完全是兴趣使然:“有些人喜欢跳舞、打麻将,我就喜欢画画。而且一旦画画,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能忘掉。”原来就在去年,庄菊华外出打工的丈夫意外去世。现在,她的精神支柱,她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了画画上。
为了让农民画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在自己作画之余,庄菊华还积极地“收徒弟”。“因为房子相邻,我经常过来看她画画。今年开始算是正式跟着她学。她人很好,经常到我家里指导我,画社有培训课程她也会带我们去听。”庄菊华的邻居、亦是学生的曹建仙笑着说。
在庄菊华等一批农民画领头人的带动下,姚庄镇一下子涌现出了80多名农民画爱好者和创作者,其中有7幅作品被送到西班牙展出,30多幅作品在浙江省和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与比赛中获奖。2012年,他们创作的65幅作品在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集中展出。2013年,他们又带着自己创作的70幅作品走进上海长宁区美术馆,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姚庄农民画作者这个群体也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优秀视觉艺术创作群体的称号。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说,中国农民画是以中国各地民俗为养分,以农民自身生活为源泉,体现了农民画家“画天、画地、画自己”的绘画特点,具有原创、粗犷、抽象的艺术特征,是勾勒生命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的中国绘画艺术。
这或许是对中国农民画的最高评价,也是对植根农村的千万庄菊华们的最高评价。
惊喜的画卷
刚收到作品入选联合国大展的短消息,庄菊华简直不敢相信,甚至有些疑惑,她连忙打电话给镇里的文化站,联系后确认了。说起这个喜讯,庄菊华的脸上至今还有着些许不可思议。
庄菊华,51岁,嘉善县姚庄镇展丰村人,一个地道的嘉善农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乡的灵性孕育了庄菊华勤劳淳朴的性格。12年前,从拿起画笔的那一刻开始,庄菊华便与农民画有了割舍不了的感情。
“只要一拿起画笔,便会觉得特别放松和开心,每完成一幅画作,便会特别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对于这十几年来的绘画经历,庄菊华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
5月21日晚,“世界情·中国梦——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来自中国35个农民画乡的108幅农民画在此进行为期三天的展出。庄菊华创作的农民画《清理水葫芦》位列其中。画面上,蓝色的湖面上漂着许多绿色的水葫芦,水葫芦上盛开着紫色的花,一群鸭子在其间追逐嬉戏。一条红色的小船上几位村民正在打捞水葫芦。
“过去看到过河塘里到处漂浮着水葫芦,后来被一点点打捞掉,河道恢复清澈。想到眼下全省正开展‘五水共治’行动,一下子灵感就来了。”对于为什么会选择清理水葫芦这一题材庄菊华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幅画,庄菊华煞费苦心。除了多次构思和构图外,她还特意跑了好几趟嘉兴,请嘉兴的陈玉峰老师指点和修改,直到满意才开始画到画纸上,再一点点尝试填色彩,最终形成了这幅参展作品。
精心制作的农民画在联合国的展会上也是大放异彩。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表示,中国农民画家把质朴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人类文明进程中多元文化的交融,参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互动。相信本次展览将有助于增进大家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联合国副秘书长彼德·朗斯基-蒂芬索表示,这些优秀的中国农民艺术作品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和平发展、和谐幸福、美好生活的理念。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表示,这些农民画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基因,反映了农民对自然和土地的珍惜,以及对生命与环境的关爱。
勤勉的画笔
“到联合国参展,是意外之喜,并不是我画这幅画的目的,真正让我开心的是我的作品被大家认可”,庄菊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其实,庄菊华的画出国展出早已不是第一次。去年,她的另一幅作品《烧砖窑》曾远赴西班牙,在由文化部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和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共同承办的“田野海风——浙江农民画渔民画展”展出。那是庄菊华的画第一次在海外亮相,也是她第一次以一名普通农村妇女的身份,用手中的画笔,把农村欢乐的生活和劳作场景融汇到画中,展示于世界。
“学画前也曾经梦想有一天能出国展览。”谈到获奖,庄菊华聊起了自己的偶像农民画家周福珍,上世纪80年代,周福珍的农民画被送到美国蒙大拿州参展,这成为小村里传诵的一件稀奇事。
当时,既是同村又同样爱好艺术的周福珍和庄菊华的母亲经常会聚在一起聊天、画画。作为女儿,庄菊华经常陪伴在一旁,也就是在那时,她对农民画有了初步的认识。
庄菊华的母亲擅长剪纸,父亲也是串马灯的非遗传承人。也许继承了父母优良的艺术细胞,庄菊华在农民画上的天赋展露无遗,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她成了当地锦绣农民画社里出挑的农民画家。
19年前,得知母亲和周福珍到县城区参加绘画比赛,出于好奇,庄菊华也报名参加了那次比赛,意外地得了奖。虽然当时那个奖更多的是安慰性质,但对于从未受过专业绘画指导的庄菊华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从此她迷上了农民画。
4年前,姚庄要举办农民画培训班,听到消息后,庄菊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刚参加培训时老师讲的很多专业名词都听不懂,光是调色这一关就折腾了好久。后来,庄菊华索性自己琢磨,边画边试,实在调不出想要的色彩再打电话问老师。现在,在她家卧室的地板上,一直摆放着那么一本练习簿,上面记录着各种颜色配料表: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得出怎样的颜色,写得清清楚楚。庄菊华解释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有的颜色调出来很偶然,如果不及时记录,以后可能会忘了。
庄菊华没有接受过正规美术院校的系统教育,这本是缺憾,但因为她的天赋与勤思,再加上极强的创作能力,反而使她摆脱了学院派的条条框框。作为新时代的农民,生活滋润着她的画笔,其作品既有农民的质朴,又不乏时代感。
“我白天还要忙田里的活,经常是吃完晚饭才开始画。拿起画笔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常常作画到凌晨一两点才睡!”
“庄菊华绘画勤奋,平日里也非常注意留心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创作能力极强。”指导了庄菊华多年的陈玉峰既看到她的成长,也对她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庄菊华已经小有成就,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县及国外展出,她也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是姚庄镇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农民画作者。
绚烂的色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庄菊华是个地道的农民,与其他农民不同之处在于——她一只手握锄头,另一只手却牢牢握住了画笔,对于农村和农村生活更是饱含深情。
现在的庄菊华有两处画室,一处是锦绣农民画社,另外一处就是她家的卧室。走进她的卧室,两条长板凳就是画架,床边靠着一块贴着画纸的画板,地上放满了颜料。只要有空,她就会静坐在画板前,慢慢构思、细细描绘。
这么多年来,庄菊华手中的画笔没有停过,她说这完全是兴趣使然:“有些人喜欢跳舞、打麻将,我就喜欢画画。而且一旦画画,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能忘掉。”原来就在去年,庄菊华外出打工的丈夫意外去世。现在,她的精神支柱,她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了画画上。
为了让农民画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在自己作画之余,庄菊华还积极地“收徒弟”。“因为房子相邻,我经常过来看她画画。今年开始算是正式跟着她学。她人很好,经常到我家里指导我,画社有培训课程她也会带我们去听。”庄菊华的邻居、亦是学生的曹建仙笑着说。
在庄菊华等一批农民画领头人的带动下,姚庄镇一下子涌现出了80多名农民画爱好者和创作者,其中有7幅作品被送到西班牙展出,30多幅作品在浙江省和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与比赛中获奖。2012年,他们创作的65幅作品在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集中展出。2013年,他们又带着自己创作的70幅作品走进上海长宁区美术馆,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姚庄农民画作者这个群体也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优秀视觉艺术创作群体的称号。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说,中国农民画是以中国各地民俗为养分,以农民自身生活为源泉,体现了农民画家“画天、画地、画自己”的绘画特点,具有原创、粗犷、抽象的艺术特征,是勾勒生命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的中国绘画艺术。
这或许是对中国农民画的最高评价,也是对植根农村的千万庄菊华们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