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救援通道问题探讨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8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梯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交通生活。人们在享受电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电梯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威胁使用者的安全,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了解电梯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时做出改进,增强电梯的安全性,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电梯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电梯的常见事故包括蹾底、溜梯、冲顶以及系统事故。对这些原因进行合理分析,有利于全方位解决电梯事故问题。
  关键词:电梯;救援通道;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为居民提供多形式化的选择,部分建筑企业为创造建筑特色,未能对电梯进行规划性设置,当高层建筑中的电梯出现故障时,部分建筑内部的电梯与楼梯分隔、电梯救援通道入户、电梯未设置分站层等,增加救援人员的工作难度。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需工作人员和电梯使用人员自觉遵守电梯使用基准,以提升救援工作的效率性。
  1电梯困人应急救援现状
  我国现行的电梯救援机制中,当电梯出现故障困人后,由被困乘客主动摁电梯轿厢内的求救按钮,或拨打维保电话求救,维保单位赶赴现场实施救援。维保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安全性能负责,承担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等职责,是电梯故障和困人救援的主体。按照要求,维保单位在接到乘客被困报警后,直辖市或设区市应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救援解困,保障乘客安全。但是这种理想状况经常无法实现,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维保单位负责维保的电梯可能分布范围很广,二是维保单位的人员配备、维保点布置不够合理,因此,无法在30分钟内赶赴现场实施救援,或者出现赶到现场仍然无法实施安全有效救援;另一方面,大部分乘客不具备电梯安全乘坐知识和遇到困人故障时候的应对措施,长时间困梯后产生异常情绪,甚至做出强行扒门等危及生命安全的自救行为,导致电梯困人故障转变为电梯安全事故。
  还有一些乘客习惯在困梯后拨打119电话,寻找承担公共救援任务的消防来实施救援。消防队员相对缺乏电梯的专业知识,现场实施救援的方式更多是采用破坏性手段来解救被困人员,既破坏了电梯造成经济损失,又不能保证被困人员的安全。虽然监管部门有开展针对消防人员的电梯救援培训,但由于消防队伍更新换代较快,导致专业救援技能无法很好地传承。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第一时间的信息来源,电梯安全监管部门无法对救援进行监督,无法了解维保单位的应急救援实施能力,对进一步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管理也缺乏了必要手段。
  2电梯救援通道优化措施
  2.1加强安装维修作业管理
  实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安装和维修工程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职能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督促工程部门将安装电梯和维修电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汇报,并派专人前去审核。针对不法的工程人员,进行处罚和批评。职能部门还应组织有效的举报活动,加强对群众的教育,让群众监督损害电梯的行为。使用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电梯信息档案,对进行安装维修的人员进行登记,将所有人的信息记录在案。除了工作人员的身份以外,还包括验收材料和保养维修记录等,都要完整记录。另外,使用单位应该将钥匙交专人保管,一定要对保管钥匙的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检查。
  2.2有效自救
  在电梯出现故障停梯时,乘客或者工作人员应该在轿厢里保持镇定。立刻按下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且寻找求救信号,当看到轿厢内的救援电话时立即拨打。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不能扒门、敲打电梯门,也不能在轿厢里面随意跳动。尽量使自己镇定下来,必要时可大声求救,争取与外界取得联系。如果电梯外有人出现,立即寻求帮助,并与他们沟通交流。等到救援人员到来时,积极配合他们的指挥。当出现高危险性的电梯蹾底、冲顶或者溜梯事故时,乘客应该将背部抵住轿厢,双手紧紧握着扶手,将双腿有意识地进行弯曲,踮起脚尖,从而减小事故对人身体造成的伤害。如果是出现了火灾或地震等险情时,不能乘坐电梯直接逃生,应该等待救援队或走楼梯逃生。
  2.3应急救援
  当接到求助电话以后,电梯维护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在展开大规模救援的同时,要迅速上报单位相关情况。应该耐心地对被困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对他们的紧张情绪进行安抚,让被困人员能够积极地配合救援。当电梯门打开以后发现被困人员出现受伤或者昏迷,应该用担架将他们抬起。当被困人员被抬出轿厢以后,应立即将他们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当救援完成以后,必须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并贴上警示牌,以防其他群众不明真相再次受伤。电梯使用单位需要将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救援需求有效结合,在每一层电梯安排管理员,并为他们准备专业的医疗救助工具和实时通讯设备。当发生救助情况的同时,应该随时进行汇报。电梯维保单位应该优化救助流程,培训救助人员,使他们达到专业化水平,提高救助效率,争取医院救治时间。
  2.4信息化手段建立电梯故障困人自动报警系统
  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电梯故障困人自动报警系统,可通过在轿厢内安装人体感应摄像头、红外感应器,或者在称重装置上安装相应传感器等方式,结合电梯故障停梯自动报警功能和电梯定位功能,在电梯发生故障困人时,电梯故障困人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分析安装在轿厢内的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判断电梯是否故障停梯、是否困人。若发生故障困人,立即自动拨打96196电梯应急救援服务处置中心,接警人员直接与轿厢内的人员对话,安抚乘客,锁定故障电梯并第一时间安排实施救援。被困电梯人员无需任何操作,就可第一时间与外界取得联系,得到有效安抚并等待救援,有效杜绝因被困人员未随身携带手机、轿厢内手机信号不强或无手机信号、轿厢内电梯使用标志未张贴或被认为破坏无法识别具体监察识别码等情况导致的无法及时发出求救信息的问题。
  2.5电梯厅入口封闭的处理
  当出现电梯厅入口被封闭的情况下,闸门与电梯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同时必须具有可操控型电梯外的控制板,保证用户可通过控制板对电梯进行有效控制。闸门在使用过程中,需具备流畅的操控型,方便工作人员的开展,此种条件下视电梯为合格。为保证救援工作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工作人员必须与用户签订协议,以使用承诺书和责任承诺书为主。并明确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依据救援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多方案制定,保证救援工作的可实施性。
  2.6制定电梯运行保护策略
  除有关部门针对电梯的保护工作提出了较为明确地规定要求外,近年来的电梯技术也相当成熟,设备运行也趋于平稳。一般来说,电梯设置有必要的安全回路監测装置。电梯上行时,电梯上部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对电梯上行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关键设备就是速度的监控以及检测软件等。由此能够确保电梯实现安全启动以及运行要求,更能确保乘客在乘坐电梯时的安全。在下行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应运用安全钳系统让电梯能够及时的停止运行,防止电梯因制动失效问题而引发安全事故。电梯建立有多种的应急装置,针对突发停电问题,设置有备用的电源,以此来防范该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电梯的安装结构进行分析,为保证建筑内部的电梯安全运行,为保证救援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建筑检验单位应起到质检作用,其次电梯管理人员应起到监督作用,最后电梯使用人员应起到自觉作用,为救援工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荆凯.浅析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救援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29):94-95.
  [2]孟斐.电梯紧急救援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电梯,2019,30(02):62-64.
  [3]刘婧.基于LabView的高速电梯自动救援装置测试系统的开发[J].机电信息,2018(18):54-55+57.
其他文献
摘要:电梯属于相对来说比较高效的一项升降设备,因此在国内以及国外建筑物中都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运用,结合当代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交流电梯以及直流电梯等等。由于电梯自身类型存在着不同,所以在检测技术上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要结合实际状况做到科学合理的分析,对电梯使用中出现的所有故障以及相关安全问题都要做到及时排查,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梯检测技术水平,为电梯安全有效的运行提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出行与运输效率不断加强。电梯是现代化出行中必要的工具,但是电梯作为一种由机械组成的运输设备,在为人们提供出行便利的基础上,同时还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随着电梯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之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梯制动器件是构成电梯系统的主要物件,一旦电梯中很多重要部件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其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就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安全事故。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重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建筑工程设计需求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工程设计质量要求更加关注。实践证明精细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施工精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和落实的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精细化管理必要性入手,对将精细化管理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精细化管理  引言  推进精细化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重视
期刊
摘要:本文对DBF体制雷达中接收机设计以及雷达中多道数字中频设计进行分析。对于中频接收机的设计方案思路进行具体的论述,例如应用LVDS技术将DBF体制雷达系统中的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等问题加以解决。采用数字I/Q解调技术,替代了传统的I/Q解调技术,最终实现了关键技术的创新。  关键词:先进米波;雷达DBF;模拟接收机设计  针对DBF体制雷达中多数通道数字中频接收机设计以及实验测试结果。在关键技术
期刊
摘要 负荷预测是指引电力系统发展和规划的向导,当前电力系统负荷的近期预测方法存在计算复杂、要求样本数据多等缺点,因此本文采用灰色系统对石家庄市负荷进行近期预测。灰色预测法通过灰色生成和建立GM(1,1)模型,找出样本数据中潜在的规律进行负荷预测。经过手算和仿真模拟,本文对石家庄市未来两年的负荷进行预测分析并和2018年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最后得出验证结果达到一级精度,误差仅为4.39%,并且在一定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在高层建筑物当中,电梯至关重要,其是人们平时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设备,电梯对提升人们的住宅舒适程度产生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梯功能在不断健全,但是在实际检测的时候依然存有某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电梯使用寿命产生着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想提升电梯的质量与成效,加强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梯检测;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引言  电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在高层建筑物当中,电梯至关重要,其是人们平时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设备,电梯对提升人们的住宅舒适程度产生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梯功能在不断健全,但是在实际检测的时候依然存有某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电梯使用寿命产生着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想提升电梯的质量与成效,加强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梯检测;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深基坑施工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很容易发生支撑坡度、滑坡、崩塌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深基坑施工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深基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安全的施工。基于此,以下对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及其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引言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工程类别,可能会对周边建筑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存在持续钻井工作所需的许多危险因素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设不断推进。在此背景下,电梯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课题。就目前存在的电梯安全事故分析可知,电梯制动失效是引发电梯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以下首先详述分析电梯制动失效的常见原因,接着就具体的原因进行一般性的措施讨论。  关键词:电梯制动;原因分析;检验对策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中,电梯在我国高层建筑中使用数目不断增多,逐渐成为了人们出现的
期刊
摘要:超超临界机组采用SA335P91/P92钢是新型铁素体耐热钢,具有高的持久强度和蠕变性能,可用于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道等部件,其焊接接头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组能否安全可靠运行,在对P92母材焊接接頭的常温和高温性能的基础上,总结焊接、热处理的工艺控制要点及经验及教训,为P92钢在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成功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P92钢;焊接接头:金相组织  1 P92钢特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