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题是考场写作的第一能力。为什么说是第一能力?因为作文题既有规定性,又有开放性。规定性是防止套作,你必须依题写作,而不能自说自话;开放性是为你的写作才情提供空间,你可以在指定的区域、范围内尽情发挥。所以,考场写作的前提是“写对”,只有在“写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写好”。
误区一:剥离语境,泛泛而谈。
考生在审题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写。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关键词,然后以此为话题进行写作。殊不知,水草一旦离开了水就不再是水草。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材料如下: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面对这道作文题,有考生就从船主或修船工的角度提炼出“学会感恩”或“拥有职业操守”,为话题来写,而脱离了材料语境。在那年的阅卷报告中,明确写道:“若考生只是在文中泛泛而谈‘感恩’‘责任’‘职业操守’‘细节决定成败’等,则均应视作偏离题意。比如,谈‘感恩’,考生只能谈对关心、爱、帮助自己的人的‘感恩’,而不能泛泛地去谈对自然、社会、祖国、挫折等的‘感恩’。”
阅卷者说:你要避免从材料中抽取话题泛泛而谈,而要将水草放还水中,在材料语境中把握关键词的语义。如果写“拥有职业操守”,不能写成商人不缺斤短两、不掺假货等。在这则材料中,修船工的职业操守体现出主动而为、行善而不宣扬的特点。
误区二:勉强沾边,若即若离。
审题时完全跑题的情况毕竟很少,很多情况下是勉强沾边,与题意若即若离,就像射靶一样,不能击中九环、十环,往往射在三环、四环的区域。以下面这道作文题的审题为例: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写“笑对人生”“用诗意行走人生”“心态决定人生”等。你不能说这些立意不对,但又确实与材料的核心意蕴有距离,不够精准。材料中众人面对的境况是“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如果延展到人生,应该是人生中的逆境、困境,因此上面所列的立意不如“笑对苦难”“以诗意化解困境”“改变心态,化苦为乐”来得精准。
阅卷者说:建议你学会运用“复眼”审题法。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会拼合成一幅图像。“复眼”审题,就不会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而能够整体把握,抓取多个要素作精准表述。
误区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材料作文可以选取一个角度来写,于是有些考生容易忽视材料整体,而只就局部进行立意。且看下面这道作文题材料: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考生在审题立意中常犯的错误有:由老人不满意得到的是半碗红薯干而立论“知足才能常乐”“感恩心理不可缺”。由莫言对老人的气急败坏让老人滚而立论“冷漠是可耻的”“给别人一个微小的帮助”。由莫言母亲把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而立论“愿温情常在”“生活有爱才美好”。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考生缺乏对材料的整体观照,所抓取的材料枝节处与材料整体意蕴毫无关联。
阅卷者说:建议你审读材料时,先整体观照,再选取角度。上面這则材料从整体思考,我们会发现材料的核心范畴是“行善”:富贵中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行善更值得尊敬;有人格的尊敬,行善弥足珍贵。在此基础上,再从莫言的角度思考,可以立论“行善更该尽善”“行善不该盛气凌人”等。从莫言母亲的角度思考,可以立论“施舍首先是一种尊重”“助人应发自内心的真诚”等。抓住材料的核心范畴,执大御小,选取合适的角度,就不易犯盲人摸象类的低级错误了。
误区四:近义混淆,概念偷换。
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人入胜。读题时,有些考生容易将相近的概念混淆,以至于偷梁换柱,另起炉灶。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可怕的是写作者全不知晓。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生活中处处有“未完成状态”:赛跑未到终点,大楼尚未竣工,学习没有结业……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疲惫、焦虑,难以接受。人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激昂、奋进,充满期待。
这道作文题的关键词很明显——“未完成状态”,但不少考生在作文中大谈残缺美,举维纳斯、史铁生为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还原这些考生的思维链条:未完成——完不成——不完满——残缺——残缺美。表面看来滴水不漏,毫无破绽,但问题恰恰隐藏其中。“未完成”不等于“完不成”,“未完成”只是过程和状态,有完成的可能性,而“完不成”却是结果,已然成为现实。两者虽有相近处,却有明显不同,而某些考生混为一谈,致使偏离题意。
阅卷者说:建议你在审题立意时,能借用材料关键词表述的就尽量用材料原词;如果需要你进行转述的,也尽可能要符合材料原意。
误区五:先入为主,经验误导。
有一年南京市高三模考作文题是: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
不少考生看到熟悉的关键词“细节”,立刻产生经验式的条件反射,迅速联想到“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而忽视了这道作文题中“细节”的特有内涵: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感情交流、细小的审美情趣等。此细节非彼细节!而犯这类错误的考生,显然是受到经验的误导。
阅卷者说:针对这种情况,我有十二个字提醒你:“熟悉题陌生化,陌生题熟悉化。”遇到熟悉题,要格外谨慎冷静,当作陌生题来处理;遇到陌生题也不要心慌,而要耐心寻找与熟题的关联。
误区一:剥离语境,泛泛而谈。
考生在审题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写。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关键词,然后以此为话题进行写作。殊不知,水草一旦离开了水就不再是水草。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材料如下: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面对这道作文题,有考生就从船主或修船工的角度提炼出“学会感恩”或“拥有职业操守”,为话题来写,而脱离了材料语境。在那年的阅卷报告中,明确写道:“若考生只是在文中泛泛而谈‘感恩’‘责任’‘职业操守’‘细节决定成败’等,则均应视作偏离题意。比如,谈‘感恩’,考生只能谈对关心、爱、帮助自己的人的‘感恩’,而不能泛泛地去谈对自然、社会、祖国、挫折等的‘感恩’。”
阅卷者说:你要避免从材料中抽取话题泛泛而谈,而要将水草放还水中,在材料语境中把握关键词的语义。如果写“拥有职业操守”,不能写成商人不缺斤短两、不掺假货等。在这则材料中,修船工的职业操守体现出主动而为、行善而不宣扬的特点。
误区二:勉强沾边,若即若离。
审题时完全跑题的情况毕竟很少,很多情况下是勉强沾边,与题意若即若离,就像射靶一样,不能击中九环、十环,往往射在三环、四环的区域。以下面这道作文题的审题为例: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写“笑对人生”“用诗意行走人生”“心态决定人生”等。你不能说这些立意不对,但又确实与材料的核心意蕴有距离,不够精准。材料中众人面对的境况是“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如果延展到人生,应该是人生中的逆境、困境,因此上面所列的立意不如“笑对苦难”“以诗意化解困境”“改变心态,化苦为乐”来得精准。
阅卷者说:建议你学会运用“复眼”审题法。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会拼合成一幅图像。“复眼”审题,就不会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而能够整体把握,抓取多个要素作精准表述。
误区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材料作文可以选取一个角度来写,于是有些考生容易忽视材料整体,而只就局部进行立意。且看下面这道作文题材料: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考生在审题立意中常犯的错误有:由老人不满意得到的是半碗红薯干而立论“知足才能常乐”“感恩心理不可缺”。由莫言对老人的气急败坏让老人滚而立论“冷漠是可耻的”“给别人一个微小的帮助”。由莫言母亲把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而立论“愿温情常在”“生活有爱才美好”。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考生缺乏对材料的整体观照,所抓取的材料枝节处与材料整体意蕴毫无关联。
阅卷者说:建议你审读材料时,先整体观照,再选取角度。上面這则材料从整体思考,我们会发现材料的核心范畴是“行善”:富贵中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行善更值得尊敬;有人格的尊敬,行善弥足珍贵。在此基础上,再从莫言的角度思考,可以立论“行善更该尽善”“行善不该盛气凌人”等。从莫言母亲的角度思考,可以立论“施舍首先是一种尊重”“助人应发自内心的真诚”等。抓住材料的核心范畴,执大御小,选取合适的角度,就不易犯盲人摸象类的低级错误了。
误区四:近义混淆,概念偷换。
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人入胜。读题时,有些考生容易将相近的概念混淆,以至于偷梁换柱,另起炉灶。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可怕的是写作者全不知晓。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生活中处处有“未完成状态”:赛跑未到终点,大楼尚未竣工,学习没有结业……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疲惫、焦虑,难以接受。人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激昂、奋进,充满期待。
这道作文题的关键词很明显——“未完成状态”,但不少考生在作文中大谈残缺美,举维纳斯、史铁生为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还原这些考生的思维链条:未完成——完不成——不完满——残缺——残缺美。表面看来滴水不漏,毫无破绽,但问题恰恰隐藏其中。“未完成”不等于“完不成”,“未完成”只是过程和状态,有完成的可能性,而“完不成”却是结果,已然成为现实。两者虽有相近处,却有明显不同,而某些考生混为一谈,致使偏离题意。
阅卷者说:建议你在审题立意时,能借用材料关键词表述的就尽量用材料原词;如果需要你进行转述的,也尽可能要符合材料原意。
误区五:先入为主,经验误导。
有一年南京市高三模考作文题是: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
不少考生看到熟悉的关键词“细节”,立刻产生经验式的条件反射,迅速联想到“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而忽视了这道作文题中“细节”的特有内涵: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感情交流、细小的审美情趣等。此细节非彼细节!而犯这类错误的考生,显然是受到经验的误导。
阅卷者说:针对这种情况,我有十二个字提醒你:“熟悉题陌生化,陌生题熟悉化。”遇到熟悉题,要格外谨慎冷静,当作陌生题来处理;遇到陌生题也不要心慌,而要耐心寻找与熟题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