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e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熏陶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技巧;经验
  学生阅读是学生获得各种知识,索取各种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课余消遣、休闲的一项重要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等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阅读,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每个学生都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一、 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不仅是要教好书,同时也要教学生读好书。学生在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的,随着学生知识需要量的增加,学生要在课本以外获取更多的知识,那就是要求进行课外阅读。但是,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阶段,自觉性较低。因此,要想让学生热爱读书,喜欢阅读。首先是教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要以实际行动影响并带动学生爱读书。其次是老师要启发学生读好书。学校图书馆的书目很多,学生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很难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书。因此,教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不断扩大学生知识面,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三是老师要阅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既然老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么老师就要很好地做好表率,经常阅读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并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这些书籍阅读的兴趣。
  二、给学生读书的自由,逐渐转化学生阅读的兴趣
  事实说明,并不是学生对所有书籍都感兴趣,也不是学生对所有书籍都不感兴趣,那得因人而异。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我的小孩喜欢看武侠小说,而不喜欢看作文选,或名言警句等等。所以在家里经常强制孩子只准看这个,不准看那个,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厌烦。殊不知,学生阅读也同我们吃饭一样,也需要调节口味,增强食欲。学生一天到晚只阅读与自己课本有关的书籍,时间长了就觉得枯燥无味。如果调节一点时间阅读一些童话、武侠等书籍,调节自己的阅读口味,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率。而且学生在阅读一些童话、武侠等书籍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些书籍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比如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自己阅读水平,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文中句子审美能力等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阅读空间,让给学生一个阅读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不断地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实际上也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相反,强制性要求学生阅读,很可能是达不到阅读效果,也会造成学生对阅读的厌烦。
  三、培养学生与书为友的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学习不仅是要学好课本的知识,也要学习课外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陈旧的观念。同样,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也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种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其次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一些名著,一些精彩文章,一些优美片段,刺激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三是语文老师在教学大纲允许条件下,积极与学校图书馆或政府文化部门图书馆联系,多开展一些阅读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找友等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的魅力所在。
  四、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效果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固然重要,但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同样重要。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相反,阅读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学生阅读兴趣。所以,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主动探索科学的阅读方法,并把它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在有目的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应该怎样为学生传授阅读方法?我认为:一是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二是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三是抓意境描写,发挥想像去读。通过老师这几方面的引导,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环境影响人。這话虽是片面,但也可以反映出一些现实。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只是为阅读而阅读,肯定没有收到实效。但如果我们在组织学生阅读中,积极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积累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肯定会得到学生喜欢。尤其是引导小学生阅读时,如果老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穿插讲故事,肯定会吸引学生。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听得津津有味。事实证明:会讲课、教学质量高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单单是就课本论课本,而是在讲课本内容时间长的时候,老师就会讲一个小小故事,或开一个小玩笑,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同样道理,如果老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只是阅读而阅读,学生久而久之,就渐渐厌烦起来。如果配合开展上述一些活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一定很浓,阅读效果一定会逐渐明显。
  六、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学生在选课外阅读书时,往往很多都感到头痛,不知选什么书适合自己,也不知什么内容对自己学习有所帮助。所以,作为老师要主动为学生做好阅读的向导,向他们推荐适合学生学习的好书。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如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介绍一些好的图书,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其次是力争把课程内容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学生把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学生阅读兴趣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靠长期的不断培养,不断激发。作为老师要多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好书,阅读一些适合自己学习内容的书。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好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此外还要为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努力培养学生与书为友的良好习惯,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熏陶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他文献
兴隆县现有山场面积26万hm2,野生酸枣资源丰富,其中土质较好,坡度缓,酸枣分布密集的山地约有1万hm2,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冬枣又称"冻枣"、"苹果枣"、"冰糖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冬枣树适应性强,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不严,耐盐碱,耐瘠薄,最适宜在深厚肥沃的微碱性沙壤土中生长.
杨柳省工高效育苗技术,在生产中应用3年来,每公顷比常规"三根三干"苗增加收益900元,提前1年出圃,且苗木健壮,一级苗率达80%以上,提高效益33%以上.
建设森林城市,让大树进城已越来越多地被各地所采用.为探索大树进城的新路子,1997年2月上旬,滕州市龙阳镇杨庄村村民院内2株高16 m,胸径28.9 cm的80年生银杏雄株因影响建房欲
舟山新木姜子 [NeolitseaSericea(BI)Koidz]是樟科单属单种植物 ,182 6年荷兰植物学家布鲁曼在舟山采到模式标本发表于世。现为我国珍稀濒危树种 ,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四季常青 ,树冠优美 ,枝
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学校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办公室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与服务的枢纽,必须积极适应现代大学治理的形势和要求,牢固树立现代服务意识,通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性医院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综合性医院的档案管理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是医院发展的动力,但很多综合性医院在档案管理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
金秋将去,一年一度的冬季造林就要开始了.近几年来,有些单位和地区冬季植树造林的声势和规模都很大,栽种的树也很多,但就是成活率不高,或成活后林相不整齐,由此而严重影响了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档案彰显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与评估专家对话的重要依据和最有说服力的凭证;人才培养水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