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信息闭塞平时接触的知识面比较狭小等原因,农村小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思维比较单一,想象力不够丰富,总喜欢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缺乏创新意识。普遍存在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的少、课堂气氛不活跃等现象。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进行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学习。
一、动手操作,化难为易
低年级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事物,但是数学本身是反映符号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比较抽象、概括、枯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的体会是利用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动脑,弄清数学知识的道理和结构,化难学为易学。
例如:在教学“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一概念时,低年级学生对于什么叫“围成”很难理解。笔者就请学生用小棒任意搭一个三角形,并请他们上台演示各种不同的搭法。学生演示完后,笔者没有立刻指出哪种搭法是错误的,也没有马上请学生评析,而是问:如果老师在这些三角形内放一只小蚂蚁,你猜会怎样?学生都认为后三种搭法蚂蚁会逃跑。问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后三种搭法三条线段没有全部围住。笔者及时表扬这位学生:“说得真好!因为这些图形的三条线段没有全部围成。那你们认为它们是三角形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表示否定。随后笔者请学生对照一下自己搭的图形,同桌互相评一评,说说理由并将错误的改正。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互评互改,不仅使学生对“围成”这一概念印象深、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错。
二、动手操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激起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笔者先请各小组推拉四边形框架,观察它的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然后请各小组合作用一根小棒将四边形框架固定,使它不再变形,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随后展示学生操作结果,让学生自己来评析。他们各抒己见,最终得出把小棒斜钉的,也就是把四边形的一部分变为三角形的钉法,它就不会变形了,从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结论。
三、动手操作,变“学会”为“会学”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基于此认识,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
1.在操作中探索新知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组织了如下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圆柱与四个不同的圆锥,请学生先比较一下圆柱与各个圆锥的高度,底面积是否相等。然后在各个圆锥的容器里装满黄沙,分别倒入圆柱内,要倒几次可以把圆柱形容器装满,并填好实验记录。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地参与小组内的实验,并急于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笔者请一组学生合作上台演示。(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数据)同时展示出记录表。随后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格,问:发现了什么?学生们一致得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亲身体验了发现的全过程,从则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在操作中巩固新知
如教学“元、角、分”后,笔者让学生在班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实际应用所学到的元、角、分知识。还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一元钱的公交车费?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1元,有的说付2个5角,还有的付10个1角,也有说付5个2角等等。在开放的运用中,发展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搞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克服了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符合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精神。
四、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后,笔者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在教学了“容积和容积单位”后,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布置了练习题:有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铁板,现要用这块铁板焊一个深5厘米的矩形盒子(无盖),要想使这个盒子的容积尽量大,该怎样使用这块铁板?学生用硬纸板进行实践操作,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终于得出了正确结论。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渠道。
一、动手操作,化难为易
低年级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事物,但是数学本身是反映符号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比较抽象、概括、枯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的体会是利用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动脑,弄清数学知识的道理和结构,化难学为易学。
例如:在教学“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一概念时,低年级学生对于什么叫“围成”很难理解。笔者就请学生用小棒任意搭一个三角形,并请他们上台演示各种不同的搭法。学生演示完后,笔者没有立刻指出哪种搭法是错误的,也没有马上请学生评析,而是问:如果老师在这些三角形内放一只小蚂蚁,你猜会怎样?学生都认为后三种搭法蚂蚁会逃跑。问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后三种搭法三条线段没有全部围住。笔者及时表扬这位学生:“说得真好!因为这些图形的三条线段没有全部围成。那你们认为它们是三角形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表示否定。随后笔者请学生对照一下自己搭的图形,同桌互相评一评,说说理由并将错误的改正。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互评互改,不仅使学生对“围成”这一概念印象深、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错。
二、动手操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激起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笔者先请各小组推拉四边形框架,观察它的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然后请各小组合作用一根小棒将四边形框架固定,使它不再变形,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随后展示学生操作结果,让学生自己来评析。他们各抒己见,最终得出把小棒斜钉的,也就是把四边形的一部分变为三角形的钉法,它就不会变形了,从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结论。
三、动手操作,变“学会”为“会学”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基于此认识,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
1.在操作中探索新知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组织了如下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圆柱与四个不同的圆锥,请学生先比较一下圆柱与各个圆锥的高度,底面积是否相等。然后在各个圆锥的容器里装满黄沙,分别倒入圆柱内,要倒几次可以把圆柱形容器装满,并填好实验记录。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地参与小组内的实验,并急于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笔者请一组学生合作上台演示。(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数据)同时展示出记录表。随后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格,问:发现了什么?学生们一致得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亲身体验了发现的全过程,从则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在操作中巩固新知
如教学“元、角、分”后,笔者让学生在班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实际应用所学到的元、角、分知识。还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一元钱的公交车费?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1元,有的说付2个5角,还有的付10个1角,也有说付5个2角等等。在开放的运用中,发展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搞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克服了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符合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精神。
四、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后,笔者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在教学了“容积和容积单位”后,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布置了练习题:有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铁板,现要用这块铁板焊一个深5厘米的矩形盒子(无盖),要想使这个盒子的容积尽量大,该怎样使用这块铁板?学生用硬纸板进行实践操作,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终于得出了正确结论。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渠道。