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应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可以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抛锚式策略的应用形式,反思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策略 《教学系统设计》 应用形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088-01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设计能力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抛锚式教学策略作为倡导体验参与,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方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为《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一、抛锚式教学策略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抛锚式教学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学习中,抛锚式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由于课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缺少将所学到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机会。因此造成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无法实现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的目标。
抛锚式教学强调学习与认知情景的真实性,要求学习要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中学习。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有机会将教学设计的各种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情境,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累一定的经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的拓展。
另一方面,抛锚式教学策略作为一种实现的自主学习的常用策略,本身就是《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抛锚式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过程,体验其教学特点与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该策略的基本步骤,掌握抛锚式教学的运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要求学生能利用教学设计的原理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优化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核心是问题求解,老师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及步骤,将讨论引向深入,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等形式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学会确定学习主题以及缩小问题解决范围的方法,学会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学会通过同学、老师、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此外,抛锚式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鼓励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应突出“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特点。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使用抛锚式教学策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学生逐步展开分析,通过自己动手、思考、看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时间的安排,来解决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规范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抛锚式教学策略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抛锚式教学策略由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步骤组成,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将抛锚式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结合教学实际、学生特征和课程特点,笔者总结出其实施过程,
在抛锚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开始之初,教师创设情境、向学生抛出“锚”,并激发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而学生应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开展一系列的自主学习和写作学习活动,以到达之时获取与能力提高的目的;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效果的评价,针对薄弱环节补充学习,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 教学反思
将抛锚式教学策略与《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习思维的发散,能力的提高。然而,笔者也发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亟需解决:
(一)教学时数不足,学生认知负荷增加
抛锚式教学的运用,要求学习者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寻找信息,查阅资料,探求相关的技术支持与人力支持。因此,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所需的学习周期将大大延长。而现阶段,大量增加教学时数并不现实,所以只能要求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这便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对此,教师应该采用传统教学与抛锚式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选择部分而非全部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弥补教学时间不足,学生认知负荷过重的缺陷。
(二)学习观念急需转变
在中国的教育中,长期以接受式教学为主,发现式教学还不能完全被师生理解、接纳,学生不愿,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发现式的学习,甚至部分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抛锚式教学策略侧重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于老师,不主动参与任务,互相推脱,消极懈怠。因此,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势在必行。
(三)对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将抛锚式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与素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水平,还需要具备组织、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能力,要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来指导学生与鼓励学生。同时,学生也应该具备相对应的信息获取、分析与解决能力,积极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学习,具有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文兰等. 教学模式论 [M] 出版社,1998,(07):228
[2]何克抗等. 教学系统设计 [M] 出版社,2005
[4]李志河等.基于web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 [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5]金世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J].躬耕,2007,(05):52-53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策略 《教学系统设计》 应用形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088-01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设计能力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抛锚式教学策略作为倡导体验参与,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方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为《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一、抛锚式教学策略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抛锚式教学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学习中,抛锚式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由于课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缺少将所学到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机会。因此造成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无法实现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的目标。
抛锚式教学强调学习与认知情景的真实性,要求学习要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中学习。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有机会将教学设计的各种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情境,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累一定的经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的拓展。
另一方面,抛锚式教学策略作为一种实现的自主学习的常用策略,本身就是《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抛锚式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过程,体验其教学特点与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该策略的基本步骤,掌握抛锚式教学的运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要求学生能利用教学设计的原理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优化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核心是问题求解,老师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及步骤,将讨论引向深入,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等形式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学会确定学习主题以及缩小问题解决范围的方法,学会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学会通过同学、老师、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此外,抛锚式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鼓励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应突出“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特点。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使用抛锚式教学策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学生逐步展开分析,通过自己动手、思考、看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时间的安排,来解决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规范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抛锚式教学策略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抛锚式教学策略由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步骤组成,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将抛锚式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结合教学实际、学生特征和课程特点,笔者总结出其实施过程,
在抛锚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开始之初,教师创设情境、向学生抛出“锚”,并激发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而学生应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开展一系列的自主学习和写作学习活动,以到达之时获取与能力提高的目的;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效果的评价,针对薄弱环节补充学习,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 教学反思
将抛锚式教学策略与《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习思维的发散,能力的提高。然而,笔者也发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亟需解决:
(一)教学时数不足,学生认知负荷增加
抛锚式教学的运用,要求学习者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寻找信息,查阅资料,探求相关的技术支持与人力支持。因此,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所需的学习周期将大大延长。而现阶段,大量增加教学时数并不现实,所以只能要求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这便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对此,教师应该采用传统教学与抛锚式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选择部分而非全部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弥补教学时间不足,学生认知负荷过重的缺陷。
(二)学习观念急需转变
在中国的教育中,长期以接受式教学为主,发现式教学还不能完全被师生理解、接纳,学生不愿,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发现式的学习,甚至部分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抛锚式教学策略侧重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于老师,不主动参与任务,互相推脱,消极懈怠。因此,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势在必行。
(三)对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将抛锚式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与素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水平,还需要具备组织、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能力,要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来指导学生与鼓励学生。同时,学生也应该具备相对应的信息获取、分析与解决能力,积极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学习,具有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文兰等. 教学模式论 [M] 出版社,1998,(07):228
[2]何克抗等. 教学系统设计 [M] 出版社,2005
[4]李志河等.基于web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 [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5]金世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J].躬耕,2007,(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