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r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28日州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
  
  “十一五”(2006—2010年)是我州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对“十一五”期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规划。对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阐明了政府的战略意图,对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明确了政策措施。《纲要》是今后五年全州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五”预期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全州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34亿元,年均增长16.2%,超“十五”目标1.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15亿元,年均增长29.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16亿元,年均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五年累计完成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是“九五”时期123.8亿元的2.8倍,超过预期目标43亿元。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交通、能源、农牧、市政、社会事业等项目,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格尔木、德令哈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快速发展,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经济结构调整顺利推进,特色经济框架初步形成。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设施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较快发展。资源开发逐步由低水平、小规模向高水平、大规模方向转变。由单品种开发和原材料输出型向综合开发精深加工型转变,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和有色金属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高,对全州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13亿元,年均增长1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1%。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贸物流、餐饮娱乐、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100%,五年累计引进州外资金100亿元。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93元,年均增长10.1%,完成“十五”目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3元,年均增长7.2%,超“十五”目标1个百分点。全州“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4%;人口自然增长率7.91‰;城镇登记失业率2.92%,控制在目标以内;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十五”经验启示
  “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也为促进海西今后又快又好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不断深化对州情的认识,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只有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才能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夯实发展基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只有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和凝聚发展合力,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把各项事业顺利推向前进。这些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十五”时期全州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城乡群众收入有了新的提高,投资发展环境有了新的改善,持续发展的后劲有了新的增强,城乡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党政机关作风有了新的改进。“十五”是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是改革开放步伐最快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民族关系最为融洽和谐的时期。“十五”计划的实施,丰富了开发建设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加快“十一五”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还有15年的时间。对青海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来讲,资源大州海西能否在“十一五”时期保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五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决定性作用。综合分析环境和条件,未来五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外部环境上看,主要面临着“五大机遇”:一是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内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为我们保持发展势头提供了重要机遇;二是国家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人才开发等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这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三是随着全球资源性产品进入新一轮需求高峰和我国资源消耗进入高增长阶段,资源性产品短缺和价格上涨将呈长期化趋势,新一轮产业分工调整重组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为我们加快资源开发步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四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正式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海西作为全省新兴工业基地来培育,这为我们争取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五是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省委、省政府将海西作为全省农村牧区综合配 套改革的试点,这为我们解决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自身发展基础上看,主要有“四个有利条件”:一是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我们培育形成了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为我们优化发展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夯实了物质基础;二是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为我们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奠定了经济基础;三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海西与州域外经济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我们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奠定了体制基础;四是全州上下谋发展、思和谐、盼富裕的愿望更加强烈,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信心更加坚定,集中精力抓项目的作风更加务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更加统一,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上看,主要存在着“五大瓶颈”:一是基础瓶颈,突出表现为铁路运力运能不足、公路通达程度低、电网覆盖及保障程度低、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基础设施状况不能满足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科技瓶颈,突出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程度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三是人才瓶颈,突出表现为人才运行机制不健全、从事应用开发的科技人员比重低,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四是体制瓶颈,突出表现为一些领域的改革不到位不彻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日益凸显,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发展滞后,改革攻坚的难度和风险进一步加大。五是资源瓶颈,突出表现为地勘工作滞后、接续资源保障程度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对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上看,主要有“五个突出问题”:一是“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农牧业基础薄弱、农牧区发展滞后、农牧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二是贫困问题,突出表现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比重大、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三是就业问题,突出表现为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渠道单一、就业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四是社会事业问题,突出表现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五是社会和谐问题,突出表现为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纠纷增多,处理难度加大,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各类犯罪活动和达赖集团等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依然存在,构建和谐海西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紧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积极迎接挑战而不回避挑战,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推进海西向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迈进。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
  
  第二章 指导原则和主要发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州经济社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大历史任务”、“三个保持与发展”以及“五个走在全省前列”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发展工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确保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确保社会团结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海西。在具体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加快发展是解决海西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决定全局的战略问题。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抓住发展机遇,鼓足发展劲头,强化发展措施,力争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持续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要在努力保持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必须坚持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与循环利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海西自然条件、区位环境、资源构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唯有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才能把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市场竞争优势。要始终遵循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原则,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战略重点,在打好基础、抓好生态、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同时,努力培育壮大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水平,提高工业发展的速度、效益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形成以工业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
  ——必须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族人民群众。海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近1/4的人口还处在贫困和低收入状态。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促和谐,切实把资源开发同增强财力、增加收入、带动群众富裕有机地联系起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就业、教育、交通、医疗、社会保障水平,使全州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有赖于体制机制的创新。要解决好现阶段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和内在增长的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必须把体制机制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加广泛地吸引州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从根本上消除各种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
  ——必须坚持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色产业的崛起和循环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把科技进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采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必须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城乡区城协调发展。要针对海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在加 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快资源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主要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技术引进、技术攻关以及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居住、交通、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6%。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20%。全地区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6%。五年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00亿元,比“十五”翻一番。
  人民生活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14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3700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逐步富裕。
  社会发展目标。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住、交通、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十五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基本建立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服务体系、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体系、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加快农牧区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率达到75%。
  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有所降低。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第三章 主要战略任务
  
  一、围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立,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平台,以特色优势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为依托,加快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推动资源开发向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产业聚集相融合方向发展,实现工业经济由资源粗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和循环型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重点建设三大化工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油气加工量,突出发展油气系列产品,建成青藏高原现代油气化工产业基地;以发展化肥工业、无机盐化工、氯碱化工为重点,大力开发以钾、钠、镁、锂、硼、锶为主的新产品,着力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加工增值水平,建成全国重要的盐湖化工产业基地;加快煤炭资源开发,以煤电联产和发展煤化工为重点,提高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建成青海重要的煤炭及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加快培育发展以格尔木油气盐化工业带、大盐滩马海湖和大浪滩盐化工业带、德令哈盐碱化工工业带、锡铁山铅锌工业带、天峻乌兰煤焦化工业带、大柴旦硼酸工业带、都兰金属工业带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群,形成以石油天然气工业、盐湖工业、金属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农畜产品加工工业为支撑的支柱优势产业格局。在此基础上,推进现有产业的融合和聚集,加快延伸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和盐湖化工产业链,积极优化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和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努力构建中藏药及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与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化”的思路,加快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特色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项目向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增强各类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和承载能力。力争在2010年初步建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
  做大做强石油天然气工业。坚持油气并举,勘探开发与加工利用并举的方针,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石油天然气化王的发展。到2010年,青海油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6000亿立方米,石油储量达到4亿吨,天然气产量达到7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达到300万吨。在扩大储量、增加产能、提高原油加工量的同时,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甲醇、甲醇汽油、甲醇蛋白、尿素、复合肥、聚氯乙烯、甲醛、二甲醚、醋酸等油气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积极推进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的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盐湖工业。按照不同盐湖资源类型的资源赋存特点,加快推进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发展钾、钠、镁、锂、锶、硼等系列产品,推进盐湖工业向综合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钾肥工业在稳定提高氯化钾、硫酸钾镁肥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向硫酸钾、碳酸钾、氢氧化钾、高纯氯化钾等产品拓展,进一步巩固我州在全国的钾肥基地地位;加大盐湖提锂工艺攻关力度,建设万吨级碳酸锂项目,在锂资源的下游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发展金属锂、锂电池等系列产品;积极推进无水氯化镁生产工艺的科技攻关,大力推进富镁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高纯镁砂、无水氯化镁、碱式碳酸镁、氢氧化镁、金属镁等镁系列产品,提高镁盐的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锶系列产品,重点开发碳酸锶等下游产品;大力推进钠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纯碱、氯碱及氯酸盐等产品;加快硼资源的深度开发,在稳定扩大硼酸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硼系列化工产品。
  加快发展金属工业。依托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金属工业。扩大铅、锌、铁、金、铜的开发规模。重点实施好锡铁山铅锌矿、肯德柯克铁矿、滩间山金矿、卡尔确尔铜矿等项目,发展系列加工产品,实现采、选、冶加工联合发展。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推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加强对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开采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快发展煤炭工业。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注重效益、保护生态的原则,加快鱼卡、大煤沟、木里煤田的煤炭资源开发,规范开发秩序,优化开发布局,积极有序推进煤炭深加工、煤炭焦化和煤焦化盐化联营,推动煤炭资源开 发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全州新兴支柱产业。
  积板发展建材工业。进一步扩大石棉、水泥等生产规模,加强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发石材产品。
  积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加工增值与综合利用,提高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中藏药系列产品、水产品、肉食品、精淀粉、生物保健品和蔬菜加工等,形成我州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体系。
  积极发展培育名优产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形成油气、动力煤、焦煤3个千万吨级产品;形成氯化钾、硫酸钾镁肥、甲醇、纯碱、原油加工量、原盐、尿素、天青石、焦炭、还原铁等10个百万吨级产品;形成高纯氯化钾、烧碱、硼酸、无水氯化镁、铅锌、醋酸、二甲醚、甲醇汽油、煤焦油、石棉等10个十万吨级产品和氢氧化钾、碳酸锂、碳酸锶、氢氧化镁、金属镁等一批万吨级产品,打造创建一批名优产品和知名品牌。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步伐,坚持立足“三农”抓“三农”,跳出“三农”抓“三农”,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工农并举,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带动农村,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繁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步伐,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
  农牧业。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绿洲城郊农业,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化进程和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按照培育精品农牧业、发展精深加工业的思路,突出高原特色,加快构建具有海西特色的农畜产品优势产业带,不断推进传统型向特色型转变,种养型向种养加产供销型转变。种植业在稳定基本农田、优化品种、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蔬菜、中藏药材、牧草等产品的生产规模。畜牧业要以建设设施畜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草原畜牧业向设施畜牧业转变。大力调整畜群畜种结构,积极引进优良牲畜品种。农区畜牧业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人工种草等工程的实施,大力培育草产业,加快牧繁农育步伐,壮大农区养殖业。加快水产养殖业发展。利用可鲁克湖、水库等高原冷凉淡水资源,培育高原特色水产品,不断扩大水产品养殖品种和规模。“十一五”期间,着力培育无公害蔬菜、优质油菜籽种、枸杞沙棘等一批柴达木特色农畜产品品牌。加强肉、禽、蛋、奶、蔬菜等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资源开发提供充足、优质的农畜产品供给。到2010年,全州肉、禽、蛋、奶、蔬菜自给率达到80%。二是要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育、扶持以农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为主、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程度和农牧业生产效益。积极探索和发展循环农牧业经济。三是加强农牧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实施科技整村推进和入户工程,开展农牧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在优良品种引进、培育推广、病虫害防治、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不断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集约型、规模型和效益型农牧业,走科工贸一体化的路子。
  农牧民。从农牧业增产增效和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入手,不断探索和建立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一是立足农牧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引导、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加强劳务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农牧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农牧民有组织有计划外出务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多途径、多渠道劳务输出格局。三是加强农村牧区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继续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工作。坚持国家扶持与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不断加大扶贫开发资金投入,集中力量抓好扶贫开发规划的组织实施,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实现扶贫工作由“救济式”向“开发式”转变,实现农村牧区贫用人口的稳定脱贫,并使一部分人富裕起来。
  农牧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大政府对“三农”支持力度,继续搞好农业灌区改造、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人工草地、草场围栏、乡村道路、日光节能温室、畜用暖棚、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农村牧区新能源,改善农村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牧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牧区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加强新农村牧区建设规划,搞好示范引导,进一步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中走在全省前列。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以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方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逐步形成与一、二产业相互协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旅游业。抓住青藏铁路格拉段建成通车、藏羚羊申报奥运会吉祥物成功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青藏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以青藏铁路顶级旅游带为依托,积极发展柴达木工业旅游、猎奇探险旅游、民族风情旅游、高原生态旅游等,努力打造“中国柴达木”旅游品牌。全力办好中国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加强州内区域性旅游资源的整合,促进各地区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和共同发展。加强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察尔汗国家矿业公园、德令哈可鲁克湖、乌兰哈里哈图、都兰吐蕃古墓、大柴旦温泉、茶卡盐湖风光、乌兰金子海、天峻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加大与周边省市地区的横向联合与合作,逐步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州的一个新兴产业。
  生产服务业。充分利用青藏铁路和109、315国道的交通运输条件,利用资源性产业聚集、多数产品运输指向性较强和需求比较旺盛的特点,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次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格尔木、德令哈物流园区和资源开发重镇的物流中心建设,逐步形成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网络。围绕海西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汽车修理、餐饮、物资配送、仓储等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引进各类金融机 构,培育金融市场,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人才、工程监理、广告、公证、仲裁、会计等信息咨询业,引导发展经纪、代理、评估等中介服务业,逐步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积极培育住房、信息网络、文化教育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发展消费信贷等新型消费方式。积极发展农牧区服务业,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继续加强农贸、农产品批发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促进农产品货畅其流。
  生活服务业。围绕社区、工业园区、矿区、农村牧区,加快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市场交易、文化娱乐、体育保健、卫生服务、社会福利救助、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便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发展环境
  继续实施基础优先战略,加大投入,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着重进行规划和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水利设施建设。统筹地表水、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和下湾、哇沿水库。继续抓好柴达木盆地13个万亩绿洲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草原灌溉工程建设,积极发展高标准节水灌溉技术。力争完成格尔木河、巴音河综合治理工程,做好那棱格勒河的综合治理规划,加快重点城镇和工矿区防洪工程建设。积极做好柴达木盆地跨区域调水前期规划工作。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统筹水资源在生产、生活、生态的配置和合理利用,重点解决好工业和城镇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
  交通网络建设。按照完善交通网络、提高通达深度的总体要求,围绕把格尔木建成西部交通枢纽,把德令哈建成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着眼于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着力构建以青藏铁路、国省干道和地方道路以及主要工矿道路为重点,为资源开发、经济交流、群众出行提供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构建以格尔木为中心与西藏、新疆、甘肃和西宁及重点资源开发区相连接的铁路交通网,提高货物运输能力,基本满足资源开发需要。建成青藏铁路西格段电气化二线工程,积极推进格尔木—库尔勒、格尔木—敦煌铁路的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尽早开工建设,打通我州铁路跨省通道。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发展支线铁路,建设柴达尔—木里、锡铁山—鱼卡—东西台地方铁路。
  公路。按照建设南达西藏、西连新疆、北接甘肃、东通西宁,纵贯格尔木、德令哈公路网络的总体思路,开工建设109国道倒淌河—格尔木、215国道格尔木—花海子、湟源—德令哈—盐湖北高速公路工程,德令哈—大柴旦、格尔木—茫崖—若羌二级公路和格尔木环城高等级公路,怀头他拉—诺木洪、香日德—花石峡、鱼卡—茶冷口—冷湖公路等工程。建成315国道绿草山—黄瓜梁二级公路工程。加快矿区道路建设,加大对州内大煤沟—饮马峡、鱼卡—马海湖、肯德柯克、卡尔确尔、大浪滩等一批矿区道路和重点旅游景区道路建设力度,为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快县、乡、村道路建设。到2010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5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26公里,一级公路792公里、二级公路990公里、三级公路2397公里。实现952以上的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民航。进一步拓展航空网络,增辟新航线,完善格尔木机场运输设施,提高旅客输送、货物吞吐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做好花工沟支线机场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建成投运。
  电源电网建设。加强支撑电源建设,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重点建设格尔木30万千瓦燃气电厂、德令哈燃煤电厂、格尔木河梯级水电站、那棱格勒河水电站、蓄集峡水库电站。加快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大电网和专属供电区电网建设,完善输供电网络,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加快建设湟源—德令哈—锡铁山—西台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重点工矿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力争开工格尔木—甘森、甘森—茫崖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十一五”末基本形成柴达木盆地330千伏输电线路环形电网和110千伏输电线路覆盖全州主要工矿区的供电网络。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完善网络、整合资源、实现共享为重点,加大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德令哈、格尔木城市数字电视入户工程,并逐步向县城延伸。采取有效和先进的传输手段解决边远农村牧区的通讯问题,加强农村牧区邮政网络建设,不断提高电信邮政服务水平。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成连接省上和州、县三级政务网络系统,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及配套体系建设,使更多的企业、商家通过商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网上交易。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推进企业信息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智能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电子商务普及率明显提高。加快农村乡镇信息网络建设,2010年,力争在重点乡镇建立信息网络平台。
  
  五、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城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强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加快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中心城市和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全州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东西部经济区和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产业兴城兴市,以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德令哈工业园区和其他工业带为依托,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和盐碱化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产业的聚集带动要素聚集和人口聚集。进一步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公共交通、社区服务、健身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中介、信息、物流等生产要素的培育和建设,提高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强现代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十一五”的建设,使两市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文明程度更加提高,使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辐射东西部经济区发展的“两个中心”、带动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两大基地”、吸纳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的“两大平台”、拓展海西对外开放格局的“两大窗口”。把格尔木建成青海西部现代交通枢纽和信息通信枢纽,连结青藏两省 区的现代物流中心、资源加工转换中心和高原特色旅游中心。把德令哈市建成青藏高原新型的工业城市、园林化城市和全州的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加快重点城镇规划和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小城镇格局。加强乌兰、都兰、天峻三县,大柴旦、冷湖、茫崖三行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县域经济强镇。加快可鲁克、尕海、茶卡、香日德、柯柯、诺木洪、木里、唐古拉等乡镇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中心乡镇,将有条件的地方撤乡建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完善的乡镇体系。
  区城经济发展。加强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东部经济区,坚持工农并举,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牧民增收两大目标,加快推进特色工业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提高承接产业转移、集聚经济和转移人口的能力,力争在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德令哈市重点加快纯碱、氯碱、碳酸锶、生物制品等工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强市,带动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着力把德令哈建设成为中国碱业基地。都兰县,扩大铁矿选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同时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乌兰县,依托柯柯、茶卡盐湖资源,不断扩大食用盐和工业用盐生产规模。积极发展煤焦化工业,加快推进煤化和盐化工产业的联合,提升乌兰工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天峻县,依托富集的焦煤资源,加快焦煤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形成全省的焦煤生产基地。积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抓好草原生态恢复与建设,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
  西部经济区,要紧紧围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两大目标,依托盐湖、石油天然气、金属、煤炭等优势资源,以壮大产业规模,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综合开发和精深加工水平,培育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为工业发展重点,加快资源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培育一批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努力建设成为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工业产业的密集区、开放型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和城镇化发展的示范区。格尔木市重点加快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和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融合,开发建设一批石油天然气、盐湖、铁矿选冶等大型工业项目,把格尔木建设成为中国盐湖城。大柴旦,以开发有色金属、煤炭和发展硼化工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布局,建成重要能源、有色金属和硼产品生产基地。冷湖,以马海湖、昆特依盐湖资源为依托,积极推进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肥等盐化工产品。茫崖,在做好为石油、石棉两大产业发展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发天青石等优势资源。大力推进大浪滩、尕斯库勒等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精深加工,发展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肥等产品。
  健全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健全市场机制,打破州内行政区划的界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二是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经济区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健全扶持机制,加大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加快发展。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统筹资源和生态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
  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坚持企业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共参与相结合,坚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平台,依托工业园区和优势产业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2010年初步建立循环经济工业产业链,努力形成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一是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积极推进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开发并完善适合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废弃物的交叉利用和综合利用。二是要加快推进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盐碱化工等各产业体系间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形成循环圈,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园区工业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逐步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构建结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高效、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四是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相结合,大力开展节能、节材、节地活动,推进绿色消费,注重一、二、三产业间物质的循环和能源的梯级利用。大力开展节水活动,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加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提高公众节约意识,建立循环型、节约型社会。
  环境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排污申报制度,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点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地区的污染控制和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重点解决尾矿、粉尘、废渣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创建环保型绿色企业。加强巴音河、格尔木河、布哈河、察苏河、香日德河流域水源保护,严防污染。坚持节能和使用清洁能源相结合,搞好州内工业锅炉、民用锅炉燃气化改造,改善大气环境。加强城市环卫工作,积极推进生态市、县、乡镇和绿色城镇等建设,发展环保产业。抓好城镇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医疗垃圾、危险化学品处理。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生态保护与恢复。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强化草原、河流、湿地、原始森林、土地、高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三北防护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物保护工程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加强对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格尔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诺木洪自然保护区、德令哈可鲁克湖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治理;逐步恢复柴达木盆地天然林草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使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在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地、防风林带、农田林网保护和恢复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城乡造林绿化工作,大力营造城市景观林、高原生态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不断扩大林业 覆盖面。加强对天峻、乌兰、都兰、德令哈地区的草场封育治理,积极推行休牧育草,实行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保护沙生植被。加大铁路、国省道沿线和重点城镇的风沙源治理。到2010年,新增植被面积1490万亩,治理草场退化1180万亩。
  基础地质勘查。加大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勘查力度,增加储量,确保后备资源供给。重点加强柴北缘、东昆仑成矿带和青藏铁路沿线的矿产资源勘查。加快鄂博梁、马北、南八仙等地石油天然气勘探,昆特依、东西台吉乃尔、一里坪地区钾、锂资源勘探;格尔木、都兰、乌兰、大柴旦等地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木里、鱼卡等地的煤炭资源勘探;茫崖尖顶山及周边地区锶矿资源勘探,提高地质储量等级。加强德令哈、格尔木两市和重点盐湖地下水水文地质及环境勘查评价;加大对盐湖资源开发地区及大煤沟等矿区的淡水勘探,保证水资源供给。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加大地勘工作力度的同时,鼓励支持商业性勘探和风险勘探,进一步提高勘探工作深度。
  
  七、坚持以人为本,合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海西,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好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社会分配、公共服务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能力。不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强社会保障的基础和能力建设,多渠道筹措社保资金,逐步做实个人帐户。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推进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实现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机制。加大失业保险面和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生育保险制度。到2010年,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全覆盖,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行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制度,稳步扩大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到2010年,全州农村牧区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线和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村牧区“五保户”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行城乡社保一体化。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服务和救助水平。逐步完善以居家供养为基础,福利机构为辅助,政府投入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特困户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以及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重视和加强老龄、老干部和少儿工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
  社会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继续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州新增就业岗位30000个。
  收入分配。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完善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建立财政增加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以及企业效益提高与企业职工工资增加机制,使全州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新成果。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体系,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福利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完善职工工资福利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进程。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实现全州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改革,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先进医疗设备配置,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地方病防治、疫情监控和卫生监督服务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德令哈、格尔木两市中心医院和社区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加快县医院、蒙藏医院、妇幼保健站改造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能力。加快重点工矿区的卫生医疗设施建设,搞好矿区医疗救护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和健康知识,改善农牧民的居住卫生环境。倡导科学文明的卫生生活习惯,减少疾病,促进健康。
  文化体育事业。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巩固和拓展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抓好文化精品建设,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快州县两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转直播等技术水平,形成覆盖全州的广播电视网络。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和牧民定居点延伸,积极开展“卫星村”试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到2010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5%。
  人口与计划生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进一步落实少生、快富、奖励、扶助等计划生育优惠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水平。重点做好农村牧区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计划生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备医疗设备和专业人员。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搞好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服务。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和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机制。
  平安、文明海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加强矿山、道路交通、民爆和重大公共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控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文明海西建 设。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双拥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建设文明海西的长效机制,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柴达木精神和“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保持全州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建设“信用海西”。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发展、共同进步的社会关系。高度重视和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依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民主与法制。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依法治州方略,加大地方立法工作,提高依法治州和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八、加快实施科教兴州战略,提高科技教育水平
  大力实施科教兴州、科技富民和人才强州战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建立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坚持科技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和引进创新并重,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目标,以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选择对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领域进行技术攻关,重点加大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开发、煤炭资源开发、有色和黑色金属选冶、推进产业连接融合等关键控制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开发、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煤炭、建材、金属等行业的技术改造,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对接。加快高原生物技术、生态恢复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生物、生态产业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部门协同、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自主创新优势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协作、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投入,逐步提高科研开发费用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强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配合,鼓励技术引进,建立有效的技术消化吸收、储备和再创新机制。
  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各种应用新技术的创新活动,积极引进先进成熟技术和专利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供给,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加强基础教育。2006年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争取“十一五”期间,两市三行委、三县县城和有条件的乡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加大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全面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2010年,实现城镇学校远程教育“班班通”和农村牧区学校“校校通”的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以增加就业、适应资源开发和有效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为目标,加快产业技术工人、通用性人才的培养以及农牧民技术技能的培训,加快德令哈、格尔木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2010年,把两市的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壮大为柴达木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高度重视和加强民族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加快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事业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做好专业化技能人才和农牧区实用人才培养,积极吸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使全州人才资源结构明显改善,人才资源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的聚集力进一步增强。一是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人才;二是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海西产业特色的学科、技术带头人,优化和壮大专业技术队伍;三是以适应海西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在盐湖、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和建材、电力工业等方面培养、吸收和引进一批高层次技术人才及具有较高技术技能的产业工人;四是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五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开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注重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进一步加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九、加快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在改革开放和参与经济对外合作中走在全省前列。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抓好经济管理和市场监管,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廉洁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分类定位、分开管理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市场化,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实行政府重大决策公开听证制度和政府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
  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财政职能,加大财政对“三农”、社会 保障、基础教育、卫生和社会公共产品支出。加强财政政策研究,加快州县级财源培育和建设。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税管理体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财政监督制度改革,推行预算和支出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健全规范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备案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政策机制的研究,切实保障其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改革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市场化推进资源的有偿化。结合资源开发,加快建立资源二次配置和技术准入制度,完善资源节约利用制度和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加强政府和企业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增强企业融资和再融资能力。
  产权制度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调整国有经济产权结构,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力度,以产权制度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认真贯彻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改进政府的服务和监管,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供水体制改革,以明晰水权为核心,探索建立政府调控、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改革用水方式和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厂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农业、生态、个体经营户、家庭等用水定额,完善供水价格体系,建立节水激励机制,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农村牧区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草场使用权流转办法,探索以土地、草场使用权依法八股、转让、出租或合伙经营等方式参与收益的办法。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有效保护耕地和草场,规范用地、草场行为,依法保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牧民负担,探索建立保障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改革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福利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稳步调整乡镇建制,精减财政供养人员,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融入全省、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大循环之中,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支撑,努力为国内外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的互利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争取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我州的开发和建设,促进我州招商引资从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并重转变;从引进一般性的资源开发、产品初加工项目向引进资源深度开发、综合利用项目转变,形成选商选资的新机制,提升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州经济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青藏铁路大动脉的枢纽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两地经济合作机制;规划建设西藏矿产品加工基地,实现西藏矿产品资源与柴达木地区资源、能源以及格尔木区位优势的互补互促,在相互交融中谋求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和培育出口产品,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内外贸易发展。
  
  第四章 规划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州政府及各市县行委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各级政府及地区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内涵,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加强规划实施中的工作衔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规划实施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取得实效。
  
  二、建立分类指导的规划实施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条件下,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级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规划提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搞好协调服务。规划确定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城镇化进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实现。各级政府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健全利益导向机制,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规划确定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扶贫减贫、公共安全等任务,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要运用公共资源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主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律手段,并辅之以经济手段加以落实。
  规划提出的量化指标分为导向性、预期性和约束性三类。导向性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各级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尽可能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相一致。预期性指标,是在导向性指标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图的指标,各级政府要通过实施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要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确保实现。
  
  三、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引导调节作用
  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投资、税收、价格、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调节作用。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价格调节、市场准入、土地使用、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和生态环境补偿等政策,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建设;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的产业,淘汰和限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的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加速工业化进程;扶持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引导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自愿有序地向重点开发区转移,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
  
  四、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规划体系。我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要按照规划的定位,编好各类规划,做好规划的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保证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奖励机制。州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综合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组织实施。要自觉接受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经评估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由规划编制部门提出调整修订意见,按照审批程序报批和公布。对规划实施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地区和部门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划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十一五”规划绘制了发展的蓝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全面推进海西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和海西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海西州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海西实际,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积极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原则,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才需求,切实抓好人才的稳定、培养、吸引、使用的各项工作,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为加快海西发展、构建和谐海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立足本地实际,更新思想观念,稳定使用好现有人才    “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