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14年载文统计分析

来源 :情报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对《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提高该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该刊2003—2014年发表的1718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载文量、被引量、高被引论文、h指数以及Pearson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该刊的学术地位和利用力度。[结果/结论]该刊近年来发文量及被引量有所降低,本校的优秀稿件较少,需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关注度;影响因子与被引量和h指数没有相关性,h指数与被引量高度正相关,因此h指数更能反映期刊水平。
其他文献
实验用盐藻取自天津塘沽轻工业部制盐研究所,采用ASP2培养液为培养基,研究了盐藻的室温光抑制现象,并探讨了盐藻的光保护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盐藻对高辐照有很强的忍耐力,且光合能力的恢复也很强,氯霉素(CAP)或二硫苏糖醇(DTT)在高光下强烈地加深了对PSII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合量子效率(φ)的抑制,但CAP或DTT单独作用并不抑制盐藻的光化学系统在低光下的可逆恢复;盐藻在 CAP+D
目的通过观察Ag85B不同表位多肽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筛选出增殖活性较强的Ag85B表位多肽,为制备结核新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的实验方法为人工预测Ag85
于1994年8月—1995年12月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对有机磷农药——久效磷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久效磷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海洋微藻:扁藻、叉
于1999年10月,采用pH漂移技术研究了海带幼孢子体的无机碳源利用途径以及无机碳对幼孢子体光合碳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天然海水中(pH=8.1-8.3),海带幼孢子体外源无机碳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