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但据调查发现:在音乐欣赏课上,师生教与学的兴趣都不高,该如何改善呢?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挖掘音乐要素、变换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在提高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音乐要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
然而,一提到音乐,有些人就会想到唱歌,并且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音乐老师对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及本质性认识也不够,新课改以来,不仅以往音乐欣赏教学随意性大的毛病依然存在,有时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课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那么,如何才能在音乐欣赏课里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呢?下面,就此谈下我在平时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一、精选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
由于小学生情感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与深刻,对作品欣赏的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音乐欣赏作品内容的选择方面也要根据这个规律进行。如果把内容感情深刻的作品给低年级学生欣赏,他们只会光坐在那里听,领会不了其中的涵义;如果把内容感情浅显的作品给高年级学生欣赏,他们只会觉得太通俗了,不能产生共鸣。结果,这样的教学无法起到情感培养的作用。因此,选材要谨慎。精选音乐欣赏教材和音响、音像资料,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情感得到更高的培养。
通过实践,动画片的音乐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节,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1-2年级的学生,把他们十分钟爱的动画片中的音乐引入课堂,是值得用来作为欣赏教学的材料的。根据学生爱表现、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短小有趣的具有形象性的作品供他们欣赏。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变化、音的强弱、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时,让孩子聆听所熟悉的动画片歌曲,当他们融于自己喜爱的动画形象和耳熟的音乐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音乐进行分析,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在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涌起,得到升华。对于3-6年级的学生,随着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做一些相应调整。
对于音乐作品,教师要善于发现、筛选音乐作品,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材,这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对学生的影响。
二、挖掘音乐欣赏教学的音乐要素
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要使学生逐步增加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以及各种音乐要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表现力。那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中的表现因素,注重因材施教,并渗透于各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亲身感受音乐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技能。
如:在《三个和尚》的音乐欣赏教学片段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说出乐曲中用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境等。在欣赏那段优美的旋律时,学生说出了慢的音乐表现: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欣赏那段救火的音乐时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我在这个时候紧接着问你们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马上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段音乐重而且快、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轻与重的比较,自己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与慢的音乐要素变化。这样,学生就通过亲身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提高音乐欣赏的技能。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深入浅出,充分挖掘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才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
三、变换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提高欣赏的兴趣,教师应注重更新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小学生低年级儿童易用引导、鼓励、表扬等进行诱导;中、高年级则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
如:我曾采用发现式教学法来理解音乐欣赏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应力求创设问题情景,我通过讲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创作动机等问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进而理解作品,达到与作者的心理共鸣。我在教学交响童话《彼德与狼》时,除了介绍作品用乐器描绘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外,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体会作品的特点和作者当时的心境。通过交流我发现学生们除了一些共性的体会外,感受作品明显与学生的个性有关。有些同学虽然对乐器特点与人物、动物特征把握不准,但对作品整体美的体会很深。教学史真荣的童话故事音乐作品《龟兔赛跑》时,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发现式教学法对音乐欣赏教学来说,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的效果更明显。
我还采用比较教学法来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如:将河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萨克斯等器乐演奏的《茉莉花》集中进行在主题欣赏课中进行比较性地欣赏。让学生体验同一音乐形象的多种表现形式,从多种角度认识感受音乐形象,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音乐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音乐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平时多注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完善,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形式;也会让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更开放,更有活力,更具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赵明.《中小学音乐课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徐跃进.《以最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最大发展——有效教学行动策略探索》.《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8期
[4]张瑞.《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成功教育》,2011年第2期
[5]于靜俪.《探讨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实践》.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音乐要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
然而,一提到音乐,有些人就会想到唱歌,并且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音乐老师对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及本质性认识也不够,新课改以来,不仅以往音乐欣赏教学随意性大的毛病依然存在,有时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课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那么,如何才能在音乐欣赏课里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呢?下面,就此谈下我在平时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一、精选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
由于小学生情感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与深刻,对作品欣赏的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音乐欣赏作品内容的选择方面也要根据这个规律进行。如果把内容感情深刻的作品给低年级学生欣赏,他们只会光坐在那里听,领会不了其中的涵义;如果把内容感情浅显的作品给高年级学生欣赏,他们只会觉得太通俗了,不能产生共鸣。结果,这样的教学无法起到情感培养的作用。因此,选材要谨慎。精选音乐欣赏教材和音响、音像资料,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情感得到更高的培养。
通过实践,动画片的音乐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节,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1-2年级的学生,把他们十分钟爱的动画片中的音乐引入课堂,是值得用来作为欣赏教学的材料的。根据学生爱表现、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短小有趣的具有形象性的作品供他们欣赏。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变化、音的强弱、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时,让孩子聆听所熟悉的动画片歌曲,当他们融于自己喜爱的动画形象和耳熟的音乐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音乐进行分析,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在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涌起,得到升华。对于3-6年级的学生,随着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做一些相应调整。
对于音乐作品,教师要善于发现、筛选音乐作品,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材,这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对学生的影响。
二、挖掘音乐欣赏教学的音乐要素
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要使学生逐步增加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以及各种音乐要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表现力。那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中的表现因素,注重因材施教,并渗透于各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亲身感受音乐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技能。
如:在《三个和尚》的音乐欣赏教学片段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说出乐曲中用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境等。在欣赏那段优美的旋律时,学生说出了慢的音乐表现: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欣赏那段救火的音乐时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我在这个时候紧接着问你们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马上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段音乐重而且快、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轻与重的比较,自己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与慢的音乐要素变化。这样,学生就通过亲身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提高音乐欣赏的技能。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深入浅出,充分挖掘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才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
三、变换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提高欣赏的兴趣,教师应注重更新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小学生低年级儿童易用引导、鼓励、表扬等进行诱导;中、高年级则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
如:我曾采用发现式教学法来理解音乐欣赏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应力求创设问题情景,我通过讲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创作动机等问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进而理解作品,达到与作者的心理共鸣。我在教学交响童话《彼德与狼》时,除了介绍作品用乐器描绘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外,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体会作品的特点和作者当时的心境。通过交流我发现学生们除了一些共性的体会外,感受作品明显与学生的个性有关。有些同学虽然对乐器特点与人物、动物特征把握不准,但对作品整体美的体会很深。教学史真荣的童话故事音乐作品《龟兔赛跑》时,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发现式教学法对音乐欣赏教学来说,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的效果更明显。
我还采用比较教学法来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如:将河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萨克斯等器乐演奏的《茉莉花》集中进行在主题欣赏课中进行比较性地欣赏。让学生体验同一音乐形象的多种表现形式,从多种角度认识感受音乐形象,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音乐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音乐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平时多注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完善,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形式;也会让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更开放,更有活力,更具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赵明.《中小学音乐课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徐跃进.《以最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最大发展——有效教学行动策略探索》.《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8期
[4]张瑞.《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成功教育》,2011年第2期
[5]于靜俪.《探讨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