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183-01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其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学习,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发展,而开放式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式”教育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实际,认真钻研教材,重点要对教材中有关教学内容的可开放性和开放度作认真分析,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除了按教材设计的教学内容外,还可以采用动画、图画和生活中的实例等形式,由教师提供,或者由学生搜集或创造的材料,设计出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生平常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在教学比多比少时,通过三位同学“投篮”:1.小强3个,2.小林7个,3.小方8个。任选两个同学比多比少,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进行思考,把比较抽象的数学变成寓教于乐,因而倍感亲切,兴趣盎然,就为他们萌发创新思维创造了条件。
二、开放课堂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学生是教的客体,学的主体。教师只有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原则。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式去观察、操作、议论,去猜测、分析、归纳和总结。另外,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存在着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还应建立多方向的互动方式,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等多层的信息交流,确保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进行大胆尝试,自主探究,产生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开放的课堂还应该是将课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延伸,从课内走向课外。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拘泥于教室,学生好比笼中之鸟,只能吞下教师塞给的事物,毫无选择的余地,如此教学,怎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其实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活就是数学的天地,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大胆地走出教室,去感受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从无数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掌握数学,何愁不能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样既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又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
三、开放练习
在开放性的练习或数学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材料或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合作学习,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满足不同思维特点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多方面的需要,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探究的机会,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放性练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1.信息的开放。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成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搜索有关信息来构造。例如在教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要给教室两边的窗户做窗帘,需要多少平方米布呢?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首先就要分析需要知道那些信息,确定获得有关信息的途径,然后确定通过实际测量记录,计算出窗户的平方米数。有些学生会产生疑问, 这样买布太少,遮不住太阳光,应多买些,还有些人为了使用方便,应把每户窗帘做成两幅,两幅之间应该有重叠部分,显然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分析,实践,创新的过程。
2.解题思路的开放。解题思路的开放不仅仅借用多种思路去解决同一问题,即一题多解,还应该表现在从实际生活中抽取数学信息,并对数学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对问题的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作出自主分析,选择。例如: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景,设计一个模拟银行的游戏, 让学生到银行存钱,看见营业厅显示有定期存款、半期、一年、兩年、三年等的利率,活期存款的利率,存本取息的利率,请设计出你的存钱方案。于是学生各抒已见,纷纷设计存款方案,有的说“存半年,时间短,加上利息又可以存”,有的说“存八年,时间虽然长,但利率高”,有的说“存本取息,取出的利息又可以存,也便于平时小额开支”等等,由于学生积极动脑筋,各种存款方案就应运而生。
3.问题的开放。问题的开放不仅指补充问题,还有在基本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提出发散性的问题,还有根据已知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我班有男生26人,女生25人,谁能根据男生和女生人数提出不同的问题?男生与女生共有51人,男生比女生多1人,女生比男生少1人,女生是男生的25/26,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6:25等等不同的回答。
4.结论的开放。结论的开放是指已知的信息和问题不变,而结论不止一个。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例如:写出100以内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商相等的式子,学生就有很多的答案,12÷5=2……2,14÷6=2……2,16÷7=2……2,18÷8=2……2等等。此外,还有包括从单一的数学学科向综合科学开放,以拓展学生思维,启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5.开放课堂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一方面:应建立开放的多元化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不同,评价标准就不同,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教师还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改变以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评价有一定难度的,再由教师评价,也要做到:宽、粗、简,既便于学生操作,又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困生的评价应该是少批评,多表扬,帮助其建立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其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学习,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发展,而开放式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式”教育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实际,认真钻研教材,重点要对教材中有关教学内容的可开放性和开放度作认真分析,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除了按教材设计的教学内容外,还可以采用动画、图画和生活中的实例等形式,由教师提供,或者由学生搜集或创造的材料,设计出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生平常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在教学比多比少时,通过三位同学“投篮”:1.小强3个,2.小林7个,3.小方8个。任选两个同学比多比少,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进行思考,把比较抽象的数学变成寓教于乐,因而倍感亲切,兴趣盎然,就为他们萌发创新思维创造了条件。
二、开放课堂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学生是教的客体,学的主体。教师只有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原则。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式去观察、操作、议论,去猜测、分析、归纳和总结。另外,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存在着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还应建立多方向的互动方式,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等多层的信息交流,确保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进行大胆尝试,自主探究,产生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开放的课堂还应该是将课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延伸,从课内走向课外。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拘泥于教室,学生好比笼中之鸟,只能吞下教师塞给的事物,毫无选择的余地,如此教学,怎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其实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活就是数学的天地,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大胆地走出教室,去感受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从无数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掌握数学,何愁不能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样既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又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
三、开放练习
在开放性的练习或数学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材料或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合作学习,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满足不同思维特点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多方面的需要,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探究的机会,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放性练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1.信息的开放。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成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搜索有关信息来构造。例如在教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要给教室两边的窗户做窗帘,需要多少平方米布呢?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首先就要分析需要知道那些信息,确定获得有关信息的途径,然后确定通过实际测量记录,计算出窗户的平方米数。有些学生会产生疑问, 这样买布太少,遮不住太阳光,应多买些,还有些人为了使用方便,应把每户窗帘做成两幅,两幅之间应该有重叠部分,显然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分析,实践,创新的过程。
2.解题思路的开放。解题思路的开放不仅仅借用多种思路去解决同一问题,即一题多解,还应该表现在从实际生活中抽取数学信息,并对数学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对问题的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作出自主分析,选择。例如: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景,设计一个模拟银行的游戏, 让学生到银行存钱,看见营业厅显示有定期存款、半期、一年、兩年、三年等的利率,活期存款的利率,存本取息的利率,请设计出你的存钱方案。于是学生各抒已见,纷纷设计存款方案,有的说“存半年,时间短,加上利息又可以存”,有的说“存八年,时间虽然长,但利率高”,有的说“存本取息,取出的利息又可以存,也便于平时小额开支”等等,由于学生积极动脑筋,各种存款方案就应运而生。
3.问题的开放。问题的开放不仅指补充问题,还有在基本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提出发散性的问题,还有根据已知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我班有男生26人,女生25人,谁能根据男生和女生人数提出不同的问题?男生与女生共有51人,男生比女生多1人,女生比男生少1人,女生是男生的25/26,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6:25等等不同的回答。
4.结论的开放。结论的开放是指已知的信息和问题不变,而结论不止一个。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例如:写出100以内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商相等的式子,学生就有很多的答案,12÷5=2……2,14÷6=2……2,16÷7=2……2,18÷8=2……2等等。此外,还有包括从单一的数学学科向综合科学开放,以拓展学生思维,启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5.开放课堂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一方面:应建立开放的多元化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不同,评价标准就不同,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教师还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改变以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评价有一定难度的,再由教师评价,也要做到:宽、粗、简,既便于学生操作,又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困生的评价应该是少批评,多表扬,帮助其建立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