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南海海域20多米水深处,身着潜水服在黑暗中摸索的水下考古人孙键“突然一下就碰到它了!摸索下去,感觉就是艘大船”。
15年前的这次水下触碰注定了孙键和大船割舍不断的机缘,而这艘宋代沉船就是让世界震惊的考古重大发现“南海一号”。今年,预计船内考古发掘工作将基本结束。在静静沉睡在大海800年后,这艘满载丰富船货的宋代大商船被悄然唤醒。
历时16年的考古发掘
在曾经的人类历史中,航海船舶的建造是最能反映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科技水平的标尺之一。相距万里的人们通过海洋交通联系起来,展现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换特有的产品。其间,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无疑最具推动力,“南海一号”正是这样的重要历史见证。
从已经发现材料以及船载货物时代分析推测,沉船年代应属于南宋中晚期,也就是13世纪早中期。
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保护发掘现场,孙键指着已经完成表面淤泥清理的大船说,从已发掘暴露的船体结构和船型判断,“南海一号”沉船是长宽比较小、安全系数高、耐波性好、装货量大的短肥性船型,属于中国古代三大船型中的“福船”类型。
1月初,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向社会公布“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从2000年4月水下考古试掘到如今大船“初露真容”,中国考古人和多方力量全力倾注在这艘神秘的大船上。
海上风浪莫测,这艘大船的沉没和它的重浮水面都颇为传奇。
早在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东救捞局合作,在广东阳江海域搜寻一艘18世纪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却意外地捞起一些中国宋朝的瓷器等文物——“南海一号”被发现了。
“大船”考古随即展开,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亲自带队出海,并将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由于受当时科技与经济条件限制,中国尚不具备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的条件。
终于,2000年4月,行动开启。在6次探摸和试掘基础上,文物考古、海洋工程、打捞救援等多领域专家团队最终完成了“整体打捞方案”。
整体打捞工程于2007年1月下旬开始,直到当年12月22日装载着“南海一号”40米长、14米宽、8米高的巨大沉箱起浮成功,浩大的工程历时一年。
当年12月28日,按照“整体打捞、原址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南海一号”成功实现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成功移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水晶宫”。
大船的秘密被考古专家们不断解码。
大航海时代的中国印记
“南海一号”被发现的位置是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的南海海域,地近上下川岛,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航道上往来船只繁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和交通上的重要节点。
“沉船本体就是最重要的历史见证。它出现于商品社会和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的宋代,航行在漫长的海上丝路上,一定能体现出当时中国的造船水平,也烙刻着海外贸易的重要信息。”孙键说,这不仅是选择整体打捞的重要原因,也在考古挖掘中不断得到印证。
经测量,“南海一号”船體残长22.15米,最大船体残宽9.9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商船。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钱币亦有相当数量,纸张、丝绸等有机质货物可能已分解不存。
在沉船中发掘到的瓷器主要是当时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大部分源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
“南海一号”出土的金银铜锡和漆木器等也非常重要,其中金页、银铤上多有店铺名称、重量以及地名等戳记。孙键认为,这反映出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异常活跃,且已延伸到海外贸易领域。
他说,“戒指、手镯、臂钏、项链等金制饰品以及金页、玉件、银铤、漆器等应属于非贸易性质的个人携行物品,说明船内可能搭载了一定数量的商人、旅客等。”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成基说,“已经提取出的船货基本面貌越来越清晰,船货构成更加丰富,各舱之间的船载货物品种也具有一定规律性。”
蹲在大船考古发掘现场,刘成基戴上手套从刚刚清理过表层淤泥的沉船隔舱中的大量瓷器中拿起一件白色瓷瓶。
“船货中有一些器形较为特殊的外销瓷器。比如,从这件的造型和装饰特点判断,有可能是专门给伊斯兰教国家烧造的器物。”他说,现场还发现了有着浓郁异域风格的金饰品,朱砂,水银和剔犀、剔红漆器等,以及雕刻胡人形象的器物。
考古人员还在沉船中发掘到一些猪、羊、鸟类等动物骨骸,初步判断可能是远洋航行中随船出海的日常食物储备——今天的人们或许可以从中窥探到宋代大商船里有人有故事、有声有色的生活场景。
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对于“南海一号”这艘烙刻着中国宋朝大航海时代印记的大船,船内考古发掘工作预计会在今年基本结束,后续还将开展船外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保护和展示等工作。
对“南海一号”投入巨大关注的,还有另外一位入行接近30年的考古人,他就是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他的这份关注不仅是因为看到大船上满载船货的那份“震惊”,而是因为一项更为宏大的计划——已经悄然开启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准备。
“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历史延续最久、对外联系最多的区域,在申遗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龙家有说,这块土地上涌动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基因”,联系着对外贸易、人文交流以及海外华侨,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进。“南海一号”就是历史见证,对于它的考古发掘、保护以及公众展示都有着标志性价值。
龙家有说,“南海一号”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起步、发展、成型的历史。“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水环境保存整条船的成功,以及室内保护发掘项目的顺利开展,标志着中国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未来,对于“南海一号”的发掘与保护除了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或许也将有更具时代感的力量参与:以数字化的方式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展示和解读,用切近现代人的方式去尽可能还原历史。
“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交通和历史延续上有着完整脉络,己发现的相关历史遗存就有六百多个点。”他说,未来,广东省文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选取重要的节点加以贯穿和保护——如同对‘南海一号’的发掘保护,将对广东海上丝路最早的出海港徐闻等关键性的地理坐标进行发掘保护。
800年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一艘满载中外商贾和丰富船货的大船意外沉入海底,埋藏起曾经的荣光,也留下太多未解之谜;800年后,大船被悄然唤醒,中国南海涛声如旧。但不同以往,一项前无古人的宏大国家战略己然开启。(资料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15年前的这次水下触碰注定了孙键和大船割舍不断的机缘,而这艘宋代沉船就是让世界震惊的考古重大发现“南海一号”。今年,预计船内考古发掘工作将基本结束。在静静沉睡在大海800年后,这艘满载丰富船货的宋代大商船被悄然唤醒。
历时16年的考古发掘
在曾经的人类历史中,航海船舶的建造是最能反映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科技水平的标尺之一。相距万里的人们通过海洋交通联系起来,展现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换特有的产品。其间,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无疑最具推动力,“南海一号”正是这样的重要历史见证。
从已经发现材料以及船载货物时代分析推测,沉船年代应属于南宋中晚期,也就是13世纪早中期。
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保护发掘现场,孙键指着已经完成表面淤泥清理的大船说,从已发掘暴露的船体结构和船型判断,“南海一号”沉船是长宽比较小、安全系数高、耐波性好、装货量大的短肥性船型,属于中国古代三大船型中的“福船”类型。
1月初,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向社会公布“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从2000年4月水下考古试掘到如今大船“初露真容”,中国考古人和多方力量全力倾注在这艘神秘的大船上。
海上风浪莫测,这艘大船的沉没和它的重浮水面都颇为传奇。
早在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东救捞局合作,在广东阳江海域搜寻一艘18世纪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却意外地捞起一些中国宋朝的瓷器等文物——“南海一号”被发现了。
“大船”考古随即展开,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亲自带队出海,并将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由于受当时科技与经济条件限制,中国尚不具备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的条件。
终于,2000年4月,行动开启。在6次探摸和试掘基础上,文物考古、海洋工程、打捞救援等多领域专家团队最终完成了“整体打捞方案”。
整体打捞工程于2007年1月下旬开始,直到当年12月22日装载着“南海一号”40米长、14米宽、8米高的巨大沉箱起浮成功,浩大的工程历时一年。
当年12月28日,按照“整体打捞、原址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南海一号”成功实现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成功移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水晶宫”。
大船的秘密被考古专家们不断解码。
大航海时代的中国印记
“南海一号”被发现的位置是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的南海海域,地近上下川岛,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航道上往来船只繁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和交通上的重要节点。
“沉船本体就是最重要的历史见证。它出现于商品社会和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的宋代,航行在漫长的海上丝路上,一定能体现出当时中国的造船水平,也烙刻着海外贸易的重要信息。”孙键说,这不仅是选择整体打捞的重要原因,也在考古挖掘中不断得到印证。
经测量,“南海一号”船體残长22.15米,最大船体残宽9.9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商船。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钱币亦有相当数量,纸张、丝绸等有机质货物可能已分解不存。
在沉船中发掘到的瓷器主要是当时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大部分源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
“南海一号”出土的金银铜锡和漆木器等也非常重要,其中金页、银铤上多有店铺名称、重量以及地名等戳记。孙键认为,这反映出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异常活跃,且已延伸到海外贸易领域。
他说,“戒指、手镯、臂钏、项链等金制饰品以及金页、玉件、银铤、漆器等应属于非贸易性质的个人携行物品,说明船内可能搭载了一定数量的商人、旅客等。”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成基说,“已经提取出的船货基本面貌越来越清晰,船货构成更加丰富,各舱之间的船载货物品种也具有一定规律性。”
蹲在大船考古发掘现场,刘成基戴上手套从刚刚清理过表层淤泥的沉船隔舱中的大量瓷器中拿起一件白色瓷瓶。
“船货中有一些器形较为特殊的外销瓷器。比如,从这件的造型和装饰特点判断,有可能是专门给伊斯兰教国家烧造的器物。”他说,现场还发现了有着浓郁异域风格的金饰品,朱砂,水银和剔犀、剔红漆器等,以及雕刻胡人形象的器物。
考古人员还在沉船中发掘到一些猪、羊、鸟类等动物骨骸,初步判断可能是远洋航行中随船出海的日常食物储备——今天的人们或许可以从中窥探到宋代大商船里有人有故事、有声有色的生活场景。
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对于“南海一号”这艘烙刻着中国宋朝大航海时代印记的大船,船内考古发掘工作预计会在今年基本结束,后续还将开展船外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保护和展示等工作。
对“南海一号”投入巨大关注的,还有另外一位入行接近30年的考古人,他就是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他的这份关注不仅是因为看到大船上满载船货的那份“震惊”,而是因为一项更为宏大的计划——已经悄然开启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准备。
“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历史延续最久、对外联系最多的区域,在申遗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龙家有说,这块土地上涌动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基因”,联系着对外贸易、人文交流以及海外华侨,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进。“南海一号”就是历史见证,对于它的考古发掘、保护以及公众展示都有着标志性价值。
龙家有说,“南海一号”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起步、发展、成型的历史。“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水环境保存整条船的成功,以及室内保护发掘项目的顺利开展,标志着中国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未来,对于“南海一号”的发掘与保护除了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或许也将有更具时代感的力量参与:以数字化的方式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展示和解读,用切近现代人的方式去尽可能还原历史。
“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交通和历史延续上有着完整脉络,己发现的相关历史遗存就有六百多个点。”他说,未来,广东省文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选取重要的节点加以贯穿和保护——如同对‘南海一号’的发掘保护,将对广东海上丝路最早的出海港徐闻等关键性的地理坐标进行发掘保护。
800年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一艘满载中外商贾和丰富船货的大船意外沉入海底,埋藏起曾经的荣光,也留下太多未解之谜;800年后,大船被悄然唤醒,中国南海涛声如旧。但不同以往,一项前无古人的宏大国家战略己然开启。(资料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