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必须探究的问题,然而,比起普通高中,要提高中职生的学习成绩显得尤为困难,这是由学生的特殊性决定的。本文就中职数学教学的策略作探讨。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质量
  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探究的问题。职校学生入校时数学基础普遍较差,而且数学具有严谨的体系和完整的系统,内容前后呼应,密切相连,学生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漏洞,就会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对数学学习兴趣不大,甚至产生厌恶排斥心理,这给教师在整个施教过程产生了很大的阻碍,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更是难上加难。
  学生的这些特点是长时间以来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学生对于某一个新的内容都有阶段性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准备阶段、感知教材阶段、理解教材阶段、巩固知识阶段和应用知识阶段。要提高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可以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各个阶段,使用如下教学方法。
  一、心理准备阶段,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心理准备阶段是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初始环节,客观作用是使学生进入准备学习的状态,进入愿学、想学的主动境界。职校生在这第一阶段就表现得很差,没有学习动力。在学生的观念里,数学是一门基础课,跟专业课比起来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学技能,基础课只要能过关就算达到目的了。所以职业高中数学不能得到学生的重视,只是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强迫学习,这是造成学生成绩不好的最根本原因。那么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呢?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性,可以说所有专业领域都要应用数学,与其他科学相比,这是十分独特的。既然学生认为专业课很重要,那么就可以将数学与专业课结合起来,使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看数学。数学是一门大学科,与很多科目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必要的有效内容。比如,电工专业学生,三角函数图像、复数、简易逻辑等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三角函数的图像为交流电的内容打下基础,复数、简易逻辑的有关公式为电工的计算问题带来方便。对计算机专业,可以把分段函数与编程结合起来。
  合理地将数学与专业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从专业需求的角度意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产生学习动机,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进入求知心理状态。
  二、感知教材阶段,让学生对书面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感知教材阶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接触实际材料,形成对所学知识对象的鲜明表象、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材内容、书本知识,只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间接经验,若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就不易被化解和掌握。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生物直观的感性材料最容易被学生接受,能使学生从事物的现象中找出规律,形成正确的概念。因此,合乎实际的丰富感性材料对人获取知识极为重要。这对于后进生的意义非常重大,他们所谓的“学不进去”,并不是“不愿学”。我们发现,每次刚开学,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很认真,学习态度端正,想要有个好的开始,但是几堂课下来,就会有一部分学生坚持不下去,开始松懈。经调查,这些学生声称“听不懂”“很难学”,实际上,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是学生不能对书面知识真正感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可以将数学融入到生活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每个教学内容都能找到生活的影子。为了能使学生感知教材,可以将内容具体化,使之变成一个数学模型。例如概率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很多例子。学生对NBA篮球赛特别感兴趣,可以提问:你最喜欢的球队是哪一个?最希望哪两个球队决赛?这两个球队决赛的概率是多少?数学与生活结合,可以加速这一阶段的认识过程的进展。立体几何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学好该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引入教室里,观察点、线、面等元素,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正如一条定理: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可以用到教室门窗上,让学生感知这条定理,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门窗被锁住之后是固定的,学生就能对这条定理有感性认识。另外,多媒体组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的表象进入认识过程。这一点在立体几何中最能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三、理解教材阶段,让学生对书面知识有本质的认识
  理解教材阶段是指学生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形成对知识的概念,最终掌握事物本质属性、事物之间的关系、规则和规律的认识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
  抽象性是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上,在抽象过程中抛开具体事物的具體特征,有高度的概括性,并将具体过程符号化。职业高中学生在这个阶段,很难顺利做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教师必须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得归纳、整理,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学生可能只知道某一个定理,公式,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达到记忆的目的。多数学生会拿出课堂笔记,按照老师的解题步骤完成解答,这就是常说的“依葫芦画瓢”,这类学生脱离了书本和笔记就不能完成解题。少数较好的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还能回忆课上老师所教的解题过程,比较题型,整理方法。通常这类学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这依然不是我们的目的,这类学生只不过记住了整个解题模式,经过更多的知识的吸收及时间的推移,很可能会遗忘,必须再次翻出以前的内容。因此,在职业高中的试卷中,基本不能出现太多的转变,很多都是课堂的相同题型,更换数字,甚至于一模一样的题目。其实这就是职业高中所有科目的教师面临的严峻问题。我们很希望出现有学生提问,为何要用这种方法?知道这样解题的原因,必须对知识的本质理解透彻,才能真正将知识吸收并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的学生,无论题型怎样变化,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四、巩固知识阶段,让学生对书面知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巩固知识阶段是学生在鲜明感知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重温、复习,及时巩固所学内容,使之在记忆中保持下来的阶段。
  说起巩固知识,很多学生只会一味地复习再复习,练习再练习,就是所谓的“巩固”,其实不然。数学知识是联系的、全面的,巩固知识不应只注重目前所学的内容,一堂课的内容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是一个点和这个点所在的面的关系。要真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首先要做好由“点”到“面”的转化。消化课堂内容,应该理解该知识在整个数学层面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其次要弄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即“點”与“点”的关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严谨的内在联系,同级之间的知识面和不同级之间的知识面都有内在而严谨的逻辑关系。通过从“面”到“点”的导学过程,讲清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知识点与知识面之间、同级知识面之间、不同级知识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学生全面地认识数学知识。否则学生不明白学习该内容的作用,可能在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中,把这个内容丢弃,就像买一个机器,在接收的时候弄丢了若干个零件或螺钉,对组装机器产生了很大障碍,那么这个机器就不完整了,也就不能很好地运转。更何况有些部件是核心、主机,缺了它,机器就不再是机器了。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对知识有全面认识。在技工类的数学教材上有“平面向量”的内容,这个章节和“解析几何”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点”转化到“面”,再由“面”转化到“点”,使学生理解知识横向和纵向的关联性,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编织”成知识网,对形成知识全面、系统的认识,才能真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应用知识阶段,有效地布置数学课堂作业
  在应用知识阶段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作业和一些操作实验,与知识学习相应的技能技巧在练习和作业中得以形成,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在其中得以发展。一般地,应用知识和巩固知识在同步完成,二者没有太明显的分割线。巩固知识时,经常需要做一定量的练习,也就是运用知识;很好地完成运用知识阶段,能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巩固。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每堂数学课后都要布置作业,数学作业必不可少。多数数学教师都能布置较科学的作业内容,符合教学计划,对知识能够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然而,布置作业除了内容之外,还有时段这个因素。布置课堂作业也非常必要。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以讲授为主,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余地,作业都留在课后,这在职业高中是行不通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在学生吸收新知识后,立即进行练习、作业,巩固知识,并且要求当堂上交。采用这种方式有很多优点,一是课堂作业是针对学习内容进行的巩固与拓展,练习内容的指向性明确,往往这时学生都是经过了讨论、交流、归纳后,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解决策略,这时的作业正好可以让他们及时巩固形成新认知。二是课堂作业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所有的作业都是独立完成的,一旦能正确无误地解题,自然会有欲望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兴奋感,而这种成就感是职校生所最欠缺的。三是课堂作业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没有抄袭现象,根据反馈信息,教师能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补缺、辅导。布置课堂作业,能使学生重视作业,杜绝抄袭,真正做到“勤动脑”,达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具有阶段性,这些阶段是承上启下、不容间断的。职业高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耐力,需要教师给予提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提高教学质量,应从以上几个阶段出发,了解学生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方式,而且职校生层次较多,教师应该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东亮,丁瑜.教育学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1,1.
其他文献
摘 要: 与发达国家的小学生相比,我国小学生的作文缺少创新和研究动力,研究性作文是薄弱点,因此有必要在小学中进行研究性作文教学。教学中,选好课题是成功的起点,搜集资料是作文的关键,创新提炼是研究的亮点,撰写论文是探索的升华。研究性作文,是一把开启学生成功作文大门的金钥匙,能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研究的能力和作文素养。  关键词: 研究性作文 选好课题 搜集资料 撰写作文  一、设计意图  在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除了要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好基础。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低年级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
摘 要: 本文结合数值分析的课程特点和作者教学感悟,以多项式插值教学为例,提出教学思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分析算法;重视实验课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算法改进;结合多媒体教学,利用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进行知识迁移。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多项式插值 教学思考  数值分析不仅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且是很多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依据数学原理构造算法利用计算机等计算工具求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 開放题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
摘 要: 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无疑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正确的方向.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理论上及实践上阐述構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方法,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方法 数学建模意识 创新思维  加强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正是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提出来的.“无论从教育、科
摘 要: 数列在高中数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数列这一章节在高考数学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较大,数列在高中数学的考试或者考查中注重其性质和基础.在高考中,数列的考查形式也是注重基础的考查,或者在概念的基础上交叉例如推理及数学建模之类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以人教A版的高中数学教材为本,以数列在高考中的常见考查题型为例,具体说明数列学习的重点及在高考中的常见形式.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列
摘 要: 所谓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的过程。通过钻研教材实现精通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转化,并通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加以落实。本文浅谈高中数学备课策略。  关键词: 备课策略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法  一、备好教材,心中有书  教材是根
摘 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数学新教师明确说课的本质,提高说课的能力,使说课环节更准确、高效,本文通过举例说明说课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么教)的解析,使数学新教师能够快速熟悉中学数学的教学.  关键词: 中学数学 说课 一元二次方程 根与系数的关系  说课的优劣是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说课是备课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即将上课的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说给同行或者教科研
摘 要: 什么是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做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排列组合 转化  数学教学过程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