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观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hang Jie at the Liu HaisuArt Museum
     自·在.观
   ——张杰个展
   2019.3.3-219.3.17刘海粟美术馆
   1978年,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恢复招生,张杰成为复招后的第一批附中学子,在百废待兴的时代转折里,开启了他的艺术人生。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后来的诸多绘画作品,都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图像志一用笔触、色彩、光斑、线条、块面,记录和表现我们正经历的日常和巨变,向我们娓娓道来山河与故人、昨天和今天……那一年,张杰年仅十五岁。
   和许多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张杰也经历了信息封闭、知识匮乏的青春期,但物质生活的苍白愈加激发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探求。他在中国传统文脉与西方前卫思潮的冲撞与交融中砥砺前行,不断寻找艺术创作的观念、来源、图式与方法。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张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性和生命力,并未因奋战在教育第一线或出任四川美院副院长等行政职务,而搁下手中的画笔。相反,其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思考与践行,不仅成就了他个人绘画上的风格样式与精神内涵,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油画在当代的坚守、发展与变革。
   “自,在.观”展览梳理了张杰自1988年研究生毕业以来,各个创作阶段具有代表性和转折意义的油画作品八十余件,共分为三个板块展出。
   自
   自我,自然。艺术家的创作,最初总是从自身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出发,是自我心性的写照。张杰早年的学习与创作,尽管正值“八五美术思潮”、“八九艺术批判”、中西方文化多元碰撞与融合的历史时期,充满了各种“主义”“样式”与可能性。但他并未在艺术浪潮中随波逐流,而是从一开始,就找到并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从自我寄情的自然出发、从最基础的写生入画,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向与西方油画艺术中的技艺研究相结合,让客观再现和主观表达相连接,形成了他笔下独具风格的自然景观。
   在
   存在,现在。伴随着张杰在油画语言上的探索,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也从描绘自然风光到呈现社会变迁。张杰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城乡在建设、发展、都市化进程中与“自然”的冲突、碰撞、交互;工业文明与农耕生活、物质欲望和生态平衡、未来与历史、创新与传统、建与拆……种种对立与博弈的现象,正是中国当下的真实写照。张杰把这种真实写照再次凝练为全新的社会景观。
   观
   观察,反观。从描绘纯粹的自然风景,到描绘人为的社会风景,再到描绘这一转变过程中,所带来的人的困境,艺术家张杰的油画创作,除了技艺上的研究和突破,更是一条充满内在联系的观察轨迹和反思线索。继一系列描繪自然景观、社会景观之后,艺术家将目光转向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的内心景观。这一系列作品,不再是对自然、社会等外在现实的简单描绘、直观表达,而是带着对时代、对历史、对发展与建设、对国际化和技术化时代,诸多人文和伦理问题的观察与反思。
   如果说,艺术家的创作,每一次的灵光乍现或深思熟虑的背后,都是有迹可循,那么,这次展览旨在以“自,在.观”三个关键词,串联起艺术家张杰过去数十年来创作中的递进线索和内在逻辑。这种递进,和他个人的成长与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亦是一代人的时代札记。
其他文献
“版图不再先于地图,也不会比后者更加长久。相反,是地图先于版图——这就是拟象的进程——是地图产生了版:图。”①在这个“合成图像”如此泛滥的时代,此种颠倒关系显得尤为直观,人们似乎不再对真实地理空间的“版图有所期待。虚拟的电子地图成为更加切合人类感知的范式,这种“速度的暴政逐渐剥夺了人类直观感受的能力,并以强大的吞噬性正在重塑人们的感官系统。然而,即使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电子地图也并非现实世界的真实映
期刊
定位于多媒体娱乐市场上的N82具备目前诺基亚N系列手机的最高配置.
期刊
Chinese Art History  内容提要:本文是《中国美术史新论》的第三篇,主要提炼出了中国传统美术在价值倾向与形态趣味上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及其典型的表现。   关键词:崇老尚柔对仗程式   一 崇老   欣赏老态和相关的病态,是史前人类普遍存在的审美习俗,比如拔牙模仿老态,黥面形同病态。在中国古代,这两大相互关联的审美倾向,由于有制度设计和文献记载作为纽带,体现得最为鲜明和持久。古代农
期刊
Inside the Stack:Art in the Digital   内容摘要:自20世纪中期计算机发明以来,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加速进入了数字时代。也正是在一开始,计算机的“精神”与“肉体”之父图灵与诺伊曼分别提出了根本性的设问。图,灵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让机器开始思考?约翰·冯·诺伊曼的问题是:什么可以让机器开始创造?在这样的追问下,作为本届广州三年展的独立单元,德国卡
期刊
Machines are Not Alone  内容摘要:今天我们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机器。脱胎于广义生态学的机器生态学,揭示了一个机器性的世界观,一个由复数的机器性聚合体开启的开放世界以及一种就机器的主体性而言超越了生物学意义的对于感知的重新定义。而这种由技术主导的感知重构必然导向一种技术性心智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世界是机器的,而且机器并不孤单。  关键词:机器生态学“机器不孤单”  到处都
期刊
Evolutions of Kin:Re-worlding the Digital Now and the Biotech Present   内容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们迎来了充盈着超体的人类世,人类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这个世界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直面这一进程的过程中,艺术家和设计师所擅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想要让世界和人类的新观点在我们的脑海中扎根,那
期刊
富士通(FUJITSU)的笔记本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商务、稳重、高性能,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作为2008年初富士通力推的LifeBook S7211,从价格来看基本已经让我们对其高价印象有了不小改观,起价7999元虽然相对其它品牌同类型笔记本还是略高,但却已经是富士通近年来热门笔记本的最低上市价之一。这样一款平价笔记本到底性能如何,相信喜欢商务本的消费者也和MI一样相当关注。
期刊
爱华坚持将精七别致的个性风格融入到设计上.
期刊
Quayola at HOW Art Museum   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   2019.3.23—2019.6.2上海昊美术馆   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意大利80后艺术家夸尤拉,本名大卫·奎里奥拉(Davide Quagliola),他以代码化的名字“Quayola”作为自己的艺名。作为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览取名“非对称考古学”。“非
期刊
New Art History: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新艺术史:   2000—2018年中国当代艺术   2019.3.10—2019.5.22银川当代美术馆   历史的重塑,总是基于历史撰写者当下的欲望和诉求。一直以来鲜有人敢直面几乎和我们重叠的时代,因为直面当下似乎意味着,我们正在当下的欲望和诉求中抢答未来。身处当下的时代,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时间的进度被人为地拨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