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QuEChERS法提取,采用GC-MS检测技术,建立10种有机磷农药(对硫磷、乙酰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三唑磷、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氧乐果、联苯菊酯)的同时检测方法,并分析汕头市白花蛇舌草中OPPs残留水平及其种类。结果表明,10种OPPs在1.0~20.0 mg/mL浓度范围内,各OPPs定量离子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0.1 mg/kg,定量限为0.07~0.4 mg/kg;加标回收率在89.2%~96.4%,相对标准偏差为1.7%~3.6%。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白花蛇舌草;有机磷农药;残留
  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又名蛇舌癀、羊须草、蛇针草、节节结蕊草、蛇总管,含有车叶草甙、车叶草甙酸、鸡屎藤次甙、熊果酸、β-谷甾醇、豆甾醇和对-香豆酸等[1]成分;全草可入药,性味微苦、微甘,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份。在潮汕地区,白花蛇舌草常被当地居民当做清热消暑,解渴止咳的凉茶食用。但在白花蛇舌草种植过程中,常使用高效广谱杀虫剂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OPPs)进行病虫害防治,导致草药中发生不同程度的OPPs残留。
  目前关于OPPs残留量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等[2-5]。其中GC法和LC法特异性差、重复性低;GC-MS/MS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但仪器价格动昂贵而推广普及率低;GC-MS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精密度好,仪器价格适与推广普及率高等特点,因此GC-MS已成为检验检测机构测定OPPs残留主要检测技术。为评估白花蛇舌草中OPPs残留水平及其种类,本研究利用QuEChERS法提取,采用GC-MS检测技术,拟建立10种有机磷农药(对硫磷、乙酰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三唑磷、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氧乐果和联苯菊酯)同时检测方法,分析汕头市白花蛇舌草中OPPs残留水平及其种类,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0种OPPs(对硫磷、乙酰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三唑磷、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氧乐果和联苯菊酯)标准品,购自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和乙腈,均为色谱纯,购自美国天地公司;氯化钠、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购自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石墨化炭黑(GCB),购于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
  公司。
  OPPs标准储备液:分别准确称取适量的每种OPPs标准品,用丙酮分别配置成浓度为100~1 000 mg/mL的标准储备溶液。OPPs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根据需要再用丙酮逐级稀释成适用浓度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1.2 仪器与设备
  Agilent 8890A/5977B型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BSA124S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BUCHI R-200型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公司。
  1.3 GC-MS/MS条件
  1.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DB-5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
  0.25 μm);进样口温度280 ℃;进样方式:无分流进样,
  1.5 min后开阀;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
  1 μL;溶剂延迟时间5 min。
  程序化升温程序:初始温度50 ℃,保持2 min;以
  30 ℃/min的速度升温至180 ℃,保持10 min,再以30 ℃/min的速度升温至270 ℃,保持10 min。
  1.3.2 质谱条件
  电子轰击离子源(EI);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70 ℃;离子源温度200 ℃;检测方式:选择离子监测(SRM);10种OPPs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定量和定性选择离子见表1。
  表1 OPPs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定量和定性选择离子表
  序号 名称 保留时间/min 特征碎片离子(amu)
  定量离子 定性离子 丰度比
  1 对硫磷 18.48 291 186、235 100∶23∶35
  2 乙酰甲胺磷 5.81 136 94、183 100∶50∶3
  3 甲基对硫磷 16.62 263 233、246 100∶66∶8
  4 杀螟硫磷 17.59 277 260、247 100∶52∶60
  5 三唑磷 24.02 161 172、257 100∶47∶38
  6 敌敌畏 5.81 109 185、220 100∶34∶7
  7 乐果 13.43 125 143、229 100∶16∶11
  8 马拉硫磷 17.99 173 158、143 100∶36∶15
  9 氧乐果 10.87 110 109、156 100∶26∶93
  10 聯苯菊酯 26.70 181 166、165 100∶25∶23
  1.4 样品前处理
  1.4.1 提取
  将白花蛇舌草粉碎后过80~100目筛,贮于棕色瓶中。准确称取白花蛇舌草粉末2.0 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4 mL水和20 mL丙酮,均质提取10 min;将提取液过滤,残渣再用50 mL丙酮重复提取1次,合并滤液于25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150 mL氯化钠水溶液和50 mL二氯甲烷,振摇3 min,静置分层,收集二氯甲烷相;水相再用50 mL二氯甲烷重复提取两次,合并二氯甲烷相;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待净化。   1.4.2 净化
  将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用6 mL乙酸乙酯-正己烷预淋洗,弃去淋洗液;将2 mL待净化液倾入上述连接柱中,并用3 mL乙酸乙酯-正己烷分3次洗涤浓缩瓶,将洗涤液倾入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中,再用12 mL乙酸乙酯-正己烷洗脱,收集上述洗脱液至浓缩瓶中,于40 ℃水浴中旋转蒸发至近干,用乙酸乙酯溶解并定容至1.0 mL,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气相-质谱条件的优化
  将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样依次注入色谱-质谱联用仪中,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对10种OPPs进行选择离子监测,并采用多段程序升温方式对10种OPPs進行有效分离。由图1可知,在多段程序升温方式下,DB-5MS色谱柱可同时实现10种OPPs完全分离,且各化合物的色谱峰响应值高、峰形对称尖锐;经微调质谱参数,优化后的10种OPPs质谱条件见表1。
  2.2 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
  结果显示,10种OPPs在1.0~20.0 ng/mL浓度范围内,各OPPs定量离子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r2)在0.996 3~0.999 1;白花蛇舌草中10种OPPs的检出限为0.02~0.10 mg/kg,定量限为0.07~
  0.4 mg/kg;10种OPPs的加标回收率在89.2%~96.4%,相对标准偏差为1.7%~3.6%。
  2.3 实际样品测定
  采用本文所建的GC-MS法对汕头市随机采样的10份白花蛇舌草进行10种OPPs残留水平和种类筛查。结果显示,所检测样品中均未检测到10种OPPs残留,该OPPs均为被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能在白花蛇舌草种植过程中均未使用。
  3 结论
  利用QuEChERS法提取,采用GC-MS检测技术,成功的建立10种有机磷农药同时检测方法,可为检验检测白花蛇舌草中OPPs残留水平及其种类提供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卢文杰,韩飞,卢任杰.潮汕地区3种中草药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1,21(3):306-310.
  [2] 周亮,贺春霞,邱彬,等.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多种基质中23种有机磷农药和2种鼠药[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27(3):7-10.
  [3]王威,窦文渊,郭杰煌,等.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污泥中37种有机磷类及10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1,57(7):591-597.
  [4]梁浩楠,刘庆波,凌佳音,等.酶法-超声提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工艺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21,56(13):1041-1047.
  [5]常波,王艳萍,杨帆,等.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常见有机磷农药残留量[J].化学研究与应用,2021,33(8):1626-1632.
其他文献
摘 要:食品安全培训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开展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项常态化的培训工作。其中,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培训,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企业不可或缺的重点工作项目。本文总结了食品工业企业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建立的食品安全培训模型,以期为食品工业企业食品安全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培训;食品工业  自2015年号称“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期刊
摘 要:食品微生物检验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相关人员应当对此项工作有足够的重视,采取合理措施规避检验过程中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严格控制检验质量,提升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对食品微生物的特点、检验的主要内容、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食品微生物检验人员准确、快速地出具检验结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1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期刊
本文参照HJ 586-2010中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游离氯、总氯,根据该标准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计算了各个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准确测定水中游离氯、总氯的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一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效、准确测定不同香型白酒中乳酸和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采用平行蒸发等简单前处理方式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BEH-C18色谱柱分离目标物。结果:在100~1 000 g/L的浓度范围内,标准溶液呈线性相关,乳酸、乙酸的R2均大于0.999 99,RSD分别为0.23%和0.34%,选取3种不同香型白酒,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考察
期刊
摘 要:食品安全关系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通过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建立跨部门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用于强化不同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协同性。在预警体系运行中,部门协调作用弱化、预警机制滞后和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通过以县级市T市为例,分析其食品安全预警现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在机构设置和信息交流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基层食品安全预警体系问题提出有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食
期刊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的不确定度评定  黄 英,蒋 龙  (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 要:依据标准GB 29690—2013和JJF 1059.1—2012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过程中的各个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LC-MS/MS;鸡肉;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
期刊
摘 要:由于食品表面非目标源的干扰,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的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TP生物荧光增幅法的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利用微生物的繁殖特性,将营养物质进行荧光标记,通过统计显微环境下荧光ATP的增幅,判定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微生物,避免直接统计受到的干扰,以此实现对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检测。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检测;ATP生物荧光增幅法;荧光标记  食品安全问题的来
期刊
摘 要: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中第二法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所测定的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标准曲线的检测范围、标准曲线主体部分的吸光度值不在分光光度法最佳范围0.2~0.8的问题。表明国家标准建议使用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梯度范围有限,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较窄,只能用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的食品,而对于含量
期刊
摘 要:谷物棒糕点是一种现代休闲食品。本文探讨了谷物棒糕点开发及加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HACCP体系要素为基础,通过对谷物棒糕点加工过程进行危害与风险分析,确定关键工艺,建立关键控制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关键点进行控制,确保谷物棒糕点的质量,保证加工过程HACCP体系的有效性。  关键词:HACCP;谷物棒;工艺研究;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谷物棒是一种以谷物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新型休闲食品,随着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免疫亲和柱-液质联用法测定饼干中赭曲霉毒素A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80%甲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并联合液质联用法对饼干中的赭曲霉毒素A进行测定。结果:赭曲霉毒素A在0.5~2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方法的定量限为1.0 ?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9.61%~105.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26%(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