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将思维训练带进语文课堂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教学
  (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已解决生字词障碍,能熟读文章。)
  一、导入
  用IPAD查一查中国枣文化。关键词:枣文化、红枣习俗、红枣与传统习俗。限时2分钟。
  技术运用:查找、倒计时。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她” 和萧乾是什么关系?
  3.“她”为什么要托“我”带枣核?
  技术运用:IRIS-抽人。
  三、品读课文
  1.朗读最后一句,加点字在“没有一个民族”上。
  2.学生投票: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大多数同意,少部分不同意。)
  技术运用:统计图。
  生:这句话太武断了,我不同意,外国也有这样依恋故土的例子。
  师:从事实角度来说不客观,从情感角度来说可以理解,就像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妈妈最漂亮。
  3.朗读最后一句,加点字点在“这么”上。
  师:作者说的“这么”依恋是“怎么”依恋?能不能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表现?
  4.学生圈画能够具体表现出女同学依恋故土的词句。
  四、理解主旨
  1.朗读最后一句,重音放在“我们”上。
  2.这里的“我们”是指谁?
  生: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所有的中国人。
  3.朗读余光中的《乡愁》。
  师:《乡愁》表现诗人余光中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技术运用:配乐。
  4.查资料:除了写诗和种枣树,中国海外游子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寄托对故土的思念的?
  技术运用:查资料。
  五、完成作业
  从女同学的角度重新改写此文,字数200~300字。
  本节课用了多次“查资料”的环节,但实际效果不佳。以导入为例,为了让学生明白“枣”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植物,笔者设计让学生用IPAD查找“中国的枣文化”。但网上查找的范围太广了,2分钟远远不够。从查找结果来说,学生找的都是跟“做甜点”“煲汤”有关的内容,完全偏离了笔者的初衷。从能力培养的层面来讲,单纯利用网络查资料,在思维训练上是缺乏深度的,学生只锻炼了查资料的能力,但学生更需要锻炼的是查完资料之后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枣核》里有很多具体表现女同学依恋故土的句子和词语,赏析这些词句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怎么找是个问题。第一次授课时,笔者采取了传统的圈画方式。但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圈画过于简单,课堂上运用圈画不是一个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教学活动。
  品读主旨时,笔者主要的抓手是《枣核》的最后一句话:“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一样依恋故土。”这句话表明了萧乾的写作意图和主旨。在分析这句话时,可以从海外华人的角度分析,感受海外华人对祖国的依恋之情。因此,笔者设计让学生查找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例子,以此来唤起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依恋。但在课后,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太表面了,而且单纯查找资料也不能使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
  认真地反思了教学,笔者做了修改,在另一个班级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教学
  (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已解决生字词障碍,能熟读文章。)
  一、导入
  师:请1~2位学生朗读课题。
  生:枣核(hé)。
  师:有没有不同读音?
  (出示字典上“核”的两种读音 hé、hú。)
  师:在北京人日常口语中,核是读hú的。再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课题。
  生:枣核(hú)。
  师:你为什么读hú了?
  生:因为我读过文章,这篇文章中的女同学是北京人,她肯定读枣核(hú)。
  板书:乡音寄托乡思。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她”和萧乾是什么关系?
  3.“她”为什么要托我带枣核?
  小结:本文于80年代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时值萧乾访美前夕,一位移民海外的女同学嘱托萧乾为她带几颗生枣核。萧乾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女同学是想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下这颗枣核。
  技术运用:IRIS-抽人。
  三、批注课文
  师:身居海外数十年的她,居然想要在美国的花园里种下一颗来自北京的枣核,这里我们能读出一种对家乡的思念,枣核是她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现在请同学们散读课文,圈画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够具体表现女同学依恋故土,并写一点批注。
  (教师提供批注范例。)
  1.小组分工,散读课文,进行圈画、批注。
  2.小组内部讨论,选出一位批注得最优秀的同学,用Hi-teach拍照并上传这个同学的批注内容。
  3.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程度,依次对上传之后的批注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在学生批注之上再批注,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生:“再三”——表现出女同学对枣核的重视程度。
  生:“托在掌心”——托和拿不同,更加重视才会用托。
  生:“开车到几十里外”——说明女同学为了建造花园,不辞辛苦。
  生:她在院子里种“柳”和“莲花”,谐音“留恋”,说明她想家了。
  师:她在院子里种下了柳树、莲花、枣树……想在自己的家里保留一个北海公园,这是为什么?她想在美国找到家乡的影子,想家了。无论你走多远,故土总是在召唤你。对故土的依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生:我有疑问,在第六节,这个女同学为什么要“不好意思”?
  师:在第六节,作者还什么都没有说,她就“不好意思”了,为什么?这房子也是她自己的劳动所得,她没有必要不好意思啊!要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祖训是“勤劳简朴”,她的家却这么豪华,所以她觉得不好意思了。可见,她虽然改了国籍,骨子里还是保留着中华民族“质朴”的特点。
  技术运用:hi-teach拍照、上传功能。
  四、理解主旨
  师:面对这个海外华人的家庭对生活表现出的情趣,作者萧乾是怎么想的呢?齐读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
  2.换一种句式,把最后一段的语义表达出来,用Hi-teach上传到教师的电脑上。
  生:只有中华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
  生:还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吗?
  ……
  技术运用:hi-teach“飞递”功能。
  3.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在IPAD上写几句自己的理解,用Hi-teach上传到教师的电脑上。
  师:萧乾的这位女同学虽然从国籍上讲是美国人,但她骨子里永远是炎黄子孙。女同学从生活习惯上、从她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上,还是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东西。中华民族的大传统就是依恋故土。春节的时候,春运再紧张人们都要回到自己的故乡。人如果死在外地叫“客死他乡”,骨灰也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天底下所有炎黄子孙对文化之根的依恋,是深植于内心的、融合在血液中的,永远也不会忘掉的。这就是萧乾想要借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技术运用:hi-teach“飞递”功能。
  五、完成作业
  从海外友人的角度重新改写此文,字数不限。
  对比和反思
  两次教学实施之后,笔者发现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思维发展的关键是要提供有思维价值的探究话题。
  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设问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前,教师需要对自己的问题反复优化,第一次教学中的导入环节,笔者设计让学生查找资料,看似热热闹闹,但缺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无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次教学的导入中,笔者设计让学生判断“枣核”的读音。根据原有经验,学生本以为“肯定是书面语正确”,但在教师的启发下,渐渐产生了怀疑。在得知北京人口语里,枣核的读音是hú之后,学生立刻联系到女同学也是北京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深信不疑”到“质疑”再到“重新认识”的三个阶段,最终结论是学生思考之后自己得出的结论,比教师直接口述效果要好得多。
  二、利用拍照、上传批注来层层推进学生思维
  在预习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朗读《枣核》,并写下初读感受。学生在感受中较多关注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能够读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写“依戀故土”。但对于笔者希望他们关注的重点词句,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轻描淡写”。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将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枣核》所在的单元正好在讲“批注读书法”,在《枣核》这堂课引入“批注”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在第二次教学中,如何扣住学生自读和批注交流,来体现思维训练和语言实践是笔者所关注的。这一环节需要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反馈,而Hi-Teach系统交互性强的特点能很好地服务于此环节。
  鉴于学生的思维起点是知道“女同学依恋故土”,这个问题最能引出学生的思考。第一次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圈画,但圈画这一活动仅仅是让他们知道了“女同学确实是依恋故土的”,学生的思维并没有推进一层。
  在第二次授课时,笔者让学生分组活动,选出1~2处能具体表现女同学思乡的词句,并进行批注。学生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观点,比如有学生写道:“她在院子里种‘柳’和‘莲花’,谐音‘留恋’,说明她想家了。”也有学生提出了问题:“在第六节,这个女同学为什么要‘不好意思’?”这些细节是学生在预习中看不到的东西。
  在写完自己的批注后,小组内还需要推选一名批注最佳的同学的批注进行上传。学生通过Hi-teach的拍照上传功能将批注上传到了白板上。学生的批注有一些思维漏洞和词不达意之处,笔者利用Hi-teach的白板手写功能在学生批注上又做了批注。教师的第二次批注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原本的思考在教师的帮助下被推进一层。这样层层推进,就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总结这一部分的时候,学生明白了“女同学虽然离开了中国,但精神追求和文化习惯并没有改变”,从而加深了对“依恋故土”这句话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在批注和教师对批注的二次批注中得到了发展。
  三、利用“飞递”把握关键句,是思维从表层到深层的突破点
  《枣核》的关键句就是最后一句。可以说,把握住了这句话也就真的理解了《枣核》。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利用“飞递”功能改写这句话,以便充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接着,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对这句话的理解,上传到白板上。学生的理解往往从个人经验出发,觉得这个女同学“很爱国”,这一观点是表层的,因为学生并不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句话表面上写的是这个女同学,但其实藏着一个独特的人——作者。
  萧乾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百废待兴,中美刚刚建交,人才开始互通。中国希望漂泊海外的人才能够回国看看,萧乾出使美国,也许是带着这一历史使命,也许是敏感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萧乾文集》中,萧乾有一封信提到了《枣核》,他写道:“关于那小文,实无可说,只不过为了表现海外华人思乡而已。”至于语文课上,只讲“女同学依恋故土”这一点未免太浅了,这样的分析是流于表面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学生指出那个站在散文背后的作者,触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这样的思考训练才是有意义、有实效的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在课堂中合理地使用数字化技术,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在具体操作上,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孔子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做好像是减少了知识点,但实际上却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
  作者单位: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其他文献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不懈追求,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校长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无不认为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衡量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如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常说常新的话题。在甘肃省武威市教育系统2015年全面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主题活动以来,笔者立足本校实际,做了深入思考,认为要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提升管理者专业水平是关键  
“和美文化”是笔者所在学校近些年提出来的,是指教师在崇尚美、追求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融合教师群体的价值观,是在长期以美育人、以美辅德、以美求真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中,形成的教师群体所认可和遵循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作为“和美教育”理念下自然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美文化”也是一种愿景。教师所表现出的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工作风格以及内心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与心理面貌等,都折射出一种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缺少自控力,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对此,虽然父母长辈或表扬,或批评,或置之不理……但是效果总不见好。我们不希望孩子遇到事情就变得暴躁,而是希望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也不希望父母放弃权威而讨好孩子,或放弃形象而与孩子对着干。其实,自控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提高的。笔者尝试着教会家长从控制自身的情绪、与孩子约定信号、适度隔离反省等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编者按: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一个国家的兴旺全系于少年儿童的教育发展。学校作为教育的第一主阵地,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好当代的青少年,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从小认识到: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  2014年,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
新近,国家推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部署,要求深入阐发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
经过14年风雨洗礼,黑龙江省桦南县培黎学校破茧成蝶,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知名品牌民办学校。近年来,培黎学校已进入国家留学生教育行列,来自英国、丹麦、泰国、意大利、瓦努阿图、阿根廷等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中国文化。其中已有1名泰国留学生由培黎考入北京大学,有1名学生公派留学美国,开辟了桦南教育的先河。培黎学校坚持“德育、智育并进与国际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桦南乃至佳木斯地区树立起民办教育的样板。
编者按:教育是什么?这是每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想成为教育家的人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梁启超认为,教育就是教会人学做“现代的”人;陶行知认为,“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天性、构建好的外在环境,让人能自由、完满发展的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过程。它不是工业化的规模生产,而是对学生的个性耕耘。  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學的校园内,你
扶青在2017年3月9日《南方日报》撰文指出:不少人现在都有提笔忘字的现象。国人汉字书写能力差、写字越来越难看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今天,无论是研墨润笔,或者拿硬笔书写,在很多时候都已经可遇而不可求;相反,在键盘上敲打、在手机上按压,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常态”。从进步的角度讲,键盘代替了一些书写是发展的必然;然而文明的传承和更新,也需要不断回头,重拾历史精粹。在今天,书写虽然不断变换形
作者:朱道荣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教师的魅力从何而来,表现在何处?课题研究深入持久、博览群书;专业探索见微知著、引经据典;课堂讲解妙趣横生、旁征博引;陈述道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劝导学生語重心长、发自肺腑;调控全局高屋建瓴、未雨绸缪……如此,教师的魅力方能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本书从教育理念、教书育人、课程资源、精彩课堂、学生成长出发,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真知,还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在中国传统佳节端午即将到来之际,江苏省扬中市同德中学以“书香同中,青春飞扬”为主题的端午诵读会暨青春仪式在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扬中市教育局、油坊镇政府的应邀嘉宾与全校师生、家长代表以及关工委的老同志代表一同参加了此次盛会。  三月中旬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拉开了帷幕,今年的读书节以“读书建设心灵”为主题。为激发广大师生的读书热情,学校引进了“悦读悦乐”读书平台,端午诵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