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正以多样的形式展现着,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主动地去读,是阅读的前提。阅读时,深入的理解和领会文本传达的情感,就是阅读的关键。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用生活对接文本,再用文本指导生活,使阅读既亲切又有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阅读;生活;身影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176-01
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今的阅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要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是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实际就是说,阅读的过程是学生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字与生活经验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日常生活发生时自己在场,只需以直觉的形式存贮在记忆之中,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者通过对课文语言所描绘的情形、画面的勾勒,从以往的生活经验寻找那些相似的情形和画面来匹配,激活记忆中的生活并再次感悟的过程。课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蕴是丰富多彩的,阅读者只要找到其中的一种生活底蕴,并联系生活经验,就能领会课文的内容。
怎样准确快速的查找这些生活经验呢,简单而言,就是时常想到:我曾经、他(她)曾经、我记得学过--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激活头脑中原有的影像,用来对接、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
1找寻自己的身影,深入领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理解作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铁凝的《一千张糖纸》中,:“我”和世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了1000张糖纸,结果却被告之是“表姑逗着你们玩哪”时,“在院子门口,我把我精心‘打扮’过的那1000张糖纸扔向天空”,这一千张糖纸是“我”和世香费了很大的劲积攒的,为什么要扔向天空呢?
在分析过程中,很多同学自然联想到自己童年往事,有位同学说:“小时候爸爸妈妈曾经答应如果我把家里卫生搞好,就给买心仪已久的卡布达,辛辛苦苦搞好了,却说天太晚了、明天再卖之类的话推托,结果明天就不了了之。看着自己辛苦的成果,一点也没有成就感,心理很痛,真恨不得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发泄心中的不满!自己有这样类似的生活经历,还怕不能理解“我”和世香的想法吗?
鲁迅在《社戏》的结尾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课文前面记叙看戏的时候已经交待:“近不得台旁”,在“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的地方看戏,根本就看不真切;接连出场的节目中“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我最愿意看的蛇头的蛇精,等了许多时都不见,”;“老旦终于出台了”坐下了唱,一唱就没完没了!总之是即没有出乎意料的好戏,也没有自己渴望看到的戏,那夜的戏真的不好看!
豆呢?是开船累了,到阿发和刘一公公家的地里摘的,烧着吃了,同样的豆第二天经过烹煮,“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可见豆也不一定真的就是那夜的好吃!
学生们又用自己的经历来解释:豆好吃好理解,有一次我们春游,又累又渴,同伴给我一个橘子,那叫好吃,饿了、渴了,吃什么都特别香!
呵呵,有道理,《芋老人传》中的穷书生得志后,吃谁煮的芋也不如当年落魄时吃过的煮芋香了。
至于那夜的好戏,说来还有个插曲: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马戏城观看杂技表演,看完后要交一篇观后感,有一个同学写了很长的一篇,开篇描写从学校出发,在校车上怎么怎么样的大声吵闹,唱歌,连司机都光了火;到了马戏城门口,排队进场,要好的哥们儿站在一起,躲过老师的视线,你推我一下、我踹你一脚,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进了马戏城,灯光一闪,杂技表演开始,几个小伙伴伴随灯光猜拳扇嘴巴,正当自己脸上已经火辣辣的时候,灯光哗的一亮,演出结束了;回来的车上又不得安宁……最后:“今天我们去马戏城看杂技表演真高兴!”
老师与学生交流:“你看杂技表演了吗?今天不去马戏城,你也会很高兴!”
生:没看杂技表演,也高兴。《社戏》中的迅哥,看得什么破戏,不是也说“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吗?
哈哈,到底怎样评价这篇文章且不谈,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境界,却也值得品味。是呀,在孩子心理,真正感到快乐的、令人难忘的,应该是那份伙伴的情谊,那份童真!
写这篇作文的同学,不知道是因作品理解了生活,还是因生活理解了文学作品。
2找寻亲友的身影,懂得人物的内心,理解生活的真情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利用多次背影的描绘,展现亲人的关爱。文中的父亲当时承受着突如其来的厄运:祖母死了,差事也交卸了。失去老母,生存又有危机,家庭的重担都集中在父亲一个人身上。但无论怎样,他仍然把儿子的出行放在心上,可见这份浓浓的父爱,感人至深。
学习课文时,稍做启发,学生的脑海中就能浮现出长辈对自己呵护有加的情景:离家上学时的千叮咛万嘱咐;生病时父母焦急的神情以及带有红血丝的双眼;妈妈日渐憔悴的脸,爸爸有些微驼的背……天下父母的心,是多么的相似。眼里看的是朱自清的作品,心理映现的是自己亲人的故事,那熟悉的一幕幕,不正是“父亲背影”的再现吗?作者在流泪,读者也会在心里低泣—应为读懂了父亲似还深情!
另外,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再三叮嘱,“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面对父亲的仔细安排,“我”的反映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同学们,也常常在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的同时,嫌弃父母的唠叨。这种成长过程中的自以为是,源自于我们的不断成长,以及我们的父母,一心为儿女的前程操劳,无心打理自己,甚至没有时间充实自己。孩子一天天强大,父母在孩子的舞台上逐渐退色,甚至消失。
小高同学说的好,面对爱我们的亲人,无论他们是强大还是衰老、是智慧还是愚钝,他们的爱是真诚的,永恒的,我们就要懂得他们的真心,接受并珍藏这份爱。如此看来,文中的“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确实应该是带着自责和悔恨的情感呢!
3寻找已知作品中的人物身影,迁移情感加强领悟
对于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的人、事、物,无法找到自己熟知的生活身影,就要凭借以往的形象理解,推理理解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面越广,这种形式运用就会越多。
古代文学的学习大多都在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学习和理解的。
如学习了林嗣环《口技》,感受到口技表演的高超技术,就不难理解蒲松龄的《口技》中,口技艺人出神入化的表演,以至于可以以此行骗吃饭了。
国外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距离我们也比较遥远,可以用接触过的知识去消化理解,也可以通过对本国的文化内涵的领悟延伸到对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理解。
如从张海迪的《口哨》中,读出了张海迪的自强不息,读懂了身为残疾人的坚定意志,等学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很快就能理解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渴望,过度不同,做人的情感却相通,那种勇敢坚定的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无论是谁,都会感动。
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越高,其收获就越多,其效果就越好。阅读的过程中,准确地激活生活经验、频繁的激活对应的生活影像,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的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参考文献
[1]上海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
[2]上海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
王玲(1972-),女,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教育专业,现在上海嘉定区怀少学校任教初中语文,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阅读;生活;身影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176-01
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今的阅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要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是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实际就是说,阅读的过程是学生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字与生活经验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日常生活发生时自己在场,只需以直觉的形式存贮在记忆之中,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者通过对课文语言所描绘的情形、画面的勾勒,从以往的生活经验寻找那些相似的情形和画面来匹配,激活记忆中的生活并再次感悟的过程。课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蕴是丰富多彩的,阅读者只要找到其中的一种生活底蕴,并联系生活经验,就能领会课文的内容。
怎样准确快速的查找这些生活经验呢,简单而言,就是时常想到:我曾经、他(她)曾经、我记得学过--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激活头脑中原有的影像,用来对接、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
1找寻自己的身影,深入领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理解作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铁凝的《一千张糖纸》中,:“我”和世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了1000张糖纸,结果却被告之是“表姑逗着你们玩哪”时,“在院子门口,我把我精心‘打扮’过的那1000张糖纸扔向天空”,这一千张糖纸是“我”和世香费了很大的劲积攒的,为什么要扔向天空呢?
在分析过程中,很多同学自然联想到自己童年往事,有位同学说:“小时候爸爸妈妈曾经答应如果我把家里卫生搞好,就给买心仪已久的卡布达,辛辛苦苦搞好了,却说天太晚了、明天再卖之类的话推托,结果明天就不了了之。看着自己辛苦的成果,一点也没有成就感,心理很痛,真恨不得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发泄心中的不满!自己有这样类似的生活经历,还怕不能理解“我”和世香的想法吗?
鲁迅在《社戏》的结尾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课文前面记叙看戏的时候已经交待:“近不得台旁”,在“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的地方看戏,根本就看不真切;接连出场的节目中“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我最愿意看的蛇头的蛇精,等了许多时都不见,”;“老旦终于出台了”坐下了唱,一唱就没完没了!总之是即没有出乎意料的好戏,也没有自己渴望看到的戏,那夜的戏真的不好看!
豆呢?是开船累了,到阿发和刘一公公家的地里摘的,烧着吃了,同样的豆第二天经过烹煮,“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可见豆也不一定真的就是那夜的好吃!
学生们又用自己的经历来解释:豆好吃好理解,有一次我们春游,又累又渴,同伴给我一个橘子,那叫好吃,饿了、渴了,吃什么都特别香!
呵呵,有道理,《芋老人传》中的穷书生得志后,吃谁煮的芋也不如当年落魄时吃过的煮芋香了。
至于那夜的好戏,说来还有个插曲: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马戏城观看杂技表演,看完后要交一篇观后感,有一个同学写了很长的一篇,开篇描写从学校出发,在校车上怎么怎么样的大声吵闹,唱歌,连司机都光了火;到了马戏城门口,排队进场,要好的哥们儿站在一起,躲过老师的视线,你推我一下、我踹你一脚,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进了马戏城,灯光一闪,杂技表演开始,几个小伙伴伴随灯光猜拳扇嘴巴,正当自己脸上已经火辣辣的时候,灯光哗的一亮,演出结束了;回来的车上又不得安宁……最后:“今天我们去马戏城看杂技表演真高兴!”
老师与学生交流:“你看杂技表演了吗?今天不去马戏城,你也会很高兴!”
生:没看杂技表演,也高兴。《社戏》中的迅哥,看得什么破戏,不是也说“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吗?
哈哈,到底怎样评价这篇文章且不谈,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境界,却也值得品味。是呀,在孩子心理,真正感到快乐的、令人难忘的,应该是那份伙伴的情谊,那份童真!
写这篇作文的同学,不知道是因作品理解了生活,还是因生活理解了文学作品。
2找寻亲友的身影,懂得人物的内心,理解生活的真情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利用多次背影的描绘,展现亲人的关爱。文中的父亲当时承受着突如其来的厄运:祖母死了,差事也交卸了。失去老母,生存又有危机,家庭的重担都集中在父亲一个人身上。但无论怎样,他仍然把儿子的出行放在心上,可见这份浓浓的父爱,感人至深。
学习课文时,稍做启发,学生的脑海中就能浮现出长辈对自己呵护有加的情景:离家上学时的千叮咛万嘱咐;生病时父母焦急的神情以及带有红血丝的双眼;妈妈日渐憔悴的脸,爸爸有些微驼的背……天下父母的心,是多么的相似。眼里看的是朱自清的作品,心理映现的是自己亲人的故事,那熟悉的一幕幕,不正是“父亲背影”的再现吗?作者在流泪,读者也会在心里低泣—应为读懂了父亲似还深情!
另外,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再三叮嘱,“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面对父亲的仔细安排,“我”的反映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同学们,也常常在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的同时,嫌弃父母的唠叨。这种成长过程中的自以为是,源自于我们的不断成长,以及我们的父母,一心为儿女的前程操劳,无心打理自己,甚至没有时间充实自己。孩子一天天强大,父母在孩子的舞台上逐渐退色,甚至消失。
小高同学说的好,面对爱我们的亲人,无论他们是强大还是衰老、是智慧还是愚钝,他们的爱是真诚的,永恒的,我们就要懂得他们的真心,接受并珍藏这份爱。如此看来,文中的“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确实应该是带着自责和悔恨的情感呢!
3寻找已知作品中的人物身影,迁移情感加强领悟
对于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的人、事、物,无法找到自己熟知的生活身影,就要凭借以往的形象理解,推理理解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面越广,这种形式运用就会越多。
古代文学的学习大多都在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学习和理解的。
如学习了林嗣环《口技》,感受到口技表演的高超技术,就不难理解蒲松龄的《口技》中,口技艺人出神入化的表演,以至于可以以此行骗吃饭了。
国外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距离我们也比较遥远,可以用接触过的知识去消化理解,也可以通过对本国的文化内涵的领悟延伸到对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理解。
如从张海迪的《口哨》中,读出了张海迪的自强不息,读懂了身为残疾人的坚定意志,等学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很快就能理解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渴望,过度不同,做人的情感却相通,那种勇敢坚定的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无论是谁,都会感动。
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越高,其收获就越多,其效果就越好。阅读的过程中,准确地激活生活经验、频繁的激活对应的生活影像,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的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参考文献
[1]上海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
[2]上海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
王玲(1972-),女,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教育专业,现在上海嘉定区怀少学校任教初中语文,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