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思想政治课在初中课程体系及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初中,由于受“应试教育”和近几年考试改革的影响,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已经成为典型的“豆芽科”。学生不爱学,教师也沿袭着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负责“讲条条”,而学生负责“背条条”。这种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照本宣科,单纯说教;学生被动听课,死记硬背所谓的“重点”。这就使得政治课堂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和活力,变得枯燥无味,难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对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让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活”起来,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插图是教材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教材正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正文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它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传达出了丰富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这些图片的内涵,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激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丰富的图片内容能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思想政治课能够真正“活”起来。
二、将教材正文与辅助材料有效整合起来,增强师生互动
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往往能对正文部分内容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资料。尤其是辅助资料中设置的很多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辅助材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辅助材料中的每一道习题,以问题为纽带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政治教师千万不能忽视教材中辅助材料的重要作用,更不能把辅助材料抛在一边,而只让正文孤立存在,否则就会使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记,常常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越发对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感到厌倦,继而对政治学科失去兴趣。
实践证明,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教材正文与辅助材料有效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让思想政治课摆脱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而切实“活”起来。
三、将教材内容与丰富的生活素材有机结合起来,使政治课堂生动有趣
新编的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虽然包含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比如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思考练习等,但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上的内容往往只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学生不易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甚至厌烦的心理。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学,信息相对匮乏,学生手中的课外资料不多,学生的全部视野往往就局限于教材。因此,政治教师要注意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时政热点,并将这些生活素材巧妙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政治课堂生动有趣,从而使政治课摆脱传统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而“活”起来。
四、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科感兴趣,他才会愿意配合学习这门课程。而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往往与该学科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有着紧密的联系。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
事实证明,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师生关系不融洽,课堂气氛就容易变得紧张、死板,就会使得学生上课如坐针毡,惶恐不安。而教师如果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平等对话,保持师生关系融洽时,课堂气氛则一派温馨和谐,学生也会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与讨论,从而使政治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活”起来。
总之,要真正让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这样,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一定会结出预期的硕果。
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初中,由于受“应试教育”和近几年考试改革的影响,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已经成为典型的“豆芽科”。学生不爱学,教师也沿袭着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负责“讲条条”,而学生负责“背条条”。这种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照本宣科,单纯说教;学生被动听课,死记硬背所谓的“重点”。这就使得政治课堂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和活力,变得枯燥无味,难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对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让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活”起来,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插图是教材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教材正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正文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它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传达出了丰富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这些图片的内涵,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激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丰富的图片内容能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思想政治课能够真正“活”起来。
二、将教材正文与辅助材料有效整合起来,增强师生互动
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往往能对正文部分内容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资料。尤其是辅助资料中设置的很多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辅助材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辅助材料中的每一道习题,以问题为纽带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政治教师千万不能忽视教材中辅助材料的重要作用,更不能把辅助材料抛在一边,而只让正文孤立存在,否则就会使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记,常常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越发对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感到厌倦,继而对政治学科失去兴趣。
实践证明,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教材正文与辅助材料有效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让思想政治课摆脱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而切实“活”起来。
三、将教材内容与丰富的生活素材有机结合起来,使政治课堂生动有趣
新编的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虽然包含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比如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思考练习等,但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上的内容往往只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学生不易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甚至厌烦的心理。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学,信息相对匮乏,学生手中的课外资料不多,学生的全部视野往往就局限于教材。因此,政治教师要注意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时政热点,并将这些生活素材巧妙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政治课堂生动有趣,从而使政治课摆脱传统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而“活”起来。
四、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科感兴趣,他才会愿意配合学习这门课程。而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往往与该学科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有着紧密的联系。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
事实证明,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师生关系不融洽,课堂气氛就容易变得紧张、死板,就会使得学生上课如坐针毡,惶恐不安。而教师如果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平等对话,保持师生关系融洽时,课堂气氛则一派温馨和谐,学生也会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与讨论,从而使政治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活”起来。
总之,要真正让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这样,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一定会结出预期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